卷之三百九十七

關燈
明降谕旨。

    依議行矣。

    所有招寶、金雞、兩山及乍浦等處。

    修複炮台。

    并鎮海、乍浦、後路添築炮台。

    及海甯、海鹽、交界之談仙嶺。

    建築石寨。

    内修炮台。

    并沿海城寨。

    擇要修複。

    以備藏兵抄襲四條。

    并添鑄炮位一節。

    均系海疆緊要事宜。

    着管遹群。

    嚴饬承辦各員。

    按款如式。

    确估興辦。

    工竣後。

    該撫親往驗收。

    并着于查驗事竣後。

    專摺具奏。

    候朕簡派親信大臣。

    前往覆查試演。

    傥炮台工程。

    草率偷減。

    及演放炮位。

    不能得力。

    經欽派大臣查出。

    恐該撫不能當此重咎也。

    懔之。

    将此谕令知之。

     ○甲戌。

    以捐鑄炮位。

    予安徽知縣傅繼勳等、加銜升用有差。

     ○乙亥。

    上禦洞明堂。

    勾到四川情實罪犯。

    停決斬犯五十五人。

    絞犯四人。

    餘一百五人予勾。

     ○衍聖公孔繁灏奏、到籍日期。

    得旨、行者本也。

    文者末也。

    孝弟忠信。

    禮義廉恥。

    勉力而行。

    以端風化。

    以闡正宗。

    朕有厚望于卿。

    即所以欽慕先師于無既矣。

     ○展緩福建廈門甫經複業農民舊欠額賦。

     ○丙子。

    谕軍機大臣等、廖鴻荃等奏、遵查排桌牌桶積弊。

    并現拟辦理章程一摺。

    據稱散給夫價。

    皆用牌桶編列字号。

    其管理牌桶之員弁。

    賢愚不一。

    難保不任聽跟役兵丁。

    偷漏錢文。

    甚且明知其弊。

    暗與分肥。

    種種弊端。

    難以枚舉。

    請加給薪銀。

    嚴定賞罰等語。

    覽奏均悉。

    該文武員弁跟役兵丁等、加給薪銀。

    原所以養其廉恥。

    第恐議加之後。

    積弊仍未能盡除。

    稽查仍視為具文。

    是經費之支發徒增。

    而官役之侵漁如故。

    于核實整頓之道。

    尚未能确有把握。

    着廖鴻荃、鐘祥、鄂順安、悉心籌畫。

    再行妥議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丁醜。

    谕内閣、現在将屆冬令。

    天氣漸寒。

    京師地面。

    五方雜處。

    良莠不齊。

    難保無外來匪徒。

    潛蹤竊發。

    該地方文武員弁。

    及營汛司坊。

    均有緝捕之責。

    自應不分畛域。

    實力查拏。

    着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嚴饬所屬。

    加意巡邏。

    遇有形迹可疑之人。

    立即究辦。

    其堆撥兵房更棚窩鋪。

    原所以船诘奸宄。

    近來日漸懈弛。

    以緻竊案累累。

    犯無戈獲。

    務當力加整頓。

    不準視為海捕具文。

    至畿輔一帶。

    幅員甚廣。

    即如南苑。

    地方遼闊。

    四處可通。

    其緝捕各員。

    文員系順天府統屬。

    而武職又系直隸總督管轄。

    設匪徒溷迹其中。

    難免此拏彼竄。

    緝捕之員。

    亦易互相推诿。

    欲使畿甸肅清。

    闾閻靜谧。

    應如何明定章程。

    實力稽察之處。

    着順天府。

    直隸總督。

    悉心會議具奏。

     ○谕軍機大臣等、禦史齊承彥奏、黃河上遊。

    聞有淤塞。

    請饬在工大臣。

    會同河臣查勘一摺。

    據稱小函關土山坍塌。

    壅塞水勢。

    雖現在業經過水。

    仍流至漫口而出。

    恐河底一時未能刷通。

    來年伏秋大汛。

    如遇盛漲。

    挾沙帶泥而來。

    防有壅阻等語。

    着廖鴻荃、鐘祥、鄂順安、會同查勘。

    如果小函關淤墊屬實。

    自應設法疏浚。

    俾暢行無阻。

    以期河流順軌。

    又另片奏、疏通黃河之法。

    惟爬沙船、及混江龍、可以蕩疏淤塞。

    并切灘一法。

    似可循照辦理等語。

    是否可行。

    着廖鴻荃等體察情形。

    悉心妥議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以翰林院編修恽光宸、為河南鄉試正考官。

    檢讨時大杭、為副考官。

     ○調伯都讷副都統巴雅爾、為吉林副都統。

    阿勒楚喀副都統倭克精額、為伯都讷副都統。

    吉林副都統果星阿、為阿勒楚喀副都統。

     ○緩徵陝西葭、府谷、神木、三州縣被雹村莊下忙額賦。

     ○戊寅。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都察院奏、吉林旗婦德吳氏、西高氏、以結黨蠶食剝民肥己等詞。

    來京具控。

    已明降谕旨。

    交倭什讷。

    斌良。

    前往查辦矣。

    雙城堡該管旗弁。

    原為撫育京旗而設。

    若該弁等敢藉為斂财之地。

    朋比為奸。

    多方舞弊。

    緻令不能安居。

    于京旗生計。

    殊有關系。

    倭什讷、斌良、接奉此旨。

    着即馳赴該處。

    提集該管旗弁。

    嚴行訊究。

    如果有斂财舞弊情事。

    即據實參奏。

    以儆官邪而安旗業。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委筆帖式張見龍、恃有管街道之職。

    任意侵占官地。

    實屬膽大妄為。

    拟發往軍台效力。

    德吳氏、西高氏、控雖未實。

    究屬有因。

    且系婦女無知。

    應毋庸議。

    下部議。

    從之。

     ○江南河道總督潘錫恩奏報、秋汛安瀾。

    命詣河神廟祀謝。

    并下部議叙。

    出力員弁。

    升叙有差。

     ○以兵部尚書裕誠、為滿洲繙譯鄉試正考官。

    右侍郎舒興阿、為副考官。

     ○以山東陵、德、齊東、禹城、郓城、聊城、堂邑、茌平、清平、冠、高唐、夏津、十二州縣麥收歉薄。

    暫行改徵粟米。

     ○己卯。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軍機大臣等、劉韻珂奏、會籌通商事宜。

    請交巡撫查辦一摺。

    前因<?口英>夷即日至浙通商。

    該督奏明前赴甯波體察情形。

    與夷酋面加約束。

    茲據奏、該夷尚無到浙确耗。

    已将應議各事宜。

    與管遹群逐一商酌。

    意見相同。

    俟該道府等、與該夷約後。

    具詳撫臣核辦等語。

    浙省海口紛歧。

    此時甫議通商。

    自以嚴杜偷漏。

    為第一要務。

    所有口内商民。

    應責成經管海關之員。

    及該地方官稽查。

    至夷官夷商等、尤應于到關之時。

    開誠布公。

    要以信義。

    着管遹群、饬令該管道府、于夷商到甯波海口之時。

    查照耆英現定章程。

    妥為辦理。

    其應如何因地制宜。

    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