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桢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随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内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内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甯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禦茶膳房禦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随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随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三年。

    癸卯。

    三月。

    甲辰朔。

    谕内閣、禦史蘇廷魁奏、各省搶劫肆行。

    請令督撫提鎮嚴饬營伍。

    以除盜賊一摺。

    國家設立營伍。

    分防汛地。

    原所以禁暴诘奸。

    遇有宵小肆行。

    盜匪劫掠。

    必應實力查拏。

    跟蹤躧緝。

    庶足以安行旅而靖地方。

    乃近來搶劫頻仍。

    如河南汲縣盜匪。

    竟敢行劫參領官車。

    拒傷事主。

    廣東佛山盜匪。

    竟敢搶劫摺弁批回執照。

    此外如湖北之樊城。

    江南之王家營。

    湖南之宜章。

    廣東之樂昌德慶。

    土匪成群。

    藉端搶劫。

    總由地方文武員弁互相推诿。

    不肯認真偵緝。

    遂緻縱盜殃民。

    大為闾閻之害。

    着責成各省督撫提鎮嚴饬所屬。

    無分畛域。

    四路兜拏。

    傥不肖州縣玩視捕務。

    不能将首要各犯全數弋獲。

    及各營汛分防武弁怠惰偷安。

    查緝不力。

    以緻盜匪遠揚。

    即着該上司指名嚴參。

    從重懲處。

    以為廢弛捕務者戒。

    将此通谕知之。

     ○以右春坊右中允孫銘恩。

    署日講起居注官。

     ○乙巳。

    上禦山高水長。

    閱侍衛等騎射。

     ○谕内閣、禦史蘇廷魁奏、因災陳言。

    請虛懷求谏一摺。

    據奏、迩年<?口英>夷犯順。

    黃河再決。

    近複有白氣一道。

    由西指東。

    随星出沒。

    請下罪己之诏。

    開直谏之門等語。

    朕君臨天下。

    二十餘年。

    兢兢業業。

    日慎一日。

    即無上蒼垂警。

    豈敢稍涉怠荒乃近年災患頻仍。

    朕深宮循省。

    負疚良多。

    自當刻意慎修。

    勉益加勉。

    在廷諸臣。

    其各盡心獻替。

    匡弼朕躬。

    毋辜期望。

    至求言納谏。

    系朕本心。

    近來科道建言。

    凡有裨于實政者。

    無不立見施行。

    即如翰林院編修吳嘉賓。

    戶部郎中湯鵬。

    主事丁守存等、以本無言責之人。

    條陳事件。

    亦未嘗不虛懷聽納。

    是言路并無壅塞。

    況應天以實不以文。

    正不必特诏求言。

    反似虛應故事。

    嗣後大小臣工。

    務各力矢公忠。

    屏除私見。

    遇有用人行政阙失。

    盡言無隐。

    朕非飾非文過之君。

    諸臣不必存畏罪取容之見。

    但必撥諸時勢。

    實在可行。

    方可登之奏牍。

    傥泥古不化。

    徒托空言。

    仍于國計民生。

    毫無裨益。

    則大非朕虛已聽言之本意也。

     ○谕軍機大臣等、吳文镕奏、遵查廣信南安二府所屬挑夫船戶情形一摺。

    覽奏均悉。

    各處船戶設有船行保家。

    層層防範。

    且皆出本謀生之人。

    如果商旅運載。

    營趁有資。

    自不至失業為匪。

    其各處挑夫人等。

    現據查明各安生理。

    并無失業滋事之處。

    亦未便先事張皇。

    轉滋紛擾。

    惟此項人等為數既多。

    傥将來港口分開。

    容貨稀少。

    難保不别生事端。

    仍着該撫督饬地方官随時稽察。

    設法安頓。

    有犯必懲。

    務使良民有以資生。

    匪徒不緻滋事。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以防堵清江淮海出力。

    賞江蘇捐職道員王履謙藍翎。

    餘升叙有差。

     ○丙午。

    以禦前行走額驸德木楚克紮布。

    中箭六枝。

    賞紫缰。

     ○丁未。

    上禦山高水長。

    閱侍衛等騎射。

     ○戶部議準、陝甘總督富呢揚阿疏報、烏噜木齊開墾田二十一項有奇。

    照例升科。

    從之。

     ○戊申。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以服阕内閣學士季芝昌。

    為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銜。

     ○己酉。

    清明節。

    上詣安佑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

    福陵。

    昭陵。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裕陵。

    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後孝慎皇後孝全皇後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寝。

     ○谕内閣、耆英奏、請将庸懦無能之都司外委革職枷号。

    以儆玩弛一摺。

    所參是。

    江蘇狼山鎮标巡江兵船。

    上年十二月簡。

    有被盜搶失槍械情事。

    該營都司楊榮先。

    督率外委王漣。

    在江巡緝。

    既遇匪船。

    并不奮勇兜捦。

    轉被賊匪搶去槍械。

    實屬恇怯無能。

    狼山鎮标左營都司楊榮先、外委王漣、着即行革職。

    在于江幹枷号一個月。

    其兵丁十名一并革退。

    重責四十棍。

    枷号兩個月。

    以示懲儆。

    署狼山鎮總兵順保、着耆英詳加察看。

    如難勝任。

    即行嚴參。

    泰興縣知縣毓彬等、拏獲此案疊劫盜犯。

    究出拒捕重情。

    緝捕尚屬勤能。

    着查明首先何人下手。

    及該員本任有無疏防案件。

    另請獎叙。

    該督務當不避嫌怨。

    處處認真整頓。

    以挽頹風。

    勉之。

     ○又谕、耆英等奏參驗訊命案草率謬妄之知州、請旨革職一摺。

    所參甚是。

    江蘇邳州知州張心淵、于因奸謀命重案。

    屍格不符。

    首從倒置。

    種種謬妄。

    實出情理之外。

    張心淵着即革職。

    交該督等饬提犯卷。

    遴委幹員。

    嚴行審究。

    務得确情。

    按律定拟具奏。

    傥訊出該知州有故意增減傷痕。

    出入人罪情事。

    着即歸案嚴行審辦。

    以為驗訊不實者戒。

     ○貸江甯八旗及江南督協各營駐劄災區兵丁饷銀。

     ○庚戌。

    谕軍機大臣等、耆英奏、接到夷酋照會。

    欲赴江浙與該督面定章程。

    業經飛谕該酋。

    令其在粵靜候谕旨遵行等語。

    前因伊裡布出缺。

    通商事宜。

    命祁<?土貢>督同黃恩彤、鹹齡、接辦。

    惟耆英系原議之人。

    為該夷所信服。

    較之祁<?土貢>接辦。

    更為妥協。

    本日已明降谕旨。

    将耆英作為欽差大臣。

    弛驿前往廣東查辦事件矣。

    該大臣即馳赴廣東。

    接受欽差大臣關防。

    辦理通商饷稅章程。

    一切務臻妥善。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命兩江總督耆英為欽差大臣。

    馳往廣東查辦事件。

    以福州将軍壁昌、署兩江總督。

    未到任前。

    以江蘇巡撫孫善寶護理。

     ○辛亥。

    祭先農之神。

    遣莊親王綿諽行禮。

     ○谕軍機大臣等、昨因耆英奏、接到夷酋照會。

    欲赴江浙等語。

    已降旨将耆英作為欽差大臣。

    馳赴廣東查辦事件。

    茲據祁<?土貢>奏、通商輸稅一切例案。

    均在粵省。

    非江浙所能懸揣。

    若在江浙定議。

    窒礙難行。

    業經委員向夷酋開導等語。

    所見甚是。

    前因伊裡布出缺。

    降旨着祁<?土貢>督同黃恩彤、鹹齡、接辦通商事宜。

    今耆英到粵尚需時日。

    着祁<?土貢>仍遵前旨、即照伊裡布原議各款。

    督率承辦之員。

    逐條詳議。

    一俟耆英到後。

    即可酌定章程。

    又另摺奏、查察廣東船戶挑夫。

    尚可照舊謀生。

    不至失業等語。

    覽奏均悉。

    所有遊手閑民。

    遣散壯勇。

    将來各省港口分開之後。

    或因生計維艱。

    别滋事端。

    在所不免。

    着随時督饬文武員弁。

    設法稽查。

    妥為彈壓。

    總以逐漸解散為要。

    又石井鄉議立公所。

    現在搶劫之案已少。

    可見保甲之法。

    不惟可禦外侮。

    亦足消弭内盜。

    惟在多方勸谕。

    實力奉行。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