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俾權襲父爵,守青居山。
世祖即位,遂真授焉。
初,憲宗遣渾都海以騎兵二萬守六盤,又遣乞台不花守青居,至是,渾都海叛,乞台不花發兵為應,惟正即命力士縛乞台不花,殺之。
世祖嘉其功,诏東川軍事悉聽處分。
中統二年,入朝,賜甲胄、寶鞍。
三年,诏還鞏昌。
部長火都叛,民大擾,惟正謂将吏曰:“火都今若猘犬,方肆狂齧,苟一戰不利,則城邑為墟,當勝以不戰。
”乃發兵踵之,賊欲戰不得,休則撓之。
若是者兩月,知其糧盡勢蹙,曰:“可矣。
”與戰,屢捷。
火都遣三十人來約降,即遣其十人還,俾火都自來,因潛兵蹑其後,出其不意擒殺之。
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勝軍以拒之。
惟正臨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懸燈栅間,編竹為籠,中置火炬,順地勢轉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宋人知有備,不敢近。
九年,帥兵掠忠、涪,獲令、簿各一,破寨七,擒守将六,降戶千六百有奇,捕虜五百。
會丞相伯顔克襄一陽一,議取宋,惟正奏曰:“蜀未下者,數城耳,宜并力攻餘杭。
本根既拔,此将焉往!願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峽,與伯顔會錢塘。
”帝優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誰托!異日蜀平,功豈伯顔下邪!”未幾,兩川樞密院合兵圍重慶,命益兵助之,惟正奪其洪崖門,獲宋将何統制。
皇子安西王出鎮秦蜀,召惟正還。
十四年冬,皇子北伐,而籓王土魯叛于六盤,王相府命别速帶領兵進讨,惟正為副。
别速帶不習兵,師行無紀,惟正為正部曲,肅行陣,嚴斥候,凡軍政一倚重焉。
進次平涼,簡鞏兵銳者八十人與俱,至六盤。
土魯先據西山,惟正分安西兵為左右翼,鞏兵獨居中,去土魯一裡許,皆下馬,手弓。
土魯遣百騎突陳,惟正令引滿毋發,将及,又命曰:“視必中而發。
”于是矢下如雨,突騎中者三之一,餘盡馳還,土魯軍遂走。
惟正麾兵逐之,三逾山,至蕭河,擒叛将燕隻哥,複進兵,土魯亦就擒。
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曆稱其功。
明日,大燕,賞以金尊杯、貂裘。
王妃賜其母珠絡帽衣,且曰:“吾皇家兒婦也,為汝母制衣,汝母真福人也。
”诏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賜白金五千兩、錦衣一襲,授金吾衛上将軍、開成路宣慰使。
十七年,遷龍一虎衛上将軍、中書左丞,行秦蜀中書省事,賜玉帶。
以省治在長安,去蜀遠,乃命惟正分省于蜀。
蜀土薦罹兵革,民無完居,一聞馬嘶,辄奔竄避匿,惟正留意撫循,人便安之。
二十年,進階資德大夫。
二十二年,改授陝西行中書省左丞。
入觐上都,得腹疾,還至華州,卒,年四十四。
谥貞肅。
二子:嗣昌,武略将軍、成都總軍副萬戶;壽昌,資德大夫、江南行禦史台中丞。
○史天澤格 史天澤,字潤甫,秉直季子也。
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絕人,從其兄天倪帥真定。
乙酉,天倪遣護送其母歸北京,既而天倪為武仙所害,府僚王缙、王守道追及天澤于燕,曰:“變起倉猝,部曲散走,多在近郊,公能回辔南行,不招自至矣。
”天澤毅然曰:“兄弟之仇,義所當複,雖死不避,況未必死邪!”即傾赀裝,易甲仗,南還,行次滿城,得士馬甚衆。
天澤攝行軍事,遣監軍李伯祐詣國王孛魯言狀,且乞濟師。
天澤時為帳前軍總領,孛魯承制命紹兄職為都元帥。
俾笑乃将蒙古軍三千人援之,合勢進攻盧奴。
仙骁将葛鐵槍者,擁衆萬人來拒戰,天澤迎擊之,身先士卒,勇氣百倍。
賊退阻泒河,乘夜而遁,天澤追及之,生擒葛鐵槍,餘衆悉潰,獲其兵甲辎重,軍威大振。
遂下中山,略無極,拔趙州,進軍野頭。
會天澤兄天安亦提兵來赴,擊仙敗之,仙奔雙門,遂複真定。
未幾,宋大名總管彭義斌一陰一與仙合,欲取真定,天澤同笑乃[A156]扼諸贊皇,仙不得進。
義斌勢蹙,焚山自守,天澤遣銳卒五十,摧鋒而入,自以鐵騎繼其後,縛義斌斬之。
未幾,仙複令諜者,結死士于城中大曆寺為内應,夜斬關而入,據其城。
天澤引步卒數十,逾城東出,至藁城,求援于董俊。
俊授以銳卒數百,夜赴真定,而笑乃兵亦至,捕叛者三百餘人,仙從數騎,走保西山抱犢寨。
笑乃怒,忿民之從賊,驅萬餘人将殺之,天澤曰:“彼皆吾民,但為賊所脅耳,殺之何罪!”力争得釋。
乃繕城壁,立樓橹,為不可犯之計,招集流散,存恤困窮。
以抱犢諸寨,仙之巢一穴一,不即剪覆,終遺後患,急攻下之,仙乃遁去。
繼又取蟻尖、馬武等寨,而相、衛亦降。
己醜,太宗即位,議立三萬戶,分統漢兵。
天澤适入觐,命為真定、河間、大名
世祖即位,遂真授焉。
初,憲宗遣渾都海以騎兵二萬守六盤,又遣乞台不花守青居,至是,渾都海叛,乞台不花發兵為應,惟正即命力士縛乞台不花,殺之。
世祖嘉其功,诏東川軍事悉聽處分。
中統二年,入朝,賜甲胄、寶鞍。
三年,诏還鞏昌。
部長火都叛,民大擾,惟正謂将吏曰:“火都今若猘犬,方肆狂齧,苟一戰不利,則城邑為墟,當勝以不戰。
”乃發兵踵之,賊欲戰不得,休則撓之。
若是者兩月,知其糧盡勢蹙,曰:“可矣。
”與戰,屢捷。
火都遣三十人來約降,即遣其十人還,俾火都自來,因潛兵蹑其後,出其不意擒殺之。
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勝軍以拒之。
惟正臨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懸燈栅間,編竹為籠,中置火炬,順地勢轉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宋人知有備,不敢近。
九年,帥兵掠忠、涪,獲令、簿各一,破寨七,擒守将六,降戶千六百有奇,捕虜五百。
會丞相伯顔克襄一陽一,議取宋,惟正奏曰:“蜀未下者,數城耳,宜并力攻餘杭。
本根既拔,此将焉往!願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峽,與伯顔會錢塘。
”帝優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誰托!異日蜀平,功豈伯顔下邪!”未幾,兩川樞密院合兵圍重慶,命益兵助之,惟正奪其洪崖門,獲宋将何統制。
皇子安西王出鎮秦蜀,召惟正還。
十四年冬,皇子北伐,而籓王土魯叛于六盤,王相府命别速帶領兵進讨,惟正為副。
别速帶不習兵,師行無紀,惟正為正部曲,肅行陣,嚴斥候,凡軍政一倚重焉。
進次平涼,簡鞏兵銳者八十人與俱,至六盤。
土魯先據西山,惟正分安西兵為左右翼,鞏兵獨居中,去土魯一裡許,皆下馬,手弓。
土魯遣百騎突陳,惟正令引滿毋發,将及,又命曰:“視必中而發。
”于是矢下如雨,突騎中者三之一,餘盡馳還,土魯軍遂走。
惟正麾兵逐之,三逾山,至蕭河,擒叛将燕隻哥,複進兵,土魯亦就擒。
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曆稱其功。
明日,大燕,賞以金尊杯、貂裘。
王妃賜其母珠絡帽衣,且曰:“吾皇家兒婦也,為汝母制衣,汝母真福人也。
”诏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賜白金五千兩、錦衣一襲,授金吾衛上将軍、開成路宣慰使。
十七年,遷龍一虎衛上将軍、中書左丞,行秦蜀中書省事,賜玉帶。
以省治在長安,去蜀遠,乃命惟正分省于蜀。
蜀土薦罹兵革,民無完居,一聞馬嘶,辄奔竄避匿,惟正留意撫循,人便安之。
二十年,進階資德大夫。
二十二年,改授陝西行中書省左丞。
入觐上都,得腹疾,還至華州,卒,年四十四。
谥貞肅。
二子:嗣昌,武略将軍、成都總軍副萬戶;壽昌,資德大夫、江南行禦史台中丞。
○史天澤格 史天澤,字潤甫,秉直季子也。
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絕人,從其兄天倪帥真定。
乙酉,天倪遣護送其母歸北京,既而天倪為武仙所害,府僚王缙、王守道追及天澤于燕,曰:“變起倉猝,部曲散走,多在近郊,公能回辔南行,不招自至矣。
”天澤毅然曰:“兄弟之仇,義所當複,雖死不避,況未必死邪!”即傾赀裝,易甲仗,南還,行次滿城,得士馬甚衆。
天澤攝行軍事,遣監軍李伯祐詣國王孛魯言狀,且乞濟師。
天澤時為帳前軍總領,孛魯承制命紹兄職為都元帥。
俾笑乃将蒙古軍三千人援之,合勢進攻盧奴。
仙骁将葛鐵槍者,擁衆萬人來拒戰,天澤迎擊之,身先士卒,勇氣百倍。
賊退阻泒河,乘夜而遁,天澤追及之,生擒葛鐵槍,餘衆悉潰,獲其兵甲辎重,軍威大振。
遂下中山,略無極,拔趙州,進軍野頭。
會天澤兄天安亦提兵來赴,擊仙敗之,仙奔雙門,遂複真定。
未幾,宋大名總管彭義斌一陰一與仙合,欲取真定,天澤同笑乃[A156]扼諸贊皇,仙不得進。
義斌勢蹙,焚山自守,天澤遣銳卒五十,摧鋒而入,自以鐵騎繼其後,縛義斌斬之。
未幾,仙複令諜者,結死士于城中大曆寺為内應,夜斬關而入,據其城。
天澤引步卒數十,逾城東出,至藁城,求援于董俊。
俊授以銳卒數百,夜赴真定,而笑乃兵亦至,捕叛者三百餘人,仙從數騎,走保西山抱犢寨。
笑乃怒,忿民之從賊,驅萬餘人将殺之,天澤曰:“彼皆吾民,但為賊所脅耳,殺之何罪!”力争得釋。
乃繕城壁,立樓橹,為不可犯之計,招集流散,存恤困窮。
以抱犢諸寨,仙之巢一穴一,不即剪覆,終遺後患,急攻下之,仙乃遁去。
繼又取蟻尖、馬武等寨,而相、衛亦降。
己醜,太宗即位,議立三萬戶,分統漢兵。
天澤适入觐,命為真定、河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