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一

關燈
撓其國西京,距遼一陽一二千裡皆一騷一動,中書省特起茶丘鎮遼左,帝遣阇裡台孛羅兒賜以金字圓符,命茶丘以便宜行一事。

    二十八年,以疾卒,年四十八。

    子四人,長曰萬。

     君祥,小字雙叔,福源第五子也。

    年十四,随兄茶丘見世祖于上京,帝悅,命劉秉忠相之,秉忠曰:“是兒目視不凡,後必以功名顯,但當緻力于學耳。

    ”令選師儒誨之。

    至元三年,籍高麗民三百人為兵,令君祥統之。

    從秃花秃烈、伯顔等軍,築萬壽山,複從開通州運河。

    帝親谕之曰:“爾守志忠勤,朕所知也。

    ”帝嘗坐便殿,閱江南、海東輿地圖,欲召知者詢其險易,左丞相伯顔、樞密副使合達以君祥應旨,奏對詳明,帝悅,酌以巨觥,顧謂伯顔曰:“是兒,遠大器也。

    ” 六年,林衍叛,從頭辇哥征之。

    八年,戍河南。

    九年,掠淮西,破其大凹城。

    十年,從元帥孛魯罕襲淮東之射一陽一湖,俘其男一女牛馬。

    十一年,入朝。

    帝命伯顔伐宋,朝議以宋之兵力多聚兩淮,聞我欲渡江,彼必移師拒守,遂命右衛指揮使秃滿歹率輕銳二萬攻淮安,以牽制之,君祥以蒙古漢軍都鎮撫從行。

    後伯顔既渡江,帝命秃滿歹還軍蕭縣。

    時君祥奉使伯顔軍中,宋黃州制置使陳奕降,其子知漣水軍,伯顔遣三十騎往招之,因令君祥入奏,帝曰:“卿可急還,陳知府降,即偕來也。

    ”及與俱入朝,宴勞甚厚。

    從元帥孛魯罕攻清河,拔之。

    海州安一撫丁順約降,孛魯罕令君祥以聞,時伯顔方朝上京,見君祥,甚喜,遂從南伐。

    伯顔克淮安,至揚州,分兵攻淮西。

    宋制置夏貴遣牛都統以書抵伯顔曰:“諺雲: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願勿廢國力,攻奪邊城。

    若行在歸附,邊城焉往。

    ”伯顔遣君祥以牛都統入見,留三日,還軍中。

    仍傳旨谕伯顔曰:“事難遙度,宜臨機審圖之。

    ”伯顔師次鎮江,諜報有宋洪都統者,為都督府将,伯顔謂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緻也。

    ”洪都統即欣然來見,君祥因厚遇之。

    師進,次臨平山,距臨安五十裡,洪都統來報曰:“宋丞相陳宜中、殿帥張世傑皆已逃去,惟三宮未行,宜早定計,以活生民。

    ”伯顔遂令洪都統護宋三宮,令君祥随之。

    宋降,升武略将軍、中衛親軍千戶。

    十五年,命佥江南民兵。

    還,升明威将軍、中衛親軍副都指揮使。

    十七年,進昭勇大将軍。

    十九年,授樞密院判官。

    二十三年,轉昭武大将軍、同佥樞密院事。

     二十四年,乃顔叛,從世祖親征。

    每駐跸,君祥辄以兵車外環為營衛,布置嚴密,帝嘉之。

    凱還,加輔國上将軍。

    類次車駕起居,為《東征錄》。

    二十八年,授遼一陽一行省右丞,用樞密院留,複居舊職。

    俄加集賢大學士,依舊同佥樞密院事。

    議者欲自東南海口辛橋開河合灤河,運糧至上都,奉旨與中書右丞阿裡相其利害,還,極言不便,罷之。

    複奉使高麗,還,改佥書樞密院事。

     成宗即位,诏裁減久任官,知樞密院暗伯等奏:“君祥在樞密十六年,最為久者。

    ”帝曰:“君祥始終一心,可勿遷也。

    ”大德二年,诏使高麗,台臣劾君祥以他事,中道追回,已而事罷。

    三年,奉使江浙,問民間疾苦。

    使還,退居昌平之皇華山,絕口不論時事者五年。

    大德九年,擢司農,俄拜中書右丞。

    十年春,改江浙行省右丞。

    秋,改遼一陽一右丞,請于朝:宜新省治,增巡兵,設儒學提舉官、都鎮撫等員,以興文化,修武備。

    事未成,會武宗即位,征為同知樞密院事,進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商議遼一陽一等處行中書省事,改遼一陽一行省平章政事,俄改商議行省事。

    至大二年卒。

    子邁,奉訓大夫、同知開元總管府事。

     萬小字重喜。

    至元十三年,入宿衛。

    十八年,襲職,為懷遠大将軍、安一撫使、高麗軍民總管,仍佩父茶丘所佩虎符。

    二十四年,乃顔叛,率兵征之。

    六月,至撒裡秃魯之地,同都萬戶阇裡鐵木兒與乃顔将黃海戰,大敗之。

    又從世祖與塔不台戰,又敗之。

    是月,至乃顔之地,奉旨留蒙古、女直、漢軍鎮哈剌河。

    複選一精一騎扈駕,至失剌斡耳朵,從禦史大夫玉速帖木兒讨乃顔。

    七月,至紮剌麻秃,與金家奴戰,敗之,追至蒙可山、那兀江等處,遂平金家奴、塔不台等。

    九月,師還。

    哈丹、八剌哈赤再叛,十月,重喜從諸王一愛一牙哈赤、平章塔出、都萬戶阇裡鐵木兒征之。

    十二月,次木骨不剌。

    時諸王脫歡、監司脫台以兵四千餘人與其一黨一戰,稍卻,重喜率騎兵援之,冒鋒陷陣,大破其衆。

    又從諸王乃蠻帶、一愛一牙哈赤、平章薛阇幹,與叛王兵戰于兀術站,又戰于黑龍江,又戰于貼滿哈處,皆敗之。

    二十五年,重喜又從玉速帖木兒出師,五月,至貼列可,與哈丹秃魯幹戰,獲功。

    至木骨兒抄剌,又戰。

    八月,至貴列河,重喜率兵先涉與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