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一

關燈
列傳第四十一 ○洪福源俊奇君祥萬 洪福源,其先中國人,唐遣才子八人往教高麗,洪其一也。

    子孫世貴于三韓,名所居曰唐城。

    父大宣,以都領鎮麟州,福源為神騎都領,因家焉。

    歲丙子,金源、契丹九萬餘衆竄入高麗。

    丁醜九月,奪江東城池據之。

    戊寅冬十二月,太祖命哈赤吉、紮剌将兵追讨,大宣迎降,與哈赤吉等共擊之,降其元帥趙沖。

    壬午冬十月,又遣着古與等十二人窺觇納款虛實,還,遇害。

    辛卯秋九月,太宗命将撒裡答讨之,福源率先附州縣之民,與撒禮塔并力攻未附者,又與阿兒秃等進至王京。

    高麗王皞乃遣其弟懷安公請降,遂置王京及州縣達魯花赤七十二人以鎮之,師還。

    壬辰夏六月,高麗複叛,殺所置達魯花赤,悉驅國人入據江華島,福源招集北界四十餘城遺民以待。

    秋八月,太宗複遣撒禮塔将兵來讨,福源盡率所部合攻之,至王京處仁城,撒禮塔中流矢卒,其副帖哥引兵還,唯福源留屯。

    癸巳冬十月,高麗悉衆來攻西京,屠其民,劫大宣以東。

    福源遂盡以所招集北界之衆來歸,處于遼一陽一、沈一陽一之間,帝嘉其忠。

    甲午夏五月,特賜金符,為管領歸附高麗軍民長官,仍令招讨本國未附人民。

    又降旨谕高麗之民,有執王及元構難之人來朝者,與洪福源同于東京居之,優加恩禮擢用,若大兵既加,拒者死,降者生,其降民令福源統之。

     乙未,帝命唐古拔都兒與福源進讨,攻拔龍岡、鹹從二縣,鳳、海、洞三州山城及慈州,又拔金山、歸、信、昌、朔州。

    己亥春二月,入朝,賜以铠甲弓矢,及金織文段、金銀器、金鞍勒等。

    乙巳,定宗命阿母罕将兵與福源共拔威州平虜城。

    辛亥,憲宗即位,改授虎符,仍為前後歸附高麗軍民長官。

    癸醜,從諸王耶虎攻禾山、東州、春州、三角山、楊根、天龍等城,拔之。

    甲寅,與紮剌台合兵攻光州、安城、忠州、玄鳳、珍原、甲向、玉果等城,又拔之。

    戊午,福源遣其子茶丘從紮剌台軍。

    會高麗族子王綧入質,一陰一欲并統本國歸順人民,谮福源于帝,遂見殺,年五十三。

    後贈嘉議大夫、沈一陽一侯,谥忠憲。

    子七人,俊奇、君祥最知名。

     俊奇,小字茶丘,福源第二子也。

    幼從軍,以骁勇受知,世祖嘗以小字呼之。

    中統二年秋,茶丘雪父冤,世祖憫之,诏谕之曰:“汝父方加一寵一用,誤絓刑章,故于已廢之中,庸沛維新之澤。

    可就帶元降虎符,襲父職,管領歸附高麗軍民總管。

    ”至元六年,高麗權臣林衍叛。

    冬十一月,诏以其軍三千從國王頭辇哥讨平之,遷江華島所有臣民,複歸王京。

    十二月,帝命茶丘率兵往鳳州等處,立屯田總管府。

    八年二月,入朝,賜鈔百缗。

    林衍餘一黨一裴仲孫等,立高麗王禃親屬承化侯為王,引三别抄軍據珍島以叛。

    五月,茶丘奉旨,偕經略使欣都進兵讨之,破其軍,殺承化侯,其一黨一金通一精一率餘衆走耽羅。

    帝遣侍衛親軍千戶王岑與茶丘議征取之策,茶丘表陳:“通一精一之一黨一,多在王京,可使招之,招而不從,擊之未晚。

    ”從之。

    俄奉旨往羅州道監造戰船,且招降耽羅。

    茶丘得通一精一之侄金永等七人,俾招之。

    通一精一不從,留金永,餘盡殺之。

    十年,诏茶丘與欣都率兵渡海,擊破耽羅,獲通一精一,殺之,悉免其脅從者,高麗始平。

     十一年,又命監造戰船,經營日本國事。

    三月,授昭勇大将軍、安一撫使,高麗軍民總管如故。

    己卯,命茶丘提點高麗農事。

    八月,授東征右副都元帥,與都元帥忽敦等領舟師二萬,渡海征日本,拔對馬、一岐、宜蠻等島。

    十四年正月,授鎮國上将軍、東征都元帥,鎮高麗。

    二月,率蒙古、高麗、女直、漢軍,從丞相伯顔北征叛臣隻魯瓦歹等。

    四月,至脫剌河,猝與賊遇,茶丘突陣無前,伯顔以其勇聞,賜白金五十兩、金鞍勒、弓矢。

    十七年,授龍一虎衛上将軍、征東行省右丞。

    十八年,與右丞欣都将舟師四萬,由高麗金州合浦以進,時右丞範文虎等将兵十萬,由慶元、定海等處渡海,期至日本一岐、平戶等島合兵登岸。

     兵未交,秋八月,風壞舟而還。

    十九年十月,命茶丘于平灤黑埚兒監造戰船七百艘,以圖後舉。

    二十一年十一月,複授征東行省右丞。

    二十三年,命往江浙等處遣漢人複業。

     二十四年,乃顔叛,車駕親征,賜以翎根甲、寶刀,命率高麗、女直、漢軍扈從。

    猝遇乃顔騎兵萬餘,時茶丘兵不滿三千,衆有懼色。

    茶丘夜令軍中,多裂裳帛為旗幟,斷馬尾為旄,掩映林木,張設疑兵,乃顔兵大驚,以為官兵大至,遂降。

    帝聞之,厚加旌賞。

    凱還,授遼一陽一等處行尚書省右丞。

    二十七年,以疾辭。

    叛王哈丹等竄入高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