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

關燈
州管内觀察使,充行台參議。

    壬子,以病謝事杜門,日以經史自娛。

    乙卯,忠濟使人謂玉汝曰:“君閑久矣,可暫起,為吾分憂。

    ”玉汝堅辭,以參議印強委之,不得已起視事,僅五六日,裁書署置,煥然一新。

    八月既望,有星隕庭中,已而玉汝卒。

     ○焦德裕 焦德裕,字寬父,其遠祖贊,從宋丞相富弼鎮瓦橋關,遂為雄州人。

    父用,仕金,由束鹿令升千戶,守雄州北門。

    太祖兵至,州人開南門降,用猶力戰,遂生獲之。

    帝以其忠壯,釋不殺,複舊官。

    徇地山東,未嘗妄殺一人。

    年六十二卒,後以德裕貴,追贈中書左丞,封恆山郡公,谥正毅。

     德裕通《左氏春秋》,少拳勇善射,從其舅解昌軍中。

    金将武仙殺真定守史天倪,仙既敗走,其一黨一趙貴、王顯、齊福等保仙故壘,數侵掠太行。

    太宗擇廷臣有才辯者往招之,楊惟中以德裕薦。

    遂使真定,降齊福,擒趙貴,王顯亡走,德裕追射殺之,其地悉平。

    诏賜井陉北障城田。

    中統三年,李璮平,世祖命德裕曲赦益都。

    四年,賜金符,為阆蓬等處都元帥府參議。

    宋臣夏貴圍宣撫使張庭瑞于虎嘯山,實薪土塞水源,人無從得飲。

    帥府檄德裕援之。

    德裕夜薄斌營,令卒各持三炬,貴驚走,追及鵝溪,馘千人,獲馬畜兵仗萬計。

    升京畿漕運使。

    至元六年,佥陝西道提刑按察司事。

    八年,轉西夏中興道按察副使。

    十一年,從丞相伯顔南征,授佥行中書省事。

    遂從下安慶。

    至鎮江,焦山寺主僧誘居民叛,丞相阿術既誅其魁,欲盡坑其徒,德裕谏止之。

    命德裕先入城撫定。

    宋平,賜予有加。

    奉旨求異人異書。

    平章阿合馬谮丞相伯顔殺丁家洲降卒事,奏以德裕為中書參政,欲假一言證成之,德裕辭不拜。

    久之,得簽行省事。

    十四年,改淮東宣慰使。

    淮西賊保司空山,檄淮東四郡守為應,元帥帖哥邏得其檄,即械郡守許定國等四人,使承反狀,将籍其家。

    德裕言:“四人者,皆新降将,天子既一寵一綏之,有地有民,盈所望矣,方誓報效,安有他觊。

    奈何以疑似殺四守,甯知非反間耶?”盡按其官。

    拜福建行省參知政事。

    二十五年卒,年六十九。

    贈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恆國公,谥中肅。

     子簡,餘姚州知州;潔,信州治中。

     ○石天麟 石天麟,字天瑞,順州人。

    年十四,入見太宗,因留宿衛。

    天麟好學不倦,于諸國書語無不習。

    帝命中書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務,選賢能為參佐,天麟在選,賜名蒙古台。

    宗王征西域,以天麟為斷事官。

    憲宗六年,遣天麟使海都,拘留久之,既而邊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

    天麟稍與其用事臣相親狎,因語以宗親恩義,及臣子逆順禍福之理,海都聞之悔悟,遂遣天麟與北安王同歸。

    天麟被拘留二十八年,始得還,世祖大悅,賞赉甚厚。

    拜中書左丞,兼斷事官。

    天麟辭曰:“臣奉使無狀,陛下幸赦弗誅,何可複叨榮一寵一。

    況臣才識淺薄,年力衰憊,豈能任政,恐徒贻廟堂羞,不敢奉诏。

    ”帝嘉其誠,褒慰良久,從之。

    有谮丞相安童嘗受海都官爵者,帝怒,天麟奏曰:“海都實宗親,偶有違言,非仇敵比,安童不拒絕之,所以釋其疑心,導其臣順也。

    ”帝怒乃解。

    江南道觀偶藏宋主遺像,有僧素與道士交惡,發其事,将置之極刑,帝以問天麟,對曰:“遼國主後銅像在西京者,今尚有之,未聞有禁令也。

    ”事遂寝。

    天麟年七十餘,帝以所禦金龍頭杖賜之,曰:“卿年老,出入宮掖,杖此可也。

    ”時權臣用事,兇焰薰炙,人莫敢言。

    天麟獨言其一奸一,無所顧忌,人服其忠直。

    成宗即位,加榮祿大夫、司徒,大宴玉德殿,召天麟與宴,賜以禦藥,命左右勸之酒,頗醉,命禦辇送還家。

    武宗即位,進平章政事。

    至大二年秋八月卒,年九十二。

    贈推誠宣力保德翊戴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太師、上柱國,追封冀國公,谥忠宣。

     子圭,累官治書侍禦史,遷樞密副使,複為侍禦史,拜河南行中書省右丞,升榮祿大夫、南台禦史中丞,卒。

    次子懷都,初襲斷事官,累遷刑部尚書、荊湖北道宣慰使。

    孫哈藍赤,襲斷事官。

     ○李邦瑞 李邦瑞,字昌國,以字行,京兆臨潼人,世農家。

    邦瑞幼嗜學,讀書通大義。

    嘗被掠,逃至太原,為金将小史,從守閻漫山寨。

    國王木華黎攻下諸城堡,金将走,邦瑞率衆來歸,複居太原。

    守臣惜其材,具鞍馬,遣至行在所,中書以其名聞。

    歲庚寅,受旨使宋,至寶應,不得入。

    未幾,命複往,仍谕山東淮南路行尚書省李全護送,宋仍拒之。

    複奉旨以行,邦瑞道出蕲、黃,宋遣賤者來迎,邦瑞怒,叱出之,宋改命行人,乃議如約而還。

    太宗慰勞,賜車騎旃裘衣裝及銀十錠。

    邦瑞因奏:“幹戈之際,宗族離散,乞歸尋訪。

    ”帝谕速不、察罕、匣剌達海等:邦瑞馳驿南京,詢訪親戚,或以隸諸部者,悉歸之。

    甲午,從諸王闊出經略河南,凡所曆河北、陝西州郡四十馀城,繪圖以進,授金符、宣差軍儲使。

    乙未夏六月卒。

    子榮。

     ○楊奂 楊奂,字煥然,乾州奉天人。

    母嘗夢東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筆授之,已而奂生,其父以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

    年十一,母殁,哀毀如成一人。

    金末舉進士不中,乃作萬言策,指陳時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歸,教授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