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列傳第三十九
○張晉亨好古
張晉亨,字進卿,冀州南宮人也。
其兄同知安武軍節度使事、領棗強令颢,以冀州數道之衆,附嚴實于青崖,後從實來歸,進颢安武軍節度使,西征,戰沒。
歲戊寅,太師、國王木華黎承制署晉亨襲颢爵。
晉亨涉獵書史,小心畏慎,臨事周密,實器之,以女妻焉。
實征澤、潞,偏将李信、晁海相繼降于宋,晉亨跋涉險阻,晝伏夜行,僅免于難。
實遣子忠貞入質,命晉亨與俱。
丁亥,從國王孛羅征益都,以功遷昭毅大将軍,領恩州剌史,兼行台馬步軍都總領,再遷鎮國大将軍。
實征淮楚、河南,晉亨皆從。
甲午,從實入觐,命為東平路行軍千戶。
圍安慶,其守将走,邀擊之,斬首百級,俘獲無算。
攻光之定城,俘其将士十有五人。
略信一陽一,執複州将金之才。
攻六安,拔之。
大小數十戰,策功居多。
實卒,其子忠濟奏晉亨權知東平府事。
東平貢賦率倍他道,迎送供億,簿書獄訟,日不暇給,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辛亥,憲宗即位,從忠濟入觐。
時包銀制行,朝議戶賦銀六兩,諸道長吏有辄請試行于民者,晉亨面責之曰:“諸君職在親民,民之利病,且不知乎?今天顔咫尺,知而不言,罪也。
承命而歸,事不克濟,罪當何如!且五方土産各異,随其産為賦,則民便而易足,必責輸銀,雖破民之産,有不能辦者。
”大臣以聞,明日召見,如其言以對。
帝是之,乃得蠲戶額三之一,仍聽民輸他物,遂為定制。
欲賜晉亨金虎符,辭曰:“虎符,國之名一器,長一道者所佩,臣隸忠濟麾下,複佩虎符,非制也。
臣不敢受。
”帝益喜,改賜玺書、金符,恩州管民萬戶。
中統三年,李璮叛,晉亨從嚴忠範戰于遙牆泺,勝之,改本道奧魯萬戶。
四年,授金虎符,分将本道兵,充萬戶,戍宿州。
首言:“汴堤南北,沃壤閑曠,宜屯田以資軍食。
”乃分兵列營,以時種藝,選千夫長督勸之,事成,期年皆獲其利。
至元八年,改懷遠大将軍、淄萊路總管,尋兼軍事。
十一年,诏伐宋,晉亨在選中,聞命就道,曰:“此報效之秋也。
”分道由安慶渡江,丞相伯顔留之戍鎮江,兼與民政,壹以鎮靜為務,戰焦山、瓜洲,皆有功。
十三年,卒于官。
子好古。
好古字信甫,少讀書,善屬文,器識宏遠,勇而有謀。
父晉亨權知東平府事,嚴忠濟承制以好古權其父軍,戍宿州。
戊午,奏真授行軍千戶,攻樊城,身中流矢,戰不少卻,主将旌其功,賞銀百兩。
略揚,循泰興、海門而還。
擊邵伯埭,拔之。
從大軍攻鄂。
中統元年,還宿州,忠濟命兼恩州剌史,訪民瘼,革吏弊,立為條約。
未幾,移戍蕲縣。
李璮叛,據濟南,宋人攻蕲,好古率兵迎擊,力不敵,死之。
時晉亨在濟南軍中,聞之,哭曰:“吾兒死得其所矣。
”弟好義襲,下江淮有功。
○王珍 王珍,字國寶,大名南樂人,世為農家。
珍慷慨有大志。
金末喪亂,所在盜起,南樂人楊鐵槍聚衆保鄉裡。
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鐵槍以兵應之,行營帥按隻署珍軍前都彈壓。
鐵槍與金軍戰死,衆推蘇椿代領其衆。
宋将彭義斌帥師侵大名,椿戰不利,降之,義斌遂據大名。
珍棄其家,間道走還軍中,按隻嘉其誠,待遇益厚,以為假子。
複從速魯忽擊走義斌,蘇椿以大名降,珍妻子故在,珍語之曰:“吾非棄汝輩,誠不以私一愛一奪吾報國之心耳。
”聞者稱歎。
授鎮國上将軍、大名路治中、軍前行元帥府事。
俄以取甯海、胙城功,遷輔國上将軍,複授統攝開曹滑浚等處行元帥府事,兼大名路安一撫使。
蘇椿複欲叛歸金,珍覺之,與元帥梁仲先發兵攻椿,椿開南門而遁。
國王斡真授仲行省,珍骠騎衛上将軍、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馬都元帥。
從速不台經略河南,破金将武仙于鄭州,複與金人戰于蕭縣,斬其将。
頃之,仲死。
國王命仲妻冉守真權行省事,珍為大名路尚書省下都元帥,将其軍。
國用安據徐、邳,珍從太赤及阿術魯攻拔之,授同佥大名行省事。
從軍伐宋,破光州、棗一陽一、廬、壽、滁州,珍常身先諸将,屢有功。
宋城五河口,珍帥死士二十人奪之,宋人遁,乘勝進師,連破濠、泗、渦口。
歲庚子,入見太宗,授總帥本路軍馬管民次官,佩金符。
珍言于帝曰:“大名困于賦調,貸借西域賈人銀八十铤,及逋糧五萬斛,若複征之,民無生者矣。
”诏官償所
其兄同知安武軍節度使事、領棗強令颢,以冀州數道之衆,附嚴實于青崖,後從實來歸,進颢安武軍節度使,西征,戰沒。
歲戊寅,太師、國王木華黎承制署晉亨襲颢爵。
晉亨涉獵書史,小心畏慎,臨事周密,實器之,以女妻焉。
實征澤、潞,偏将李信、晁海相繼降于宋,晉亨跋涉險阻,晝伏夜行,僅免于難。
實遣子忠貞入質,命晉亨與俱。
丁亥,從國王孛羅征益都,以功遷昭毅大将軍,領恩州剌史,兼行台馬步軍都總領,再遷鎮國大将軍。
實征淮楚、河南,晉亨皆從。
甲午,從實入觐,命為東平路行軍千戶。
圍安慶,其守将走,邀擊之,斬首百級,俘獲無算。
攻光之定城,俘其将士十有五人。
略信一陽一,執複州将金之才。
攻六安,拔之。
大小數十戰,策功居多。
實卒,其子忠濟奏晉亨權知東平府事。
東平貢賦率倍他道,迎送供億,簿書獄訟,日不暇給,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辛亥,憲宗即位,從忠濟入觐。
時包銀制行,朝議戶賦銀六兩,諸道長吏有辄請試行于民者,晉亨面責之曰:“諸君職在親民,民之利病,且不知乎?今天顔咫尺,知而不言,罪也。
承命而歸,事不克濟,罪當何如!且五方土産各異,随其産為賦,則民便而易足,必責輸銀,雖破民之産,有不能辦者。
”大臣以聞,明日召見,如其言以對。
帝是之,乃得蠲戶額三之一,仍聽民輸他物,遂為定制。
欲賜晉亨金虎符,辭曰:“虎符,國之名一器,長一道者所佩,臣隸忠濟麾下,複佩虎符,非制也。
臣不敢受。
”帝益喜,改賜玺書、金符,恩州管民萬戶。
中統三年,李璮叛,晉亨從嚴忠範戰于遙牆泺,勝之,改本道奧魯萬戶。
四年,授金虎符,分将本道兵,充萬戶,戍宿州。
首言:“汴堤南北,沃壤閑曠,宜屯田以資軍食。
”乃分兵列營,以時種藝,選千夫長督勸之,事成,期年皆獲其利。
至元八年,改懷遠大将軍、淄萊路總管,尋兼軍事。
十一年,诏伐宋,晉亨在選中,聞命就道,曰:“此報效之秋也。
”分道由安慶渡江,丞相伯顔留之戍鎮江,兼與民政,壹以鎮靜為務,戰焦山、瓜洲,皆有功。
十三年,卒于官。
子好古。
好古字信甫,少讀書,善屬文,器識宏遠,勇而有謀。
父晉亨權知東平府事,嚴忠濟承制以好古權其父軍,戍宿州。
戊午,奏真授行軍千戶,攻樊城,身中流矢,戰不少卻,主将旌其功,賞銀百兩。
略揚,循泰興、海門而還。
擊邵伯埭,拔之。
從大軍攻鄂。
中統元年,還宿州,忠濟命兼恩州剌史,訪民瘼,革吏弊,立為條約。
未幾,移戍蕲縣。
李璮叛,據濟南,宋人攻蕲,好古率兵迎擊,力不敵,死之。
時晉亨在濟南軍中,聞之,哭曰:“吾兒死得其所矣。
”弟好義襲,下江淮有功。
○王珍 王珍,字國寶,大名南樂人,世為農家。
珍慷慨有大志。
金末喪亂,所在盜起,南樂人楊鐵槍聚衆保鄉裡。
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鐵槍以兵應之,行營帥按隻署珍軍前都彈壓。
鐵槍與金軍戰死,衆推蘇椿代領其衆。
宋将彭義斌帥師侵大名,椿戰不利,降之,義斌遂據大名。
珍棄其家,間道走還軍中,按隻嘉其誠,待遇益厚,以為假子。
複從速魯忽擊走義斌,蘇椿以大名降,珍妻子故在,珍語之曰:“吾非棄汝輩,誠不以私一愛一奪吾報國之心耳。
”聞者稱歎。
授鎮國上将軍、大名路治中、軍前行元帥府事。
俄以取甯海、胙城功,遷輔國上将軍,複授統攝開曹滑浚等處行元帥府事,兼大名路安一撫使。
蘇椿複欲叛歸金,珍覺之,與元帥梁仲先發兵攻椿,椿開南門而遁。
國王斡真授仲行省,珍骠騎衛上将軍、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馬都元帥。
從速不台經略河南,破金将武仙于鄭州,複與金人戰于蕭縣,斬其将。
頃之,仲死。
國王命仲妻冉守真權行省事,珍為大名路
國用安據徐、邳,珍從太赤及阿術魯攻拔之,授同佥大名行省事。
從軍伐宋,破光州、棗一陽一、廬、壽、滁州,珍常身先諸将,屢有功。
宋城五河口,珍帥死士二十人奪之,宋人遁,乘勝進師,連破濠、泗、渦口。
歲庚子,入見太宗,授總帥本路軍馬管民次官,佩金符。
珍言于帝曰:“大名困于賦調,貸借西域賈人銀八十铤,及逋糧五萬斛,若複征之,民無生者矣。
”诏官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