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苦竹二壘,冒犯矢石,屢挫而不沮,遂以勇敢聞。
中統元年,賜銀符,預議砲手軍府事。
尋易金符,為行軍千戶,從征襄樊有功,卒。
子世澤襲,從丞相伯顔南征,大小十餘戰,皆有功。
又從平廣西。
明年,收瓊、萬諸州,拜宣武将軍、行軍總管。
未幾,遷副萬戶,加明威将軍。
從鎮南王脫歡伐交趾,既還,及再舉,将校舊嘗往者,許留恤之。
有脫歡者,當行,适病,不能起,世澤曰:“吾祖父以武勇稱,吾蒙其餘澤,荷國厚恩,當輸忠王室,增光前人,豈可苟為自安計耶!”力請代之。
凱還,人服其義雲。
○張榮 張榮,清州人,後徙鄢陵。
歲甲戌,從太保明安降,太祖賜虎符,授懷遠大将軍、元帥左都監。
乙亥正月,奉旨略東平、益都諸郡。
戊寅,領軍匠,從太祖征西域諸國。
庚辰八月,至西域莫蘭河,不能涉。
太祖召問濟河之策,榮請造舟。
太祖複問:“舟卒難成,濟師當在何時?”榮請以一月為期。
乃督工匠,造船百艘,遂濟河。
太祖嘉其能而賞其功,賜名兀速赤。
癸未七月,升鎮國上将軍、砲水手元帥。
甲申七月,從征河西。
乙酉,從征關西五路。
十月,攻鳳翔,砲傷右髀,帝命賜銀三十錠,養病于雲内州。
庚寅七月卒,年七十三。
子奴婢,襲佩虎符、砲水手元帥,領諸色軍匠。
太宗伐金,命由關西小口附金昌州等郡。
乙未,金亡。
戊戌,授懷遠大将軍。
癸卯三月,升輔國大将軍。
甲辰二月,領蒙古、漢軍,守鈞州。
戊申九月,宋兵襲鈞州,奴婢拒戰,大敗宋師。
己酉十一月,複與宋兵戰,流矢中右臂。
中統三年卒,年七十五。
子君佐,襲佩虎符、砲水手元帥,戍蔡州。
五年,都元帥阿術命将砲手兵攻襄一陽一。
至元八年,調守襄一陽一一字城、橐駝嶺,攻南門牛角堡,破之。
攻樊城,親立砲摧其角樓,樊城破。
十年,襄一陽一降。
參政阿魯海牙以宋降将呂文煥入朝,奉旨召蒙古、漢人萬戶凡二十人陛見,各以功受賜。
帝親谕之,令還鎮。
十一年,從軍下漢江,至沙洋。
丞相伯顔命率砲手軍攻其北面。
火砲焚城中民舍幾盡,遂破之,賜以良馬、金鞍、金段。
又以火砲攻一陽一邏堡,破之。
十二年,從大軍與宋将孫虎臣戰于丁家洲,複從丞相阿術攻揚州,是年冬,又從諸軍破常州。
十三年,升懷遠大将軍,仍砲水手元帥。
秋,君佐屯軍真、揚間,絕宋糧道。
宋制置李庭芝、都統姜才棄城走,揚州平,以君佐為安慶府安一撫司軍民達魯花赤。
十四年春,安慶野人原及司空山天堂賊将攻安慶,君佐密察知之。
時城中軍僅數百人,君佐命搤賊出沒要道,賊不敢入,乃寇黃州。
行省命君佐率衆複黃州,因以為黃州達魯花赤。
十五年,加鎮國上将軍,仍砲水手元帥。
十九年,命率新附漢軍萬人,修膠西閘壩,以通漕運。
二十一年,兼海道運糧事,是年卒。
○趙天錫贲亨 趙天錫,字受之,冠氏人。
屬金季兵起,其祖以财雄鄉裡,為衆所歸。
貞祐之亂,父林保冠氏有功,授冠氏丞,俄升為令。
大安末,天錫入粟佐軍,補修武校尉,監洺水縣酒。
太祖遣兵南下,防禦使蘇政以為冠氏令,乃挈縣人壁桃源、天平諸山。
歲辛巳春,歸行台東平嚴實。
實素知天錫名,遂擢隸帳下,從征上一黨一,以功授冠氏令,俄遷元帥左都監,兼令如故。
甲申,宋将彭義斌據大名,冠氏元帥李全降之,人心頗搖。
天錫令衆姑少避其鋒,以圖後舉,乃率将佐往依大将孛裡海軍。
未幾,破義斌于真定,授左副元帥、同知大名路兵馬都總管事。
李全在大名,結其帥蘇椿,納金河南從宜鄭倜,日以取壁氏為事。
天錫每戰辄勝。
一日,倜自将萬人來攻,天錫率死士乘城,力戰三晝夜,倜度不能下,乘風霾遁去。
己醜,朝行在所,上便民事,優诏從之。
戊戌,征宋,駐兵蕲、黃間,被病還,卒于冠氏,年五十。
子六人,贲亨嗣。
贲亨字文甫,襲行軍千戶。
己未,從國兵渡江攻鄂,有功。
至元五年,總管山東諸翼軍,征宋,攻襄樊。
贲亨出抄蕲、黃,以五百人拔野人原寫山寨,修白河新城。
七年,偕元帥劉整朝京師,命為征行千戶,賜金符及衣帶鞍馬。
攻樊城,冒矢石,擁盾先登,破之。
十一年,修東、西正一陽一城。
三月,敗夏貴于淮,益以濟南、汴梁二路新軍。
十二年正月,從攻鎮江,與宋将孫虎臣、張世傑大戰于焦山,殺掠甚衆。
十三年,江南平,以功升宣武将軍。
十四年,授虎符、懷遠大将軍、處州路總管府達魯花赤。
未行,适盜發澉浦,行省檄為招讨使,率兵平之。
未幾,處州青田縣季文龍、章焱殺趙知府以叛,贲亨獲其一黨一,始知七縣俱反,季文龍自署為兩浙安一撫使,據處州天慶觀。
贲亨率衆圍之,将騎士三百陣于下河門。
賊出戰,以一精一騎蹂之,遂棄城突圍散走,斬首三級。
贲亨入城,乃招散亡,立官府。
章焱複合二萬衆來攻,陣惡溪南。
贲亨分兵拒守,自将一精一銳亂流沖擊,屬萬戶忽都台以援兵至,自巳至亥,賊方退,文龍溺死。
忽都台以處即亂山為州,無城壁可恃,且反側,欲屠之,贲亨曰:“我受命來監此郡,賊固可殺,良民何辜!”不從。
将士虜掠子女金帛,贲亨捕得倡率者杖之,仍各求所失還之,州民悅服。
十五年,龍泉縣張三八合衆二萬,殺慶元縣達魯花赤也速台兒,且屠其家。
贲亨将騎士五百往讨,與賊将鄭先鋒、陳壽山三千餘人戰于浮雲鄉,斬首三百餘級。
三八軍于縣西,賊三戰俱敗。
軍還,賊衆水陸俱設伏,贲亨擇步卒骁悍者使前,賊不敢近。
既而衢州賊陳千二聚二萬人,遂昌葉丙六亦聚三千人助之,贲亨前後斬首三千餘級,悉平之。
十七年,改處州路管軍萬戶。
二十二年,還冠氏,卒,年五十七。
中統元年,賜銀符,預議砲手軍府事。
尋易金符,為行軍千戶,從征襄樊有功,卒。
子世澤襲,從丞相伯顔南征,大小十餘戰,皆有功。
又從平廣西。
明年,收瓊、萬諸州,拜宣武将軍、行軍總管。
未幾,遷副萬戶,加明威将軍。
從鎮南王脫歡伐交趾,既還,及再舉,将校舊嘗往者,許留恤之。
有脫歡者,當行,适病,不能起,世澤曰:“吾祖父以武勇稱,吾蒙其餘澤,荷國厚恩,當輸忠王室,增光前人,豈可苟為自安計耶!”力請代之。
凱還,人服其義雲。
○張榮 張榮,清州人,後徙鄢陵。
歲甲戌,從太保明安降,太祖賜虎符,授懷遠大将軍、元帥左都監。
乙亥正月,奉旨略東平、益都諸郡。
戊寅,領軍匠,從太祖征西域諸國。
庚辰八月,至西域莫蘭河,不能涉。
太祖召問濟河之策,榮請造舟。
太祖複問:“舟卒難成,濟師當在何時?”榮請以一月為期。
乃督工匠,造船百艘,遂濟河。
太祖嘉其能而賞其功,賜名兀速赤。
癸未七月,升鎮國上将軍、砲水手元帥。
甲申七月,從征河西。
乙酉,從征關西五路。
十月,攻鳳翔,砲傷右髀,帝命賜銀三十錠,養病于雲内州。
庚寅七月卒,年七十三。
子奴婢,襲佩虎符、砲水手元帥,領諸色軍匠。
太宗伐金,命由關西小口附金昌州等郡。
乙未,金亡。
戊戌,授懷遠大将軍。
癸卯三月,升輔國大将軍。
甲辰二月,領蒙古、漢軍,守鈞州。
戊申九月,宋兵襲鈞州,奴婢拒戰,大敗宋師。
己酉十一月,複與宋兵戰,流矢中右臂。
中統三年卒,年七十五。
子君佐,襲佩虎符、砲水手元帥,戍蔡州。
五年,都元帥阿術命将砲手兵攻襄一陽一。
至元八年,調守襄一陽一一字城、橐駝嶺,攻南門牛角堡,破之。
攻樊城,親立砲摧其角樓,樊城破。
十年,襄一陽一降。
參政阿魯海牙以宋降将呂文煥入朝,奉旨召蒙古、漢人萬戶凡二十人陛見,各以功受賜。
帝親谕之,令還鎮。
十一年,從軍下漢江,至沙洋。
丞相伯顔命率砲手軍攻其北面。
火砲焚城中民舍幾盡,遂破之,賜以良馬、金鞍、金段。
又以火砲攻一陽一邏堡,破之。
十二年,從大軍與宋将孫虎臣戰于丁家洲,複從丞相阿術攻揚州,是年冬,又從諸軍破常州。
十三年,升懷遠大将軍,仍砲水手元帥。
秋,君佐屯軍真、揚間,絕宋糧道。
宋制置李庭芝、都統姜才棄城走,揚州平,以君佐為安慶府安一撫司軍民達魯花赤。
十四年春,安慶野人原及司空山天堂賊将攻安慶,君佐密察知之。
時城中軍僅數百人,君佐命搤賊出沒要道,賊不敢入,乃寇黃州。
行省命君佐率衆複黃州,因以為黃州達魯花赤。
十五年,加鎮國上将軍,仍砲水手元帥。
十九年,命率新附漢軍萬人,修膠西閘壩,以通漕運。
二十一年,兼海道運糧事,是年卒。
○趙天錫贲亨 趙天錫,字受之,冠氏人。
屬金季兵起,其祖以财雄鄉裡,為衆所歸。
貞祐之亂,父林保冠氏有功,授冠氏丞,俄升為令。
大安末,天錫入粟佐軍,補修武校尉,監洺水縣酒。
太祖遣兵南下,防禦使蘇政以為冠氏令,乃挈縣人壁桃源、天平諸山。
歲辛巳春,歸行台東平嚴實。
實素知天錫名,遂擢隸帳下,從征上一黨一,以功授冠氏令,俄遷元帥左都監,兼令如故。
甲申,宋将彭義斌據大名,冠氏元帥李全降之,人心頗搖。
天錫令衆姑少避其鋒,以圖後舉,乃率将佐往依大将孛裡海軍。
未幾,破義斌于真定,授左副元帥、同知大名路兵馬都總管事。
李全在大名,結其帥蘇椿,納金河南從宜鄭倜,日以取壁氏為事。
天錫每戰辄勝。
一日,倜自将萬人來攻,天錫率死士乘城,力戰三晝夜,倜度不能下,乘風霾遁去。
己醜,朝行在所,上便民事,優诏從之。
戊戌,征宋,駐兵蕲、黃間,被病還,卒于冠氏,年五十。
子六人,贲亨嗣。
贲亨字文甫,襲行軍千戶。
己未,從國兵渡江攻鄂,有功。
至元五年,總管山東諸翼軍,征宋,攻襄樊。
贲亨出抄蕲、黃,以五百人拔野人原寫山寨,修白河新城。
七年,偕元帥劉整朝京師,命為征行千戶,賜金符及衣帶鞍馬。
攻樊城,冒矢石,擁盾先登,破之。
十一年,修東、西正一陽一城。
三月,敗夏貴于淮,益以濟南、汴梁二路新軍。
十二年正月,從攻鎮江,與宋将孫虎臣、張世傑大戰于焦山,殺掠甚衆。
十三年,江南平,以功升宣武将軍。
十四年,授虎符、懷遠大将軍、處州路總管府達魯花赤。
未行,适盜發澉浦,行省檄為招讨使,率兵平之。
未幾,處州青田縣季文龍、章焱殺趙知府以叛,贲亨獲其一黨一,始知七縣俱反,季文龍自署為兩浙安一撫使,據處州天慶觀。
贲亨率衆圍之,将騎士三百陣于下河門。
賊出戰,以一精一騎蹂之,遂棄城突圍散走,斬首三級。
贲亨入城,乃招散亡,立官府。
章焱複合二萬衆來攻,陣惡溪南。
贲亨分兵拒守,自将一精一銳亂流沖擊,屬萬戶忽都台以援兵至,自巳至亥,賊方退,文龍溺死。
忽都台以處即亂山為州,無城壁可恃,且反側,欲屠之,贲亨曰:“我受命來監此郡,賊固可殺,良民何辜!”不從。
将士虜掠子女金帛,贲亨捕得倡率者杖之,仍各求所失還之,州民悅服。
十五年,龍泉縣張三八合衆二萬,殺慶元縣達魯花赤也速台兒,且屠其家。
贲亨将騎士五百往讨,與賊将鄭先鋒、陳壽山三千餘人戰于浮雲鄉,斬首三百餘級。
三八軍于縣西,賊三戰俱敗。
軍還,賊衆水陸俱設伏,贲亨擇步卒骁悍者使前,賊不敢近。
既而衢州賊陳千二聚二萬人,遂昌葉丙六亦聚三千人助之,贲亨前後斬首三千餘級,悉平之。
十七年,改處州路管軍萬戶。
二十二年,還冠氏,卒,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