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佩金符,與北京都元帥吾也兒,分領錦州紅羅山、北京東路漢軍二萬。
又從奪忽闌阇裡必徇地山東、大名。
比至洺州,城守甚堅,師不得進,孛疊兒不避矢石,率衆先登,遂拔之。
丁醜,從平益都、沂、密、萊、淄。
戊寅,從定太原、忻、代、平一陽一、吉、隰、岢岚、汾、石、绛州、河中、潞、澤、遼、沁。
辛巳,木華黎承制升孛疊兒為龍一虎衛上将軍、霸州等路元帥,佩金虎符,以黑軍鎮守固安水寨。
既至,令兵士屯田,且耕且戰,披荊棘,立廬舍,數年之間,城市悉完,為燕京外蔽。
庚寅,朝太宗于行在所,賜金符。
辛卯,從國王塔思征河南。
癸巳,從讨萬奴于遼東,平之。
孛疊兒始從征伐,及後為将,大小百戰,所至有功,年七十,以疾卒于官。
子糺查剌、查茶剌。
○賈塔剌渾 賈塔剌渾,冀州人。
太祖用兵中原,募能用砲者籍為兵,授塔剌渾四路總押,佩金符以将之。
及攻益都,下之,加龍一虎衛上将軍、行元帥左監軍,便宜行一事。
師還,駐謙。
謙州,即古烏孫國也。
歲己醜,将所部及契丹、女直、唐兀、漢兵,攻斡脫剌兒城。
塔剌渾督諸軍,一穴一城先入,破之,即軍中拜元帥,改銀青榮祿大夫。
從睿宗入散關,略關外四州,經興元,渡漢江,略唐、鄧、申、裕諸州,鼓行而東,河南平。
升金紫光祿大夫、總領都元帥。
從大帥太赤攻徐、邳,平之。
十六年,卒。
子抄兒赤襲,從諸王也孫哥、塔察兒南征。
戊午,卒于軍。
子冀驢襲,卒。
弟六十八襲。
至元五年,諸軍圍襄樊。
九年,六十八帥所部戍駱駝嶺一字城,立砲樊城南,不發,以怠敵心,俄帥銳卒突出,攻其城西,破之。
以功賜銀币、鞍馬、弓矢。
十一年,諸軍南征,渡江。
明年,加宣武将軍。
宋常州守臣姚堅守不下,六十八發砲摧其城壁,以納諸軍。
宋援兵突至,力戰卻之。
常州既克,帥府令總新附砲手軍。
臨安降,加懷遠大将軍,從諸軍追宋二王至海,下三十餘城。
十四年,加昭勇大将軍。
十五年,領南軍一精一銳者入衛,加輔國上将軍。
十八年,論功,授奉國上将軍,管領砲手軍都元帥。
二十年,罷都元帥,更授砲手軍匠萬戶,佩三珠虎符。
二十六年,卒。
○奧敦世英 奧敦世英,女真一人也。
其先世仕金,為淄州剌史。
歲癸酉,太祖兵下山東,淄州民奉世英及弟保和迎降,皆授以萬戶。
世英倜傥有武略,由萬戶遷德興府尹。
時金經略使苗道潤率衆欲複山西,世英與戰,克之,将盡殺所俘,其母責之曰:“汝華族也,畏死而降,此卒伍爾,驅之死戰,何忍殺之耶!”遂止。
世英從數騎巡部定襄,卒于軍。
保和由萬戶升昭勇大将軍、德興府元帥,錫虎符,改雄州總管。
尋以元帥領真定、保定、順德諸道農事,凡辟田二十餘萬畝。
改真定路勸農事,兼領諸署,賜居第、戎器、裘馬,給戶,食其租。
年五十六,緻仕。
保和四子:希恺,希元,希魯,希尹。
希恺襲勸農事,皇太後錫以錦服,曰:“無墜汝世業。
”郡縣有水旱,必力請蠲租調,民賴之。
南征時,置軍儲倉于汴、衛,歲輸河北諸路粟以實之,分冬月三限,失終限者死,吏征斂舞法,民甚苦之。
希恺知其弊,蠲煩苛而民不擾。
尋以勸農使兼知冀州。
希恺至,為束約,健訟之俗為變。
蒙古軍取民田牧,久不歸,希恺悉奪歸之,軍無怨言。
至元二年,遷順天治中。
三月,改順德。
又逾月,升知河中府,秩滿歸調。
時阿合馬專一政,官以賄成,希恺不往見之,降武德将軍,知景州,數月卒。
希元,彰德漕運使。
希魯,澧州路總管。
希尹,中統三年,李璮叛濟南,世祖命丞相史天澤讨之。
希尹谒天澤,面陳利害,願擊賊自效。
試其騎射,壯之,命充真定路行軍千戶。
與賊戰,矢無虛發,賊敗走入城中,諸王哈必赤賞銀五十兩。
希尹請築外城圍之,深溝高壘,俟其糧絕,不戰而坐待其困,天澤從之。
璮既就擒,至元十一年,樞密錄其功,自右衛經曆六遷至同知廣東道宣慰司事,卒。
○田雄 田雄,字毅英,北京人也。
幼孤,能樹立,以骁勇善騎射知名,金末署軍都統。
歲辛未,太祖軍至北京,雄率衆出降。
太祖以雄隸太師、國王木華黎麾下,從征興中、廣甯諸郡,定府州縣二十有九,平錦州張鲸兄弟之亂,從攻柏鄉、邢、相。
辛巳,從攻鄜、坊、綏、葭諸州有功,木華黎承制授雄隰、吉州剌史,兼鎮戎軍節度使,行都元帥府事,平汾西霍山諸栅。
壬午,以木華黎命,授河中帥,聽石天應節制。
太宗時,從攻西和、興元諸州;又從攻夔、萬諸州。
論功尤最,賜金符,授行軍千戶,召為禦前先鋒。
頃之,使攻破桢州雷家堡。
奉旨招納河南降附,得戶十三萬七千有奇,民皆按堵。
而别部将校縱兵虜掠,民惶懼悔降,雄力為救護,至出己财與之,民得免于害。
癸巳,授鎮撫陝西總管京兆等路事。
時關中苦于兵革,郡縣蕭然。
雄披荊棘,立官府,開陳禍福,招徠四山堡寨之未降者,獲其人,皆慰遣之,由是來附者日衆。
雄乃教民力田,京兆大治。
事聞,賜金符。
定宗時,入觐于和林。
以疾卒,年五十八。
後追封西秦王。
子八人,大明襲職,知京兆等路都總管府事。
○張拔都 張拔都,昌平人。
歲辛未,太祖南征,拔都率衆來附,願為前驅,遂留備宿衛。
從近臣漢都虎西征回纥、河西諸蕃,道隴、蜀入洛,屢戰,流矢中頰,不少卻。
帝聞而壯之,賜名拔都,自是漢都虎亦專任之。
甲午,金亡,以漢都虎為砲手諸色軍民人匠都元帥,守真定。
漢都虎卒,無子,以拔都代之。
及漢都虎兄子贍阇少長,拔都請于朝,歸其政而終老焉。
子忙古台,從憲宗攻蜀釣魚山、
又從奪忽闌阇裡必徇地山東、大名。
比至洺州,城守甚堅,師不得進,孛疊兒不避矢石,率衆先登,遂拔之。
丁醜,從平益都、沂、密、萊、淄。
戊寅,從定太原、忻、代、平一陽一、吉、隰、岢岚、汾、石、绛州、河中、潞、澤、遼、沁。
辛巳,木華黎承制升孛疊兒為龍一虎衛上将軍、霸州等路元帥,佩金虎符,以黑軍鎮守固安水寨。
既至,令兵士屯田,且耕且戰,披荊棘,立廬舍,數年之間,城市悉完,為燕京外蔽。
庚寅,朝太宗于行在所,賜金符。
辛卯,從國王塔思征河南。
癸巳,從讨萬奴于遼東,平之。
孛疊兒始從征伐,及後為将,大小百戰,所至有功,年七十,以疾卒于官。
子糺查剌、查茶剌。
○賈塔剌渾 賈塔剌渾,冀州人。
太祖用兵中原,募能用砲者籍為兵,授塔剌渾四路總押,佩金符以将之。
及攻益都,下之,加龍一虎衛上将軍、行元帥左監軍,便宜行一事。
師還,駐謙。
謙州,即古烏孫國也。
歲己醜,将所部及契丹、女直、唐兀、漢兵,攻斡脫剌兒城。
塔剌渾督諸軍,一穴一城先入,破之,即軍中拜元帥,改銀青榮祿大夫。
從睿宗入散關,略關外四州,經興元,渡漢江,略唐、鄧、申、裕諸州,鼓行而東,河南平。
升金紫光祿大夫、總領都元帥。
從大帥太赤攻徐、邳,平之。
十六年,卒。
子抄兒赤襲,從諸王也孫哥、塔察兒南征。
戊午,卒于軍。
子冀驢襲,卒。
弟六十八襲。
至元五年,諸軍圍襄樊。
九年,六十八帥所部戍駱駝嶺一字城,立砲樊城南,不發,以怠敵心,俄帥銳卒突出,攻其城西,破之。
以功賜銀币、鞍馬、弓矢。
十一年,諸軍南征,渡江。
明年,加宣武将軍。
宋常州守臣姚堅守不下,六十八發砲摧其城壁,以納諸軍。
宋援兵突至,力戰卻之。
常州既克,帥府令總新附砲手軍。
臨安降,加懷遠大将軍,從諸軍追宋二王至海,下三十餘城。
十四年,加昭勇大将軍。
十五年,領南軍一精一銳者入衛,加輔國上将軍。
十八年,論功,授奉國上将軍,管領砲手軍都元帥。
二十年,罷都元帥,更授砲手軍匠萬戶,佩三珠虎符。
二十六年,卒。
○奧敦世英 奧敦世英,女真一人也。
其先世仕金,為淄州剌史。
歲癸酉,太祖兵下山東,淄州民奉世英及弟保和迎降,皆授以萬戶。
世英倜傥有武略,由萬戶遷德興府尹。
時金經略使苗道潤率衆欲複山西,世英與戰,克之,将盡殺所俘,其母責之曰:“汝華族也,畏死而降,此卒伍爾,驅之死戰,何忍殺之耶!”遂止。
世英從數騎巡部定襄,卒于軍。
保和由萬戶升昭勇大将軍、德興府元帥,錫虎符,改雄州總管。
尋以元帥領真定、保定、順德諸道農事,凡辟田二十餘萬畝。
改真定路勸農事,兼領諸署,賜居第、戎器、裘馬,給戶,食其租。
年五十六,緻仕。
保和四子:希恺,希元,希魯,希尹。
希恺襲勸農事,皇太後錫以錦服,曰:“無墜汝世業。
”郡縣有水旱,必力請蠲租調,民賴之。
南征時,置軍儲倉于汴、衛,歲輸河北諸路粟以實之,分冬月三限,失終限者死,吏征斂舞法,民甚苦之。
希恺知其弊,蠲煩苛而民不擾。
尋以勸農使兼知冀州。
希恺至,為束約,健訟之俗為變。
蒙古軍取民田牧,久不歸,希恺悉奪歸之,軍無怨言。
至元二年,遷順天治中。
三月,改順德。
又逾月,升知河中府,秩滿歸調。
時阿合馬專一政,官以賄成,希恺不往見之,降武德将軍,知景州,數月卒。
希元,彰德漕運使。
希魯,澧州路總管。
希尹,中統三年,李璮叛濟南,世祖命丞相史天澤讨之。
希尹谒天澤,面陳利害,願擊賊自效。
試其騎射,壯之,命充真定路行軍千戶。
與賊戰,矢無虛發,賊敗走入城中,諸王哈必赤賞銀五十兩。
希尹請築外城圍之,深溝高壘,俟其糧絕,不戰而坐待其困,天澤從之。
璮既就擒,至元十一年,樞密錄其功,自右衛經曆六遷至同知廣東道宣慰司事,卒。
○田雄 田雄,字毅英,北京人也。
幼孤,能樹立,以骁勇善騎射知名,金末署軍都統。
歲辛未,太祖軍至北京,雄率衆出降。
太祖以雄隸太師、國王木華黎麾下,從征興中、廣甯諸郡,定府州縣二十有九,平錦州張鲸兄弟之亂,從攻柏鄉、邢、相。
辛巳,從攻鄜、坊、綏、葭諸州有功,木華黎承制授雄隰、吉州剌史,兼鎮戎軍節度使,行都元帥府事,平汾西霍山諸栅。
壬午,以木華黎命,授河中帥,聽石天應節制。
太宗時,從攻西和、興元諸州;又從攻夔、萬諸州。
論功尤最,賜金符,授行軍千戶,召為禦前先鋒。
頃之,使攻破桢州雷家堡。
奉旨招納河南降附,得戶十三萬七千有奇,民皆按堵。
而别部将校縱兵虜掠,民惶懼悔降,雄力為救護,至出己财與之,民得免于害。
癸巳,授鎮撫陝西總管京兆等路事。
時關中苦于兵革,郡縣蕭然。
雄披荊棘,立官府,開陳禍福,招徠四山堡寨之未降者,獲其人,皆慰遣之,由是來附者日衆。
雄乃教民力田,京兆大治。
事聞,賜金符。
定宗時,入觐于和林。
以疾卒,年五十八。
後追封西秦王。
子八人,大明襲職,知京兆等路都總管府事。
○張拔都 張拔都,昌平人。
歲辛未,太祖南征,拔都率衆來附,願為前驅,遂留備宿衛。
從近臣漢都虎西征回纥、河西諸蕃,道隴、蜀入洛,屢戰,流矢中頰,不少卻。
帝聞而壯之,賜名拔都,自是漢都虎亦專任之。
甲午,金亡,以漢都虎為砲手諸色軍民人匠都元帥,守真定。
漢都虎卒,無子,以拔都代之。
及漢都虎兄子贍阇少長,拔都請于朝,歸其政而終老焉。
子忙古台,從憲宗攻蜀釣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