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府達魯花赤。

    二十二年,改授廬州蒙古漢軍萬戶,尋遷颍州翼。

    會徽州績溪縣盜起,澤讨平之。

    二十八年,移鎮杭州,卒。

    子元謙,襲為颍州萬戶。

    元謙卒,子祺襲。

    祺卒,子忠襲。

     ○王善子慶端附 王善,字子善,真定藁城人。

    父增,監本縣酒務,以孝行稱。

    善資儀雄偉,其音若鐘,多智略,尤一精一騎射。

    金貞祐播遷,田疇荒蕪,人無所得食,善求食以奉母。

    乙亥,群盜蜂起,衆推善為長。

    善約束有法,備禦有方,盜不能犯,擢本縣主簿。

    戊寅,權中山府治中。

    時武仙鎮真定,一陰一蓄異志,忌善威名,密令知府李濟、府判郭安圖之。

    己卯秋,濟、安張宴伏兵,召善計事。

    善覺,即還治衆,倉卒得八十人,慷慨與盟,人争自奮,遂誅濟、安。

    乃谕其一黨一曰:“造釁者,李、郭耳,餘無所問。

    ”善夜卧北城上,戒麾下曰:“勿以我累汝家,當取吾首獻帥府。

    ”衆曰:“公何為出此言,我輩惟有效死而已。

    ”遂率衆來歸,授金符,同知中山府事。

    是年冬,以兵三百攻武仙,仙遣将率一精一銳二千拒戰,善擒斬之。

    仙走獲鹿,委其佐段琛城守,複戰拔之,入據其城,軍勢大振,自中山以南,降州郡四十二。

    庚辰,遷中山真定等路招讨使,尋加右副元帥、骠騎大将軍,屯藁城。

    壬午,升藁城為匡國軍,以善行帥府事。

    癸未,進金吾衛大将軍、左副元帥。

    仙窮迫請降,诏命複舊鎮。

    善奏:“仙狼子野心,終必反覆,請修城隍備之。

    ”未幾,仙果叛,率衆來攻。

    火及西門,善出戰,卻之。

    仙使其部下宋元俘老幼四千人南奔,善追奪之,俾複故業。

    仙自是不敢複入真定,其部曲多來降。

    丙戌,以功賜金虎符,仍行帥府事。

    壬辰,從征河南,至鄭州。

    州将馬伯堅素聞善名,登陴大呼曰:“藁城王元帥在軍中否?願以城降之。

    ”善直前,免胄與語,伯堅果率衆出降。

    善令軍中秋毫無犯,民皆按堵,願從善北渡者以萬計,授之土田,以安集之。

    丙申,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

    辛醜,授知中山府事。

    屬縣新樂,地居沖要,迎送供給,倍于他縣,皆取于民。

    善均其勞逸,所征或未給,辄出家赀代輸,民德之。

    又放家僮五百人為民,鹹懷其恩。

    癸卯卒,年六十一。

    皇慶元年,贈銀青榮祿大夫、司徒,追封冀國公,谥武靖。

    子慶淵,為行軍千戶,征淮南死;次慶端。

     慶端字正甫,初為郡筦庫,進水軍提領,訓練士卒,常如臨敵。

    敗李璮于老僧口,以功佩金符,為千戶。

    監築大都城。

    移戍清口,宋兵來攻,守将戰死,城欲陷,慶端拔刀誓衆,裹創力戰,城得以全。

    群盜四起,複擊走之。

    進武節将軍、管軍總管,領左右中衛兵。

    從世祖北征,還,遷右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進侍衛軍都指揮使,建威武營,以處衛兵,經畫田廬,使各安業。

    别立神鋒軍,親教以蹶張一弩一技,作整暇堂、犀利局。

    浚渠構室,如治家事。

    至元十九年,改詹事丞。

    時有司欲就威武貸粟數萬石,濟饑民。

    裕宗在東宮,以問慶端,慶端對曰:“兵民等耳,何間焉!”即命與之。

    帝嘗遣近侍夜出伺察,為邏卒所執,近侍以實告,卒曰:“軍中惟知将軍令,不知其他。

    ”近侍以聞,帝賞以黑貂裘。

    及親征乃顔,命慶端以所部從。

    時年六十餘,與士卒同甘苦,晝則擐甲執兵迎敵,夜卧不解一衣,暇則俾士卒為軍市,自相懋遷。

    征東之功,慶端贊畫居多。

    成宗即位,論翼戴功,拜金吾衛上将軍、中書右丞,行徽政副使,兼隆埃宮左都威衛使,進階資德大夫。

    大德二年,加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佥書樞密院事,兼使如故。

    以疾卒。

     ○杜豐 杜豐,字唐臣,汾州西河人。

    父珪,以積德好施,鄉稱善人。

    豐少有大志,倜傥不群,通兵法。

    仕金,為平遙義軍謀克,佩銀符。

    太祖取太原,豐率所部來降。

    皇舅按赤那延授兵馬都提控。

    從國王按察兒攻平一陽一,先登。

    克绛州、解州諸堡,招集流民三萬餘家。

    以功賜金虎符,升征行元帥左監軍。

    金人南遁,遂以豐守河北。

    庚辰,上一黨一公張開以萬衆寇汾州,豐率一精一騎五千敗之。

    從國王阿察兒,下懷孟,破溫谷、木澗等寨,辄先登。

    攻洪洞西山。

    斬首六百餘級。

    攻松平山,破之,賊墜崖死以萬計,獲生口甚衆。

    金将武仙等往來鈔掠平一陽一、太原間,行路梗塞。

     壬午,授豐龍一虎衛上将軍、河東南北路兵馬都元帥,便宜行一事。

    遂破玉女、割渠等寨,俘獲千餘人。

    丙戌,從按赤那延攻益都,金守将突圍出。

    豐戰扼之,斬首千級,捕虜二十人,益都下,遂略地登、萊,降島民萬餘。

    己醜,以本部取沁州,由是銅鞮、武鄉、襄垣、綿上、沁源諸縣皆下。

    辛卯,命豐撫定平一陽一、太原、真定及遼、沁未降山寨,皆平之。

    乙未,升沁州長官,長官者,國初高爵也。

    在沁十餘年,寬徭薄俺,勸課農桑,民以富足。

    丁未,請老。

    丙辰,疾卒于家,年六十有七。

    沁人立祠,歲時祀焉。

     子三人:思明,思忠,思敬。

    思敬事世祖潛邸,由平一陽一路同知累遷治書侍禦史。

    阿合馬敗,台臣皆罷去,思敬以帝所眷知,獨留。

    出為安西路總管,佥陝西行省事,曆汴梁總管,再入中台為侍禦史。

    時桑哥以罪誅,風紀為之振肅。

    未幾,拜參知政事,改四川行省左丞,不赴,升中書左丞。

    緻仕,年八十六卒,谥文定。

     ○石抹孛疊兒 石抹孛疊兒,契丹人。

    父桃葉兒,徙霸州。

    孛疊兒仕金,為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

    太師、國王木華黎率師至霸州,孛疊兒迎降,木華黎察其智勇,奇之,擢為千戶。

    歲甲戌,從木華黎觐太祖于雄州,佩以銀符,充漢軍都統。

    帝次牛闌山,欲盡戮漢軍,木華黎以孛疊兒可用,奏釋之,因請隸麾下,從平高州。

    乙亥,授左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