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竟拔其城。
又破平一陽一,下太原、汾、代等州。
師還,署元帥府監軍,以趙州四十寨隸焉。
先是,金将武仙既降複叛,殺元帥史天倪。
宋将彭義斌在大名,一陰一與仙合,玉從笑乃帶、史天澤,攻敗武仙,生擒義斌,駐軍甯晉東裡寨。
仙遣人赍诰命,誘玉妻,妻拒曰:“妾豈可使夫懷二心于國家耶!”仙圍之數匝,殺其子甯壽。
玉聞之,領數騎突其圍,斬獲數百人而還。
仙遣人追之,不敢進,皆曰:“王将軍膽氣骁雄,我輩非敵也。
”仙乃盡發玉先世二十七冢,棄骸滿道。
玉從史天澤諸将擊仙于趙州,仙糧絕,走雙門寨,圍之。
會大風,仙獨脫走,斬其将四十三人,真定遂平。
加定遠将軍,權真定五路萬戶,假趙州慶源軍節度副使。
有民負西域賈人銀,倍其母,不能償,玉出銀五千兩代償之。
又出家奴二百餘口為良民。
中統元年二月卒,年七十。
子忱。
忱字允中,幼讀書,明敏有才識。
平章趙璧引見裕宗潛邸,語稱旨,命宿衛,掌錢谷計簿。
授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副使。
驸馬伯忽裡數馳獵蹂民田,忱以法繩之。
憲吏耿熙言征北京宣慰司積年逋負,計可得鈔二十萬錠。
帝遣使核實,熙懼事露,擅增制語,有“并打算大小一切諸衙門等事”凡十二字,追系官吏至數百人。
忱驗問,知其詐,熙乃款伏。
裕宗薨于潛邸,忱建言:“陛下春秋高,當早建儲嗣。
”平章不忽木以聞,帝嘉納焉。
改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副使。
忱以江南人鬻子北方,名為養子,實為奴也,乞禁之。
又省部以正軍餘田出調發,忱言:“士卒沖冒寒暑,遠涉江海,宜加優恤。
”皆從之。
颍州硃喜,嘗俘于兵,既自贖,主家利其赀,複欲以為奴。
又有誣息州汪清為奴,殺而奪其妻子及田宅者。
獄久不決,忱皆正之。
劾罷鎮南帥唐兀台,唐兀台結援大臣,誣奏于帝,系忱至京師,得面陳其事,世祖大悟,抵唐兀台罪。
按察司改廉訪司,起忱為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副使,累遷嶺南廣西、河東山西兩道肅政廉訪使,江陵、汴梁兩路總管。
至大元年,拜中奉大夫、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未行,卒。
○趙迪 趙迪,真定藁城人也。
幼孤,事母孝,多力善騎射。
金未為義軍萬戶。
郡将出六鈞強一弩一,立賞募能挽者,迪能之,即署真定尉,遷藁城尉,升為丞。
太祖兵至藁城,迪率衆迎降。
歲壬午,改藁城為永安州,以迪同知節度使事。
嘗從帝西征,他将校豪橫俘掠,獨迪治軍嚴,所過無犯。
先是,真定既破,迪亟入索藁城人在城中者,得男一女千餘人。
諸将欲分取之,迪曰:“是皆我所掠,當以歸我。
”諸将許諾。
迪乃召其人謂曰:“吾懼若屬為他将所得,則分奴之矣,故索以歸之我。
今縱汝往,宜各遂生産,為良民。
”衆感泣而去。
時兵荒之餘,骸鼻蔽野,迪為大冢收瘗。
壬子歲卒,年七十。
子七人,椿齡,真定路轉運使。
○邸順 邸順,保定行唐一人,占籍于曲一陽一縣。
金末盜起,順會諸族,集鄉人豪壯數百人,與其弟常築兩寨于石城、玄保,分據以守。
歲甲戌,率衆來歸,太祖授行唐令。
丙子,真定饑,群盜據城叛,民皆一穴一地以避之,盜發地而啖其人,順擒數百人殺之。
朝廷升曲一陽一為恆州,以順為安一撫使。
金将武仙據真定,帥衆來攻,順與戰,大敗之,賜金虎符,加鎮國上将軍、恆州等處都元帥。
庚辰,武仙屯兵于黃、堯兩山,順及弟常又擊敗之。
時西京郝道章,一陰一結武仙,抄掠州縣,順擒道章殺之,仙退真定以自保。
順從木華黎攻之,敗之于王柳口,仙遂棄真定南走。
以功,賜順名察納合兒,升骠騎衛上将軍,充山前都元帥;弟常,賜名金那合兒。
辛卯春,從太宗攻河南諸郡,招降民十餘萬,以順知中山府。
己亥,佩金符,為行軍萬戶,管領諸路元差軍五千人。
從大軍破歸德府,留順戍之。
丁未,駐師五河口,宋兵夜襲營,順掩殺其衆,生獲十五人。
癸醜,攻漣水。
甲寅,舉部屬肖撤八、耨鄰之功以奏,上賜肖撤八、耨鄰金銀符,仍隸麾下。
丙辰春,順卒,年七十四。
子浃,襲職。
己未,從世祖渡江,圍鄂州,有戰功。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浃以所部張宣等十二人奏聞于朝,遂以金銀符賜之。
三年,圍李璮,還守息州。
至元十一年,賜虎符,授金州招讨副使,後又遷懷遠大将軍、金州萬戶。
十三年,改襄一陽一管軍萬戶。
三月,以樞密院奏,行淮西總管萬戶府事,守廬州。
十四年,移龍興,仍管領本翼軍人。
十五年,複為管軍萬戶,攻贛州崖石寨、太平岩賊有功。
十七年,升鎮國上将軍、都元帥,鎮龍興諸路,兼管本萬戶府事,賜銀印。
吉、贛盜起,行省遷元帥府以鎮之。
二十一年,元帥府罷,複為萬戶。
二十三年,佩元降虎符,為歸德萬戶,鎮守吉安。
未幾,統領江西各萬戶,集兵七千戍廣東,凡二載。
大德三年卒,年七十七。
贈輔國上将軍、北庭元帥府都元帥、護軍,追封高一陽一郡公,谥襄敏。
子榮仁,襲佩其虎符,為宣武将軍、歸德萬戶,鎮廣東惠州,感瘴疾,不任事。
子貫襲。
貫卒,子士忠襲。
士忠卒,子文襲。
順族弟琮。
琮,太祖時從族兄行唐元帥常來降。
歲乙酉,金降将武仙複據真定叛,琮敗之于黃台。
癸巳,從元帥倴盞滅金于蔡,有功,真定五路萬戶選充總管府推官。
尋奉旨,賜金符,授管軍總押,管領七路兵馬,鎮徐州。
宋兵入境,琮戰卻之。
己亥,從大将察罕攻滁州,力戰,流矢中臍,明年卒。
子澤襲,移鎮颍州。
宋兵攻颍,澤戰敗之。
至元四年,從元帥阿術克平塞寨及老鴉山。
十一年,從沙洋奪六艦,皆論功受賞有差。
十二年,授武德将軍、管軍總管,從攻潭州及靜江,累官懷遠大将軍、管軍萬戶、郴州路總管
又破平一陽一,下太原、汾、代等州。
師還,署元帥府監軍,以趙州四十寨隸焉。
先是,金将武仙既降複叛,殺元帥史天倪。
宋将彭義斌在大名,一陰一與仙合,玉從笑乃帶、史天澤,攻敗武仙,生擒義斌,駐軍甯晉東裡寨。
仙遣人赍诰命,誘玉妻,妻拒曰:“妾豈可使夫懷二心于國家耶!”仙圍之數匝,殺其子甯壽。
玉聞之,領數騎突其圍,斬獲數百人而還。
仙遣人追之,不敢進,皆曰:“王将軍膽氣骁雄,我輩非敵也。
”仙乃盡發玉先世二十七冢,棄骸滿道。
玉從史天澤諸将擊仙于趙州,仙糧絕,走雙門寨,圍之。
會大風,仙獨脫走,斬其将四十三人,真定遂平。
加定遠将軍,權真定五路萬戶,假趙州慶源軍節度副使。
有民負西域賈人銀,倍其母,不能償,玉出銀五千兩代償之。
又出家奴二百餘口為良民。
中統元年二月卒,年七十。
子忱。
忱字允中,幼讀書,明敏有才識。
平章趙璧引見裕宗潛邸,語稱旨,命宿衛,掌錢谷計簿。
授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副使。
驸馬伯忽裡數馳獵蹂民田,忱以法繩之。
憲吏耿熙言征北京宣慰司積年逋負,計可得鈔二十萬錠。
帝遣使核實,熙懼事露,擅增制語,有“并打算大小一切諸衙門等事”凡十二字,追系官吏至數百人。
忱驗問,知其詐,熙乃款伏。
裕宗薨于潛邸,忱建言:“陛下春秋高,當早建儲嗣。
”平章不忽木以聞,帝嘉納焉。
改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副使。
忱以江南人鬻子北方,名為養子,實為奴也,乞禁之。
又省部以正軍餘田出調發,忱言:“士卒沖冒寒暑,遠涉江海,宜加優恤。
”皆從之。
颍州硃喜,嘗俘于兵,既自贖,主家利其赀,複欲以為奴。
又有誣息州汪清為奴,殺而奪其妻子及田宅者。
獄久不決,忱皆正之。
劾罷鎮南帥唐兀台,唐兀台結援大臣,誣奏于帝,系忱至京師,得面陳其事,世祖大悟,抵唐兀台罪。
按察司改廉訪司,起忱為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副使,累遷嶺南廣西、河東山西兩道肅政廉訪使,江陵、汴梁兩路總管。
至大元年,拜中奉大夫、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未行,卒。
○趙迪 趙迪,真定藁城人也。
幼孤,事母孝,多力善騎射。
金未為義軍萬戶。
郡将出六鈞強一弩一,立賞募能挽者,迪能之,即署真定尉,遷藁城尉,升為丞。
太祖兵至藁城,迪率衆迎降。
歲壬午,改藁城為永安州,以迪同知節度使事。
嘗從帝西征,他将校豪橫俘掠,獨迪治軍嚴,所過無犯。
先是,真定既破,迪亟入索藁城人在城中者,得男一女千餘人。
諸将欲分取之,迪曰:“是皆我所掠,當以歸我。
”諸将許諾。
迪乃召其人謂曰:“吾懼若屬為他将所得,則分奴之矣,故索以歸之我。
今縱汝往,宜各遂生産,為良民。
”衆感泣而去。
時兵荒之餘,骸鼻蔽野,迪為大冢收瘗。
壬子歲卒,年七十。
子七人,椿齡,真定路轉運使。
○邸順 邸順,保定行唐一人,占籍于曲一陽一縣。
金末盜起,順會諸族,集鄉人豪壯數百人,與其弟常築兩寨于石城、玄保,分據以守。
歲甲戌,率衆來歸,太祖授行唐令。
丙子,真定饑,群盜據城叛,民皆一穴一地以避之,盜發地而啖其人,順擒數百人殺之。
朝廷升曲一陽一為恆州,以順為安一撫使。
金将武仙據真定,帥衆來攻,順與戰,大敗之,賜金虎符,加鎮國上将軍、恆州等處都元帥。
庚辰,武仙屯兵于黃、堯兩山,順及弟常又擊敗之。
時西京郝道章,一陰一結武仙,抄掠州縣,順擒道章殺之,仙退真定以自保。
順從木華黎攻之,敗之于王柳口,仙遂棄真定南走。
以功,賜順名察納合兒,升骠騎衛上将軍,充山前都元帥;弟常,賜名金那合兒。
辛卯春,從太宗攻河南諸郡,招降民十餘萬,以順知中山府。
己亥,佩金符,為行軍萬戶,管領諸路元差軍五千人。
從大軍破歸德府,留順戍之。
丁未,駐師五河口,宋兵夜襲營,順掩殺其衆,生獲十五人。
癸醜,攻漣水。
甲寅,舉部屬肖撤八、耨鄰之功以奏,上賜肖撤八、耨鄰金銀符,仍隸麾下。
丙辰春,順卒,年七十四。
子浃,襲職。
己未,從世祖渡江,圍鄂州,有戰功。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浃以所部張宣等十二人奏聞于朝,遂以金銀符賜之。
三年,圍李璮,還守息州。
至元十一年,賜虎符,授金州招讨副使,後又遷懷遠大将軍、金州萬戶。
十三年,改襄一陽一管軍萬戶。
三月,以樞密院奏,行淮西總管萬戶府事,守廬州。
十四年,移龍興,仍管領本翼軍人。
十五年,複為管軍萬戶,攻贛州崖石寨、太平岩賊有功。
十七年,升鎮國上将軍、都元帥,鎮龍興諸路,兼管本萬戶府事,賜銀印。
吉、贛盜起,行省遷元帥府以鎮之。
二十一年,元帥府罷,複為萬戶。
二十三年,佩元降虎符,為歸德萬戶,鎮守吉安。
未幾,統領江西各萬戶,集兵七千戍廣東,凡二載。
大德三年卒,年七十七。
贈輔國上将軍、北庭元帥府都元帥、護軍,追封高一陽一郡公,谥襄敏。
子榮仁,襲佩其虎符,為宣武将軍、歸德萬戶,鎮廣東惠州,感瘴疾,不任事。
子貫襲。
貫卒,子士忠襲。
士忠卒,子文襲。
順族弟琮。
琮,太祖時從族兄行唐元帥常來降。
歲乙酉,金降将武仙複據真定叛,琮敗之于黃台。
癸巳,從元帥倴盞滅金于蔡,有功,真定五路萬戶選充總管府推官。
尋奉旨,賜金符,授管軍總押,管領七路兵馬,鎮徐州。
宋兵入境,琮戰卻之。
己亥,從大将察罕攻滁州,力戰,流矢中臍,明年卒。
子澤襲,移鎮颍州。
宋兵攻颍,澤戰敗之。
至元四年,從元帥阿術克平塞寨及老鴉山。
十一年,從沙洋奪六艦,皆論功受賞有差。
十二年,授武德将軍、管軍總管,從攻潭州及靜江,累官懷遠大将軍、管軍萬戶、郴州路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