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然不悅,令射以觀其強弱,實不能射。
命入宿衛,密使人觇之,實臂果不能舉。
固辭十餘,始可其奏。
遂錫宴,取金符親賜之,授以漢字宣命,充禦一用局人匠達魯花赤,子孫世其爵。
更賜白貂帽、減鐵系腰、貂衣一襲、弓一、矢百,遣歸。
丁巳,卒于博。
子九人,孫十七人。
子崇禮,授應奉翰林文字、從仕郎、同知制诰兼國史院編修官。
○郝和尚拔都 郝和尚拔都,太原人,以小字行,幼為蒙古兵所掠,在郡王迄忒麾下,長通譯語,善騎射。
太祖遣使宋,往返數四,以辯稱。
歲戊子,以為九原府主帥,佩金符。
庚寅,率兵南伐,略地潼、陝,有功。
辛卯,授行軍千戶。
乙未,從皇子南伐,至襄一陽一,宋兵四十萬逆戰漢水上。
領先鋒數百人,直前沖其陣,宋兵大潰。
丙申,從都元帥塔海征蜀,下興元。
宋将王連以重兵守劍閣,乃募敢死士十二人,乘夜破關,入蜀,諸城悉下。
明年,取夔府,抵大江,宋兵三十萬軍于南岸。
郝和尚拔都選骁勇九人,乘輕舸先登,橫馳陣中,既出複入,宋兵不能支,由是以善戰名。
庚子歲,太宗于行在所命解一衣數其瘡痕二十一,嘉其勞,進拜宣德西京太原平一陽一延安五路萬戶,易佩金虎符,以兵二萬屬之,複賜馬六騎、金錦弓铠有差。
甲辰,朝定宗于宿甕都之行宮,賜銀萬铤,辭以“賞過厚,臣不應獨受,臣得效微勞,皆将校協力之功”,遂奏将校劉天祿等十一人,皆賜之金銀符。
戊申,奉诏還治太原,請凡遠道租稅監課過重者,悉蠲除之。
歲饑,出白金六十铤、粟千石、羊數千,以助國用。
己酉,升萬戶府為河東北路行省,得以便宜從事,凡四年,壬子三月,卒。
追贈太保、儀同三司、冀國公,谥忠定。
子十二人:長天益,佩金符,太原路軍民萬戶都總管;次仲威,襲五路萬戶;紮剌不花,鎮蠻都元帥、軍民宣慰使;天舉,大都路總管,兼府尹;天祐,陝西奧魯萬戶;天澤,夔州路總管;天麟,京兆等路諸軍奧魯萬戶;天挺,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趙瑨 趙瑨,雲中蔚州人。
父昆,仕金為帥府評事。
兄珪,以萬戶守飛狐城。
歲庚午,昆卒,珪辇其母如蠡州,留瑨于飛狐。
瑨自幼不羁,閑習武事。
癸酉,太祖南伐,先鋒至飛狐,城中不知所為。
瑨詣縣曰:“大兵壓境,不降何待!”衆從之。
丁醜,太師、國王木華黎駐兵桓州,署為百戶,從攻蠡州。
金兵閉城拒守,國王裨将石抹也先戰死,王怒,将屠其城,瑨泣曰:“母與兄在城中,乞以一身贖一城之命。
”哀懇切至,國王義而許之。
從攻相州,抵其門,死士突出,瑨直前擊之,流矢中鼻側,镞出腦後,拔矢再戰,七日破其城。
論功,授冀州行軍都元帥,佩金虎符。
瑨讓其兄珪,朝廷從之,改授瑨軍民總管,稍遷易州達魯花赤,佩金符。
太宗下河南,瑨自易州馳驿輸矢二十餘萬至行在,帝大喜,命權中都省事。
癸巳,趙揚據興州叛,瑨進軍平之,遷中山、真定二路達魯花赤。
中統元年,诏立十道宣慰司,以瑨為順天宣慰使。
至元元年,轉淄萊路總管。
六年,改太原路總管。
十二年,升燕南道提刑按察使。
十四年,遷河南道。
十六年,緻仕。
明年卒,年八十。
皇慶元年,贈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定國公,谥襄穆。
子秉溫。
秉溫,事世祖潛邸,命受學于太保劉秉忠,從征吐蕃、雲南大理。
中統初,诏行右三部事。
至元七年,創習朝儀,閱試稱旨,授尚書禮部侍郎、知侍儀司事。
明年,授秘書少監,購求天下秘書。
十九年,遷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侍儀司事。
《授時曆》成,賜鈔二百錠,進階中奉大夫。
二十九年,編《國朝集禮》成,帝特命其子慧襲侍儀使。
皇慶元年,贈金紫光祿大夫、司徒、雲國公,谥文昭。
子慧,後仕至昭文館大學士。
○石抹明安 石抹明安,桓州人。
一性一寬厚,不拘小節。
為童子時,嘗騎杖為馬,今群兒前導,行列整肅,無敢喧嘩者。
父老見而異之,曰:“是兒體貌不凡,進退有度,他日必貴。
”既長,歎曰:“士生于世,當立功名、書竹帛,以傳無窮,甯肯碌碌無聞,與草木同腐邪!”歲壬申,太祖率師攻破金之撫州,将遂南向,金主命招讨纥石烈九斤來援,時明安在其麾下,九斤謂之曰:“汝嘗使北方,素識蒙古國主,其往臨陣,問以舉兵之由,不然即诟之。
”明安初如所教,俄策馬來降,帝命縛以俟戰畢問之。
既敗金兵,召明安诘之曰:“爾何以詈我而後降也?”對曰:“臣素有歸志,向為九斤所使,恐其見疑,故如所言。
不爾,何由瞻奉天顔?”帝善其言,釋之,命領蒙古軍,撫定雲中東西兩路。
既而帝欲休兵于北,明安谏曰:“金有天下一十七路,今我所得,惟雲中東西兩路而已,若置不問,待彼成謀,并力而來,則難敵矣。
且山前民庶,久不知兵,今以重兵臨之,傳檄可定,兵貴神速,豈宜猶豫!”帝從之。
即命明安引兵南進,所至,民皆具箪食壺漿以迎,盡有河北諸郡而還。
帝複命明安及三合拔都,将兵由古北口徇景、薊、檀、順諸州。
諸将議欲屠之,明安奏曰:“此輩當死,今若生之,則彼之未附者
命入宿衛,密使人觇之,實臂果不能舉。
固辭十餘,始可其奏。
遂錫宴,取金符親賜之,授以漢字宣命,充禦一用局人匠達魯花赤,子孫世其爵。
更賜白貂帽、減鐵系腰、貂衣一襲、弓一、矢百,遣歸。
丁巳,卒于博。
子九人,孫十七人。
子崇禮,授應奉翰林文字、從仕郎、同知制诰兼國史院編修官。
○郝和尚拔都 郝和尚拔都,太原人,以小字行,幼為蒙古兵所掠,在郡王迄忒麾下,長通譯語,善騎射。
太祖遣使宋,往返數四,以辯稱。
歲戊子,以為九原府主帥,佩金符。
庚寅,率兵南伐,略地潼、陝,有功。
辛卯,授行軍千戶。
乙未,從皇子南伐,至襄一陽一,宋兵四十萬逆戰漢水上。
領先鋒數百人,直前沖其陣,宋兵大潰。
丙申,從都元帥塔海征蜀,下興元。
宋将王連以重兵守劍閣,乃募敢死士十二人,乘夜破關,入蜀,諸城悉下。
明年,取夔府,抵大江,宋兵三十萬軍于南岸。
郝和尚拔都選骁勇九人,乘輕舸先登,橫馳陣中,既出複入,宋兵不能支,由是以善戰名。
庚子歲,太宗于行在所命解一衣數其瘡痕二十一,嘉其勞,進拜宣德西京太原平一陽一延安五路萬戶,易佩金虎符,以兵二萬屬之,複賜馬六騎、金錦弓铠有差。
甲辰,朝定宗于宿甕都之行宮,賜銀萬铤,辭以“賞過厚,臣不應獨受,臣得效微勞,皆将校協力之功”,遂奏将校劉天祿等十一人,皆賜之金銀符。
戊申,奉诏還治太原,請凡遠道租稅監課過重者,悉蠲除之。
歲饑,出白金六十铤、粟千石、羊數千,以助國用。
己酉,升萬戶府為河東北路行省,得以便宜從事,凡四年,壬子三月,卒。
追贈太保、儀同三司、冀國公,谥忠定。
子十二人:長天益,佩金符,太原路軍民萬戶都總管;次仲威,襲五路萬戶;紮剌不花,鎮蠻都元帥、軍民宣慰使;天舉,大都路總管,兼府尹;天祐,陝西奧魯萬戶;天澤,夔州路總管;天麟,京兆等路諸軍奧魯萬戶;天挺,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趙瑨 趙瑨,雲中蔚州人。
父昆,仕金為帥府評事。
兄珪,以萬戶守飛狐城。
歲庚午,昆卒,珪辇其母如蠡州,留瑨于飛狐。
瑨自幼不羁,閑習武事。
癸酉,太祖南伐,先鋒至飛狐,城中不知所為。
瑨詣縣曰:“大兵壓境,不降何待!”衆從之。
丁醜,太師、國王木華黎駐兵桓州,署為百戶,從攻蠡州。
金兵閉城拒守,國王裨将石抹也先戰死,王怒,将屠其城,瑨泣曰:“母與兄在城中,乞以一身贖一城之命。
”哀懇切至,國王義而許之。
從攻相州,抵其門,死士突出,瑨直前擊之,流矢中鼻側,镞出腦後,拔矢再戰,七日破其城。
論功,授冀州行軍都元帥,佩金虎符。
瑨讓其兄珪,朝廷從之,改授瑨軍民總管,稍遷易州達魯花赤,佩金符。
太宗下河南,瑨自易州馳驿輸矢二十餘萬至行在,帝大喜,命權中都省事。
癸巳,趙揚據興州叛,瑨進軍平之,遷中山、真定二路達魯花赤。
中統元年,诏立十道宣慰司,以瑨為順天宣慰使。
至元元年,轉淄萊路總管。
六年,改太原路總管。
十二年,升燕南道提刑按察使。
十四年,遷河南道。
十六年,緻仕。
明年卒,年八十。
皇慶元年,贈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定國公,谥襄穆。
子秉溫。
秉溫,事世祖潛邸,命受學于太保劉秉忠,從征吐蕃、雲南大理。
中統初,诏行右三部事。
至元七年,創習朝儀,閱試稱旨,授尚書禮部侍郎、知侍儀司事。
明年,授秘書少監,購求天下秘書。
十九年,遷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侍儀司事。
《授時曆》成,賜鈔二百錠,進階中奉大夫。
二十九年,編《國朝集禮》成,帝特命其子慧襲侍儀使。
皇慶元年,贈金紫光祿大夫、司徒、雲國公,谥文昭。
子慧,後仕至昭文館大學士。
○石抹明安 石抹明安,桓州人。
一性一寬厚,不拘小節。
為童子時,嘗騎杖為馬,今群兒前導,行列整肅,無敢喧嘩者。
父老見而異之,曰:“是兒體貌不凡,進退有度,他日必貴。
”既長,歎曰:“士生于世,當立功名、書竹帛,以傳無窮,甯肯碌碌無聞,與草木同腐邪!”歲壬申,太祖率師攻破金之撫州,将遂南向,金主命招讨纥石烈九斤來援,時明安在其麾下,九斤謂之曰:“汝嘗使北方,素識蒙古國主,其往臨陣,問以舉兵之由,不然即诟之。
”明安初如所教,俄策馬來降,帝命縛以俟戰畢問之。
既敗金兵,召明安诘之曰:“爾何以詈我而後降也?”對曰:“臣素有歸志,向為九斤所使,恐其見疑,故如所言。
不爾,何由瞻奉天顔?”帝善其言,釋之,命領蒙古軍,撫定雲中東西兩路。
既而帝欲休兵于北,明安谏曰:“金有天下一十七路,今我所得,惟雲中東西兩路而已,若置不問,待彼成謀,并力而來,則難敵矣。
且山前民庶,久不知兵,今以重兵臨之,傳檄可定,兵貴神速,豈宜猶豫!”帝從之。
即命明安引兵南進,所至,民皆具箪食壺漿以迎,盡有河北諸郡而還。
帝複命明安及三合拔都,将兵由古北口徇景、薊、檀、順諸州。
諸将議欲屠之,明安奏曰:“此輩當死,今若生之,則彼之未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