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鄰境凋瘵,而威甯獨為樂土。

    嘗曰:“吾聞活千人者後必封,吾之所活,何啻萬餘人,子孫必有興者乎!”辛巳,以疾卒,年七十二。

    累贈太師,封秦國公,谥忠順。

    子黑馬。

     黑馬名嶷,字孟方,始生時,家有白馬産黑駒,故以為小字,後遂以小字行。

    骁勇有志略,年幾弱冠,随父征伐,大小數百戰,出入行陣,略無懼色。

    嘗獨行,遇金兵圍本部十三人,即奮劍入圍,手殺金兵數人,十三人皆得脫。

    歲壬午,襲父職,為萬戶,佩虎符,兼都元帥。

    癸未,從國王木華黎攻鳳翔,不克,回屯绛州。

    又從孛羅攻西夏唐兀。

    甲申,從按真那延攻破東平、大名。

    乙酉,金降将武仙據真定以叛,從孛羅讨之,破真定,武仙遁去。

    金将忽察虎以兵四十萬複取山後諸州,黑馬逆戰隘胡嶺,大破之,斬忽察虎。

     歲己醜,太宗即位,始立三萬戶,以黑馬為首,重喜、史天澤次之,授金虎符,充管把平一陽一、宣德等路管軍萬戶,仍佥太傅府事,總管漢軍。

    從征回回、河西諸國,及破鳳翔、西和、沔州諸城堡。

    庚寅,睿宗入自大散關,假道于宋以伐金,命黑馬先由興元、金、房東下。

    至三峰山,遇金大将合達,與戰,大破之,虜合達,斬首數萬級,乘勝攻破香山寨及鈞州,賜西錦、良馬、貂鼠衣,以旌其功。

    會增立七萬戶,仍以黑馬為首,重喜、史天澤、嚴實等次之。

    癸巳,從破南京,賜繡衣、玉帶。

    甲午,從破蔡州,滅金。

    乙未,同都元帥答海绀蔔征西川。

    辛醜,改授都總管萬戶,統西京、河東、陝西諸軍萬戶,夾谷忙古歹、田雄等并聽節制。

    入觐,帝慰勞之,賜銀鼠皮三百為直孫衣。

    尋命巡撫天下,察民利病。

    應州郭志全反,脅從诖誤者五百餘人,有司議盡戮之,黑馬止誅其為首者數人,餘悉從輕典。

     癸醜,從憲宗至六盤山。

    商州與宋接境,數為所侵,命黑馬守之,宋人斂兵不敢犯。

    丁巳,入觐,請立成都以圖全蜀,帝從之。

    成都既立,就命管領新舊軍民小大諸務,賜号也可秃立。

    中統元年,廉希憲、商挺宣撫川、陝,時密力火者握重兵,居成都,希憲與挺慮其為變。

    以黑馬有膽智,使乘驿矯诏竟誅之。

    其子訴于朝,世祖谕之曰:“茲朕命也,其勿複言。

    ”三年,命兼成都路軍民經略使。

    泸州被圍,黑馬已屬疾,猶親督轉輸不辍。

    左右谏其少休,黑馬曰:“國事方急,以此死,無憾。

    ”遂卒,年六十三。

    累贈太傅,封秦國公,谥忠惠。

    子十二人,元振、元禮顯。

     元振字仲舉,黑馬長子也。

    随父入蜀,立成都。

    會商、鄧間有警,命黑馬往鎮商、鄧,以元振攝萬戶,時年方二十。

    既莅事,号令嚴明,賞罰不妄,麾下宿将皆敬服之。

    憲宗伐宋,駐驿釣魚山,以元振與紐鄰為先鋒。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廉希憲、商挺奏以為成都經略使總管萬戶。

    宋泸州守将劉整密送款求降,黑馬遣元振往受之。

    諸将皆曰:“劉整無故而降,不可信也。

    ”元振曰:“宋權臣當國,賞罰無章,有功者往往以計除之,是以将士離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泸南重地,事勢與李全何異,整此舉無可疑者。

    ”遂行。

    黑馬戒之曰:“劉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沖要,今整遽以泸降,情僞不可知,汝無為一身慮,事成則為國家之利,不成則當效死,乃其分也。

    ”元振至泸,整開門出迎。

    元振棄衆而先下馬,與整相見,示以不疑。

    明日,請入城,元振釋戎服,從數騎,與整聯辔而入,飲燕至醉,整心服焉。

    獻金六千兩、男一女五百人,元振以金分賜将士,而歸還其男一女。

    宋泸州主帥俞興率兵圍泸州,晝夜急攻,自正月至五月,城幾陷,左右勸元振曰:“事勢如此,宜思變通,整本非吾人,與俱死,無益也。

    ”元振曰:“人以誠歸我,既受其降,豈可以急而棄之?且泸之得失,關國家利害,吾有死而已!”食将盡,殺所乘馬犒将士,募善遊者赍蠟書至成都求援,又權造金銀牌,分賞有功。

    未幾,援兵至,元振與整出城合擊興兵,大敗之,斬其都統一人,興退走。

    捷聞,且自陳擅造金銀牌罪。

    帝嘉其通于權變,賜錦衣一襲、白金五百兩。

    入朝,又賜黃金五十兩、弓矢、鞍辔。

     黑馬卒,元振居喪,起授成都軍民經略使。

    至元七年,時議以勳舊之家事權太重,宜稍裁抑,遂降為成都副萬戶。

    十一年,命兼潼川路副招讨使。

    十二年卒,年五十一。

    子緯,數從父行軍。

    元振卒,緯襲職,佩虎符,為萬戶。

    守潼川,創立遂甯諸處山寨。

    從圍釣魚山,數戰有功。

    攻合州,授潼川路副招讨,遷副都元帥,複授管軍萬戶,遷同知四川西道宣慰司事。

    入朝,進四川西道宣慰使,拜陝西行省參知政事,卒。

     元禮,黑馬第五子也。

    一性一沉厚有謀,常從父在軍中。

    歲甲寅,授金符,為京兆路奧魯萬戶。

    中統四年,遷興元、成都等路兵馬左副元帥。

    至元元年,遷潼川路漢軍都元帥。

    二年九月,宋制置夏貴率軍五萬犯潼川,元禮所領才數千,衆寡不敵,諸将登城望貴軍,有懼色。

    元禮曰:“料敵制勝,在智不在力。

    ”乃出戰,屢破之。

    複大戰蓬溪,自寅至未,勝負不決,激厲将士曰:“此去城百裡,為敵所乘,則城不可得入,潼川非國家有矣。

    丈夫當以死戰取寶名,時不可失也。

    ”即持長刀,大呼突入陣,所向披一靡一,将士鹹奮,無不一當百,大敗貴兵,斬首萬餘級,生擒千餘人。

    捷奏,賜錦衣二襲、白金三錠、名馬一匹、金鞍辔、弓矢,召入朝,命複還潼川,立蓬溪寨。

    元禮又奏:“嘉定去成都三百六十裡,其間舊有眉州城,可修複之,屯兵以扼嘉定往來之路。

    ”世祖從之。

    四年,命平章趙寶臣往視可否,或以為眉州荒廢已久,立之無關利害,徒費财力。

    元禮力争之,寶臣是其言,遂興役,七日而畢,宋人駭其速。

    元禮鎮守眉州五年,召入朝,乞解官養母,從之。

    九年,起授懷遠大将軍、延安路總管,卒。

     ○郭寶玉 郭寶玉,字玉臣,華州鄭縣人,唐中書令子儀之裔也。

    通天文、兵法,善騎射。

    金末,封汾一陽一郡公,兼猛安,引軍屯定州。

    歲庚午,童謠曰:“搖搖罟罟,至河南,拜阏氏。

    ”既而太白經天,寶玉歎曰:“北軍南,汴梁即降,天改姓矣。

    ”金人以獨吉思忠、仆散揆行中書省,領兵築烏沙堡,會太師木華黎軍忽至,敗其兵三十餘萬,思忠等走,寶玉舉軍降。

    木華黎引見太祖,問取中原之策,寶玉對曰:“中原勢大,不可忽也。

    西南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圖金,必得志焉。

    ”又言:“建國之初,宜頒新令。

    ”帝從之。

    于是頒條畫五章,如出軍不得妄殺;刑獄惟重罪處死,其餘雜犯量情笞決;軍戶,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軍,漢人有田四頃、人三丁者簽一軍;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戶與軍戶同;民匠限地一頃;僧道無益于國、有損于民者悉行禁止之類:皆寶玉所陳也。

     帝将伐西番,患其城多依山險,問寶玉攻取之策,對曰:“使其城在天上,則不可取,如不在天上,至則取矣。

    ”帝壯之,授抄馬都鎮撫。

    癸酉,從木華黎取永清,破高州,降北京、龍山,複帥抄馬從錦州出燕南,破太原、平一陽一諸州縣。

    甲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