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為百戶。
甲戌春,泰安張汝楫據靈岩,遣别将攻長清,實破走之。
以功授長清尉。
戊寅,權長清令。
宋取益都,乘勝而西,行台檄實備刍糧為守禦計。
實出督租,比還,而長清破,俄以兵複之。
有谮于行台者,謂實與宋有謀,行台以兵圍之,實挈家避青崖。
宋因以實為濟南治中,分兵四出,所至無不下,于是太行之東,皆受實節制。
庚辰三月,金河南軍攻彰德,守将單仲力不支,數求救。
實請于主将張林,林逗遛不行,實獨以兵赴之,比至而仲被擒。
實知宋不足恃。
七月,谒太師木華黎于軍門,挈所部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戶三十萬來歸,木華黎承制拜實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
進攻曹、濮、單三州,皆下之。
偏将李信,留鎮青崖,嘗有罪,懼誅,乘實之出,殺其家屬,降于宋。
辛巳,實以兵複青崖,擒信誅之。
進攻東平,金守将和立剛棄城遁,實入居之。
壬午,宋将彭義斌率師取京東州縣,實将晁海以青崖降,盡掠實家,義斌軍西下,郡縣多歸之。
乙酉四月,遂圍東平,實潛約大将孛裡海合兵攻之,兵久不至,城中食且盡,乃與義斌連和。
義斌亦欲藉實取河朔,而後圖之,請以兄事實。
時麾下衆尚數千,義斌聽其自領,而青崖所掠者則留不遣。
七年,義斌下真定,道西山。
與孛裡海等軍相望,分實以帳下兵,一陽一助而一陰一伺之。
實知勢迫,急赴孛裡海軍與之合,遂與義斌戰,宋兵潰,擒義斌。
不旬月,京東州縣複為實有。
是冬,木華黎之弟帶孫取彰德;明年,取濮、東平;又明年,木華黎之子孛魯取益都,實皆有功焉。
庚寅四月,朝太宗于牛心之幄殿,帝賜之坐,宴享終日,賜以虎符。
數顧實謂侍臣曰:“嚴實真福人也。
”甲午,朝于和林,授東平路行軍萬戶,偏裨賜金符者八人。
先是,實之所統,凡五十餘城,至是,惟德、兗、濟、單隸東平。
丁酉九月,诏實毋事征伐。
初,彰德既下,又破水栅,帶孫怒其反覆,驅老幼數萬欲屠之,實曰:“此國家舊民,吾兵力不能及,為所脅從,果何罪耶!”帶孫從之。
繼破濮州,複欲屠之。
實言:“百姓未嘗敵我,豈可與執兵刃者同戮,不若留之,以供刍秣。
”濮人免者又數萬。
其後于曹、楚丘、定陶、上一黨一皆然。
時兵由武關出襄、鄧,實在徐、邳間,以為河南破,屠戮必多,乃載金缯往贖之。
且約束諸将,毋敢妄有殺掠。
靈壁一縣,當誅者五萬人,實悉救之。
會大饑,民北徙者多餓死。
又法,藏匿逃者,保社皆坐。
逃亡無所托,僵一屍一蔽野,實命作糜粥,盛置道傍,全活者衆。
實部曲有逃歸益都者數十人,益都破,皆獲之,以為必殺,實置不問。
王義深者,義斌之别将,聞義斌敗,将奔河南,實族屬在東平者,皆為所害。
河南破,實獲義深妻子,厚周恤之,送還鄉裡,終不以舊怨為嫌。
其寬厚長者類若此。
庚子卒,年五十九。
遠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已。
中統二年,追封實為魯國公,谥武惠。
子忠貞,金紫光祿大夫;忠濟,忠嗣,忠範,忠傑,忠裕,忠祐。
忠濟,一名忠翰。
字紫芝,實之第二子也。
儀觀雄偉,善騎射。
辛醜,從其父入見太宗,命佩虎符,襲東平路行軍萬戶、管民長官,開府布政,一法其父。
養老尊賢,治為諸道第一。
領兵略地淮、漢,偏裨部曲,戮力用命。
定宗、憲宗即位之始,皆加褒一寵一。
忠濟初統千戶十有七,乙卯,朝命括新軍山東,益兵二萬有奇。
忠濟弟忠嗣、忠範為萬戶,以次諸弟暨勳将之子為千戶,城戍宿州、蕲縣,而忠濟皆統之。
己未,世祖南伐,诏率師由間道會鄂。
親率勇士,梯沖登城。
師還,忠濟選勇敢二千,别命千戶将之,甲仗一精一銳,所向無前。
大臣有言其威權太盛者,中統二年,召還京師,命忠範代之。
忠濟治東平日,借貸于人,代部民納逋賦,歲久愈多。
及謝事,債家執文券來征。
帝聞之,悉命發内藏代償。
東平廟學故隘陋,改蔔高爽地于城東,教養諸生,後多顯者。
幕僚如宋子貞、劉肅、李昶、徐世隆,俱為名臣。
至元二十三年,特授資德大夫、中書左丞、行江浙省事,以老辭。
二十九年,賜鈔萬五千缗、宅一區,召其子瑜入侍。
三十年,卒。
忠濟統理方郡凡十一年,爵人命官,生殺予奪,皆自己出。
及謝去大權,貴而能貧,安于義命,世以是多之。
後谥莊孝。
忠嗣,實之第三子也。
少從張澄、商挺、李桢學,略知經史大義。
辛亥,其兄忠濟授以東平人匠總管,遙領單州防禦使事。
乙卯,充東平路管軍萬戶。
丁巳,從忠濟略地揚州,取邵伯埭,首立戰功。
己未南征,從忠濟渡淮,分兵出挂車嶺,與宋兵相拒三晝夜,殺獲甚衆,始達蕲州。
及渡江抵鄂,分部攻城九十餘日,戰甚力。
師還,授金虎符。
中統三年,李璮叛,宋兵攻蕲縣,勢張甚,徐州總管李杲哥降于宋,齊魯山寨為宋兵所據。
忠嗣從大帥按脫救蕲縣,複徐州,執李杲哥殺之。
攻鄒之峄山、騰之牙山,多所殺獲。
按脫論功以聞,賜銀二百兩、币五十端。
四年,朝廷懲青齊之亂,居大籓者,子弟不得親政,于是罷官家居。
至元十年,卒。
甲戌春,泰安張汝楫據靈岩,遣别将攻長清,實破走之。
以功授長清尉。
戊寅,權長清令。
宋取益都,乘勝而西,行台檄實備刍糧為守禦計。
實出督租,比還,而長清破,俄以兵複之。
有谮于行台者,謂實與宋有謀,行台以兵圍之,實挈家避青崖。
宋因以實為濟南治中,分兵四出,所至無不下,于是太行之東,皆受實節制。
庚辰三月,金河南軍攻彰德,守将單仲力不支,數求救。
實請于主将張林,林逗遛不行,實獨以兵赴之,比至而仲被擒。
實知宋不足恃。
七月,谒太師木華黎于軍門,挈所部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戶三十萬來歸,木華黎承制拜實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
進攻曹、濮、單三州,皆下之。
偏将李信,留鎮青崖,嘗有罪,懼誅,乘實之出,殺其家屬,降于宋。
辛巳,實以兵複青崖,擒信誅之。
進攻東平,金守将和立剛棄城遁,實入居之。
壬午,宋将彭義斌率師取京東州縣,實将晁海以青崖降,盡掠實家,義斌軍西下,郡縣多歸之。
乙酉四月,遂圍東平,實潛約大将孛裡海合兵攻之,兵久不至,城中食且盡,乃與義斌連和。
義斌亦欲藉實取河朔,而後圖之,請以兄事實。
時麾下衆尚數千,義斌聽其自領,而青崖所掠者則留不遣。
七年,義斌下真定,道西山。
與孛裡海等軍相望,分實以帳下兵,一陽一助而一陰一伺之。
實知勢迫,急赴孛裡海軍與之合,遂與義斌戰,宋兵潰,擒義斌。
不旬月,京東州縣複為實有。
是冬,木華黎之弟帶孫取彰德;明年,取濮、東平;又明年,木華黎之子孛魯取益都,實皆有功焉。
庚寅四月,朝太宗于牛心之幄殿,帝賜之坐,宴享終日,賜以虎符。
數顧實謂侍臣曰:“嚴實真福人也。
”甲午,朝于和林,授東平路行軍萬戶,偏裨賜金符者八人。
先是,實之所統,凡五十餘城,至是,惟德、兗、濟、單隸東平。
丁酉九月,诏實毋事征伐。
初,彰德既下,又破水栅,帶孫怒其反覆,驅老幼數萬欲屠之,實曰:“此國家舊民,吾兵力不能及,為所脅從,果何罪耶!”帶孫從之。
繼破濮州,複欲屠之。
實言:“百姓未嘗敵我,豈可與執兵刃者同戮,不若留之,以供刍秣。
”濮人免者又數萬。
其後于曹、楚丘、定陶、上一黨一皆然。
時兵由武關出襄、鄧,實在徐、邳間,以為河南破,屠戮必多,乃載金缯往贖之。
且約束諸将,毋敢妄有殺掠。
靈壁一縣,當誅者五萬人,實悉救之。
會大饑,民北徙者多餓死。
又法,藏匿逃者,保社皆坐。
逃亡無所托,僵一屍一蔽野,實命作糜粥,盛置道傍,全活者衆。
實部曲有逃歸益都者數十人,益都破,皆獲之,以為必殺,實置不問。
王義深者,義斌之别将,聞義斌敗,将奔河南,實族屬在東平者,皆為所害。
河南破,實獲義深妻子,厚周恤之,送還鄉裡,終不以舊怨為嫌。
其寬厚長者類若此。
庚子卒,年五十九。
遠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已。
中統二年,追封實為魯國公,谥武惠。
子忠貞,金紫光祿大夫;忠濟,忠嗣,忠範,忠傑,忠裕,忠祐。
忠濟,一名忠翰。
字紫芝,實之第二子也。
儀觀雄偉,善騎射。
辛醜,從其父入見太宗,命佩虎符,襲東平路行軍萬戶、管民長官,開府布政,一法其父。
養老尊賢,治為諸道第一。
領兵略地淮、漢,偏裨部曲,戮力用命。
定宗、憲宗即位之始,皆加褒一寵一。
忠濟初統千戶十有七,乙卯,朝命括新軍山東,益兵二萬有奇。
忠濟弟忠嗣、忠範為萬戶,以次諸弟暨勳将之子為千戶,城戍宿州、蕲縣,而忠濟皆統之。
己未,世祖南伐,诏率師由間道會鄂。
親率勇士,梯沖登城。
師還,忠濟選勇敢二千,别命千戶将之,甲仗一精一銳,所向無前。
大臣有言其威權太盛者,中統二年,召還京師,命忠範代之。
忠濟治東平日,借貸于人,代部民納逋賦,歲久愈多。
及謝事,債家執文券來征。
帝聞之,悉命發内藏代償。
東平廟學故隘陋,改蔔高爽地于城東,教養諸生,後多顯者。
幕僚如宋子貞、劉肅、李昶、徐世隆,俱為名臣。
至元二十三年,特授資德大夫、中書左丞、行江浙省事,以老辭。
二十九年,賜鈔萬五千缗、宅一區,召其子瑜入侍。
三十年,卒。
忠濟統理方郡凡十一年,爵人命官,生殺予奪,皆自己出。
及謝去大權,貴而能貧,安于義命,世以是多之。
後谥莊孝。
忠嗣,實之第三子也。
少從張澄、商挺、李桢學,略知經史大義。
辛亥,其兄忠濟授以東平人匠總管,遙領單州防禦使事。
乙卯,充東平路管軍萬戶。
丁巳,從忠濟略地揚州,取邵伯埭,首立戰功。
己未南征,從忠濟渡淮,分兵出挂車嶺,與宋兵相拒三晝夜,殺獲甚衆,始達蕲州。
及渡江抵鄂,分部攻城九十餘日,戰甚力。
師還,授金虎符。
中統三年,李璮叛,宋兵攻蕲縣,勢張甚,徐州總管李杲哥降于宋,齊魯山寨為宋兵所據。
忠嗣從大帥按脫救蕲縣,複徐州,執李杲哥殺之。
攻鄒之峄山、騰之牙山,多所殺獲。
按脫論功以聞,賜銀二百兩、币五十端。
四年,朝廷懲青齊之亂,居大籓者,子弟不得親政,于是罷官家居。
至元十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