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列傳第三十四
○張柔
張柔,字德剛,易州定興人,世力農。
柔少慷慨,尚氣節,善騎射,以豪俠稱。
金貞祐間,河北盜起,柔聚族一黨一保西山東流寨,選壯士,結隊伍以自衛,盜不敢犯。
郡人張信假柔聲勢,納流人女為妻,柔鞭信百而還其女。
信憾之,謀結一黨一害柔。
未幾,信有罪當誅,柔救之得免,于是骁勇之士,多慕義從之。
中都經略使苗道潤承制授柔定興令,累遷清州防禦使。
道潤表其才,加昭毅大将軍,遙領永定軍節度使,兼雄州管内觀察使,權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事。
繼而道潤為其副賈瑀所殺,瑀遣使以好辭來告曰:“吾得除道潤者,以君不助兵故也。
”柔怒叱使者曰:“瑀殺吾所事,吾食瑀肉且未足快意,反以此言相戲耶!”遂移檄道潤部曲,會易州軍市川,誓衆為之複仇,衆皆感泣。
适道潤麾下何伯祥得道潤所佩金虎符以獻,因推柔行經略使事。
事聞,加骠騎将軍、中都留守,兼大興府尹、本路經略使,行元帥事。
戊寅,國兵出紫荊口,柔率所部逆戰于狼牙嶺,馬蹶被執,遂以衆降,太祖還其舊職,得以便宜行一事。
柔招集部曲,下雄、易、安、保諸州,攻破賈瑀于孔山,誅瑀,剖其心祭道潤。
瑀一黨一郭收亦降,盡有其衆,徙治滿城。
金真定帥武仙會兵數萬來攻,柔以兵數百出奇迎戰,大破之。
乘勝攻完州,下之,獲州佐甄全。
全慷慨就戮,柔義而釋之,且升為守,使将部曲以從。
己卯,仙複來攻,敗走之,進拔郎山、祁州、曲一陽一,諸城寨聞之,皆降。
既而中山叛,柔引兵圍之,與仙将葛鐵倉戰于新樂。
流矢中柔颔,折其二齒,拔矢以戰,斬首數千級,擒藁城令劉成,遂拔中山。
仙複會兵攻滿城,柔登城拒戰,複為流矢所中。
仙兵大呼曰:“中張柔矣!”柔不為動,開門突戰,皆敗走。
略地至鼓城,單騎入城,喻以禍福,城遂降。
又敗仙于祁州,進攻深澤、甯晉、安平,克之。
分遣别将攻下平棘、藁城、無極、栾城諸縣,辟地千餘裡。
由是深、冀以北,真定以東三十餘城,緣山反側鹿兒、野狸等寨,相繼降附。
一月之間,與仙遇者凡十有七,每戰辄勝。
方獻捷于行在所,行次宣德,而易州軍叛,逐其守盧應妻子,據西山馬頭寨。
柔聞之,即棄辎重還,出奇計破其寨,而誅叛者,歸其妻子。
加榮祿大夫、河北東西等路都元帥,号拔都魯,置官屬,将士遷授有差。
燕帥孱赤台數淩柔,柔不為下,乃谮柔于中都行台曰:“張柔骁勇無敵,向被執而降,今委以兵一柄一,戰勝攻取,威震河朔,失今不圖,後必難制。
常欲殺我,我不敢南也。
”行台召柔,幽之土室,孱赤台施帳寝其上,環以甲騎,明日将殺之,孱赤台一夕暴死,柔乃得免。
金經略使固安王子昌,善戰知名,與信安張進連兵,阻水為固,遠近憚之。
柔出其不意,率兵徑渡,生擒以還。
乙酉,真定武仙殺其帥史天倪,其弟天澤使來求援。
柔遣骁将喬惟忠等率千餘騎赴之,與仙戰,敗之。
遂分遣惟忠、宋演略彰德,徇齊魯;聶福堅略青、魏、山東。
玺書授柔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
丙戌,遣将以兵從國王孛魯,攻李全于益都,降之。
丁亥,移鎮保州。
保自兵火之餘,荒廢者十五年,盜出沒其間。
柔為之畫市井,定民居,置官廨,引泉入城,疏溝渠以瀉卑濕,通商惠工,遂緻殷富。
遷廟學于城東南,增其舊制。
壬辰,從睿宗伐金,語其衆曰:“吾用兵,殺人多矣,甯無冤者?自今以往,非與敵戰,誓不殺也。
”圍汴京,柔軍于城西北,金兵屢出拒戰。
柔單騎陷陣,出入數四,金人莫能支。
金主自黃陵岡渡河,次漚麻岡,欲取衛州,柔以兵合擊,金主敗走睢一陽一。
其臣崔立以汴京降,柔于金帛一無所取,獨入史館,取《金實錄》并秘府圖書;訪求耆德及燕趙故族十餘家,衛送北歸。
遂圍睢一陽一,金主走汝南。
汝南恃柴潭為阻,會宋孟珙以兵糧來會,珙決其南,潭水涸。
金人懼,啟南門求死戰,柔以步卒二十餘突其陣,促聶福堅先登,擒二校以歸。
又遣張信據其内隍,諸軍齊進,金主自一殺。
汝南既破,下令屠城,一小校縛十人以待,一人貌獨異,柔問之,狀元王鹗也,解其縛,賓禮之。
入朝,太宗曆數其戰功,班諸帥上,賜金虎符,升軍民萬戶。
乙未,從皇子闊出拔棗一陽一,繼從大帥太赤攻徐、邳。
丁酉,诏屯兵曹武以一逼一宋。
道出九裡關,柔欲率所部徑往,或言關甚險,宋必設伏,不若與大軍俱進。
不聽,與二十騎直前據關,方解甲而食。
宋兵出兩山間,圍數重,騎皆失色,柔單騎馳突潰圍。
大軍繼至,遂達曹武,悉下緣山諸堡,攻洪山寨,破之,遂營山下。
柔率衆出略地他處,宋兵乘虛來襲,柔還,與之遇,自旦至暮,凡十餘戰,大敗宋師,斬其将校十有三人。
遂會諸軍取扁州,又進趣黃州。
破三山寨,至大湖中,得戰艦,沿江接戰,壁于黃州西北隅。
有乘舟出者,柔曰:“此
柔少慷慨,尚氣節,善騎射,以豪俠稱。
金貞祐間,河北盜起,柔聚族一黨一保西山東流寨,選壯士,結隊伍以自衛,盜不敢犯。
郡人張信假柔聲勢,納流人女為妻,柔鞭信百而還其女。
信憾之,謀結一黨一害柔。
未幾,信有罪當誅,柔救之得免,于是骁勇之士,多慕義從之。
中都經略使苗道潤承制授柔定興令,累遷清州防禦使。
道潤表其才,加昭毅大将軍,遙領永定軍節度使,兼雄州管内觀察使,權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事。
繼而道潤為其副賈瑀所殺,瑀遣使以好辭來告曰:“吾得除道潤者,以君不助兵故也。
”柔怒叱使者曰:“瑀殺吾所事,吾食瑀肉且未足快意,反以此言相戲耶!”遂移檄道潤部曲,會易州軍市川,誓衆為之複仇,衆皆感泣。
适道潤麾下何伯祥得道潤所佩金虎符以獻,因推柔行經略使事。
事聞,加骠騎将軍、中都留守,兼大興府尹、本路經略使,行元帥事。
戊寅,國兵出紫荊口,柔率所部逆戰于狼牙嶺,馬蹶被執,遂以衆降,太祖還其舊職,得以便宜行一事。
柔招集部曲,下雄、易、安、保諸州,攻破賈瑀于孔山,誅瑀,剖其心祭道潤。
瑀一黨一郭收亦降,盡有其衆,徙治滿城。
金真定帥武仙會兵數萬來攻,柔以兵數百出奇迎戰,大破之。
乘勝攻完州,下之,獲州佐甄全。
全慷慨就戮,柔義而釋之,且升為守,使将部曲以從。
己卯,仙複來攻,敗走之,進拔郎山、祁州、曲一陽一,諸城寨聞之,皆降。
既而中山叛,柔引兵圍之,與仙将葛鐵倉戰于新樂。
流矢中柔颔,折其二齒,拔矢以戰,斬首數千級,擒藁城令劉成,遂拔中山。
仙複會兵攻滿城,柔登城拒戰,複為流矢所中。
仙兵大呼曰:“中張柔矣!”柔不為動,開門突戰,皆敗走。
略地至鼓城,單騎入城,喻以禍福,城遂降。
又敗仙于祁州,進攻深澤、甯晉、安平,克之。
分遣别将攻下平棘、藁城、無極、栾城諸縣,辟地千餘裡。
由是深、冀以北,真定以東三十餘城,緣山反側鹿兒、野狸等寨,相繼降附。
一月之間,與仙遇者凡十有七,每戰辄勝。
方獻捷于行在所,行次宣德,而易州軍叛,逐其守盧應妻子,據西山馬頭寨。
柔聞之,即棄辎重還,出奇計破其寨,而誅叛者,歸其妻子。
加榮祿大夫、河北東西等路都元帥,号拔都魯,置官屬,将士遷授有差。
燕帥孱赤台數淩柔,柔不為下,乃谮柔于中都行台曰:“張柔骁勇無敵,向被執而降,今委以兵一柄一,戰勝攻取,威震河朔,失今不圖,後必難制。
常欲殺我,我不敢南也。
”行台召柔,幽之土室,孱赤台施帳寝其上,環以甲騎,明日将殺之,孱赤台一夕暴死,柔乃得免。
金經略使固安王子昌,善戰知名,與信安張進連兵,阻水為固,遠近憚之。
柔出其不意,率兵徑渡,生擒以還。
乙酉,真定武仙殺其帥史天倪,其弟天澤使來求援。
柔遣骁将喬惟忠等率千餘騎赴之,與仙戰,敗之。
遂分遣惟忠、宋演略彰德,徇齊魯;聶福堅略青、魏、山東。
玺書授柔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
丙戌,遣将以兵從國王孛魯,攻李全于益都,降之。
丁亥,移鎮保州。
保自兵火之餘,荒廢者十五年,盜出沒其間。
柔為之畫市井,定民居,置官廨,引泉入城,疏溝渠以瀉卑濕,通商惠工,遂緻殷富。
遷廟學于城東南,增其舊制。
壬辰,從睿宗伐金,語其衆曰:“吾用兵,殺人多矣,甯無冤者?自今以往,非與敵戰,誓不殺也。
”圍汴京,柔軍于城西北,金兵屢出拒戰。
柔單騎陷陣,出入數四,金人莫能支。
金主自黃陵岡渡河,次漚麻岡,欲取衛州,柔以兵合擊,金主敗走睢一陽一。
其臣崔立以汴京降,柔于金帛一無所取,獨入史館,取《金實錄》并秘府圖書;訪求耆德及燕趙故族十餘家,衛送北歸。
遂圍睢一陽一,金主走汝南。
汝南恃柴潭為阻,會宋孟珙以兵糧來會,珙決其南,潭水涸。
金人懼,啟南門求死戰,柔以步卒二十餘突其陣,促聶福堅先登,擒二校以歸。
又遣張信據其内隍,諸軍齊進,金主自一殺。
汝南既破,下令屠城,一小校縛十人以待,一人貌獨異,柔問之,狀元王鹗也,解其縛,賓禮之。
入朝,太宗曆數其戰功,班諸帥上,賜金虎符,升軍民萬戶。
乙未,從皇子闊出拔棗一陽一,繼從大帥太赤攻徐、邳。
丁酉,诏屯兵曹武以一逼一宋。
道出九裡關,柔欲率所部徑往,或言關甚險,宋必設伏,不若與大軍俱進。
不聽,與二十騎直前據關,方解甲而食。
宋兵出兩山間,圍數重,騎皆失色,柔單騎馳突潰圍。
大軍繼至,遂達曹武,悉下緣山諸堡,攻洪山寨,破之,遂營山下。
柔率衆出略地他處,宋兵乘虛來襲,柔還,與之遇,自旦至暮,凡十餘戰,大敗宋師,斬其将校十有三人。
遂會諸軍取扁州,又進趣黃州。
破三山寨,至大湖中,得戰艦,沿江接戰,壁于黃州西北隅。
有乘舟出者,柔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