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關燈
小
中
大
甚,至于舉家稱慶。
其女睡食頃方起。
驚雲:“本在城中隔子裡,何得至此?”衆人方知為狐所魅,精神如睡中。
(出《廣異記》)
楊伯成在唐朝開元年初的時候,是京兆少尹。
一天,有一個人來到門前,通報說叫吳南鶴。
楊伯成接見了他。
這個人三十多歲,身高七尺,容貌挺象樣。
入座之後,吳南鶴的文辭巧辨能力天下無雙,楊伯成接對不及。
過了一會兒,吳南鶴請屏退左右,要秘密說什麼。
屏退左右之後,他就說:“聽說你女兒美貌賢惠,特來求婚”楊伯成十分驚愕,對吳南鶴說:“女孩子靠媒人傳媒才能出嫁,況且我們是偶然相識,你怎麼就能這樣呢?”吳南鶴大怒,叫楊伯成是“老奴”,說:“我要你女兒,你還敢不順從?”他說了不少傲慢的話。
楊伯成不知道為什麼這樣。
吳南鶴直接脫去衣服,走進裡邊去,來到女兒的住處,坐入紙隔子中。
過了些時候,他和女兒一塊走出來。
女兒說:“現在我已經嫁給吳家了。
為什麼要生氣責怪呢?”楊伯成知道是狐狸精作祟,就讓十幾個家人一齊去打吳南鶴。
沒想到反被人家收拾了。
多次被對手在兩耳上塗泥。
楊伯成因此請假二十多天。
皇上問為什麼沒見到楊伯成,大夥都說他家正為狐狸煩惱。
皇上诏令學習道術的道士、術師十幾個去到楊伯成家,全被兩耳塗泥并上了綁。
無奈隻好屈服。
楊伯成感到羞愧、感到恥辱,于是他又向皇上請了假,全家回到家鄉的田莊去,在莊上。
家人偷偷地罵吳南鶴,都被收拾了。
因此沒有敢再說的。
楊伯成困暇之餘沒事做,就親自來到田間,看人家割麥子,正在樹下休息,忽然來了一位道士。
這道士身形挺瘦削,是來向楊伯成要水喝的。
楊伯成于是就給他準備了一頓飯。
吃完飯,道士問:“你因為什麼發愁?”楊伯成怕吳南鶴聽見,趴在道士耳邊小聲說了這件事。
道士笑着說:“我是天上的神仙,正奉上帝的命令,追捕四五個這樣的妖孽。
”于是就讓找紙筆。
楊伯成讓小奴去取。
但是還怕吳南鶴知道,警告他不要大聲說出去。
小奴把紙筆拿來,道士寫了三個字,樣子象古篆。
道士讓小奴拿着這三個字到吳南鶴面前,說“尊師叫你!”。
小奴拿着三個字進屋,見吳南鶴正與婢女玩笑。
小奴把三個字交給他。
吳南鶴見了這三個字,趴在地上往前走。
來到樹下,道士呵斥道:“老野狐敢變成人樣?”吳南鶴于是就變成狐狸,非常難看。
道士說:“天府驅使這些東西,不能殺它們。
但是由于你的原因,不能白白作罷,可用小木棍打它一百下。
”打完之後,流血滿地。
楊伯成把珍寶送給道士,道士不收。
道士趕着狐狸在前邊走,自己跟在後邊。
走了一百多步,來到柳林邊上,就慢慢地升上天去,過了一會兒就不見了。
楊伯成非常高興。
甚至于全家慶賀。
他的女兒睡了一頓飯的時間才醒來,吃驚地說:“我本來在城裡的隔子裡,怎麼能到這來?”衆人這才知道,被狐狸迷了,精神就象在沉睡之中。
葉法善 道士葉法善,括蒼人。
有道術,能符禁鬼神。
唐中宗甚重之。
開元初,供奉在内,位至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
時有名族得江外一宰,将乘舟赴任。
于東門外,親朋盛筵以待之。
宰令妻子與親故車,先往胥溪水濱。
日暮,宰至舟旁,馔已陳設,而妻子不至。
宰複至宅尋之,雲去矣。
宰驚,不知所以。
複出城問行人。
人曰:“适食時,見一婆羅門僧執幡花前導,有數乘車随之。
比出城門,車内婦人皆下從婆羅門,齊聲稱佛,因而北去矣。
”宰遂尋車迹,至北邙虛墓門。
有大冢,見其車馬皆憩其旁。
其妻與親表婦二十餘人,皆從一僧,合掌繞冢,口稱佛名。
宰呼之,皆有怒色。
宰前擒之,婦人遂罵曰:“吾正逐聖者,今在天堂。
汝何小人,敢此抑遏?”至于奴仆,與言皆不應,亦相與繞冢而行。
宰因執胡僧,遂失。
于是縛其妻及諸婦人,皆喧叫。
至第,竟夕号呼,不可與言。
宰遲明問于葉師。
師曰:“此天狐也。
能與天通,斥之則已,殺之不可。
然此狐齋時必至,請與俱來。
宰曰:“諾。
”葉師仍與之符,令置所居門。
既置符,妻及諸人皆寤。
謂宰曰:“吾昨見佛來,領諸聖衆,将我等至天堂。
其中樂不可言。
佛執花前後,吾等方随後作法事,忽見汝至,吾故罵,不知乃是魅惑也。
”齋時,婆羅門果至,叩門乞食。
妻及諸婦人聞僧聲,争走出門,喧言佛又來矣。
宰禁之不可。
乃執胡僧,鞭之見血,面縛,舁之往葉師所。
道遇洛陽令。
僧大叫稱冤。
洛陽令反咎宰。
宰具言其故,仍請與俱見葉師。
洛陽令不信宰言,強與之去。
漸至聖真觀,僧神色慘沮不言。
及門,即請命。
及入院,葉師命解其縛,猶胡僧也。
師曰:“速複汝形!”魅即哀請。
師曰:“不可。
”魅乃棄袈裟于地,即老狐也。
師命鞭之百。
還其袈裟,複為婆羅門。
約令去千裡之外。
胡僧頂禮而去,出門遂亡。
(出《紀聞》) 道士葉法善,是括蒼人。
他有道術,能用符咒禁止鬼神,唐中宗特别器重他。
開元年初,他在宮中任職,官位到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
當時有一個出身名族的人被授予江南某地的邑宰,将要坐着船去赴任。
他的親戚朋友們在東門外設宴為他送行。
他讓妻子兒女及親故的車子先到胥溪岸邊等他。
傍晚,他來到船邊一看,飯食已經擺好,而妻子還沒到。
他又回到住宅去尋找。
有人告訴他,妻子等人已經走了。
他大吃一驚,不知怎麼回事。
他又出門問路上的行人。
行人說:“剛才一頓飯的時間之前,看見一個婆羅門僧人拿着旗幡和花在前邊引導,有幾輛車跟着,接連走出城門。
車裡的婦人,都下來跟着僧人步行,齊聲念佛,一直向北去了。
”邑宰尋着車子的蹤迹,來到北邙虛墓門。
這地
其女睡食頃方起。
驚雲:“本在城中隔子裡,何得至此?”衆人方知為狐所魅,精神如睡中。
(出《
一天,有一個人來到門前,通報說叫吳南鶴。
楊伯成接見了他。
這個人三十多歲,身高七尺,容貌挺象樣。
入座之後,吳南鶴的文辭巧辨能力天下無雙,楊伯成接對不及。
過了一會兒,吳南鶴請屏退左右,要秘密說什麼。
屏退左右之後,他就說:“聽說你女兒美貌賢惠,特來求婚”楊伯成十分驚愕,對吳南鶴說:“女孩子靠媒人傳媒才能出嫁,況且我們是偶然相識,你怎麼就能這樣呢?”吳南鶴大怒,叫楊伯成是“老奴”,說:“我要你女兒,你還敢不順從?”他說了不少傲慢的話。
楊伯成不知道為什麼這樣。
吳南鶴直接脫去衣服,走進裡邊去,來到女兒的住處,坐入紙隔子中。
過了些時候,他和女兒一塊走出來。
女兒說:“現在我已經嫁給吳家了。
為什麼要生氣責怪呢?”楊伯成知道是狐狸精作祟,就讓十幾個家人一齊去打吳南鶴。
沒想到反被人家收拾了。
多次被對手在兩耳上塗泥。
楊伯成因此請假二十多天。
皇上問為什麼沒見到楊伯成,大夥都說他家正為狐狸煩惱。
皇上诏令學習道術的道士、術師十幾個去到楊伯成家,全被兩耳塗泥并上了綁。
無奈隻好屈服。
楊伯成感到羞愧、感到恥辱,于是他又向皇上請了假,全家回到家鄉的田莊去,在莊上。
家人偷偷地罵吳南鶴,都被收拾了。
因此沒有敢再說的。
楊伯成困暇之餘沒事做,就親自來到田間,看人家割麥子,正在樹下休息,忽然來了一位道士。
這道士身形挺瘦削,是來向楊伯成要水喝的。
楊伯成于是就給他準備了一頓飯。
吃完飯,道士問:“你因為什麼發愁?”楊伯成怕吳南鶴聽見,趴在道士耳邊小聲說了這件事。
道士笑着說:“我是天上的神仙,正奉上帝的命令,追捕四五個這樣的妖孽。
”于是就讓找紙筆。
楊伯成讓小奴去取。
但是還怕吳南鶴知道,警告他不要大聲說出去。
小奴把紙筆拿來,道士寫了三個字,樣子象古篆。
道士讓小奴拿着這三個字到吳南鶴面前,說“尊師叫你!”。
小奴拿着三個字進屋,見吳南鶴正與婢女玩笑。
小奴把三個字交給他。
吳南鶴見了這三個字,趴在地上往前走。
來到樹下,道士呵斥道:“老野狐敢變成人樣?”吳南鶴于是就變成狐狸,非常難看。
道士說:“天府驅使這些東西,不能殺它們。
但是由于你的原因,不能白白作罷,可用小木棍打它一百下。
”打完之後,流血滿地。
楊伯成把珍寶送給道士,道士不收。
道士趕着狐狸在前邊走,自己跟在後邊。
走了一百多步,來到柳林邊上,就慢慢地升上天去,過了一會兒就不見了。
楊伯成非常高興。
甚至于全家慶賀。
他的女兒睡了一頓飯的時間才醒來,吃驚地說:“我本來在城裡的隔子裡,怎麼能到這來?”衆人這才知道,被狐狸迷了,精神就象在沉睡之中。
葉法善 道士葉法善,括蒼人。
有道術,能符禁鬼神。
唐中宗甚重之。
開元初,供奉在内,位至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
時有名族得江外一宰,将乘舟赴任。
于東門外,親朋盛筵以待之。
宰令妻子與親故車,先往胥溪水濱。
日暮,宰至舟旁,馔已陳設,而妻子不至。
宰複至宅尋之,雲去矣。
宰驚,不知所以。
複出城問行人。
人曰:“适食時,見一婆羅門僧執幡花前導,有數乘車随之。
比出城門,車内婦人皆下從婆羅門,齊聲稱佛,因而北去矣。
”宰遂尋車迹,至北邙虛墓門。
有大冢,見其車馬皆憩其旁。
其妻與親表婦二十餘人,皆從一僧,合掌繞冢,口稱佛名。
宰呼之,皆有怒色。
宰前擒之,婦人遂罵曰:“吾正逐聖者,今在天堂。
汝何小人,敢此抑遏?”至于奴仆,與言皆不應,亦相與繞冢而行。
宰因執胡僧,遂失。
于是縛其妻及諸婦人,皆喧叫。
至第,竟夕号呼,不可與言。
宰遲明問于葉師。
師曰:“此天狐也。
能與天通,斥之則已,殺之不可。
然此狐齋時必至,請與俱來。
宰曰:“諾。
”葉師仍與之符,令置所居門。
既置符,妻及諸人皆寤。
謂宰曰:“吾昨見佛來,領諸聖衆,将我等至天堂。
其中樂不可言。
佛執花前後,吾等方随後作法事,忽見汝至,吾故罵,不知乃是魅惑也。
”齋時,婆羅門果至,叩門乞食。
妻及諸婦人聞僧聲,争走出門,喧言佛又來矣。
宰禁之不可。
乃執胡僧,鞭之見血,面縛,舁之往葉師所。
道遇洛陽令。
僧大叫稱冤。
洛陽令反咎宰。
宰具言其故,仍請與俱見葉師。
洛陽令不信宰言,強與之去。
漸至聖真觀,僧神色慘沮不言。
及門,即請命。
及入院,葉師命解其縛,猶胡僧也。
師曰:“速複汝形!”魅即哀請。
師曰:“不可。
”魅乃棄袈裟于地,即老狐也。
師命鞭之百。
還其袈裟,複為婆羅門。
約令去千裡之外。
胡僧頂禮而去,出門遂亡。
(出《紀聞》) 道士葉法善,是括蒼人。
他有道術,能用符咒禁止鬼神,唐中宗特别器重他。
開元年初,他在宮中任職,官位到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
當時有一個出身名族的人被授予江南某地的邑宰,将要坐着船去赴任。
他的親戚朋友們在東門外設宴為他送行。
他讓妻子兒女及親故的車子先到胥溪岸邊等他。
傍晚,他來到船邊一看,飯食已經擺好,而妻子還沒到。
他又回到住宅去尋找。
有人告訴他,妻子等人已經走了。
他大吃一驚,不知怎麼回事。
他又出門問路上的行人。
行人說:“剛才一頓飯的時間之前,看見一個婆羅門僧人拿着旗幡和花在前邊引導,有幾輛車跟着,接連走出城門。
車裡的婦人,都下來跟着僧人步行,齊聲念佛,一直向北去了。
”邑宰尋着車子的蹤迹,來到北邙虛墓門。
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