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關燈
小
中
大
子打在老虎的耳朵上,虎就倒下了,不一會兒又站起來走了。
王太打完老虎之後轉身就跑,由于害怕,慌不擇路,就沒走原先的老路,隻在草地上奔跑。
跑出十幾裡,有一座神廟,他就宿到神廟的梁上了。
那天晚上月色明亮,入夜以後聽到草地上有老虎走路的聲音。
不大一會兒老虎走進廟的院子中來,一蹦高兒變成一個男子,衣帽很象樣。
堂中有人問道:“你今晚為啥這麼狼狽?”虎神說:“突然碰上一個人,沒想到這人又勇又猛,被他打了一棒子,困倦得要死。
”說完,他走進座上的木形中,一擡頭看見了王太,忙問道:“客人是誰?”王太吓得掉下來,詳細地陳述了始末。
虎神說:“你已經是我的食物了,但是你得十幾天以後才能死。
我取你取早了,所以讓你打了一棒子。
今天已經相遇,理應保佑你。
幾天以後,你弄一頭豬來,用你自己的血把豬塗一下……”他指了指院子裡的一棵大樹說:“可綁在那下邊,你趕快上樹,應該能免除。
”王太後來照他的話做了,虎神從堂中出來變成虎,用力跳躍,王太在樹上吃不到,就俯身把豬吃了。
吃完之後,入堂内又變形人形。
王太從樹上下來,又行禮拜謝之後才回家。
這以後就更不怕了。
荊州人 荊州有人山行,忽遇伥鬼,以虎皮冒己,因化為虎,受伥鬼指揮。
凡三四年,搏食人畜及諸野獸,不可勝數。
身雖虎而心不願,無如之何。
後伥引虎經一寺門過,因遽走入寺庫,伏庫僧床下。
道人驚恐,以白有德者。
時有禅師能伏諸橫獸。
因至虎所,頓錫問:“弟(明抄本、陳校本“弟”作“佛”。
)子何所求耶?為欲食人?為厭獸身?”虎弭耳流涕,禅師手巾系頸,牽還本房。
恒以衆生食及他味哺之。
半年毛落,變人形。
具說始事,二年不敢離寺。
後暫出門,忽複遇伥,以虎皮冒己,遽走入寺,皮及其腰下,遂複成虎。
笃志誦經,歲餘方變。
自爾不敢出寺門,竟至死。
(出《廣異記》) 荊州有一個人在山中走路,忽然遇到伥鬼。
伥鬼把虎皮蓋到他身上,于是他就變成了老虎。
老虎受伥鬼指揮,一共三四年,搏殺而吃下的人、畜及各種野獸不可勝數。
盡管身是虎身,但是心裡不願意,又無可奈何。
後來伥鬼領着虎經過一座寺院,虎就迅速地跑進寺庫中,趴在庫僧的床下。
庫僧十分驚恐。
把這事告訴了品行好的人。
當時有個禅師能降伏各種野獸,于是他來到寺庫老虎跟前,敲弟錫杖問道:“弟子有什麼要求嗎?是因為想要吃人,還是因為讨厭獸身?”老虎順從地流淚。
禅師用手巾系住虎脖子,把它牽回自己房中,經常用衆生的食物及其它食品喂它。
半年之後毛落了,變成人形。
于是他詳細地述說了當初的事。
他二年沒敢離開寺院。
後來他暫時出門,忽然又遇上伥鬼,伥鬼又用虎皮蓋他,他急忙跑回寺來,皮和腰以下就又變成虎。
他笃志誦經,一年多以後才變回來。
從此他再也沒敢出寺門,一直到死。
劉老 信州劉老者以白衣住持于山溪之間。
人有鵝二百餘隻詣劉放生,恒自看養。
數月後,每日為虎所取,以耗三十餘頭。
村人患之,羅落陷阱,遍于放生所。
自爾虎不複來。
後數日,忽有老叟巨首長鬣來詣劉,問鵝何以少減。
答曰:“為虎所取。
”又問何不取虎?答雲:“已設陷阱,此不複來。
”叟曰:“此為伥鬼所教,若先制伥,即當得虎。
”劉問何法取之?叟雲:“此鬼好酸,可以烏白等梅及楊梅布之要路,伥若食之,便不見物,虎乃可獲。
”言訖不見。
是夕,如言布路之,四鼓後,聞虎落阱。
自爾絕焉。
(出《廣異記》) 信州的劉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住持在山溪之間。
有一個人将二百多隻鵝到劉老這裡來放生。
劉老長期地看養着它們。
幾個月以後。
每天都要被老虎叼走幾隻,已經損失三十多隻了。
村裡的人害怕了,在放生這個地方的前前後後布置了陷阱捕捉老虎。
但是老虎從此以後不再來了。
幾天之後,忽然有一位大腦殼長胡須的老頭到劉老這裡來。
老頭問道:“鵝子為什麼減少了?”劉老回答說:“被老虎叼走了。
”老頭又問:“為什麼不想辦法捉住老虎?”劉老說:“已經設了陷阱,可設了陷阱它就不再來了。
”老頭說:“這是伥鬼教的。
如果能先把伥鬼制住,就能捉到虎了。
”劉老問怎麼個制法。
老頭說:“這種鬼喜歡吃酸的,可以把烏白梅和楊梅布置在重要道路上,伥鬼如果吃了,就看不見東西了,虎就可
王太打完老虎之後轉身就跑,由于害怕,慌不擇路,就沒走原先的老路,隻在草地上奔跑。
跑出十幾裡,有一座神廟,他就宿到神廟的梁上了。
那天晚上月色明亮,入夜以後聽到草地上有老虎走路的聲音。
不大一會兒老虎走進廟的院子中來,一蹦高兒變成一個男子,衣帽很象樣。
堂中有人問道:“你今晚為啥這麼狼狽?”虎神說:“突然碰上一個人,沒想到這人又勇又猛,被他打了一棒子,困倦得要死。
”說完,他走進座上的木形中,一擡頭看見了王太,忙問道:“客人是誰?”王太吓得掉下來,詳細地陳述了始末。
虎神說:“你已經是我的食物了,但是你得十幾天以後才能死。
我取你取早了,所以讓你打了一棒子。
今天已經相遇,理應保佑你。
幾天以後,你弄一頭豬來,用你自己的血把豬塗一下……”他指了指院子裡的一棵大樹說:“可綁在那下邊,你趕快上樹,應該能免除。
”王太後來照他的話做了,虎神從堂中出來變成虎,用力跳躍,王太在樹上吃不到,就俯身把豬吃了。
吃完之後,入堂内又變形人形。
王太從樹上下來,又行禮拜謝之後才回家。
這以後就更不怕了。
荊州人 荊州有人山行,忽遇伥鬼,以虎皮冒己,因化為虎,受伥鬼指揮。
凡三四年,搏食人畜及諸野獸,不可勝數。
身雖虎而心不願,無如之何。
後伥引虎經一寺門過,因遽走入寺庫,伏庫僧床下。
道人驚恐,以白有德者。
時有禅師能伏諸橫獸。
因至虎所,頓錫問:“弟(明抄本、陳校本“弟”作“佛”。
)子何所求耶?為欲食人?為厭獸身?”虎弭耳流涕,禅師手巾系頸,牽還本房。
恒以衆生食及他味哺之。
半年毛落,變人形。
具說始事,二年不敢離寺。
後暫出門,忽複遇伥,以虎皮冒己,遽走入寺,皮及其腰下,遂複成虎。
笃志誦經,歲餘方變。
自爾不敢出寺門,竟至死。
(出《廣異記》) 荊州有一個人在山中走路,忽然遇到伥鬼。
伥鬼把虎皮蓋到他身上,于是他就變成了老虎。
老虎受伥鬼指揮,一共三四年,搏殺而吃下的人、畜及各種野獸不可勝數。
盡管身是虎身,但是心裡不願意,又無可奈何。
後來伥鬼領着虎經過一座寺院,虎就迅速地跑進寺庫中,趴在庫僧的床下。
庫僧十分驚恐。
把這事告訴了品行好的人。
當時有個禅師能降伏各種野獸,于是他來到寺庫老虎跟前,敲弟錫杖問道:“弟子有什麼要求嗎?是因為想要吃人,還是因為讨厭獸身?”老虎順從地流淚。
禅師用手巾系住虎脖子,把它牽回自己房中,經常用衆生的食物及其它食品喂它。
半年之後毛落了,變成人形。
于是他詳細地述說了當初的事。
他二年沒敢離開寺院。
後來他暫時出門,忽然又遇上伥鬼,伥鬼又用虎皮蓋他,他急忙跑回寺來,皮和腰以下就又變成虎。
他笃志誦經,一年多以後才變回來。
從此他再也沒敢出寺門,一直到死。
劉老 信州劉老者以白衣住持于山溪之間。
人有鵝二百餘隻詣劉放生,恒自看養。
數月後,每日為虎所取,以耗三十餘頭。
村人患之,羅落陷阱,遍于放生所。
自爾虎不複來。
後數日,忽有老叟巨首長鬣來詣劉,問鵝何以少減。
答曰:“為虎所取。
”又問何不取虎?答雲:“已設陷阱,此不複來。
”叟曰:“此為伥鬼所教,若先制伥,即當得虎。
”劉問何法取之?叟雲:“此鬼好酸,可以烏白等梅及楊梅布之要路,伥若食之,便不見物,虎乃可獲。
”言訖不見。
是夕,如言布路之,四鼓後,聞虎落阱。
自爾絕焉。
(出《廣異記》) 信州的劉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住持在山溪之間。
有一個人将二百多隻鵝到劉老這裡來放生。
劉老長期地看養着它們。
幾個月以後。
每天都要被老虎叼走幾隻,已經損失三十多隻了。
村裡的人害怕了,在放生這個地方的前前後後布置了陷阱捕捉老虎。
但是老虎從此以後不再來了。
幾天之後,忽然有一位大腦殼長胡須的老頭到劉老這裡來。
老頭問道:“鵝子為什麼減少了?”劉老回答說:“被老虎叼走了。
”老頭又問:“為什麼不想辦法捉住老虎?”劉老說:“已經設了陷阱,可設了陷阱它就不再來了。
”老頭說:“這是伥鬼教的。
如果能先把伥鬼制住,就能捉到虎了。
”劉老問怎麼個制法。
老頭說:“這種鬼喜歡吃酸的,可以把烏白梅和楊梅布置在重要道路上,伥鬼如果吃了,就看不見東西了,虎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