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三十一虎六
李大可蔺庭雍王太荊州人劉老虎婦趙倜周義中朝子
李大可
宗正卿李大可嘗至滄州。
州之饒安縣有人野行,為虎所逐。
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貫其臂。
虎俯伏貼耳,若請去之者。
其人為拔之,虎甚悅,宛轉搖尾,随其人至家乃去。
是夜,投一鹿于庭。
如此歲餘,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絕。
或野外逢之,則随行。
其人家漸豐,因潔其衣服,虎後見改服,不識,遂齒殺之。
家人收葬訖,虎複來其家。
母罵之曰:“吾子為汝去刺,不知報德,反見殺傷。
今更來吾舍,豈不愧乎?”虎羞慚而出。
然數日常旁其家,既不見其人,知其誤殺,乃号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奮躍拆脊而死。
見者鹹異之。
宗正卿李大可曾經到過滄州。
滄州的饒安縣有一個人在野外走路,被虎追趕。
追上以後,老虎伸出它的左腳給這個人看。
虎腳上有一根大竹刺,穿透了它的腿。
老虎俯首貼耳,好像請求他給拔掉的樣子。
那人為它拔掉了。
老虎很高興,又是轉圈又是搖尾,跟着那人趕到家才離去。
這一夜,老虎往那人的院子裡扔了一頭死鹿。
如此一年多,往院子裡扔野豬、獐子、鹿,月月不斷。
有時那人在野外與老虎相遇,老虎就跟着他一塊走。
那人家裡漸漸富了,于是就換穿一身幹淨的新衣服。
老虎又見到他,因為他換了衣服不認識了,就把他咬死了。
家裡人把他收屍埋葬之後,虎又來到他家。
他的母親沖着老虎罵道:“我兒子為你拔刺,你不知道報恩,反而被你害死,現在你還來,難道不知道慚愧嗎?”老虎羞愧地走出去,但它幾天一直在屋前屋後守着,見那人始終不露面,知道是自己誤殺了他,于是就非常悲慘地号叫,來到院子前面,奮力一跳,折斷脊骨自殺了。
見到的人全感到驚異。
蔺庭雍 吉陽治在涪州南。
泝黔江三十裡有寺,像設靈應,古碑猶在,物業甚多,人莫敢犯。
涪州裨将蔺庭雍妹因過寺中,盜取常住物。
遂即迷路。
數日之内,身變為虎。
其前足之上,銀纏金钏,宛然猶存。
每見鄉人,隔樹與語雲:“我盜寺中之物,變身如此。
”求見其母,托人為言之。
母畏之,不敢往。
虎來郭外,經年而去。
(出《錄異記》) 吉陽的治所在涪州南。
泝黔江往上走三十裡的地方,那裡有一座寺院。
寺中所設的神像都很靈驗,左碑至今還在。
寺中的東西很多,誰也不敢随便動。
涪州裨将蔺庭雍的妹妹,因為路過寺院的時候拿了寺裡的東西,于是就迷了路,幾天之内,變成一隻老虎。
它前腳上好象還保留着銀飾物金镯子之類的東西。
每次見到人,它都隔着樹對人家說:“我偷了寺裡的東西,身子變成這樣了。
”它要求見見母親,托人家捎信。
但是母親害怕,不敢去。
老虎來到城外,過了一年才離去。
王太 海陵人王太者與其徒十五六人野行,忽逢一虎當路。
其徒雲:“十五六人決不盡死,當各出一衣以試之。
”至太衣,吼而隈者數四。
海陵(“陵”字原缺,明抄本補。
)多虎,行者悉持大棒。
太選一棒,脫衣獨立。
謂十四人:“卿宜速去。
”料其已遠,乃持棒直前,擊虎中耳,故悶倒,尋複起去。
太背走惶懼,不得故道,但草中行。
可十餘裡,有一神廟,宿于梁上。
其夕,月明,夜後聞草中虎行。
尋而虎至廟庭,跳躍變成男子,衣冠甚麗。
堂中有人問雲:“今夕何爾累悴?”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勁勇,中其健棒,困極迨死。
”言訖,入座上木形中。
忽舉頭見太,問是何客,太懼堕地,具陳始末。
神雲:“汝業為我所食。
然後十餘日方可死。
我取爾早,故中爾棒。
今以相遇,理當佑之。
後數日,宜持豬來。
以己血塗之……”指庭中大樹,“可系此下,速上樹,當免。
”太後如言。
神從堂中而出為虎,勁躍,太高不可得,乃俯食豬。
食畢,入堂為人形。
太下樹再拜乃還。
爾後更無患。
(出《廣異記》)
海陵人王太。
和他的十五六個同伴一起在野外走路,忽然遇上一隻老虎攔在路上。
他的同伴說:“十五六個人,絕不能都死,應該各出一件衣服試一試。
”輪到王太的衣服,那虎又吼又彎曲身形四次。
海陵虎多。
走路的人都拿着大棒子。
王太選了一根結實的木棒,脫去衣服獨自站在那裡,對同伴們說:“你們應該馬上離開。
”估計夥伴們已經走遠,他便拎着棒子上前,一棒
州之饒安縣有人野行,為虎所逐。
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貫其臂。
虎俯伏貼耳,若請去之者。
其人為拔之,虎甚悅,宛轉搖尾,随其人至家乃去。
是夜,投一鹿于庭。
如此歲餘,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絕。
或野外逢之,則随行。
其人家漸豐,因潔其衣服,虎後見改服,不識,遂齒殺之。
家人收葬訖,虎複來其家。
母罵之曰:“吾子為汝去刺,不知報德,反見殺傷。
今更來吾舍,豈不愧乎?”虎羞慚而出。
然數日常旁其家,既不見其人,知其誤殺,乃号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奮躍拆脊而死。
見者鹹異之。
宗正卿李大可曾經到過滄州。
滄州的饒安縣有一個人在野外走路,被虎追趕。
追上以後,老虎伸出它的左腳給這個人看。
虎腳上有一根大竹刺,穿透了它的腿。
老虎俯首貼耳,好像請求他給拔掉的樣子。
那人為它拔掉了。
老虎很高興,又是轉圈又是搖尾,跟着那人趕到家才離去。
這一夜,老虎往那人的院子裡扔了一頭死鹿。
如此一年多,往院子裡扔野豬、獐子、鹿,月月不斷。
有時那人在野外與老虎相遇,老虎就跟着他一塊走。
那人家裡漸漸富了,于是就換穿一身幹淨的新衣服。
老虎又見到他,因為他換了衣服不認識了,就把他咬死了。
家裡人把他收屍埋葬之後,虎又來到他家。
他的母親沖着老虎罵道:“我兒子為你拔刺,你不知道報恩,反而被你害死,現在你還來,難道不知道慚愧嗎?”老虎羞愧地走出去,但它幾天一直在屋前屋後守着,見那人始終不露面,知道是自己誤殺了他,于是就非常悲慘地号叫,來到院子前面,奮力一跳,折斷脊骨自殺了。
見到的人全感到驚異。
蔺庭雍 吉陽治在涪州南。
泝黔江三十裡有寺,像設靈應,古碑猶在,物業甚多,人莫敢犯。
涪州裨将蔺庭雍妹因過寺中,盜取常住物。
遂即迷路。
數日之内,身變為虎。
其前足之上,銀纏金钏,宛然猶存。
每見鄉人,隔樹與語雲:“我盜寺中之物,變身如此。
”求見其母,托人為言之。
母畏之,不敢往。
虎來郭外,經年而去。
(出《錄異記》) 吉陽的治所在涪州南。
泝黔江往上走三十裡的地方,那裡有一座寺院。
寺中所設的神像都很靈驗,左碑至今還在。
寺中的東西很多,誰也不敢随便動。
涪州裨将蔺庭雍的妹妹,因為路過寺院的時候拿了寺裡的東西,于是就迷了路,幾天之内,變成一隻老虎。
它前腳上好象還保留着銀飾物金镯子之類的東西。
每次見到人,它都隔着樹對人家說:“我偷了寺裡的東西,身子變成這樣了。
”它要求見見母親,托人家捎信。
但是母親害怕,不敢去。
老虎來到城外,過了一年才離去。
王太 海陵人王太者與其徒十五六人野行,忽逢一虎當路。
其徒雲:“十五六人決不盡死,當各出一衣以試之。
”至太衣,吼而隈者數四。
海陵(“陵”字原缺,明抄本補。
)多虎,行者悉持大棒。
太選一棒,脫衣獨立。
謂十四人:“卿宜速去。
”料其已遠,乃持棒直前,擊虎中耳,故悶倒,尋複起去。
太背走惶懼,不得故道,但草中行。
可十餘裡,有一神廟,宿于梁上。
其夕,月明,夜後聞草中虎行。
尋而虎至廟庭,跳躍變成男子,衣冠甚麗。
堂中有人問雲:“今夕何爾累悴?”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勁勇,中其健棒,困極迨死。
”言訖,入座上木形中。
忽舉頭見太,問是何客,太懼堕地,具陳始末。
神雲:“汝業為我所食。
然後十餘日方可死。
我取爾早,故中爾棒。
今以相遇,理當佑之。
後數日,宜持豬來。
以己血塗之……”指庭中大樹,“可系此下,速上樹,當免。
”太後如言。
神從堂中而出為虎,勁躍,太高不可得,乃俯食豬。
食畢,入堂為人形。
太下樹再拜乃還。
爾後更無患。
(出《
和他的十五六個同伴一起在野外走路,忽然遇上一隻老虎攔在路上。
他的同伴說:“十五六個人,絕不能都死,應該各出一件衣服試一試。
”輪到王太的衣服,那虎又吼又彎曲身形四次。
海陵虎多。
走路的人都拿着大棒子。
王太選了一根結實的木棒,脫去衣服獨自站在那裡,對同伴們說:“你們應該馬上離開。
”估計夥伴們已經走遠,他便拎着棒子上前,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