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

關燈
卷第四百三十虎五 李奴馬拯張升楊真王居貞歸生鄭思遠李琢谯本 李奴 詞(陳校本“詞”上空缺一字。

    )舉人姓李不得名,寄居宣州山中。

    常使一奴。

    奴頗慵惰,李數鞭笞。

    多有忿恨。

    唐元和九年,李與二友人會于别墅,時呼奴,奴已睡。

    李大怒,鞭之數十。

    奴懷恚恨,出謂同侪曰:“今是閏年,人傳多虎,何不食我?”言訖,出門。

    忽聞叫聲,奴輩尋逐,無所見。

    循虎迹,十餘裡溪邊,奴已食訖一半。

    其衣服及巾鞋,皆疊摺置于草上。

    蓋虎能役使所殺者魂神所為也。

    (出《原化記》) 有一個舉人姓李,不知他叫什麼名字,寄居在宣州山中。

    他平常使用一位奴仆。

    這位奴仆很懶惰,李舉人多次鞭打他。

    他心裡十分憤恨。

    唐朝元和九年,李舉人與兩位友人在别墅會聚,當時呼喚奴仆。

    奴仆已經睡了。

    李舉人很生氣,打了奴仆幾十鞭子。

    奴仆心懷憤怒,出來對同伴們講:“今年是閏年,人家都傳說今年多虎,為什麼不讓我遇上虎,把我吃了!”說完出門,忽然聽到他大叫一聲。

    奴仆們尋聲跑出來,什麼也沒看見。

    循着虎的蹤迹,找到十多裡外的溪邊,見那奴仆已被虎吃掉一半了。

    他的衣報和巾鞋,全都疊得整整齊齊的放在草地上。

    大概是老虎役使被吃的人的魂幹的。

     馬拯 唐長慶中,有處士馬拯性沖淡,好尋山水,不擇險峭,盡能跻攀。

    一日居湘中,因之衡山祝融峰,詣伏虎師。

    佛室内道場嚴潔,果食馨香,兼列白金皿于佛榻上。

    見一老僧眉毫雪色,樸野魁梧。

    甚喜拯來,使仆挈囊。

    僧曰:“假君仆使,近縣市少鹽酪。

    ”拯許之。

    仆乃挈金下山去,僧亦不知去向。

    俄有一馬沼山人亦獨登此來,見拯,甚相慰悅。

    乃告拯曰:“适來道中,遇一虎食一人,不知誰氏之子。

    ”說其服飾,乃拯仆夫也。

    拯大駭。

    沼又雲:“遙見虎食人盡,乃脫皮,改服禅衣,為一老僧也。

    ”拯甚怖懼,及沼見僧曰:“隻此是也。

    ”拯白僧曰:“馬山人來雲,某仆使至半山路,已被虎傷,奈何?”僧怒曰:“貧道此境,山無虎狼,草無毒螫,路絕蛇虺,林絕鸱鸮。

    無信妄語耳。

    ”拯細窺僧吻,猶帶殷血。

    向夜,二人宿其食堂,牢扃其戶,明燭伺之。

    夜已深,聞庭中有虎,怒首觸其扉者三四,賴戶壯而不隳。

    二子懼而焚香,虔誠叩首于堂内土偶賓頭盧者。

    良久,聞土偶吟詩曰:“寅人但溺欄中水,午子須分艮畔金。

    若教特進重張弩,過去将軍必損心。

    ”二子聆之而解其意,曰:“寅人虎也。

    欄中即井。

    午子即我耳。

    艮畔金即銀皿耳。

    ”其下兩句未能解。

    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

    二子方敢啟關。

    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雲:“井中有異。

    ”使窺之。

    細窺次,二子推僧堕井,其僧即時化為虎,二子以巨石鎮之而斃矣。

    二子遂取銀皿下山。

    近昏黑,而遇一獵人,于道旁張弓,樹上為棚而居。

    語二子曰:“無觸我機。

    ”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

    将欲人定,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者,戲舞者,前至弓所。

    衆怒曰:“朝來被二賊殺我禅和,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我将軍。

    ”遂發其機而去。

    二子并聞其說,遂诘獵者。

    曰:“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

    ”二子因徵獵者之姓氏。

    曰:“名進,姓牛。

    ”二子大喜曰:“土偶詩下句有驗矣,特進乃牛進也,将軍即此虎也。

    ”遂勸獵者重張其箭,獵者然之。

    張畢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觸機,箭乃中其三班,貫心而踣,逡巡。

    諸伥奔走卻回,伏其虎,哭甚哀曰:“誰人又殺我将軍?”二子怒而叱之曰:“汝輩無知下鬼,遭虎齒死。

    吾今為汝報仇,不能報謝,猶敢恸哭。

    豈有為鬼,不靈如是?”遂悄然。

    忽有一鬼答曰:“都不知将軍乃虎也,聆郎君之說,方大醒悟。

    ”就其虎而罵之,感謝而去。

    及明,二子分銀與獵者而歸耳。

    (出《傳奇》) 唐朝長慶年間,有一位處士名叫馬拯。

    他性情沖淡,喜歡遊覽山水,無論無何險峻,他都可以登攀。

    有一天他住在湘中,于是就到了衡山祝融峰,到一位伏虎師那裡去拜訪。

    佛室内道場莊嚴整潔,水果食品散發出馨香,又在佛床上陳列着一些白金器皿。

    他看見一位眉毛雪一樣白的老和尚。

    ”這老和尚身材魁梧,樸素粗放,很高興他的到來。

    他讓仆人拿着行囊。

    老和尚說:“求您的仆人到縣買一點鹽酪可以嗎?”他答應了,仆人就拿着錢下山去了。

    老和尚也不知去向。

    不多時有一個名叫馬沼的山人也獨自走上山來。

    山人見了馬拯非常高興,就告訴馬拯說:“剛才在來路上,遇上一隻老虎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