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五 龍八
關燈
小
中
大
》)
陸社兒,是江夏的普通百姓。
他平常在江邊種稻。
有一天夜裡歸來,路遇一位女子。
這女子很有幾分姿色,她對陸社兒說:“我昨天從縣前來,今天想要回浦裡,想到你家住一宿。
”但是她說話時神色憂傷。
陳社兒不得已,就和她一塊回到家裡,關門共寝。
沒過多大一會兒,就聽到暴風急雨襲來,電閃雷鳴。
陸社兒隻覺得此女子驚懼,卻不能制止。
須臾之間,一聲驚雷大震,有一個什麼東西打開了陸社兒的寝室。
趁着電光,他看見有一隻毛茸茸的大手将那女子捉拿而去。
陸社兒吓得倒地昏死過去,好長時間才醒過來。
等到天明,鄰裡感到奇怪就來問他。
陸社兒就把女子投宿的事告訴他們。
少過了一會兒,有渡江來的鄉裡人說,離北九裡的地方,有一條大蛟龍沒有頭,一百多丈長,血流滿地,盤桓踐踏了好幾畝地,有千萬隻鳥雀在那裡吵鬧。
長沙女 長沙有人忘姓名。
家江邊。
有女下渚浣衣,覺身中有異,後不以為患,遂妊身。
生三物,皆如蝦魚。
女以己所生,甚憐之,著澡盤水中養。
經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
各有字,大者為當洪,次者名破阻,小者曰撲岸。
天暴雨,三蛟一時俱去,遂失所在。
後天欲雨,此物辄來。
女亦知其當來,便出望之。
蛟子亦出(“出”字原阙。
據陳校本補。
)頭望母,良久複去。
經年,此女亡後,三蛟一時俱至墓所哭泣,經日乃去。
聞其哭聲,狀如狗嗥。
(出《續搜神記》)
長沙有一個人,筆者忘了他叫什麼名字。
他家住江邊,有個女兒到江渚洗衣服,覺得身子裡有異樣的感覺,後來也不覺有什麼可擔憂的。
于是就懷了孕,生下了三個東西,都象蝦魚。
因為是自己生的,她特别憐愛它們,把它們放到澡盆裡養着。
過了三個月,三個東西長大了,原來是蛟子。
它們各有名字。
大的叫“當洪”,二的叫“破阻”,小的叫“撲岸”。
天下暴雨,三蛟全都出去,于是就不知到哪兒去了。
後來凡是天要下雨,這三個東西就來。
那女子也知道它們要來,就出去看它們。
蛟子也探出頭來看母親,很久才離去。
過去一年,此女子死了,三蛟同時來到墓地哭泣,整整一天才離去。
聽它們的哭聲象狗嗥。
蘇颋 唐蘇颋始為烏程尉。
暇日,曾與同寮泛舟沿溪,醉後諷詠,因至道矶寺。
寺前是雪溪最深處。
此水深不可測,中有蛟螭,代為人患。
颋乘醉步行,還自駱駝橋,遇橋壞堕水,直至潭底。
水中有令人扶尚書出,遂冉冉至水上,颋遂得濟。
(出《廣異記》)
唐朝的蘇颋,當初是烏程尉。
有一天閑來無事,和幾位同僚泛舟沿溪,船上飲酒,醉後諷詠抒懷,于是就來到道矶寺。
寺前是溪的最深處,深不可測,還生有蛟螭。
所以這裡曆代都是鄉間的大患。
蘇颋趁着醉意登岸步行,走到駱駝橋上的時候,恰巧遇上橋壞了,就掉到水裡去,直掉到潭底。
水裡有一個人把他扶了出來。
于是他就慢慢來到水面,就得救了。
鬥蛟 唐天寶末,歙州牛與蛟鬥。
初水中蛟殺人及畜等甚衆,其牛因飲,為蛟所繞,直入潭底水中,便爾相觸。
數日牛出,潭水赤。
時人謂為蛟死。
(出《廣異記》) 唐朝天寶年末,歙州的一頭牛與一頭蛟相鬥。
當初水中的這頭蛟害死許多人和牲畜。
那頭牛因為到水邊飲水,被蛟纏住,直掉入潭底水中。
于是牛和蛟就在水底相鬥。
幾天後牛出來了,潭水變紅了,人們說是蛟死了。
洪氏女 歙州祁門縣蛟潭。
俗傳武陵鄉有洪氏女,許嫁與鄱陽黎氏。
将娶,吉日未定,蛟化為男子。
貌如其婿,具禮而娶去。
後月餘,黎氏始到,知為蛟所娶,遂就蛟穴求之。
于路逢其蛟化為人,容貌殊麗,其婿心疑為蛟。
視,見蛟竊笑,遂殺之。
果複蛟形。
又前到蛟穴,見其妻,并一犬在妻之旁。
乃取妻及犬以歸。
始登船,而風雨暴至,木石飛騰,其妻及犬,皆化為蛟而去。
其婿為惡風飄到餘姚,後數年歸焉。
其後道人許旌陽又斬蛟于此,仍以闆窒其穴。
今天清日朗,尚有仿佛見之。
(出《歙州圖經》) 歙州祁門縣有一個蛟潭。
民間相傳武陵鄉有一個洪氏女,答應嫁給鄱陽的黎氏。
将要迎娶,還沒有定下吉日的時候,潭裡的蛟變成一位男子,相貌和洪氏女的女婿一樣。
放下了聘禮把洪氏女娶了去。
一個多月以後黎氏才到,知道洪氏女是被蛟娶去了,就到蛟洞中去找她。
在路上遇到了蛟變的人,相貌美得出奇,那女婿懷疑他就是蛟。
仔細看,見蛟偷偷地笑,于是就把他殺了,果然現出了蛟的原形。
那女婿又往前走,來到蛟洞見到妻子,妻子的身邊還有一條狗。
他就領妻子和狗往回走。
剛上船,風雨突然來臨,飛沙走石,他的妻子和那條狗,都變成蛟而離去。
他被大風飄到了餘姚,幾年後才回來。
這以後有個叫許旌陽的道人又在這裡斬殺過一頭蛟,還用木闆堵了它的洞。
現在,如果天清日朗,仿佛還可以看見。
洪貞 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裡,高一百六十丈,回環一十五裡九十步,形如雞籠焉。
唐開元中,
他平常在江邊種稻。
有一天夜裡歸來,路遇一位女子。
這女子很有幾分姿色,她對陸社兒說:“我昨天從縣前來,今天想要回浦裡,想到你家住一宿。
”但是她說話時神色憂傷。
陳社兒不得已,就和她一塊回到家裡,關門共寝。
沒過多大一會兒,就聽到暴風急雨襲來,電閃雷鳴。
陸社兒隻覺得此女子驚懼,卻不能制止。
須臾之間,一聲驚雷大震,有一個什麼東西打開了陸社兒的寝室。
趁着電光,他看見有一隻毛茸茸的大手将那女子捉拿而去。
陸社兒吓得倒地昏死過去,好長時間才醒過來。
等到天明,鄰裡感到奇怪就來問他。
陸社兒就把女子投宿的事告訴他們。
少過了一會兒,有渡江來的鄉裡人說,離北九裡的地方,有一條大蛟龍沒有頭,一百多丈長,血流滿地,盤桓踐踏了好幾畝地,有千萬隻鳥雀在那裡吵鬧。
長沙女 長沙有人忘姓名。
家江邊。
有女下渚浣衣,覺身中有異,後不以為患,遂妊身。
生三物,皆如蝦魚。
女以己所生,甚憐之,著澡盤水中養。
經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
各有字,大者為當洪,次者名破阻,小者曰撲岸。
天暴雨,三蛟一時俱去,遂失所在。
後天欲雨,此物辄來。
女亦知其當來,便出望之。
蛟子亦出(“出”字原阙。
據陳校本補。
)頭望母,良久複去。
經年,此女亡後,三蛟一時俱至墓所哭泣,經日乃去。
聞其哭聲,狀如狗嗥。
(出《續
他家住江邊,有個女兒到江渚洗衣服,覺得身子裡有異樣的感覺,後來也不覺有什麼可擔憂的。
于是就懷了孕,生下了三個東西,都象蝦魚。
因為是自己生的,她特别憐愛它們,把它們放到澡盆裡養着。
過了三個月,三個東西長大了,原來是蛟子。
它們各有名字。
大的叫“當洪”,二的叫“破阻”,小的叫“撲岸”。
天下暴雨,三蛟全都出去,于是就不知到哪兒去了。
後來凡是天要下雨,這三個東西就來。
那女子也知道它們要來,就出去看它們。
蛟子也探出頭來看母親,很久才離去。
過去一年,此女子死了,三蛟同時來到墓地哭泣,整整一天才離去。
聽它們的哭聲象狗嗥。
蘇颋 唐蘇颋始為烏程尉。
暇日,曾與同寮泛舟沿溪,醉後諷詠,因至道矶寺。
寺前是雪溪最深處。
此水深不可測,中有蛟螭,代為人患。
颋乘醉步行,還自駱駝橋,遇橋壞堕水,直至潭底。
水中有令人扶
(出《
有一天閑來無事,和幾位同僚泛舟沿溪,船上飲酒,醉後諷詠抒懷,于是就來到道矶寺。
寺前是溪的最深處,深不可測,還生有蛟螭。
所以這裡曆代都是鄉間的大患。
蘇颋趁着醉意登岸步行,走到駱駝橋上的時候,恰巧遇上橋壞了,就掉到水裡去,直掉到潭底。
水裡有一個人把他扶了出來。
于是他就慢慢來到水面,就得救了。
鬥蛟 唐天寶末,歙州牛與蛟鬥。
初水中蛟殺人及畜等甚衆,其牛因飲,為蛟所繞,直入潭底水中,便爾相觸。
數日牛出,潭水赤。
時人謂為蛟死。
(出《廣異記》) 唐朝天寶年末,歙州的一頭牛與一頭蛟相鬥。
當初水中的這頭蛟害死許多人和牲畜。
那頭牛因為到水邊飲水,被蛟纏住,直掉入潭底水中。
于是牛和蛟就在水底相鬥。
幾天後牛出來了,潭水變紅了,人們說是蛟死了。
洪氏女 歙州祁門縣蛟潭。
俗傳武陵鄉有洪氏女,許嫁與鄱陽黎氏。
将娶,吉日未定,蛟化為男子。
貌如其婿,具禮而娶去。
後月餘,黎氏始到,知為蛟所娶,遂就蛟穴求之。
于路逢其蛟化為人,容貌殊麗,其婿心疑為蛟。
視,見蛟竊笑,遂殺之。
果複蛟形。
又前到蛟穴,見其妻,并一犬在妻之旁。
乃取妻及犬以歸。
始登船,而風雨暴至,木石飛騰,其妻及犬,皆化為蛟而去。
其婿為惡風飄到餘姚,後數年歸焉。
其後道人許旌陽又斬蛟于此,仍以闆窒其穴。
今天清日朗,尚有仿佛見之。
(出《歙州圖經》) 歙州祁門縣有一個蛟潭。
民間相傳武陵鄉有一個洪氏女,答應嫁給鄱陽的黎氏。
将要迎娶,還沒有定下吉日的時候,潭裡的蛟變成一位男子,相貌和洪氏女的女婿一樣。
放下了聘禮把洪氏女娶了去。
一個多月以後黎氏才到,知道洪氏女是被蛟娶去了,就到蛟洞中去找她。
在路上遇到了蛟變的人,相貌美得出奇,那女婿懷疑他就是蛟。
仔細看,見蛟偷偷地笑,于是就把他殺了,果然現出了蛟的原形。
那女婿又往前走,來到蛟洞見到妻子,妻子的身邊還有一條狗。
他就領妻子和狗往回走。
剛上船,風雨突然來臨,飛沙走石,他的妻子和那條狗,都變成蛟而離去。
他被大風飄到了餘姚,幾年後才回來。
這以後有個叫許旌陽的道人又在這裡斬殺過一頭蛟,還用木闆堵了它的洞。
現在,如果天清日朗,仿佛還可以看見。
洪貞 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裡,高一百六十丈,回環一十五裡九十步,形如雞籠焉。
唐開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