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居士集卷五十

關燈
朝廷,薦子學舍,吟哦六經。

    餘才過分,可愧非榮;子雖窮厄,日有聲名。

    餘狷而剛,中遭多難,氣血先耗,發須早變。

    子心寬易,在險如夷,年實加我,其顔不衰。

    謂子仁人,自宜多壽;餘譬膏火,煎熬豈久?事今反此,理固難知,況于富貴,又可必期?念昔河南,同時一輩,零落之餘,惟予子在。

    子又去我,餘存無幾。

    凡今之遊,皆莫餘先,紀行琢辭,子宜餘責。

    送終┰孤,則有衆力,惟聲與淚,獨出餘臆。

    尚飨!  曾祖曾祖母祖祖母焚黃祭文〈嘉祐七年〉 維嘉祐七年歲次壬寅某月朔日,曾孫具官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及太子少保、太保、延安郡、榮國太夫人之告四通,告于曾祖太保、曾祖母太夫人之靈曰: 修以不肖之質,獲蒙祖考之餘休,享有爵祿。

    材薄任重,缪膺獎擢,踐更二府。

    國有常典,命及其先。

    非惟優異丞弼之臣。

    蓋所以彰積善垂慶,其來有自,而欲氵光德,發耀有時。

    俾為臣子者,退得伸孝于家,而進以盡忠于國。

    是謂一施而兩得。

    此朝廷所以推仁廣恩,而為小子之幸也。

    敢不夙夜祗畏,竭其思慮,勉其不逮,俾有樹立。

    冀不颠墜其家聲,以對揚天子之寵靈,以永賴祖考之遺德。

     官有職任,系身于朝,不得瞻望松楸,見執笾豆,謹遣兄之子廬陵縣尉嗣立以告。

    〈祖、祖母同詞。

    〉 皇考焚黃祭文 男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告于皇考郎中之靈。

    修不肖,不能紹禀先訓,尚賴餘德遺休,不隕其世,得階仕進,荷國寵靈。

    欲報之恩,不知其所。

    幸天子以孝治天下,凡列位于朝者,皆有追榮之典,俾其知所以有此爵祿者,皆有自來,而退得伸其私志。

    故自上三見于郊,一開明堂以大享。

    其所推恩,自太子中允、尚書工部兵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告于第者四,今謹以告。

    惟是褒榮之意,則具載于訓辭。

    尚飨! 皇考太師祭文〈嘉祐七年〉 嗣子具官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及太常少卿、給事中、太子少師、太師告身四通,告于皇考太師之靈曰:  修獲罪于天,幼罹孤苦,蒙賴積德積善之慶,不殒其躬,得從士大夫之列。

    天子哀其祿不獲養,而寵及其親,曰非以為榮,俾以伸汝志,亦以示國家推仁廣惠,不忘人之先也,有慶賜之恩,而又有官秩之寵。

    粵元年季秋,天子恭謝天地于大慶,則有太常少卿之命。

    四年孟冬,享于廟,則有給事中之贈。

    五年冬十有一月,修忝貳樞密,則有少師之錫。

    明年閏八月,承乏東府,則有太師之告。

    而修官職有守,不得以時躬親即事。

    留君之命于家、不恭;不勉力于其親,不孝,罪莫大焉。

    是以涕泣憂懼,不能自安,謹遣兄之子廬陵縣尉嗣立以告。

    尚飨!  皇妣太夫人祭文 嗣子具官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及平昌、荥陽郡太君、安定郡、永國太夫人告身四通,告于皇妣太夫人之靈曰: 修有不孝之罪,不得躬親省視松楸者,于茲十年。

    無歲不請于朝,而訖不獲報。

    遂以貪冒榮祿,留連歲時。

    獨幸天子仁恩,教人以孝,俾得龍及其親。

    故自嘉祐之元殆今,凡四被追封之告,亦足以少慰烏鳥之心。

    而備官東府,任責至重,不得退徇其私。

    有司所下告第之制,所以誕揚休命,寵褒幽顯者,不能躬自臨事,則又以永負至慈罔極不報之恩。

    不勝悲慕哀怆之情,謹遣兄之子嗣立以告。

    尚飨! 祭宋侍中文〈治平元年〉  惟靈明誠敏識,清方粹直。

    由初考終,不變一德。

    忽然雲亡,天子之恻。

    富于文章,玉質天葩。

    施之朝廟,炳耀光華。

    自茲而絕,學者之嗟。

    既文且賢,周達善問。

    惟此不朽,有司之信。

    而車其行,禮備哀榮。

    奠觞為訣,修等之誠。

    尚飨!  英宗皇帝靈駕發引祭文〈治平四年〉  維治平四年歲次丁未八月丁未朔八日甲寅,具官臣歐陽修伏睹大行皇帝靈駕發引。

    臣以官守有職,不得攀号于道左,謹擇順天門外,恭陳薄奠,瞻望靈輿。

    臣修西望泣血頓首死罪言曰:伏惟大行皇帝至仁至孝,本堯、舜之心;克儉克寬,躬禹、湯之聖。

    德澤被物,威靈在天。

    今者因山為陵,蔔萬世而協吉,同軌畢至,無一人之後期。

    而臣受恩最深,報國無狀,不能秉た持绋,以供賤事。

    而古人可慕,有愧三良之殉身;罔極銜哀,但同百姓之喪考。

    尚知豺獺之薦,冀伸犬馬之誠。

    臣無任号天摧絕哀慕感切之至。

    臣修西望泣血頓首死罪。

    謹言。

     祭石曼卿文〈治平四年〉 維治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