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居士集卷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祭文十七首
祭資政範公文〈皇祐四年〉
月日,廬陵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資政殿學士、尚書戶部侍朗範文正公之靈曰: 嗚呼公乎!學古居今,持方人圓。
丘、轲之艱,其道則然。
公曰彼惡,謂公好讦;公曰彼善,謂公樹朋。
公所勇為,謂公躁進;公有退讓,謂公近名。
讒人之言,其何可聽!先事而斥,群議衆排。
有事而思,雖仇謂材。
毀不吾傷,譽不吾喜。
進退有儀,夷行險止。
嗚呼公乎!舉世之善,誰非公徒?讒人豈多,公志不舒?善不勝惡,豈其然乎?成難毀易,理又然欤? 嗚呼公乎!欲壞其棟,先摧桷榱;傾巢破っ,披折傍枝。
害一損百,人誰不罹?誰為黨論,是不仁哉! 嗚呼公乎!易名谥行,君子之榮。
生也何毀,殁也何稱?好死惡生,殆非人情。
豈其生有所嫉,而死無所争?自公雲亡,謗不待辨。
愈久愈明,由今可見。
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寫懷平生,寓此薄奠。
祭程相公文〈至和三年〉 維至和三年歲次丙申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太師相國程公之靈。
嗚呼!公于時人,氣剛難合。
予實後進,晚而相接。
一笑之樂,淋漓酒卮。
十年再見,公老予衰。
公遽如此,予存幾時?人生富貴,朝露之光。
及其零落,止益悲傷。
惟可喜者,令名不忘。
士窮闾巷,念不逢時;公位将相,韬能不施?公居廟堂,有言谔谔。
白首于外,愉愉其樂。
酒酣氣振,猶見鋒锷。
惜也雖老,神清志完。
手書未複,訃已在門。
昔者尊酒,歌歡笑谑;今而一觞,涕淚沾落。
死生忽焉,自古常然。
撫棺為訣,夫複何言!尚飨! 祭杜祁公文〈嘉祐二年〉 維嘉祐二年三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驅使官趙日宣,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太子太師、贈司徒、侍中杜公之靈曰: 士之進顯于榮祿者,莫不欲安享于豐腴。
公為輔弼,飲食起居如陋巷之士,環堵之儒。
他人不堪,公處愉愉。
士之退老而歸休者,所以思自放于閑适。
公居于家,心在于國。
思慮精深,言辭感激。
或達旦不寐,或憂形于色,如在朝廷,而有官責。
嗚呼!進不知富貴之為樂,退不忘天下以為心。
故行于己者老益笃,而信于人者久愈深。
人之愛公,甯有厭已?壽胡不多,八十而止?自公之喪,道路嗟咨。
況于愚鄙,久辱公知。
系官在朝,心往神馳。
送不臨穴,哭不望帷。
銜辭寫恨,有涕漣ㄝ。
尚飨! 祭吳尚書文〈嘉祐三年〉 維嘉祐三年五月庚午朔,具官歐陽修謹遣驅使官田安之至于西京,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留守、資政左丞、贈吏部尚書吳公之靈曰: 嗚呼公乎!餘将老也,閱世久也,見時之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多也。
士少勤其身,以幹祿仕、敢名聲,初若可愛慕者衆也。
既而得其所欲而怠,與迫于利害而遷,求全其節以保其終者,十不一二也。
其人康強飲食,平居笑言以相歡樂,察其志意,可謂偉然。
而或離或合,不見幾時,遂至于衰病,與其俯仰旦暮之間忽焉以死者,十常八九也。
嗚呼公乎!所謂善人君子者,其難得既如彼,而易失又如此也。
故每失一人,未嘗不咨嗟殒泣,至于失聲而長号也。
公材謀足以居大臣,文學足以名後世,宜在朝廷以講國論。
而久留于外,宜享壽考以為人望。
而遽雲長逝,此紳大夫所以聚吊于家,而交朋故舊莫不走哭于位,豈惟老病之人獨易感而多涕也。
尚飨! 祭吳大資文〈嘉祐三年〉 維年月日,具官修謹遣某人,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資政侍郎吳公之靈曰: 惟公以孔、孟之學,晁、董之文,佐佑三朝,始終一節。
顧惟庸缪,敢企光塵?而金門玉堂,早接俊遊之末;柴樞黃閣,晚陪國論之餘。
雖出處之略同,在進退而則異。
餘實衰病,久思返于田疇;公方盛年,宜複還于廊廟。
豈期白首,來哭素帷?飲百分,尚想平生之意氣;寫哀一奠,不知涕淚之縱橫。
尚飨! 祭梅聖俞文〈嘉祐五年〉 維嘉祐五年歲次庚子七月丁亥朔九日乙未,具官歐陽修謹率具官呂某、劉某,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聖俞之靈而言曰: 昔始見子,伊川之上,餘仕方初,子年亦壯。
讀書飲酒,握手相歡,談辯鋒出,賢豪滿前。
謂言仕宦,所至皆然,但當行樂,何有憂患?子去河南,餘貶山峽,三十年間,乖離會合。
晚被選擢,濫官
丘、轲之艱,其道則然。
公曰彼惡,謂公好讦;公曰彼善,謂公樹朋。
公所勇為,謂公躁進;公有退讓,謂公近名。
讒人之言,其何可聽!先事而斥,群議衆排。
有事而思,雖仇謂材。
毀不吾傷,譽不吾喜。
進退有儀,夷行險止。
嗚呼公乎!舉世之善,誰非公徒?讒人豈多,公志不舒?善不勝惡,豈其然乎?成難毀易,理又然欤? 嗚呼公乎!欲壞其棟,先摧桷榱;傾巢破っ,披折傍枝。
害一損百,人誰不罹?誰為黨論,是不仁哉! 嗚呼公乎!易名谥行,君子之榮。
生也何毀,殁也何稱?好死惡生,殆非人情。
豈其生有所嫉,而死無所争?自公雲亡,謗不待辨。
愈久愈明,由今可見。
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寫懷平生,寓此薄奠。
祭程相公文〈至和三年〉 維至和三年歲次丙申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太師相國程公之靈。
嗚呼!公于時人,氣剛難合。
予實後進,晚而相接。
一笑之樂,淋漓酒卮。
十年再見,公老予衰。
公遽如此,予存幾時?人生富貴,朝露之光。
及其零落,止益悲傷。
惟可喜者,令名不忘。
士窮闾巷,念不逢時;公位将相,韬能不施?公居廟堂,有言谔谔。
白首于外,愉愉其樂。
酒酣氣振,猶見鋒锷。
惜也雖老,神清志完。
手書未複,訃已在門。
昔者尊酒,歌歡笑谑;今而一觞,涕淚沾落。
死生忽焉,自古常然。
撫棺為訣,夫複何言!尚飨! 祭杜祁公文〈嘉祐二年〉 維嘉祐二年三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驅使官趙日宣,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太子太師、贈司徒、侍中杜公之靈曰: 士之進顯于榮祿者,莫不欲安享于豐腴。
公為輔弼,飲食起居如陋巷之士,環堵之儒。
他人不堪,公處愉愉。
士之退老而歸休者,所以思自放于閑适。
公居于家,心在于國。
思慮精深,言辭感激。
或達旦不寐,或憂形于色,如在朝廷,而有官責。
嗚呼!進不知富貴之為樂,退不忘天下以為心。
故行于己者老益笃,而信于人者久愈深。
人之愛公,甯有厭已?壽胡不多,八十而止?自公之喪,道路嗟咨。
況于愚鄙,久辱公知。
系官在朝,心往神馳。
送不臨穴,哭不望帷。
銜辭寫恨,有涕漣ㄝ。
尚飨! 祭吳尚書文〈嘉祐三年〉 維嘉祐三年五月庚午朔,具官歐陽修謹遣驅使官田安之至于西京,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留守、資政左丞、贈吏部尚書吳公之靈曰: 嗚呼公乎!餘将老也,閱世久也,見時之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多也。
士少勤其身,以幹祿仕、敢名聲,初若可愛慕者衆也。
既而得其所欲而怠,與迫于利害而遷,求全其節以保其終者,十不一二也。
其人康強飲食,平居笑言以相歡樂,察其志意,可謂偉然。
而或離或合,不見幾時,遂至于衰病,與其俯仰旦暮之間忽焉以死者,十常八九也。
嗚呼公乎!所謂善人君子者,其難得既如彼,而易失又如此也。
故每失一人,未嘗不咨嗟殒泣,至于失聲而長号也。
公材謀足以居大臣,文學足以名後世,宜在朝廷以講國論。
而久留于外,宜享壽考以為人望。
而遽雲長逝,此紳大夫所以聚吊于家,而交朋故舊莫不走哭于位,豈惟老病之人獨易感而多涕也。
尚飨! 祭吳大資文〈嘉祐三年〉 維年月日,具官修謹遣某人,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資政侍郎吳公之靈曰: 惟公以孔、孟之學,晁、董之文,佐佑三朝,始終一節。
顧惟庸缪,敢企光塵?而金門玉堂,早接俊遊之末;柴樞黃閣,晚陪國論之餘。
雖出處之略同,在進退而則異。
餘實衰病,久思返于田疇;公方盛年,宜複還于廊廟。
豈期白首,來哭素帷?飲百分,尚想平生之意氣;寫哀一奠,不知涕淚之縱橫。
尚飨! 祭梅聖俞文〈嘉祐五年〉 維嘉祐五年歲次庚子七月丁亥朔九日乙未,具官歐陽修謹率具官呂某、劉某,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聖俞之靈而言曰: 昔始見子,伊川之上,餘仕方初,子年亦壯。
讀書飲酒,握手相歡,談辯鋒出,賢豪滿前。
謂言仕宦,所至皆然,但當行樂,何有憂患?子去河南,餘貶山峽,三十年間,乖離會合。
晚被選擢,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