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居士集卷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堂。
嗚呼謝公!年不得中壽,而位止于郎。
惟其殁也,哭者為之哀,不識者為之相吊,或赙其家,或助其喪。
嗟夫!為善之效,得此而已,庸何傷!富貴偶也,壽夭數也,奚較其少多而短長!若公之有,言著于文,行著于事,材著于用,既久而愈彰。
此吾徒可以無大恨,而君子謂公為不亡。
滑人來迎,修馬當北,而不即去者,以公而彷徨。
始修将行,期公餞我,今其去也,來奠公觞。
茲言悲矣,公其聞乎?抑不聞也?徒有淚而浪浪。
尚飨! 祭叔父文〈慶曆四年〉 維年月日,具官侄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十四叔都官之靈曰: 昔官夷陵,有罪之罰;今位于朝,而參谏列。
榮辱雖異,實皆羁绁,使修哭不及喪,而葬不臨穴。
孩童孤艱,哺養提挈。
昊天之報,于義何阙?惟其報者,庶幾大節。
尚飨! 祭薛質夫文 嗟吾質夫!行豐而腴,乃享其癯。
莖華雖敷,不ョ而枯。
善惡賢愚,非有契符。
報或一差,咎誰歸辜!孔智通天,曰命矣夫。
在聖猶疑,況于吾徒。
嗟吾質夫!母不勝,慕無孺孤。
奠觞為訣,已矣嗚呼!尚飨! 祭尹子漸文〈慶曆五年〉 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人自鎮陽至懷州,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尹君子漸十一兄博士之靈。
嗚呼!天于萬物與吾人,孰愛憎而薄厚?其生未始以一齊,其死宜其有夭壽。
苟百年者亦死,則短長之何較!惟善人之可喜,謂宜在世而常存。
曰仁者壽兮,是亦愛之者說;謂善必福兮,得非以己而推天?禍福吉兇,至其難通,雖聖人亦曰命而罕言兮,豈其至此而辭窮?壽夭置之,吾不能問。
嗟乎子漸,吾獨有恨!我不見子,于今幾時?自子得懷,始有見期。
子不能來,我欲亟往。
子今安歸,我往何訪?昔我在朝,谏官侍從,職當薦賢,知子不貢。
朋黨之誣,苟避讒諷。
兩相知而以心,謂尺書之不用。
遂聲音之永隔。
哭不聞而徒恸。
嗟此奠之一觞,冀歡言之可共。
往莫及兮難追,哀以辭而永送。
尚飨! 祭尹師魯文〈慶曆八年〉 維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師魯十二兄之靈曰: 嗟乎師魯!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
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之窟,麋鹿之群。
猶不容于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
嗟乎師魯!世之惡子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衆。
何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方其奔颠斥逐,困厄艱屯。
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
用舍進退,屈伸語默。
夫何能然?乃學之力。
至其握手為訣,隐幾待終,顔色不變,笑言從容。
死生之間,既已能通于性命;憂患之至,宜其不累于心胸。
自子雲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予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
惟聖與賢,雖埋不殁。
尤于文章,焯若星日。
子之所為,後世師法。
雖嗣子尚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于墜失。
子于衆人,最愛予文。
寓辭千裡,侑此一尊。
冀以慰子,聞乎不聞?尚飨! 祭蘇子美文〈慶曆八年〉 維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湖州長史蘇君子美之靈曰: 哀哀子美,命止斯邪?小人之幸,君子之嗟。
子之心胸,蟠屈龍蛇;風雲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
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仆如麻。
須臾霁止,而回顧百裡,山川草木,開發萌芽。
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者,籲可怪邪! 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貪悅其外,不窺其内。
欲知子心,窮達之際。
金石雖堅,尚可破壞,子于窮達,始終仁義。
惟人不知,乃窮至此。
蘊而不見,遂以沒地。
獨留文章,照耀後世。
嗟世之愚,掩抑毀傷,譬如磨鑒,不滅愈光。
一世之短,萬世之長;其間得失,不待較量。
哀哀子美,來舉予觞。
尚飨! 祭鄭宣徽文 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宣徽太尉鄭公之靈曰: 修曩在場屋,公為先進,既登館閣,遂獲并遊。
平生笑言,俯仰今昔。
至于勤勞中外,啟沃謀猷,紀德揚功,已著朝廷之論;臨風隕涕,但伸朋舊之私。
永訣之情,一觞而已。
尚飨!
嗚呼謝公!年不得中壽,而位止于郎。
惟其殁也,哭者為之哀,不識者為之相吊,或赙其家,或助其喪。
嗟夫!為善之效,得此而已,庸何傷!富貴偶也,壽夭數也,奚較其少多而短長!若公之有,言著于文,行著于事,材著于用,既久而愈彰。
此吾徒可以無大恨,而君子謂公為不亡。
滑人來迎,修馬當北,而不即去者,以公而彷徨。
始修将行,期公餞我,今其去也,來奠公觞。
茲言悲矣,公其聞乎?抑不聞也?徒有淚而浪浪。
尚飨! 祭叔父文〈慶曆四年〉 維年月日,具官侄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十四叔都官之靈曰: 昔官夷陵,有罪之罰;今位于朝,而參谏列。
榮辱雖異,實皆羁绁,使修哭不及喪,而葬不臨穴。
孩童孤艱,哺養提挈。
昊天之報,于義何阙?惟其報者,庶幾大節。
尚飨! 祭薛質夫文 嗟吾質夫!行豐而腴,乃享其癯。
莖華雖敷,不ョ而枯。
善惡賢愚,非有契符。
報或一差,咎誰歸辜!孔智通天,曰命矣夫。
在聖猶疑,況于吾徒。
嗟吾質夫!母不勝,慕無孺孤。
奠觞為訣,已矣嗚呼!尚飨! 祭尹子漸文〈慶曆五年〉 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人自鎮陽至懷州,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尹君子漸十一兄博士之靈。
嗚呼!天于萬物與吾人,孰愛憎而薄厚?其生未始以一齊,其死宜其有夭壽。
苟百年者亦死,則短長之何較!惟善人之可喜,謂宜在世而常存。
曰仁者壽兮,是亦愛之者說;謂善必福兮,得非以己而推天?禍福吉兇,至其難通,雖聖人亦曰命而罕言兮,豈其至此而辭窮?壽夭置之,吾不能問。
嗟乎子漸,吾獨有恨!我不見子,于今幾時?自子得懷,始有見期。
子不能來,我欲亟往。
子今安歸,我往何訪?昔我在朝,谏官侍從,職當薦賢,知子不貢。
朋黨之誣,苟避讒諷。
兩相知而以心,謂尺書之不用。
遂聲音之永隔。
哭不聞而徒恸。
嗟此奠之一觞,冀歡言之可共。
往莫及兮難追,哀以辭而永送。
尚飨! 祭尹師魯文〈慶曆八年〉 維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師魯十二兄之靈曰: 嗟乎師魯!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
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之窟,麋鹿之群。
猶不容于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
嗟乎師魯!世之惡子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衆。
何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方其奔颠斥逐,困厄艱屯。
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
用舍進退,屈伸語默。
夫何能然?乃學之力。
至其握手為訣,隐幾待終,顔色不變,笑言從容。
死生之間,既已能通于性命;憂患之至,宜其不累于心胸。
自子雲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予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
惟聖與賢,雖埋不殁。
尤于文章,焯若星日。
子之所為,後世師法。
雖嗣子尚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于墜失。
子于衆人,最愛予文。
寓辭千裡,侑此一尊。
冀以慰子,聞乎不聞?尚飨! 祭蘇子美文〈慶曆八年〉 維年月日,具官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亡友湖州長史蘇君子美之靈曰: 哀哀子美,命止斯邪?小人之幸,君子之嗟。
子之心胸,蟠屈龍蛇;風雲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
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仆如麻。
須臾霁止,而回顧百裡,山川草木,開發萌芽。
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者,籲可怪邪! 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貪悅其外,不窺其内。
欲知子心,窮達之際。
金石雖堅,尚可破壞,子于窮達,始終仁義。
惟人不知,乃窮至此。
蘊而不見,遂以沒地。
獨留文章,照耀後世。
嗟世之愚,掩抑毀傷,譬如磨鑒,不滅愈光。
一世之短,萬世之長;其間得失,不待較量。
哀哀子美,來舉予觞。
尚飨! 祭鄭宣徽文 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宣徽太尉鄭公之靈曰: 修曩在場屋,公為先進,既登館閣,遂獲并遊。
平生笑言,俯仰今昔。
至于勤勞中外,啟沃謀猷,紀德揚功,已著朝廷之論;臨風隕涕,但伸朋舊之私。
永訣之情,一觞而已。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