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匣子
關燈
小
中
大
店鋪門口挂的木匣子是什麼?什麼是蜂窩山?怎麼說了幾句黑話,就把咱們領這來了?
我說九爺,您可真該好好學習了,我估計您自打挂了個教授的虛銜,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人不學習要變修,所以才要活到老學到老嘛,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走下坡,三天不學沒法活,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孫教授說:“快别開玩笑了,我也不想吃老本,可這些門道我上哪學去?他們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我隻好給他簡單解釋了一番。
自古以來,多有些犯禁的勾當,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行内的暗語,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行話”,可是隔行如隔山,為了便于廣泛溝通,七十二行中産生了一套通用的大切口,叫作“山經”。
“蜂窩山”是專門制作各種“銷器兒”的工匠,不過暗器這些東西,是從古代就為明令禁止的,比管制刀具還要危險,從來沒人明目張膽地開個鋪子銷售,都是暗中交易,店鋪門前挂個黑木匣子,上面全是窟窿眼兒,那都是試暗器時候射出來的,挂在門前,懂行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鋪子裡有暗器出售,進去之後用行話一說,便可以交易購買了,要是不懂局的,一是看不出門道,二來即便能出再多的錢,也沒人肯賣給你真東西。
我給孫教授講解了一通,又過去同老掌櫃攀談起來。
原來李掌櫃祖籍河北保定府,保定府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李掌櫃家中代代都是“蜂窩山”裡的巧手匠人,專制各種絕巧的器械。
七七事變之後,中日戰争全面爆發,李掌櫃逃難入川,隐姓埋名,化了個假名,開間老鋪販賣雜貨,實際仍是想做他的老行當。
可是解放後這些手藝和山經都漸漸失傳了,在暗器上已經有幾十年沒開過張發過市,至今仍把木匣子挂在門前,完全是出于“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的懷舊之舉,想不到竟然還能有客人識得“蜂”字招牌,好在當年的家夥式都還留着。
我們這隊人此次入川,除了工兵鏟之外,身邊再沒帶任何利器,就連傘兵刀也沒敢帶,空着雙拳進巫山深處尋找古墓,手中不免有些單薄,可巧在這小鎮中見到“蜂”字招牌,自然要買些稱手的器械。
我們挑了幾樣,這年頭袖箭飛镖早已經沒人會使了,隻是要找些帶刃的利器防身。
老掌櫃這裡有“峨眉刺”,短小鋒利,都是精鋼打造,而且便于攜帶,于是每人選了一柄藏在身上,胖子又看中唯一的一把“連珠快弩”,這東西射程比不得步槍,但一匣四十二枚“喪門弩”,皆為連發快箭,擊發出去足可以射透幾十步内的盔甲,也隻有“蜂窩山”裡的能工巧匠,才能制作如此犀利的器械。
胖子問道:“老掌櫃,您這兒的家夥真是太齊全了,我眼都挑花了,不知哪件是鎮山的寶貝?拿出來讓我們見識見識也好。
” 老掌櫃哈哈一笑,說道:“要說什麼鎮山之寶,實不敢當,不過卻有件極精巧的器械,乃是老朽平生得意之作,常年累月的留在此間生鏽,不該是它應有的歸宿,隻是不知你們對它感不感興趣。
得勒,先瞧瞧再說吧,諸位英雄,請上眼了……”說着話揭開一口躺箱,裡面有件東西,用錦緞密密地裹了數層,等他翻開錦緞,我和胖子、Shirley楊同時驚呼一聲:“金鋼傘!” “金鋼傘”乃是摸金校尉的護身器械,當年無苦寺“了塵長老”曾經傳下一柄,又由Shirley楊從美國帶回來,不過被我們去雲南盜發“獻王墓”的時候,将它失落了。
此傘的材料和制作工藝都是秘密,失傳已久,想再找人打造一柄都不可能,想不到李掌櫃竟然造過這麼一件,我有個念頭在腦中一閃:“難不成老掌櫃也做過摸金校尉?”
自古以來,多有些犯禁的勾當,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行内的暗語,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行話”,可是隔行如隔山,為了便于廣泛溝通,七十二行中産生了一套通用的大切口,叫作“山經”。
“蜂窩山”是專門制作各種“銷器兒”的工匠,不過暗器這些東西,是從古代就為明令禁止的,比管制刀具還要危險,從來沒人明目張膽地開個鋪子銷售,都是暗中交易,店鋪門前挂個黑木匣子,上面全是窟窿眼兒,那都是試暗器時候射出來的,挂在門前,懂行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鋪子裡有暗器出售,進去之後用行話一說,便可以交易購買了,要是不懂局的,一是看不出門道,二來即便能出再多的錢,也沒人肯賣給你真東西。
我給孫教授講解了一通,又過去同老掌櫃攀談起來。
原來李掌櫃祖籍河北保定府,保定府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李掌櫃家中代代都是“蜂窩山”裡的巧手匠人,專制各種絕巧的器械。
七七事變之後,中日戰争全面爆發,李掌櫃逃難入川,隐姓埋名,化了個假名,開間老鋪販賣雜貨,實際仍是想做他的老行當。
可是解放後這些手藝和山經都漸漸失傳了,在暗器上已經有幾十年沒開過張發過市,至今仍把木匣子挂在門前,完全是出于“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的懷舊之舉,想不到竟然還能有客人識得“蜂”字招牌,好在當年的家夥式都還留着。
我們這隊人此次入川,除了工兵鏟之外,身邊再沒帶任何利器,就連傘兵刀也沒敢帶,空着雙拳進巫山深處尋找古墓,手中不免有些單薄,可巧在這小鎮中見到“蜂”字招牌,自然要買些稱手的器械。
我們挑了幾樣,這年頭袖箭飛镖早已經沒人會使了,隻是要找些帶刃的利器防身。
老掌櫃這裡有“峨眉刺”,短小鋒利,都是精鋼打造,而且便于攜帶,于是每人選了一柄藏在身上,胖子又看中唯一的一把“連珠快弩”,這東西射程比不得步槍,但一匣四十二枚“喪門弩”,皆為連發快箭,擊發出去足可以射透幾十步内的盔甲,也隻有“蜂窩山”裡的能工巧匠,才能制作如此犀利的器械。
胖子問道:“老掌櫃,您這兒的家夥真是太齊全了,我眼都挑花了,不知哪件是鎮山的寶貝?拿出來讓我們見識見識也好。
” 老掌櫃哈哈一笑,說道:“要說什麼鎮山之寶,實不敢當,不過卻有件極精巧的器械,乃是老朽平生得意之作,常年累月的留在此間生鏽,不該是它應有的歸宿,隻是不知你們對它感不感興趣。
得勒,先瞧瞧再說吧,諸位英雄,請上眼了……”說着話揭開一口躺箱,裡面有件東西,用錦緞密密地裹了數層,等他翻開錦緞,我和胖子、Shirley楊同時驚呼一聲:“金鋼傘!” “金鋼傘”乃是摸金校尉的護身器械,當年無苦寺“了塵長老”曾經傳下一柄,又由Shirley楊從美國帶回來,不過被我們去雲南盜發“獻王墓”的時候,将它失落了。
此傘的材料和制作工藝都是秘密,失傳已久,想再找人打造一柄都不可能,想不到李掌櫃竟然造過這麼一件,我有個念頭在腦中一閃:“難不成老掌櫃也做過摸金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