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匣子
關燈
小
中
大
物,一律碼放得整整齊齊。
我知道“蜂窩山”也是七十二行裡的手藝人,這種店鋪在明面上和暗地裡,做的完全是兩種生意,不過陌生人直接進來,店主人絕不會跟你做真正的買賣。
我尋思着要先找個由頭,正好進山盜墓需要用些雜物,出來的匆忙尚未采辦,便對那姑娘說:“妹兒,我們要買蠟燭,還要上好的白紙、線繩、火柴,糖塊也來二斤。
” 那姑娘聽得明白,當下将我要的事物,按數量一件件取出來,我身邊的胖子替我補充說:“我說妹妹,蠟燭也要上好的,不是名牌的我們可不要。
” 那姑娘以為胖子拿她尋開心,有幾分生氣的說:“你算壇子作怪呦?有哪個是買蠟燭還要看牌子的?” 這時老掌櫃把眼睜開條縫,搓着手中鐵球對那姑娘說:“幺妹兒,這一幹人都是外來的貴客,不得無禮。
” 我見老掌櫃醒了,心想那幺妹兒年紀輕輕,不像是“蜂窩山“裡的,而老掌櫃雖然老邁,卻不昏庸,出言不俗,說不定正是“蜂窩山”中的大行家,當下打個問訊:“老掌櫃,我打算跟您這淘換幾件行貨,不知可有現成的?” 老掌櫃不動聲色地說:“行貨件件都擺在櫃上了,客人想要什麼盡管問幺妹兒去買。
” 我心想老掌櫃這是存心跟我裝傻啊,有心用暗語切口跟他說出本意,但我隻是曾聽我祖父胡國華講過一些,大多是倒鬥的切口,對通用的“山經唇典”卻不太熟悉,雖會幾句,可總也說不囫囵,一時找不到合适地說辭,可又不能犯忌直接問,以免被對方視為“外行”,趕緊對Shirley楊使了個眼色,讓她出面相談。
Shirley楊點頭會意,上前似有意似無意地對老掌櫃說:“途經高山擡頭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後銀字牌,排排都是蜂字頭。
” 老掌櫃聞言猛地睜開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Shirley楊,似乎不相信這番話能從她口中說出來,還以為聽錯了,當下動起“山經”來問道:“一面鏡子兩山照,照出金風吹滿面;不知哪路過蜂山,識得金銀蜂字牌?” Shirley楊想也不想,便脫口回答:“風裡鹞子随山轉,打馬加鞭趕路程;隊伍不齊休見怪,禮貌荒疏勿挂懷。
” 那老掌櫃神色更是詫異,又問:“山上山下?所為何來?” Shirley楊道:“不上不下,想請蜂匣。
” 老掌櫃捋着胡子微微點首,但可能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繼續追問:“蜂爺好見,蜂匣難請,不知請去了有哪般作為?” Shirley楊不肯輕易洩露行蹤,隻推說道:“茶留名山客,門迎五湖賓。
皆是山中人,何必問苗根。
” 隻見老掌櫃一拍大腿,從竹椅上站起身來,贊道:“言之有理,這幾十年來,都未曾聽過有人說得恁般敞亮。
幺妹兒,快把貴客們往裡屋請。
” Shirley楊和老掌櫃的一番對答,我還能聽懂個大概的意思,胖子和孫九爺則是如墜五裡霧中,根本不知是何所。
胖子是左耳聽了右耳冒,對此倒也不走腦子,隻有孫教授聽呆了,怔在當場,等我們都進裡屋了,才聽他在後邊自言自語道:“都是磨菇溜哪路地黑話呀!” 我們随老掌櫃和幺妹兒進了裡屋,他這鋪子後面是二層木樓,都是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沒把我們領到客廳,而是将我們帶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就如同一個手工做坊,裡邊光沙輪子就有四五個,牆邊擺着的盡是“袖箭、飛镖、甩手釘、飛虎爪”一類的暗器,各種器械五花八門,見過的沒見過的什麼都有,有些東西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更不知如何使用。
孫教授從後拽住我,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知道“蜂窩山”也是七十二行裡的手藝人,這種店鋪在明面上和暗地裡,做的完全是兩種生意,不過陌生人直接進來,店主人絕不會跟你做真正的買賣。
我尋思着要先找個由頭,正好進山盜墓需要用些雜物,出來的匆忙尚未采辦,便對那姑娘說:“妹兒,我們要買蠟燭,還要上好的白紙、線繩、火柴,糖塊也來二斤。
” 那姑娘聽得明白,當下将我要的事物,按數量一件件取出來,我身邊的胖子替我補充說:“我說妹妹,蠟燭也要上好的,不是名牌的我們可不要。
” 那姑娘以為胖子拿她尋開心,有幾分生氣的說:“你算壇子作怪呦?有哪個是買蠟燭還要看牌子的?” 這時老掌櫃把眼睜開條縫,搓着手中鐵球對那姑娘說:“幺妹兒,這一幹人都是外來的貴客,不得無禮。
” 我見老掌櫃醒了,心想那幺妹兒年紀輕輕,不像是“蜂窩山“裡的,而老掌櫃雖然老邁,卻不昏庸,出言不俗,說不定正是“蜂窩山”中的大行家,當下打個問訊:“老掌櫃,我打算跟您這淘換幾件行貨,不知可有現成的?” 老掌櫃不動聲色地說:“行貨件件都擺在櫃上了,客人想要什麼盡管問幺妹兒去買。
” 我心想老掌櫃這是存心跟我裝傻啊,有心用暗語切口跟他說出本意,但我隻是曾聽我祖父胡國華講過一些,大多是倒鬥的切口,對通用的“山經唇典”卻不太熟悉,雖會幾句,可總也說不囫囵,一時找不到合适地說辭,可又不能犯忌直接問,以免被對方視為“外行”,趕緊對Shirley楊使了個眼色,讓她出面相談。
Shirley楊點頭會意,上前似有意似無意地對老掌櫃說:“途經高山擡頭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後銀字牌,排排都是蜂字頭。
” 老掌櫃聞言猛地睜開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Shirley楊,似乎不相信這番話能從她口中說出來,還以為聽錯了,當下動起“山經”來問道:“一面鏡子兩山照,照出金風吹滿面;不知哪路過蜂山,識得金銀蜂字牌?” Shirley楊想也不想,便脫口回答:“風裡鹞子随山轉,打馬加鞭趕路程;隊伍不齊休見怪,禮貌荒疏勿挂懷。
” 那老掌櫃神色更是詫異,又問:“山上山下?所為何來?” Shirley楊道:“不上不下,想請蜂匣。
” 老掌櫃捋着胡子微微點首,但可能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繼續追問:“蜂爺好見,蜂匣難請,不知請去了有哪般作為?” Shirley楊不肯輕易洩露行蹤,隻推說道:“茶留名山客,門迎五湖賓。
皆是山中人,何必問苗根。
” 隻見老掌櫃一拍大腿,從竹椅上站起身來,贊道:“言之有理,這幾十年來,都未曾聽過有人說得恁般敞亮。
幺妹兒,快把貴客們往裡屋請。
” Shirley楊和老掌櫃的一番對答,我還能聽懂個大概的意思,胖子和孫九爺則是如墜五裡霧中,根本不知是何所。
胖子是左耳聽了右耳冒,對此倒也不走腦子,隻有孫教授聽呆了,怔在當場,等我們都進裡屋了,才聽他在後邊自言自語道:“都是磨菇溜哪路地黑話呀!” 我們随老掌櫃和幺妹兒進了裡屋,他這鋪子後面是二層木樓,都是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沒把我們領到客廳,而是将我們帶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就如同一個手工做坊,裡邊光沙輪子就有四五個,牆邊擺着的盡是“袖箭、飛镖、甩手釘、飛虎爪”一類的暗器,各種器械五花八門,見過的沒見過的什麼都有,有些東西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更不知如何使用。
孫教授從後拽住我,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