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關燈
忠義上 夏侯端 劉感 常達 敬君弘 呂子臧 王行敏 羅士信 張道源 李育德 高叡 安金藏 王同皎 吳保安 李憕 盧弈 張介然 夫有生所甚重者,身也;得輕用者,忠與義也。

    後身先義,仁也;身可殺,名不可死,志也。

    大凡捐生以趣義者,寧豫期垂名不朽而為之?雖一世成敗,亦未必濟也,要為重所與,終始一操,雖頹嵩、岱,不吾壓也。

    夷、齊排周存商,商不害亡,而周以興。

    兩人至餓死不肯屈,卒之武王蒙慙德,而夷、齊為得仁,仲尼變色言之,不敢少損焉。

    故忠義者,真天下之大閑歟!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故亂臣賊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

    何哉?欲所以為彼者,而為我也。

    義在與在,義亡與亡,故王者常推而褒之,所以砥礪生民而窒不軌也。

    雖然,非烈丈夫,曷克為之?彼委靡輭熟,偷生自私者,真畏人也哉!故次敘夏侯端以來凡三十三人于左方。

     夏侯端,壽州壽春人,梁尚書左僕射詳孫也。

    仕隋為大理司直。

    高祖微時與相友,大業中討賊河東,表端為副。

    端邃數術,密語高祖曰:「玉床搖,帝坐不安。

    晉得歲,真人將興,安天下之亂者,其在公乎!但上性沈忌,內惡諸李,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蚤為計。

    」帝感其言。

    義師興,端在河東,吏捕送長安。

    帝入京師,釋囚,引入卧內,擢祕書監。

     李密之降,關東地未有所屬,端請假節招諭,乃拜大將軍,為河南道招慰使。

    即傳檄州縣,東薄海,南揵淮,二十餘州遣使順附。

    次譙州,會亳、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無所歸,計窮彷徨。

    麾下二千人糧盡不忍委端去,端乃殺馬宴大澤中,謂衆曰:「我奉王命,義無屈。

    公等有妻子,徒死無益。

    吾丐若首,持與賊以取富貴。

    」衆號泣不忍視,端亦泣,欲自刎,爭持之,乃止。

    行五日,餓死十四三。

    遇賊,衆潰,從者纔三十餘人,遂東走,擷〈瑩,玉改豆〉豆以食。

    端持節卧起,歎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縱其下令去,毋俱沒。

    會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時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節,亦固守。

    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書少吏部印綬召端,解所服衣以贈。

    端曰:「吾,天子使,寧汙賊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見。

    」即焚書及衣,因解節毛懷之,間道走宜陽,歷崖峭榛莽。

    比到,其下僅有在者,皆體髮癯焦,人不堪視。

    端入謁,自謝無功,不及危困狀。

    帝閔之,復拜祕書監。

    出為梓州刺史。

    散祿稟周孤窮,不為子孫計。

    貞觀元年卒。

     劉感,岐州鳳泉人,後魏司徒豐生孫也。

    武德初,以驃騎將軍戍涇州,為薛仁杲所圍,糧盡,殺所乘馬啖士,而煮骨自飲,至和木屑以食。

    城垂陷,長平王叔良救之,賊乃解。

    與叔良出戰,為賊執,還圍涇州,令感約城中降。

    感紿諾,至城下大呼曰:「賊大飢,亡在朝暮,秦王數十萬衆且至,勉之無苦。

    」仁杲怒,執感埋其半土中,馳射之。

    至死,詈益甚。

     賊平,高祖購得其屍,祭以少牢,贈瀛州刺史,爵平原郡公,封戶二千,謚忠壯。

    詔其子嗣封爵,賜田宅焉。

     常達,陝州陝人。

    仕隋為鷹擊郎將。

    嘗從高祖征伐,與宋老生戰霍邑,軍敗自匿,帝意已死,久乃自歸。

    帝大悅,命為統軍,拜隴州刺史。

     時薛舉方彊,達敗其子仁杲,斬首千級。

    舉遣將仵士政紿降,達不疑,厚加撫接。

    士政伺隙劫之,并其衆二千歸賊。

    舉指其妻謂達曰:「識皇後乎?」荅曰:「彼癭老嫗,何所道?」舉奴張貴又曰「亦識我否?」達瞋目曰:「若乃奴耳。

    」貴忿,舉笏擊其面,達不為懾,亦拔刀逐之,趙弘安為蔽捍,乃免。

    仁杲平,帝見達,勞曰:「君忠節,正可求之古人。

    」為執士政殺之,賜達布帛三百段,以達并劉感事授史臣令狐德棻雲。

    終隴西刺史。

     敬君弘,絳州絳人,北齊尚書右僕射顯俊曾孫也。

    累功歷驃騎將軍,封黔昌侯。

    以屯營兵守玄武門。

    隱太子之死,左右解散。

    其車騎將軍馮立者,有材武,歎曰:「生賴其寵,死不共難,我無以見士大夫!」乃與巢王親將謝叔方率兵攻玄武門,殊死鬬。

    君弘挺身出,或曰:「事未可判,當按兵待變,成列而鬬可也。

    」不從。

    與中郎將呂世衡呼而進,皆戰歿。

    立顧其下曰:「足以報太子矣。

    」遂解兵走。

    君弘等敗,秦府兵不振。

    尉遲敬德擲巢王首示叔方,叔方下馬慟,亦出奔。

    明日自歸,太宗曰:「義士也。

    」置之。

    俄而立又至,帝讓曰:「汝離我兄弟,罪一也;殺我將士,罪二也。

    何所逃死?」荅曰:「出身事主,當戰之日,不知其它。

    」因伏地悲不自勝,帝亦勞遣之。

    詔贈君弘左屯衛大將軍,世衡右驍衛將軍。

     立已蒙貸,歸語人曰:「上赦吾罪,吾當以死報。

    」未幾,突厥犯便橋,立引數百騎與虜薄,敗之鹹陽。

    帝喜,授廣州都督。

    前日牧守苛肆,為蠻夷患,故數叛。

    立至,不事家產,衣食弗求贏。

    嘗見貪泉曰:「此豈隱之所酌邪?吾雖日汲,庸易吾性哉?」遂極飲去。

    在職不三年,有惠愛,卒于官。

     叔方歷伊州刺史,善治軍,戎、華愛之。

    累加銀青光祿大夫,徙洪、廣二州都督。

    卒,謚曰勤。

    本萬年人,從巢王征討有功,王表為屈咥真府左軍騎雲。

     呂子臧,蒲州河東人。

    剛直,健于吏。

    隋大業末為南陽郡丞,捕擊盜賊有功。

    高祖入京師,遣馬元規慰輯山南,獨子臧堅守。

    元規遣士諷曉,子臧殺之。

    及煬帝已弒,帝更使其婿薛君倩齎詔,言隋所以亡,諭子臧。

    子臧為故君發喪訖,即送款,就拜鄧州刺史,封南陽郡公。

     武德初,朱粲新衄,子臧率兵與元規并力。

    元規軍不進,子臧曰:「乘賊新敗,上下惶沮,一戰可禽;若遷延,其衆稍集,吾食盡,緻死於我,不可當也。

    」不納。

    子臧請以所部兵獨進,又不許。

    俄而粲得衆,復張,元規嬰城,子臧扼腕曰:「謀不見用,坐公死矣。

    」賊圍固。

    會霖雨,雉堞崩剝,或勸其降,子臧曰:「我,天子方伯,且降賊乎?」乃率麾下數百人赴敵死,城亦陷,元規死之。

     元規,安陸人。

    初以隊正從帝征伐,持節下南陽,得兵萬餘,然無謀,至于敗。

     王行敏,并州樂平人。

    隋末為盜長,高祖興,來降,拜潞州刺史,遷屯衛將軍。

    劉武周入并州,寇上黨,取長子、壺關。

    或言刺史郭子武懦不支,且失潞,帝遣行敏馳往。

    旣至,與子武不協,賊圍急,儲偫空乏,衆恫懼,行敏患之。

    會有告子武謀反,遂斬之。

    州民陳正謙者,以信義稱鄉裡,出粟千石濟軍,由是人自奮,賊乃去。

    行敏又敗竇建德兵於武陟。

    武德四年,督兵徇燕、趙,與劉黑闥戰歷亭,破之。

    旣而釋甲不設備,為黑闥所掩,縛緻麾下。

    終不屈,賊遂斬之。

    且死,西向跪曰:「臣之忠,惟陛下知之。

    」帝聞而悼惜。

     黑闥之亂,死事者又有盧士叡、李玄通。

     士叡客韓城。

    隋亂,結納英豪。

    高祖與之舊,及兵興,率數百人上謁汾陰,又使兄子諭降劇賊孫華,與劉弘基敗隋將桑顯和於飲馬泉。

    擢累右光祿大夫,為瀛州刺史。

    黑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