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六回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

關燈
見了若虛,也不做聲。

    若虛心中明白,就賠着笑臉說道:“小弟回寓,因伴仆閑遊去了,所以來遲,二位休怪。

    ”便問店主道:“尉遲兄飯錢共該多少?”店家道:“他來店中,共有八十天,就該九兩六錢。

    ”若虛将銀子還了,又叫尉遲恭取出當票,命李福到當店中,将衣服行李逐一取出,尉遲起來沐浴更衣。

    店家說道:“請二位老爺到客堂拜茶。

    ”若虛年長,尉遲恭年幼,依次而坐。

    店家排上茶來,掇出果盒,七八樣糕餅茶食。

    二人飲了兩杯茶,店家又獻上酒來,對着若虛說道:“小人在此開店二十餘年,從來未見朱老爺這般仗義。

    ”又向尉遲恭說道:“小人肉眼無珠,往日言語唐突,祈尉遲老爺海涵。

    小人店中有事,不能奉陪二位老爺,寬飲幾杯。

    ”店家說罷,退出去了。

    尉遲恭道:“弟與兄平日參商,今朝萍水,受此大恩,何以為報?”若虛道:“人生在世,方便第一,力到便行,何敢望報!賢弟若不受此重厄,叫愚兄往何處來會你?此系天緣,不可不賀。

    ”二人說至此處,大笑不止。

     若虛命李福代尉遲恭背了行李,尉遲恭自己提着鋼鞭,辭了店主,随若虛回寓,又設酒相賀。

    尉遲恭因久病新愈,多飲了幾杯,就昏昏欲睡。

    若虛尋思:此人日後必是朝中柱石,待他病好,将他薦往越府,也不負吾師囑托,遂與尉遲恭在朱仙鎮住了一月有餘。

    一日,尉遲恭對若虛曰:“弟受兄長如此大恩,殺身難報,欲與兄長結為兄弟,訂生死之交,不知兄意若何?”若虛提筆曰: 男兒重義氣,何用結生死。

     意氣果相投,生死不可易。

     莫學塵世子,訂盟稱莫逆。

     一朝時勢改,相見不相識。

     尉遲恭觀了此語,拜服其論。

     一日,二人遊于東郊,偶然風雨大振,二人衣衫皆濕,尉遲神色不變。

    若虛曰:“迅雷風烈必變,然則聖人亦畏之乎?”恭曰:“聖人敬之也,非畏之也。

    君子畏青天,不畏雷霆;小人畏雷霆,不畏青天。

    畏雷霆者,畏衆人之口;畏青天者,畏自己之心。

    己心不畏,天且不懼,況雷霆乎!”若虛甚服其論。

    又一日,若虛言君子趨吉避兇,是循天理之正,順人事之宜。

    尉遲恭曰:“謂循天理則必吉,則比幹不見殺,伯夷不見餓,三闾大夫不見放。

    範增陷身于項羽,不失為傑士;武侯折兵于祈山,不失為草臣。

    君子盡人事,循天理,至若吉兇禍福,何足以計心哉!”若虛歎曰:“真傑士之語也。

    ”又過了數日,若虛道:“男子志在四方者,當以功名為重。

    賢弟仍回京都,到越王府中,持我手書,去見李靖,必有推薦之處。

    我也要回家,再圖後會罷。

    ”尉遲恭道:“弟在京都卻也知道此人,現今他依仗權門。

    恐是有名無實,所以未去見他。

    ”若虛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才知為人。

    你不要負我之意,就明日起程罷。

    ”尉遲恭道:“弟受兄恩,寸心未報,願随侍一年兩載,再進京都,未為晚也。

    明日就要分手,叫小弟如何割舍。

    ”若虛道:“你年近三十,還是孺子口氣,少〔不〕得後會有期。

    ”二人談論多時,到了次日,若虛催尉遲恭起身,送了二十餘裡。

    若虛見尉遲恭去得不願,心下也十分怏悒。

    回到朱仙鎮,主仆而行。

    此話不表。

     尉遲恭别了朱若虛,眼中流淚,心中想道:我日後得了好處,定然将恩報恩,斷不做負恩義之徒。

    望長安大道而行。

    行了五日,身上零錢用盡,思想到那個鋪口,換幾兩銀子。

    看看日落西山,不免早投客店罷。

    進了店房,用了晚飯,覺得身子困倦,開鋪欲睡。

    袋中一封銀子,不知失于何處,心下着忙道:“可憐朱恩兄一片婆心,恩情并重。

    失金事小,吉恩兄知道,豈不道我無才。

    ”又停了一會,忽然悟道:“此金失去不遠,前不多時,思量要換銀子,我還模來的。

    明日早起,望原路找尋,或者找尋得着,亦未可知。

    ”遂一夜無眠,等不得天明,即叫店家開了店門,交代行李,照舊路找來。

    要知後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