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點繁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為史者,國有诏诰,十分不當取其一焉。
故漢元帝诏曰:"蓋聞安民之道,本由陰陽,間者陰陽錯謬,風雨不時,朕之不德,庶幾群公有敢言朕之過者,今則不然,媮合苟從,未肯極言,朕甚憫焉。
永惟蒸庶之饑寒,遠離父母妻子,勞于非業之作,衛于不居之宮,恐非所以佐陰陽之道也。
其罷甘泉、建章宮衛士,各令就農,百官各省費,條奏毋有所諱,有司勉之,毋犯四時之禁,丞相、禦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
"及荀悅撰《漢紀》,略其文曰:"朕惟衆庶之饑寒,遠離父母妻子,勞于非業之作,衛于不居之宮,其罷甘泉、建章宮衛士,各令就農,丞相、禦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
"自餘鈔撮,他皆仿此。
近則天朝諸撰史者,凡有制诰,一字不遺。
唯去诏首稱門下,诏尾去主者施行而已。
時武承嗣監修國史,見之大怒,謂史官曰:"公輩是何人?而敢辄減诏書!"自是史官寫诏書,雖門下贊诏亦錄。
後予聞此說,每嗢噱而已。
必以《三王世家》相比,其繁碎則又甚于斯。
是知史官之愚,其來尚矣。
今之作者,何獨笑武承嗣而已哉! 《魏公子傳》曰: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
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以征信陵君故事。
說者雲:當戰國之時,夷門者,城之東門也,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
然而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恥下交,名冠諸侯,有以也。
名冠諸侯不虛耳。
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
《魯仲連傳》曰:仲連好奇偉倜傥之畫策,而不肯仕官任職,遊好持高節。
遊于趙。
趙孝成王時,而秦王使白起破趙長平之軍,前後四十餘萬,秦遂東圍邯鄲,趙王恐,諸侯之救兵,莫敢擊秦軍;魏安厘王使将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陰,不進;魏王使客将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争強為帝,已而複歸帝号。
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惟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複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此時魯連适遊趙地會秦圍趙,聞魏将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
前亡四十萬之衆于外,今又内圍邯鄲而不能去。
魏王使客将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此,勝也何敢言事。
魯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
平原君曰:勝請為紹則見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見新垣衍曰:東國有魯連先生者,今其人在此,勝請為紹介交之于将軍。
新垣衍曰:吾聞魯連先生,齊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職,吾不願見魯連先生。
平原君曰:勝已洩之矣。
新垣衍許諾,魯仲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所求于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重圍之中而不去?魯連……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且趙矣。
新垣衍曰:秦稱帝之害何如?魯連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烏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魯連曰:固也,吾将言之,……今秦萬乘之國也,與梁亦萬乘之國也,俱據萬乘之國,交有稱王之名,睹其一戰而勝,欲從而帝之……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而謝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适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求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謝使者三,終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為魯連壽。
…… 《屈原賈生傳》曰: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
雲雲乃以谪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其詞曰:……賈生為長沙王太傅,後三年,有鸮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
賈生既以谪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恐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其詞曰:……懷王騎
故漢元帝诏曰:"蓋聞安民之道,本由陰陽,間者陰陽錯謬,風雨不時,朕之不德,庶幾群公有敢言朕之過者,今則不然,媮合苟從,未肯極言,朕甚憫焉。
永惟蒸庶之饑寒,遠離父母妻子,勞于非業之作,衛于不居之宮,恐非所以佐陰陽之道也。
其罷甘泉、建章宮衛士,各令就農,百官各省費,條奏毋有所諱,有司勉之,毋犯四時之禁,丞相、禦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
"及荀悅撰《漢紀》,略其文曰:"朕惟衆庶之饑寒,遠離父母妻子,勞于非業之作,衛于不居之宮,其罷甘泉、建章宮衛士,各令就農,丞相、禦史,舉天下明陰陽災異者各三人。
"自餘鈔撮,他皆仿此。
近則天朝諸撰史者,凡有制诰,一字不遺。
唯去诏首稱門下,诏尾去主者施行而已。
時武承嗣監修國史,見之大怒,謂史官曰:"公輩是何人?而敢辄減诏書!"自是史官寫诏書,雖門下贊诏亦錄。
後予聞此說,每嗢噱而已。
必以《三王世家》相比,其繁碎則又甚于斯。
是知史官之愚,其來尚矣。
今之作者,何獨笑武承嗣而已哉! 《魏公子傳》曰: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
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以征信陵君故事。
說者雲:當戰國之時,夷門者,城之東門也,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
然而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恥下交,名冠諸侯,有以也。
名冠諸侯不虛耳。
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
《魯仲連傳》曰:仲連好奇偉倜傥之畫策,而不肯仕官任職,遊好持高節。
遊于趙。
趙孝成王時,而秦王使白起破趙長平之軍,前後四十餘萬,秦遂東圍邯鄲,趙王恐,諸侯之救兵,莫敢擊秦軍;魏安厘王使将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陰,不進;魏王使客将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争強為帝,已而複歸帝号。
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惟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複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此時魯連适遊趙地會秦圍趙,聞魏将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
前亡四十萬之衆于外,今又内圍邯鄲而不能去。
魏王使客将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此,勝也何敢言事。
魯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
平原君曰:勝請為紹則見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見新垣衍曰:東國有魯連先生者,今其人在此,勝請為紹介交之于将軍。
新垣衍曰:吾聞魯連先生,齊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職,吾不願見魯連先生。
平原君曰:勝已洩之矣。
新垣衍許諾,魯仲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所求于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重圍之中而不去?魯連……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且趙矣。
新垣衍曰:秦稱帝之害何如?魯連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烏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魯連曰:固也,吾将言之,……今秦萬乘之國也,與梁亦萬乘之國也,俱據萬乘之國,交有稱王之名,睹其一戰而勝,欲從而帝之……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而謝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适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求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謝使者三,終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為魯連壽。
…… 《屈原賈生傳》曰: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
雲雲乃以谪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其詞曰:……賈生為長沙王太傅,後三年,有鸮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
賈生既以谪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恐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其詞曰:……懷王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