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第八十九

關燈
昭,昭子伯,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立。

    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

    其後複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治。

    皆不可考。

    王氏自建至伯四王皆傳子;自治至詢三王皆傳弟。

    詢自天聖八年來貢,至熙甯三年今王徽來貢,其不見于中國者,蓋四十有四年。

    今陛下神聖文武,聲教之盛,東漸海外,徽所遣使,方集阙下。

    蓋高句骊文字之國,其使者宜知其國之君長興壞本末,名及世次。

    欲乞诏谕典客之臣,問自德武之東也,其後何以能複其國?何以複失之?嘗傳幾君?其名及世次可數否?王建之所以興者何縣?其興也,自建始與?抑建之先已有興者與?自天聖至熙甯四年四十三年之間,而徽複見于中國,其繼詢而立者欤?豈其中間複自有繼詢者欤?徽于詢為何屬?如其言可論次,足以補舊史之阙,明陛下德及萬裡,殊方絕域,前世有不能緻者,慕義來庭,故能究知四裔之事,非聲教之所被者,遠不能及此。

    』诏下,畢仲衍以所與使人崔思齊、李子成語來上。

    其所知不詳。

    于鞏論著也,所可紀者,新羅、百濟内亂,王建遂合三韓易高氏姓。

    誦于治為遠宗;王徽,詢之子也。

    又雲:高氏聖曆、元和間事皆有記錄,三韓自有史。

    元和中獻樂兩部,蓋唐樂卿樂也。

    上曰:『他邦歸附中國者固亦不少,如高麗,其俗尚文,其國王頗識禮義,雖遠在海外,尊事中朝,未嘗少懈。

    朝廷賜予禮遇,皆在諸國之右。

    近日進伶人十數輩。

    』且雲:『夷樂無足取者[15],止欲潤色國史爾。

    』安焘等出使,其國中館伴乃與上節人從庭下相揖,蓋以其國主與焘均禮故也。

     六年九月庚戌,诏:『高麗國王王徽,率令明州就本州或定海縣擇廣大僧寺,以僧三十七人作道場,一月罷散。

    』又作水陸一會。

    徽立凡三十餘年,其境東南臨海,西北接契丹金國黑水。

    自王建并新羅、百濟之地,至此蓋百七十餘年。

    王居蜀莫,郡曰開州,号開城府[16],新羅曰東州,号樂浪府,為東京。

    王居東,北二十日行百濟曰金州,号金馬郡。

    南十二日行扶餘舊地,曰公州,号扶餘郡;又南二十日行平壤,曰鎬州,為西京。

    鴨綠江為西北徼[17]。

    東所臨海水絕青,下視十丈。

    大凡海至高麗界則清。

    入登州[18],經千裡長沙即濁,地寒多山。

    國王出平地,嘗乘車駕牛,或以馬涉山險乃騎。

    官有中書省、中樞院平章事、參知政事、中樞使、翰林學士、知制诰,大抵仿中朝。

    國子監四門學,學者至六千餘人。

    三歲一貢舉,進士詩、賦、論,明經試一大經、一小經,進士夜試,給燭三,為蠟八兩,燭盡不就即退。

    榜放五十人,書有《東觀漢記》。

    百官以米為俸,或給田,授罷随官增減,緻仕乃已。

    貿易亦用米而不用錢。

    不禁民釀酒。

    兵出于民,番衛王府。

    國人好佛法。

    開城府有寺七十餘區,興王寺僧千五百人,官給田三百結。

    俗以田四方、方四百步為一結。

    田結收二百苫,苫為鬥十五,正與中國一石等。

    天聖以來,使由登州入;熙甯以後,皆道明州,言登州路皆沙碛,不可行。

    其自明州還,遇便風,四日兼夜抵黑山,已望見其國境。

    以黑山入島嶼安行,便風七日至京口,陸行兩驿至開州。

     十二月壬申,上批:『祭奠高麗國使楊景略等奏辟李之儀書狀官。

    聞之儀雖谙達吏方,随器可使,然文章之稱,不著士論。

    緣高麗倍喜文,中夏詞格,乃彼所視效。

    宜得問學博洽、用字整秀者,乃稱茲選。

    可召赴中書拟月書狀進呈。

    吊慰蕃辟官準此。

    』 七年正月壬戌,诏:『高麗王子僧統從其徒三十人來遊學,非入貢也。

    其令禮部别定傧勞之儀。

    』 校勘記 [1]賊兵 原本『賊』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三一九補。

     [2]賊三十萬 原本『賊』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三二九補。

     [3]四十九 原本脫『十』字,據《長編》卷四三八補。

     [4]于上 原本脫『上』字,據《長編》卷三二七補。

     [5]陛下 原本脫『下』字,據《長編》卷三二七補。

     [6]觏 原本作墨丁,據《長編》卷三三二補。

     [7]七年 原本作『六年』,誤。

    又『癸未』,原本無此二字,據《長編》卷一九七改補。

     [8]官爵 原本作『方爵』。

    又『戎狄』二字,原本均作墨丁,據《長編》卷一九七改補。

     [9]言敵 原本『敵』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一九七補。

     [10]欲命 原本『欲』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三四一補。

     [11]夏賊 原本『賊』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三四一補。

     [12]首領 原本無『領』字,據《長編》卷三四一補。

     [13]丙申 原本無此二字,據《長編》卷三○二補。

     [14]丙午 原本無此二字,據《長編》卷三二二補。

     [15]夷樂 原本『夷』字作墨丁,據《長編》卷三二三補。

     [16]開城府 原本作『問城府』,據《長編》卷三二三改。

     [17]西北徼 原本脫『西』字,據《長編》卷三三九補。

     [18]入登州 原本作『水登州』,據《長編》卷三三九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