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統列傳第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載至冢舍,即時殡斂。
斂以時服,皆以故衣,無更裁制。
殡已開冢,冢開即葬。
祭食如存,無用三牲。
孝子善述父志,不宜違我言也。
」及薨,帝親臨喪,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器、銀镂、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
皇後錢五百萬,布萬匹。
及葬,贈輕車介士,賜谥忠侯。
中宮親送,帝幸宣陽亭,瞻望車騎。
子冀嗣。
冀字伯卓。
為人鸢肩豺目,洞精目黨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
少為貴戚,逸遊自恣。
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騁馬鬥雞。
初為黃門侍郎,轉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騎、步兵校尉,執金吾。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
冀居職暴恣,多非法,父商所親客洛陽令呂放,頗與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讓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
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請以放弟禹為洛陽令,使捕之,盡滅其宗親、賓客百餘人。
商薨未及葬,順帝乃拜冀為大将軍,弟侍中不疑為河南尹。
及帝崩,沖帝始在襁褓,太後臨朝,诏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參錄尚書事。
冀雖辭不肯當,而侈暴滋甚。
沖帝又崩,冀立質帝。
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軍也。
」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鸩加煮餅,帝即日崩。
複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内嗟懼,語在《李固傳》。
建和元年,益封冀萬三千戶,增大将軍府舉高第茂才,官屬倍于三公。
又封不疑為颍陽侯,不疑弟蒙西平侯,冀子胤襄邑侯,各萬戶。
和平元年,重增封冀萬戶,并前所襲合三萬戶。
弘農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軍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諸子,則其妻宜為邑君。
诏遂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绂,比長公主。
壽色美而善為妖态,作愁眉,啼妝,堕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
冀亦改易輿服之制,作平上軿車,埤帻,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
壽性鉗忌,能制禦冀,冀甚寵憚之。
初,父商獻美人友通期于順帝,通期有微過,帝以歸商,商不敢留而出嫁之,冀即遣客盜還通期。
會商薨,冀行服,于城西私與之居。
壽伺冀出,多從倉頭,篡取通期歸,截發刮面,笞掠之,欲上書告其事。
冀大恐,頓首請于壽母,壽亦不得已而止。
冀猶複與私通,生子伯玉,匿不敢出。
壽尋知之,使子胤誅滅友氏,冀慮壽害伯玉,常置複壁中。
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倉令,得出入壽所。
壽見宮,辄屏禦者,托以言事,因與私焉。
宮内外兼寵,威權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谒辭之。
冀用壽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
冒名而為侍中、卿、校尉、郡守、長吏者十餘人,皆貪叨兇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拷,使出錢自贖,資物少者至于死徙。
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馬乘遺之,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奮母為其守臧婢,雲盜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奮兄弟,死于獄中,悉沒資财億七千餘萬。
其四方調發,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于冀,乘輿乃其次焉。
吏人赍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冀又遣客出塞,交通外國,廣求異物。
因行道路,發取伎女禦者,而使人複乘勢橫暴,妻略婦女,歐擊吏卒,所在怨毒。
冀乃大起第舍,而壽亦對街為宅,殚極土木,互相誇競。
堂寝皆有陰陽奧室,連房洞戶。
柱壁雕镂,加以銅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台閣周通,更相臨望;飛梁石蹬,陵跨水道。
金玉珠玑,異方珍怪,充積臧室。
遠緻汗血名馬。
又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裡九陂,以像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馴獸,飛走其間。
冀、壽共乘辇車,張羽蓋,飾以金銀,遊觀第内,多從倡伎,鳴鐘吹管,酣讴竟路。
或連繼日夜,以騁娛恣。
客到門不得通,皆請謝門者,門者累千金。
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農,東界荥陽,南極魯陽,北達河、淇,包含山薮,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裡。
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經亘數十裡,發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年乃成。
移檄所在,調發生菟,刻其毛以為識,人有犯者,罪至刑死。
嘗有西域賈胡,不知禁忌,誤殺一兔,轉相告言,坐死者十餘人。
冀二弟嘗私遣人出獵上黨,冀聞而捕其賓客,一時殺三十餘人,無生還者。
冀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納奸亡。
或取良人,悉為奴卑,至數千人,名曰「自賣人」。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會公卿,共議其禮。
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趨,斂履上殿,谒贊不名,禮儀比蕭何;悉以定陶、成陽餘戶增封為四縣,比鄧禹;賞賜金錢、奴婢、采帛、車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勳。
每朝會,與三公絕席。
十日一人,平尚書事。
宣布天下,為萬世法。
冀猶以所奏禮
斂以時服,皆以故衣,無更裁制。
殡已開冢,冢開即葬。
祭食如存,無用三牲。
孝子善述父志,不宜違我言也。
」及薨,帝親臨喪,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器、銀镂、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
皇後錢五百萬,布萬匹。
及葬,贈輕車介士,賜谥忠侯。
中宮親送,帝幸宣陽亭,瞻望車騎。
子冀嗣。
冀字伯卓。
為人鸢肩豺目,洞精目黨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
少為貴戚,逸遊自恣。
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騁馬鬥雞。
初為黃門侍郎,轉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騎、步兵校尉,執金吾。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
冀居職暴恣,多非法,父商所親客洛陽令呂放,頗與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讓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
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請以放弟禹為洛陽令,使捕之,盡滅其宗親、賓客百餘人。
商薨未及葬,順帝乃拜冀為大将軍,弟侍中不疑為河南尹。
及帝崩,沖帝始在襁褓,太後臨朝,诏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參錄尚書事。
冀雖辭不肯當,而侈暴滋甚。
沖帝又崩,冀立質帝。
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軍也。
」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鸩加煮餅,帝即日崩。
複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内嗟懼,語在《李固傳》。
建和元年,益封冀萬三千戶,增大将軍府舉高第茂才,官屬倍于三公。
又封不疑為颍陽侯,不疑弟蒙西平侯,冀子胤襄邑侯,各萬戶。
和平元年,重增封冀萬戶,并前所襲合三萬戶。
弘農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軍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諸子,則其妻宜為邑君。
诏遂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绂,比長公主。
壽色美而善為妖态,作愁眉,啼妝,堕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
冀亦改易輿服之制,作平上軿車,埤帻,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
壽性鉗忌,能制禦冀,冀甚寵憚之。
初,父商獻美人友通期于順帝,通期有微過,帝以歸商,商不敢留而出嫁之,冀即遣客盜還通期。
會商薨,冀行服,于城西私與之居。
壽伺冀出,多從倉頭,篡取通期歸,截發刮面,笞掠之,欲上書告其事。
冀大恐,頓首請于壽母,壽亦不得已而止。
冀猶複與私通,生子伯玉,匿不敢出。
壽尋知之,使子胤誅滅友氏,冀慮壽害伯玉,常置複壁中。
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倉令,得出入壽所。
壽見宮,辄屏禦者,托以言事,因與私焉。
宮内外兼寵,威權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谒辭之。
冀用壽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
冒名而為侍中、卿、校尉、郡守、長吏者十餘人,皆貪叨兇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拷,使出錢自贖,資物少者至于死徙。
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馬乘遺之,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奮母為其守臧婢,雲盜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奮兄弟,死于獄中,悉沒資财億七千餘萬。
其四方調發,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于冀,乘輿乃其次焉。
吏人赍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冀又遣客出塞,交通外國,廣求異物。
因行道路,發取伎女禦者,而使人複乘勢橫暴,妻略婦女,歐擊吏卒,所在怨毒。
冀乃大起第舍,而壽亦對街為宅,殚極土木,互相誇競。
堂寝皆有陰陽奧室,連房洞戶。
柱壁雕镂,加以銅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瑣,圖以雲氣仙靈。
台閣周通,更相臨望;飛梁石蹬,陵跨水道。
金玉珠玑,異方珍怪,充積臧室。
遠緻汗血名馬。
又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裡九陂,以像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馴獸,飛走其間。
冀、壽共乘辇車,張羽蓋,飾以金銀,遊觀第内,多從倡伎,鳴鐘吹管,酣讴竟路。
或連繼日夜,以騁娛恣。
客到門不得通,皆請謝門者,門者累千金。
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農,東界荥陽,南極魯陽,北達河、淇,包含山薮,遠帶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裡。
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經亘數十裡,發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年乃成。
移檄所在,調發生菟,刻其毛以為識,人有犯者,罪至刑死。
嘗有西域賈胡,不知禁忌,誤殺一兔,轉相告言,坐死者十餘人。
冀二弟嘗私遣人出獵上黨,冀聞而捕其賓客,一時殺三十餘人,無生還者。
冀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納奸亡。
或取良人,悉為奴卑,至數千人,名曰「自賣人」。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會公卿,共議其禮。
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趨,斂履上殿,谒贊不名,禮儀比蕭何;悉以定陶、成陽餘戶增封為四縣,比鄧禹;賞賜金錢、奴婢、采帛、車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勳。
每朝會,與三公絕席。
十日一人,平尚書事。
宣布天下,為萬世法。
冀猶以所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