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以威信稱。
遷郏令。
後車駕西征隗嚣,颍川資賊群起,郏賊延褒等衆三千餘人,攻圍縣舍,鲂率吏士七十許人,力戰連日,弩矢盡,城陷,鲂乃遁去。
帝聞郡國反,即馳赴颍川,鲂詣行在所。
帝案行鬥處,知鲂力戰,乃嘉之曰:「此健令也。
所當讨擊,勿拘州郡。
」褒等聞帝至,皆自髡剔,負鈇锧,将其衆請罪。
帝且赦之,使鲂轉降諸聚落,縣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還鲂誅之。
鲂責讓以行軍法,皆叩頭曰:「今日受誅,死無所恨。
」鲂曰:「汝知悔過伏罪,今一切相赦,聽各反農桑,為令作耳目。
」皆稱萬歲。
是時每有盜賊,并為褒等所發,無敢動者,縣界清靜。
十三年,遷魏郡太守。
二十七年,以高等入代趙憙為太仆。
中元元年,從東封岱宗,行衛尉事。
還,代張純為司空,賜爵關内侯。
二年,帝崩,使鲂持節起原陵,更封楊邑鄉侯,食三百五十戶。
永平四年,坐考隴西太守鄧融,聽任奸吏,策免,削爵士。
六年,顯宗幸魯,複行衛尉事。
七年,代陰嵩為執金吾。
鲂性矜嚴公正,在位數進忠言,多見納用。
十四年,诏複爵士。
明年,東巡郡國,留鲂宿衛南宮。
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肅宗許之。
其冬為五更,诏鲂朝賀,就列侯位。
元和二年,卒,時年八十六。
子柱嗣。
尚顯宗女獲嘉長公主,少為侍中,以恭肅謙約稱,位至将作大匠。
柱卒,子定嗣,官至羽林中郎将。
定卒,無子,國除。
定弟石,襲母公主封獲嘉侯,亦為侍中,稍遷衛尉。
能取悅當世,為安帝所寵。
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绶、玉B94B各一,拜子世為黃門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
自永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于是特诏以它縣租稅足石,今如舊限,歲入谷三萬斛,錢四萬。
遷光祿勳,遂代楊震為太尉。
及北鄉侯立,遷太傅,與太尉東萊劉喜參錄尚書事。
順帝既立,石與喜皆以阿黨閻顯、江京等策免,複為衛尉。
卒,子代嗣。
代卒,弟承嗣,為步兵校尉。
石弟珖,和帝時诏封楊邑侯,亦以石寵,官至城門校尉。
卒,子肅嗣,為黃門侍郎。
虞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
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練,遂上升上,占者以為吉。
及長,長八尺六寸,要帶十圍,力能扛鼎。
少為戶牖亭長。
時王莽貴人魏氏賓客放從,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見怨,故位不升。
性敦樸,不拘小節,又無鄉曲之譽。
王莽末,天下大亂,延常嬰甲胄,擁衛親族,B473禦抄盜,賴其全者甚衆。
延從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棄于溝中,延聞其号聲,哀而收之,養至成人。
建武初,仕執金吾府,除細陽令。
每至歲時伏臘,辄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期而還。
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後去官還鄉裡,太守富宗聞延名,召署功曹。
宗性奢靡,車服器物,多不中節。
延谏曰:「昔晏嬰輔齊,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鮮矣。
」宗不悅,延即辭退。
居有頃,宗果以侈從被誅,臨當伏刑,攬涕而歎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聞而奇之。
二十年東巡,路過小黃,高帝母昭靈後園陵在焉,時延為部督郵,诏呼引見,問園陵之事。
延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蘖,皆谙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
帝善之,敕延從駕到魯。
還經封丘城門,門下小,不容羽蓋,帝怒,使撻侍禦史,延因下見引咎,以為罪在督郵。
言辭激揚,有感帝意,乃制诰曰:「以陳留督郵虞延故,贳禦史罪。
」延從送車駕西盡郡界,賜錢及劍帶佩刀還郡,于是聲名遂振。
二十三年,司徒玉況辟焉。
時元正朝賀,帝望而識延,遣小黃門馳問之,即日召拜公車令。
明年,遷洛陽令。
是時,陰氏有客馬成者,常為奸盜,延收考之。
陰氏屢請,獲一書辄加E054二百。
信陽侯陰就乃訴帝,谮延多所冤枉。
帝乃臨禦道之館,親錄囚徒。
延陳其獄狀可論者在東,無理者居西。
成乃回欲趨東,延前執之,謂曰:「爾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燒。
今考實未竟,宜當盡法!」成大呼稱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
帝知延不私,謂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
後數日伏誅,于是外戚斂手,莫敢幹法。
在縣三年,遷南陽太守。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鄧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會,而容姿趨步,有出于衆,顯宗目之,
遷郏令。
後車駕西征隗嚣,颍川資賊群起,郏賊延褒等衆三千餘人,攻圍縣舍,鲂率吏士七十許人,力戰連日,弩矢盡,城陷,鲂乃遁去。
帝聞郡國反,即馳赴颍川,鲂詣行在所。
帝案行鬥處,知鲂力戰,乃嘉之曰:「此健令也。
所當讨擊,勿拘州郡。
」褒等聞帝至,皆自髡剔,負鈇锧,将其衆請罪。
帝且赦之,使鲂轉降諸聚落,縣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還鲂誅之。
鲂責讓以行軍法,皆叩頭曰:「今日受誅,死無所恨。
」鲂曰:「汝知悔過伏罪,今一切相赦,聽各反農桑,為令作耳目。
」皆稱萬歲。
是時每有盜賊,并為褒等所發,無敢動者,縣界清靜。
十三年,遷魏郡太守。
二十七年,以高等入代趙憙為太仆。
中元元年,從東封岱宗,行衛尉事。
還,代張純為司空,賜爵關内侯。
二年,帝崩,使鲂持節起原陵,更封楊邑鄉侯,食三百五十戶。
永平四年,坐考隴西太守鄧融,聽任奸吏,策免,削爵士。
六年,顯宗幸魯,複行衛尉事。
七年,代陰嵩為執金吾。
鲂性矜嚴公正,在位數進忠言,多見納用。
十四年,诏複爵士。
明年,東巡郡國,留鲂宿衛南宮。
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肅宗許之。
其冬為五更,诏鲂朝賀,就列侯位。
元和二年,卒,時年八十六。
子柱嗣。
尚顯宗女獲嘉長公主,少為侍中,以恭肅謙約稱,位至将作大匠。
柱卒,子定嗣,官至羽林中郎将。
定卒,無子,國除。
定弟石,襲母公主封獲嘉侯,亦為侍中,稍遷衛尉。
能取悅當世,為安帝所寵。
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绶、玉B94B各一,拜子世為黃門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
自永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于是特诏以它縣租稅足石,今如舊限,歲入谷三萬斛,錢四萬。
遷光祿勳,遂代楊震為太尉。
及北鄉侯立,遷太傅,與太尉東萊劉喜參錄尚書事。
順帝既立,石與喜皆以阿黨閻顯、江京等策免,複為衛尉。
卒,子代嗣。
代卒,弟承嗣,為步兵校尉。
石弟珖,和帝時诏封楊邑侯,亦以石寵,官至城門校尉。
卒,子肅嗣,為黃門侍郎。
虞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
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練,遂上升上,占者以為吉。
及長,長八尺六寸,要帶十圍,力能扛鼎。
少為戶牖亭長。
時王莽貴人魏氏賓客放從,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見怨,故位不升。
性敦樸,不拘小節,又無鄉曲之譽。
王莽末,天下大亂,延常嬰甲胄,擁衛親族,B473禦抄盜,賴其全者甚衆。
延從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棄于溝中,延聞其号聲,哀而收之,養至成人。
建武初,仕執金吾府,除細陽令。
每至歲時伏臘,辄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期而還。
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後去官還鄉裡,太守富宗聞延名,召署功曹。
宗性奢靡,車服器物,多不中節。
延谏曰:「昔晏嬰輔齊,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鮮矣。
」宗不悅,延即辭退。
居有頃,宗果以侈從被誅,臨當伏刑,攬涕而歎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聞而奇之。
二十年東巡,路過小黃,高帝母昭靈後園陵在焉,時延為部督郵,诏呼引見,問園陵之事。
延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蘖,皆谙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
帝善之,敕延從駕到魯。
還經封丘城門,門下小,不容羽蓋,帝怒,使撻侍禦史,延因下見引咎,以為罪在督郵。
言辭激揚,有感帝意,乃制诰曰:「以陳留督郵虞延故,贳禦史罪。
」延從送車駕西盡郡界,賜錢及劍帶佩刀還郡,于是聲名遂振。
二十三年,司徒玉況辟焉。
時元正朝賀,帝望而識延,遣小黃門馳問之,即日召拜公車令。
明年,遷洛陽令。
是時,陰氏有客馬成者,常為奸盜,延收考之。
陰氏屢請,獲一書辄加E054二百。
信陽侯陰就乃訴帝,谮延多所冤枉。
帝乃臨禦道之館,親錄囚徒。
延陳其獄狀可論者在東,無理者居西。
成乃回欲趨東,延前執之,謂曰:「爾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燒。
今考實未竟,宜當盡法!」成大呼稱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
帝知延不私,謂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
後數日伏誅,于是外戚斂手,莫敢幹法。
在縣三年,遷南陽太守。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鄧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會,而容姿趨步,有出于衆,顯宗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