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

關燈
之饒,觀其水泉之利,制屯田之術,習戰射之教,則威風遠暢,人安其業矣。

    若鎮太原,撫上黨,收百姓之歡心,樹名賢之良佐,天下無變,則足以顯聲譽,一朝有事,則可以建大功。

    惟大将軍開日月之明,發深淵之慮,監《六經》之論,觀孫、吳之策,省群議之是非,詳衆士之白黑,以超《周南》之迹,垂《甘棠》之風,令夫功烈施于千載,富貴傳于無窮。

    伊、望之策,何以加茲! 永既素重衍,為且受使得自置偏裨,乃以衍為立漢将軍,領狼孟長,屯太原,與上黨太守田邑等繕甲養士,扞衛并土。

     及世祖即位,遣宗正劉延攻天井關,與田邑連戰十餘合,延不得進。

    邑迎母弟妻子,為延所獲。

    後邑聞更始敗,乃遣使詣洛陽獻璧馬,即拜為上黨太守。

    因遣使者招永、衍,永、衍等疑不肯降,而忿邑背前約,衍乃遺邑書曰: 蓋聞晉文出奔而子犯宣其忠,趙武逢難而程嬰明其賢,二子之義當矣。

    今三王背畔,赤眉危國,天下蟻動,社稷颠隕,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馳馬之秋也。

    伯玉擢選剖符,專宰大郡。

    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奈何舉之以資強敵,開天下之匈,假仇雠之刃?豈不哀哉! 衍聞之,委質為臣,無有二心;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是以晏嬰臨盟,拟以曲戟,不易其辭;謝息守郕,脅以晉、魯,不喪其邑。

    由是言之,内無鈎頸之禍,外無桃萊之利,而被畔人之聲,蒙降城之恥,竊為左右羞之。

    且邾庶其竊邑畔君,以要大利,曰賤而必書;莒牟夷以土地求食,而名不滅。

    是以大丈夫動則思禮,行則思義,未有背此而身名能全者也。

    為伯玉深計,莫若與鮑尚書同情戮力,顯忠貞之節,立超世之功。

    如以尊親系累之故,能捐位投命,歸之尚書,大義既全,敵人纾怨,上不損剖符之責,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談,無愧天下。

    若乃貪上黨之權,惜全邦之實,衍恐伯玉必懷周趙之憂,上黨複有前年之禍。

    昔晏平仲納延陵之誨,終免栾高之難;孫林父違穆子之戒,故陷終身之惡。

    以為伯玉聞此至言,必若刺心,自非嬰城而堅守,則策馬而不顧也。

    聖人轉禍而為福,智士因敗以成勝,願自強于時,無與俗同。

     邑報書曰: 仆雖驽怯,亦欲為人者也,豈苟貪生而畏死哉!曲戟在頸,不易其心,誠仆志也。

     間者,老母諸弟見執于軍,而邑安然不顧者,豈非重其節乎?若使人居天地,壽如金石,要長生而避死地可也。

    今百齡之期,未有能至,老壯之間,相去幾何。

    誠使故朝尚在,忠義可立,雖老親受戮,妻兒橫分,邑之願也。

     間者,上黨黠賊,大衆圍城,義兵兩輩,入據井陉。

    邑親潰敵圍,拒擊宗正,自試智勇,非不能當。

    誠知故朝為兵所害,新帝司徒已定三輔,隴西、北地從風響應。

    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天下存亡,誠雲命也。

    邑雖沒身,能如命何? 夫人道之本,有恩有義,義有所宜,恩有所施。

    君臣大義,母子至恩。

    今故主已亡,義其誰為;老母拘執,恩所當留。

    而厲以貪權,誘以策馬,抑其利心,必其不顧,何其愚乎! 邑年三十,曆位卿士,性少嗜欲,情厭事為。

    況今位尊身危,财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 君長、敬通揭節垂組,自相署立。

    蓋仲由使門人為臣,孔子譏其欺天。

    君長據位兩州,加以一郡,而河東畔國,兵不入彘,上黨見圍,不窺大谷,宗正臨境,莫之能援。

    兵威屈辱,國權日損,三王背畔,赤眉害主,未見兼行倍道之赴,若墨翟累繭救宋,申包胥重胝存楚,衛女馳歸唁兄之志。

    主亡一歲,莫知定所,虛冀妄言,苟肆鄙塞。

    未能事生,安能事死?未知為臣,焉知為主?豈厭為臣子,思為君父乎!欲搖太山而蕩北海,事敗身危,要思邑言。

     衍不從。

    或訛言更始随赤眉在北,永、衍信之,故屯兵界休,方移書上黨,雲皇帝在雍,以惑百姓。

    永遣弟升及子媚張舒誘降涅城,舒家在上黨,邑悉系之。

    又書勸永降,永不答,自是與邑有隙。

    邑字伯玉,馮翊人也,後為漁陽太守。

    永、衍審知更始已殁,乃共罷兵,幅巾降于河内。

     帝怨衍等不時至,永以立功得贖罪,遂任用之,而衍獨見黜。

    永謂衍曰:「昔高祖賞季布之罪,誅丁固之功。

    今遭明主,亦何憂哉!」衍曰:「記有之,人有挑其鄰人之妻者,挑其長者,長者詈之,挑其少者,少者報之,後其夫死而取其長者。

    或謂之曰:'夫非罵爾者邪?'曰:'在人欲其報我,在我欲其罵人也。

    '夫天命難知,人道易守,守道之臣,何患死亡?」頃之,帝以衍為曲陽令,誅斬劇賊郭勝等,降五千餘人,論功當封,以讒毀,故賞不行。

     建武六年日食,衍上書陳八事:其一曰顯文德,二曰褒武烈,三曰修舊功,四曰招俊傑,五曰明好惡,六曰簡法令,七曰差秩祿,八曰撫邊境。

    書奏,帝将召見。

    初,衍為狼孟長,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

    是時,略為司空長史,讒之于尚書令王護、尚書周生豐曰:「衍所以求見者,欲毀君也。

    」護等懼之,即共排間,衍遂不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