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列傳第十四

關燈
,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 還月餘,會匈奴、烏桓寇扶風,援以三輔侵擾,園陵危逼,因請行,許之。

    自九月至京師,十二月複出屯襄國。

    诏百官祖道。

    援謂黃門郎梁松、窦固曰:「凡人為貴,當使可賤,如卿等欲不可複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

    」松後果以貴滿緻災,固亦幾不免。

     明年秋,援乃将三千騎出高柳,行雁門、代郡、上谷障塞。

    烏桓候者見漢軍至,虜遂散去,援無所得而還。

     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

    松去後,諸子問曰:「梁伯孫帝婿,貴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憚之,大人奈何獨不為禮?」援曰:「我乃松父友也。

    雖貴,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之。

     二十四年,武威将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複請行。

    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

    援自請曰:「臣尚能披甲上馬。

    」帝令試之。

    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

    帝笑曰:「瞿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餘人征五溪。

    援夜與送者訣,謂友人謂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常恐不得死國事。

    今獲所願,甘心瞑目,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

    」明年春,軍至臨鄉,遇賊攻縣,援迎擊,破之,斬獲二千餘人,皆散走入竹林中。

     初,軍次下隽,有兩道可人,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崄,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為疑。

    及軍至,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為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扼其喉咽,充賊自破。

    以事上之,帝從援策。

     三月,進營壺頭。

    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

    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為室,以避炎氣。

    賊每升險鼓噪,援辄曳足以觀之,左右哀其壯意,莫不為之流涕。

    耿舒與兄好畤侯弇書曰:「前舒上書當先擊充,糧雖難運而兵馬得用,軍人數萬争欲先奮。

    今壺頭竟不得進,大衆怫郁行死,誠可痛惜。

    前到臨鄉,賊無故自緻,若夜擊之,即可殄滅。

    伏波類西域賈胡,到一處辄止,以是失利。

    今果疾疫,皆如舒言。

    」弇得書,奏之。

    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責問援,因代監軍。

    會援病卒,松宿懷不平,遂因事陷之。

    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初,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甯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衤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緻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鹄不成尚類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車辄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季良名保,京兆人,時為越騎司馬。

    保仇人上書,訟保「為行浮薄,亂群惑衆,伏波将軍萬裡還書以誡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結,将扇其輕僞,敗亂諸夏」。

    書奏,帝召責松、固,以訟書及援誡書示之,松、固叩頭流血,而得不罪。

    诏免保官。

    伯高名述,亦京兆人,為山都長,由此擢拜零陵太守。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

    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

    時人以為南士珍怪,權貴皆望之。

    援時方有寵,故莫以聞。

    及卒後,有上書谮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

    馬武與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

    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茔,裁買城西數畝地槁葬而已。

    賓客故人莫敢吊會。

    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阙請罪。

    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後六上,辭甚哀切,然後得葬。

     又前雲陽令同郡朱勃詣阙上書曰: 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備于衆。

    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大臣曠然,鹹不自疑。

    夫大将在外,讒言在内,微過辄記,大功不計,誠為國之所慎也。

    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據聊而不下。

    豈其甘心末規哉,悼巧言之傷類也。

     竊見故伏波将軍新息侯馬援,拔自西州,欽慕聖義,間關險難,觸冒萬死,孤立群貴之間,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甯自知當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車駕西讨隗嚣,國計狐疑,衆營未集,援建宜進之策,卒破西州。

    及吳漢下隴,冀路斷隔,惟獨狄道為國堅守,士民饑困,寄命漏刻。

    援奉诏西使,鎮慰邊衆,乃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湧泉,勢如轉規,遂救倒縣之急,存幾亡之城,兵全師進,因糧敵人,隴、冀略平,而獨守空郡,兵動有功,師進辄克。

    铢鋤先零,緣入山谷,猛怒力戰,飛矢貫胫。

    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氣,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遂斬滅徵側,克平一州,間複南讨,立陷臨鄉,師已有業,未竟而死,吏士雖疫,援不獨存。

    夫戰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緻敗,深入未必為得,不進未必為非。

    人情豈樂久屯絕地,不生歸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事,名滅爵絕,國土不傳。

    海内不知其過,衆庶未聞其毀,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并興,宗親怖栗。

    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為之訟,臣竊傷之。

     夫明主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