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關燈
以便宜進軍。

    帝以梁前後違命,大怒,遣尚書宗廣持節軍中斬梁。

    廣不忍,乃檻車送京師。

    既至,赦之。

    月餘,以為中郎将,行執金吾事。

    北守箕關,擊赤眉别校,降之。

    三年春,轉擊五校,追至信都、趙國,破之,悉平諸屯聚。

    冬,遣使者持節拜梁前将軍。

    四年春,擊肥城、文陽,拔之。

    進與骠騎大将軍杜茂擊佼缰、蘇茂于楚、沛間,拔大梁、齧桑,而捕虜将軍馬武、偏将軍王霸亦分道并進,歲餘悉平之。

    五年,從救桃城,破龐萌等,梁戰尤力,拜山陽太守,鎮撫新附,将兵如故。

     數月征人,代歐陽歙為河南尹。

    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陽城下,東寫鞏川,及渠成而水不流。

    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慚懼,上書乞骸骨。

    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衆人稱賢,故擢典京師。

    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F530,談者F446嘩。

    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為濟南太守。

    」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

    十四年,卒官。

     子禹嗣。

    禹卒,子堅石嗣。

    堅石追坐父禹及弟平與楚王英謀反,棄市,國除。

     杜茂字諸公,南陽冠軍人也。

    初歸光武于河北,為中堅将軍,常從征伐。

    世祖即位,拜大将軍,封樂鄉侯。

    北擊五校于真定,進降廣平。

    建武二年,更封苦陉侯。

    與中郎将王梁擊五校賊于魏郡、清河、東郡,悉平諸營保,降其持節大将三十餘人,三郡清靜,道路流通。

    明年,遣使持節拜茂為骠騎大将軍,擊沛郡,拔芒。

    時,西防複反,迎佼彊。

    五年春,茂率捕虜将軍馬武進攻西防,數月拔之,彊奔董憲。

     東方既平,七年,诏茂引兵北屯田晉陽、廣武,以備胡寇。

    九年,與雁門太守郭涼擊盧芳将尹由于繁C549,芳将賈覽率胡騎萬餘救之,茂戰,軍敗,引入樓煩城。

    時,盧芳據高柳,與匈奴連兵,數寇邊民,帝患之。

    十二年,遣谒者段忠将衆郡弛刑配茂,鎮守北邊,因發邊卒築亭候,修烽火,又發委輸金帛缯絮供給軍士,并賜邊民,冠蓋相望。

    茂亦建屯田,驢東轉運。

    先是,雁門人賈丹、霍匡、解勝等為尹由所略,由以為将帥,與共守平城。

    丹等聞芳敗,遂共殺由詣郭涼;涼上狀,皆封為列侯,诏送委輸金帛賜茂、涼軍吏及平城降民。

    自是盧芳城邑稍稍來降,涼誅其豪右郇氏之屬,鎮撫赢弱,旬月間雁門且平,芳遂亡入匈奴。

    帝擢涼子為中郎,宿衛左右。

     涼字公文,右北平人也。

    身長八尺,氣力壯猛,雖武将,然通經書,多智略,尤曉邊事,有名北方。

    初,幽州牧朱浮辟為兵曹掾,擊彭寵有功,封廣武侯。

     十三年,增茂邑,更封脩侯。

    十五年,坐斷兵馬禀缣,使軍吏殺人,免官,削戶邑,定封參蘧鄉侯。

    十九年,卒。

     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與東平王等謀反,減死一等,國除。

    永初七年,鄧太後紹封茂孫奉為安樂亭侯。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也。

    少為縣吏。

    世祖徇颍川,以成為安集掾,調守郏令。

    及世祖讨河北,成即棄官步負,追及于蒲陽,以成為期門,從征伐。

    世祖即位,再遷護軍都尉。

     建武四年,拜揚武将軍,督誅虜将軍劉隆、振威将軍宋登、射聲校尉王賞,發會稽、丹陽、九江、六安四郡兵擊李憲,時帝幸壽春,設壇場,祖禮遣之。

    進圍憲于舒,令諸軍各深溝高壘。

    憲數挑戰,成堅壁不出,守之歲餘。

    至六年春,城中食盡,乃攻之,遂屠舒,斬李憲,追及其黨與,盡平江淮地。

     七年夏,封平舒侯。

    八年,從征破隗嚣,以成為天水太守,将軍如故。

    冬,征還京師。

    九年,代來歙守中郎将,率武威将軍劉尚等破河池,遂平武都。

    明年,大司空李通罷,以成行大司空事,居府如真,數月複拜揚武将軍。

     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備北邊,并領建義大将軍朱祐營。

    又代骠騎大将軍杜茂繕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橋,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築保壁,起烽燧,十裡一候。

    在事五六年,帝以成勤勞,征還京師。

    邊人多上書求請者,複遣成還屯。

    及南單于保塞,北方無事,拜為中山太守,上将軍印绶,領屯兵如故。

     二十四年,南擊武B32F蠻賊,無功,上太守印绶。

    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

    就國。

    三十二年卒。

     子衛嗣。

    衛卒,子香嗣,徙封棘陵侯。

    香卒,子豐嗣。

    豐卒,子玄嗣。

    玄卒,子邑嗣。

    邑卒,子醜嗣,桓帝時以罪失國。

    延熹二年,帝複封成玄孫昌為益陽亭侯。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衆侯宗室也。

    王莽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