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中,隆父禮與安衆侯崇起兵誅莽,事洩,隆以年未七歲,故得免。
及壯,學于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
谒歸,迎妻、子置洛陽。
聞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殺隆妻、子。
建武二年,封亢父侯。
四年,拜誅虜将軍,讨李憲。
憲平,遣隆屯田武當。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歲餘,上将軍印绶。
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
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
十五年,诏下州郡檢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牍上有書,視之,雲:「颍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
帝怒。
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
」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
」帝令虎贲将诘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
于是遣谒者考實,具知奸狀。
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餘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物免為庶人。
明年,複封為扶樂鄉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徵側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徵貳,斬首千餘級,降者二萬餘人。
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
及大司馬吳漢薨,隆為骠騎将軍,行大司馬事。
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将軍印绶,罷,賜養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請。
三十年,定封慎侯。
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
子安嗣。
傅俊字子衛,颍川襄城人也。
世祖徇襄城,俊以縣亭長迎軍,拜為校尉,襄城收其母弟宗族,皆滅之。
從破王尋等,以為偏将軍。
别擊京、密,破之,遣歸颍川,收葬家屬。
及世祖讨河北,俊與賓客十餘人北追,及于邯鄲,上谒,世祖使将颍川兵,常從征伐。
世祖即位,以俊為侍中。
建武二年,封昆陽侯。
三年,拜俊積弩将軍,與征南大将軍岑彭擊破秦豐,因将兵徇江東,揚州悉定。
七年,卒,谥曰威侯。
子昌嗣,徙封蕪湖侯。
建初中,遭母憂,因上書,以國貧不願之封,乞錢五十萬,為關内侯。
肅宗怒,貶為關内侯,竟不賜錢。
永初七年,鄧太後複封昌子鐵為高置亭侯。
堅镡字子亻及,颍川襄城人也。
為郡縣吏。
世祖讨河北,或薦镡者,因得召見。
以其吏能,署主簿。
又拜偏将軍,從平河北,别擊破大槍于盧奴。
世祖即位,拜镡揚化将軍,封氵隐強侯。
與諸将攻洛陽,而朱鲔别将守東城者為反間,私約镡晨開上東門。
镡與建義大将軍朱祐乘朝而入,與鲔大戰武庫下,殺傷甚衆,至旦食乃罷,朱鲔由是遂降。
又别擊内黃,平之。
建武二年,與右将軍萬脩徇南陽諸縣,而堵鄉人董?反宛城,獲南陽太守劉驎。
镡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遂棄城走還堵鄉。
鄧奉複反新野,攻破吳漢。
時,萬脩病卒,镡獨孤絕,南拒鄧奉,北當董?,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镡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
每急,辄先當矢石,身被三創,以此能全其衆。
及帝征南陽,擊破?、奉,以镡為左曹,常從征伐。
六年,定封合肥候。
二十六年,卒。
子鴻嗣。
鴻卒,子浮嗣。
浮卒,子雅嗣。
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也。
少時避仇,客居江夏。
王莽末,竟陵、西陽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從之,後入綠林中,遂與漢軍合。
更始立,以武為侍郎,與世祖破王尋等。
拜為振威将軍,與尚書令謝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鄲,請躬及武等置酒高會,因欲以圖躬,不克。
既罷,獨與武登叢台,從容謂武曰:「吾得漁陽、上谷突騎,欲令将軍将之,何如?」武曰:「驽怯無方略。
」世祖曰:「将軍久将,習兵,豈與我掾史同哉!」武由是歸心。
及謝躬誅死,武馳至射犬降,世祖見之甚悅,引置左右,每勞飨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為歡。
複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頭辭以不願,世祖愈美其意,因從擊群賊。
世祖擊尤來、五幡等,敗于慎水,武獨殿,還陷陣,故賊不得迫及。
進至安次、小廣陽,武常為軍鋒,力戰無前,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賊,窮追至平谷,浚靡而還。
世祖即位,以武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
建武四年,與虎牙将軍蓋延等讨劉永,武别擊濟陰,下成武、楚丘,拜捕虜将軍。
明年,龐萌反,攻桃城,武先與戰,破之;會車駕至,萌遂敗走
及壯,學于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
谒歸,迎妻、子置洛陽。
聞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殺隆妻、子。
建武二年,封亢父侯。
四年,拜誅虜将軍,讨李憲。
憲平,遣隆屯田武當。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歲餘,上将軍印绶。
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
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
十五年,诏下州郡檢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牍上有書,視之,雲:「颍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
帝怒。
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
」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
」帝令虎贲将诘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
于是遣谒者考實,具知奸狀。
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餘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物免為庶人。
明年,複封為扶樂鄉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徵側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徵貳,斬首千餘級,降者二萬餘人。
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
及大司馬吳漢薨,隆為骠騎将軍,行大司馬事。
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将軍印绶,罷,賜養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請。
三十年,定封慎侯。
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
子安嗣。
傅俊字子衛,颍川襄城人也。
世祖徇襄城,俊以縣亭長迎軍,拜為校尉,襄城收其母弟宗族,皆滅之。
從破王尋等,以為偏将軍。
别擊京、密,破之,遣歸颍川,收葬家屬。
及世祖讨河北,俊與賓客十餘人北追,及于邯鄲,上谒,世祖使将颍川兵,常從征伐。
世祖即位,以俊為侍中。
建武二年,封昆陽侯。
三年,拜俊積弩将軍,與征南大将軍岑彭擊破秦豐,因将兵徇江東,揚州悉定。
七年,卒,谥曰威侯。
子昌嗣,徙封蕪湖侯。
建初中,遭母憂,因上書,以國貧不願之封,乞錢五十萬,為關内侯。
肅宗怒,貶為關内侯,竟不賜錢。
永初七年,鄧太後複封昌子鐵為高置亭侯。
堅镡字子亻及,颍川襄城人也。
為郡縣吏。
世祖讨河北,或薦镡者,因得召見。
以其吏能,署主簿。
又拜偏将軍,從平河北,别擊破大槍于盧奴。
世祖即位,拜镡揚化将軍,封氵隐強侯。
與諸将攻洛陽,而朱鲔别将守東城者為反間,私約镡晨開上東門。
镡與建義大将軍朱祐乘朝而入,與鲔大戰武庫下,殺傷甚衆,至旦食乃罷,朱鲔由是遂降。
又别擊内黃,平之。
建武二年,與右将軍萬脩徇南陽諸縣,而堵鄉人董?反宛城,獲南陽太守劉驎。
镡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遂棄城走還堵鄉。
鄧奉複反新野,攻破吳漢。
時,萬脩病卒,镡獨孤絕,南拒鄧奉,北當董?,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镡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
每急,辄先當矢石,身被三創,以此能全其衆。
及帝征南陽,擊破?、奉,以镡為左曹,常從征伐。
六年,定封合肥候。
二十六年,卒。
子鴻嗣。
鴻卒,子浮嗣。
浮卒,子雅嗣。
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也。
少時避仇,客居江夏。
王莽末,竟陵、西陽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從之,後入綠林中,遂與漢軍合。
更始立,以武為侍郎,與世祖破王尋等。
拜為振威将軍,與尚書令謝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鄲,請躬及武等置酒高會,因欲以圖躬,不克。
既罷,獨與武登叢台,從容謂武曰:「吾得漁陽、上谷突騎,欲令将軍将之,何如?」武曰:「驽怯無方略。
」世祖曰:「将軍久将,習兵,豈與我掾史同哉!」武由是歸心。
及謝躬誅死,武馳至射犬降,世祖見之甚悅,引置左右,每勞飨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為歡。
複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頭辭以不願,世祖愈美其意,因從擊群賊。
世祖擊尤來、五幡等,敗于慎水,武獨殿,還陷陣,故賊不得迫及。
進至安次、小廣陽,武常為軍鋒,力戰無前,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賊,窮追至平谷,浚靡而還。
世祖即位,以武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
建武四年,與虎牙将軍蓋延等讨劉永,武别擊濟陰,下成武、楚丘,拜捕虜将軍。
明年,龐萌反,攻桃城,武先與戰,破之;會車駕至,萌遂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