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走過印度、烏茲别克斯坦、河中地區和波斯,并把他的旅途見聞記錄下來,一半寫成詩文,一半寫成散文。

    蘇丹獎勵了他,提高了他的薪俸,還為他和他的旅伴償付了一大筆欠款。

    後來,他又根據個人經曆和阿拉伯文以及波斯文的資料,寫成了一部有關印度海域的十分有用的著作。

     不過,蘇萊曼蘇丹的艦隊再也沒有染指過這些海域。

    他之所以在這片海域展開海上行動,是為了保持奧斯曼帝國對紅海的控制,并且阻止葡萄牙人長期霸占波斯灣的入口處。

    盡管蘇萊曼占據了亞丁,但是他所擁有的資源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在如此廣闊的海域上進行兩線作戰。

    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身上&mdash&mdash盡管他占領了奧蘭(Oran)[8],但是在多種目标之間忙于應付的查理五世也無法保住他在地中海西部的勢力。

     在蘇伊士以東,蘇萊曼還不得不再打一場短暫的戰争。

    在這裡有一個孤立的山地王國,名叫阿比西尼亞(Abyssinia)[9]。

    自從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這個基督教國家的統治者就試圖與葡萄牙人聯手,共同應對土耳其人的威脅。

    奧斯曼帝國給予紅海沿岸及其腹地的穆斯林酋長們越來越多的支持,使他們得以時斷時續地發動針對基督徒的戰争,并且最終奪取了阿比西尼亞的整個東部地區。

    有鑒于此,1540年,葡萄牙人派遣一支軍隊進入了阿比西尼亞,這支軍隊由瓦斯科·達伽馬的一個兒子統率。

    與此同時,一位年輕的統治者(當地人将他們的統治者稱作&ldquo尼格斯&rdquo,negus)登上了阿比西尼亞的王位。

    這位新君名叫克勞狄烏斯(Claudius),也被叫作格拉德烏斯(Gradeus),他甫一即位便與葡萄牙人聯手采取了攻勢,讓土耳其人在接下來的15年中都不得安甯。

    最終,蘇丹決定把那些長期以來得到自己支持的部落民衆集結起來,發動一場旨在征服努比亞(Nubia)[10]、進而從北方威脅阿比西尼亞的戰争。

    1557年,他奪取了紅海沿岸的港口馬薩瓦(Massawa),這座港口一直是葡萄牙人向内陸地區活動的大本營。

    這樣一來,克勞狄烏斯就隻能孤軍作戰,最終在兩年之後的一場戰鬥中陣亡。

    随着他的死亡,阿比西尼亞人的抵抗也偃旗息鼓。

    盡管這個基督教山地國家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獨立,但再也不能對其伊斯蘭鄰居構成任何威脅了。

     在地中海,巴巴羅薩的得意門生圖爾古特(Dragut,或者寫作Torghut)在他死後繼承了他的衣缽。

    圖爾古特來自安納托利亞,在埃及受的教育,曾經在馬木留克的軍隊中擔任炮手,鍛煉成了一名火炮專家。

    接着他又來到海上尋求冒險和财富。

     他的英勇表現吸引了蘇萊曼的注意,被蘇萊曼任命為蘇丹的槳帆船部隊的指揮官。

    從此以後,這個海盜就開始在艦隊總司令的指揮下,正式效命于飄揚着蘇丹旗幟的奧斯曼帝國艦隊。

    1551年,他們開始了行動。

    他們的對手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

    在撤出羅得島後,這個騎士團就駐紮在馬耳他島上。

    首先,圖爾古特從騎士團的手中奪取了的黎波裡,随後被正式任命為這座城市的總督。

     155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去世,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二世(PhilipII)[11]在墨西拿集結了一支龐大的基督教艦隊,打算奪回的黎波裡。

    他首先在陸軍的配合下奪取了傑爾巴島(這座島嶼曾經是巴巴羅薩的早期據點),并鞏固了該島的防禦。

    但是,他在這裡遭到了從金角灣出發的規模龐大的奧斯曼艦隊的突襲。

    基督教軍隊大驚失色,紛紛逃回自己的船隻。

    許多基督教船隻被擊沉,其餘的則逃回了意大利。

    圖爾古特十分狡猾地奪取了傑爾巴島上的所有水井,迫使口渴難耐的要塞守軍投降。

    自從查理五世出兵阿爾及爾之後,基督教世界還沒有在地中海上遭遇過這樣的慘敗。

    土耳其海盜們趁機控制了北非沿岸的大部分地區,隻有奧蘭還留在西班牙人的手裡。

    接着,他們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一直抵達加那利群島(Canaries)[12],四處尋找從新世界滿載财物而歸的西班牙商船隊。

     這樣一來,通向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上的最後一座堡壘&mdash&mdash馬耳他島&mdash&mdash的道路就暢通無阻了。

    醫院騎士團的這個根據地位于西西裡島的南方,控制着溝通東西的海峽,位置極具戰略意義,因此也就成了阻撓蘇丹取得地中海全面控制權的主要障礙。

    用圖爾古特的話說,已經到了&ldquo用煙把這一窩毒蛇熏出來&rdquo的時候了。

    蘇萊曼對此也十分認同。

    蘇丹和羅克塞拉娜的女兒、魯斯坦的遺孀米赫裡馬赫也一直影響着步入暮年的蘇萊曼。

    她告訴蘇萊曼,發起馬耳他島戰役、打敗異教徒是他的神聖使命。

    在大薩拉基裡奧宮裡,也不乏支持她的觀點的喧鬧聲。

    醫院騎士團俘獲了一艘從威尼斯駛往伊斯坦布爾的大型商船,而這艘商船是黑宦官總管的财産,上面滿載着價值高昂的奢侈品,其中有不少是屬于蘇丹後宮中地位顯貴的嫔妃的财物。

     年到古稀的蘇萊曼不打算像年輕時圍攻羅得島那樣親自率軍遠征馬耳他。

    他把指揮權分給了兩個人,由年輕的海軍總司令皮亞利帕夏(PialePasha)指揮海軍,老将穆斯塔法帕夏指揮陸軍,二人共同在象征着蘇丹的标志物&mdash&mdash飾有金球和新月、拖曳着馬尾的銘牌&mdash&mdash之下指揮作戰。

    蘇萊曼知道他們二人不和,特地要求他們要精誠團結,責令皮亞利要像尊重父親一樣尊重穆斯塔法,而穆斯塔法要像疼愛兒子一樣疼愛皮亞利。

    蘇萊曼的大維齊爾阿裡帕夏在送他們二人登船時歡快地說:&ldquo兩位生性快活、樂于享用咖啡和鴉片的紳士,開始了駛向海島的愉快之旅。

    我打賭他們的船上一定滿載着阿拉比卡咖啡豆和天仙子提取物。

    &rdquo不過,在地中海的戰事方面,蘇丹特别推崇圖爾古特的戰術和經驗,而且信賴一位名叫烏魯奇·阿裡(UlujAli)的冉冉升起的海盜新星,此人此時正在的黎波裡與圖爾古特待在一起。

    蘇萊曼聘請他們擔任這次遠征的參謀。

    他告訴大軍的兩位指揮官,要信任圖爾古特和烏魯奇·阿裡,任何行動沒有他們的建議和同意都不得施行。

     他們的對手是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讓·德·拉·瓦萊特(JeandelaValette),他是一位堅毅而狂熱的基督教戰士。

    他與蘇萊曼同歲,曾在羅得島圍攻戰時與他對壘。

    從那時起,他就決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騎士團。

    拉·瓦萊特既是一名戰術娴熟、久經戰陣的老兵,又是一位全身心奉獻于信仰的宗教領袖。

    在意識到對馬耳他的圍攻即将開始時,他向手下的騎士們發表了最後的勸勉:&ldquo今天将決定基督教信仰的命運,決定《福音書》是否要屈服于《古蘭經》。

    在加入騎士團時,我們曾把自己的性命許諾給上帝,現在就是我們兌現承諾的時刻。

    為主犧牲者将享有賜福。

    &rdquo 坐落在馬耳他島大港的城市叫馬爾薩(Marsa),其兩側是石頭山,守軍可以依托石頭工事防禦城市。

    在它南側的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