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馱運的黃金、珠寶和貴重的織物,獅子和其他來自非洲的野獸,以及用來充實蘇丹後宮的一大群披金戴銀的年輕基督徒女子。

    随着年齡漸長,巴巴羅薩的胡子已經花白,濃密的眉毛讓他看起來十分兇狠。

    他依然擁有強健的體格和旺盛的精力。

    在18名槳帆船船長的陪同下,巴巴羅薩在迪萬會議上向蘇丹緻敬。

    他手下這些經驗豐富的船長獲得了象征着榮譽的袍子和金錢的賞賜,巴巴羅薩本人則被任命為卡普丹帕夏(KapudanPasha),即海軍總司令。

    蘇丹命令他們&ldquo發揮造船方面的技藝&rdquo。

    于是,他們來到帝國的造船廠,監督造船事宜,加快了造船進度,改進了造船工藝。

    經過他們一個冬天的努力,蘇丹的海上力量迅速壯大,已經足以擴張至整個地中海海域和大部分的北非沿岸。

     巴巴羅薩十分積極地倡導土耳其人與法國人在地中海上密切合作。

    在他看來,兩國的聯合可以有效地對抗西班牙的海上力量。

    這也符合蘇丹的計劃,因為他已經決心繼續在海上&mdash&mdash而不是陸地上&mdash&mdash對抗皇帝查理五世。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本人也熱衷于這一安排,因為對他來說,這種聯合意味着他可以在對付效忠于皇帝的意大利城邦時,在地中海上得到直接的海上支援,這比在遙遠的多瑙河流域獲得間接的支援要好得多。

    于是,這成了土耳其人和法國人在1536年達成協定的原因之一。

    兩國在協定中還規定了秘密的共同防禦條款。

     1534年,就在蘇丹出發前往波斯前不久,巴巴羅薩率領着他得到重建的艦隊穿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了地中海。

    巴巴羅薩的艦隊是這一時代艦隊的典型,主要由大型的槳帆船(galley)組成。

    這種槳帆船可謂是當時的&ldquo戰列艦&rdquo,其動力主要依靠劃槳,槳手都是在戰争中俘獲的俘虜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奴隸;細長蓋倫船(leangalleon)相當于&ldquo驅逐艦&rdquo,更小、更快,槳手都是技藝更為娴熟的自由人;蓋倫帆船(galleon)則屬于&ldquo風帆戰列艦&rdquo,完全依靠帆來獲取動力;此外還有部分靠帆、部分靠槳的加萊賽戰船(galleasses)。

     巴巴羅薩向西進發,繞過墨西拿海峽,向北進入那不勒斯王國的海域,大肆破壞意大利的海岸和港口。

    不過,他更緊要的目标是完成他向蘇萊曼許諾過的任務&mdash&mdash奪取突尼斯。

    那裡的哈夫斯王朝(Hafsid)發生了血腥的内讧,國勢衰微。

    巴巴羅薩希望把從直布羅陀海峽到的黎波裡的整個北非海岸上的一連串海港都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和他自己的實際管轄之下。

    他打出幫助哈夫斯王朝一位流亡王子複辟的旗号,讓他手下的近衛軍在拉格萊塔(LaGoletta)登陸&mdash&mdash此地扼守着通往突尼斯湖港的水路。

    以前還隻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海盜的巴巴羅薩和他的兄長奧魯奇曾經把他們的槳帆船停放在這裡。

    巴巴羅薩本來已經準備好了發動進攻,但是懾于他的聲威,突尼斯的統治者穆萊·哈桑(MuleyHassan)直接逃走了。

    巴巴羅薩沒有理睬突尼斯王位繼承者的主張,把突尼斯并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這樣一來,土耳其人就獲得了一個戰略立足點,從南方控制了連接東西地中海的狹窄通道。

    此外,從這裡出發,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槳帆船襲擊馬耳他和西西裡。

    以前的羅得島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或醫院騎士團)現在就以馬耳他島為基地,而西西裡島在曆史上曾先後被從突尼斯出發的迦太基人和薩拉森人征服過。

    現在,西西裡島無疑成了土耳其人在地中海的下一個目标。

     皇帝查理五世立刻意識到了危險,他明白在這種形勢下西西裡島将不堪一擊。

    他先是試圖通過策劃陰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派了一名熟悉北非情況的熱那亞使節到突尼斯充當間諜,讓他争取下台的統治者穆萊·哈桑的支持,在那裡組織反對土耳其人的叛亂。

    如果這個計劃不能奏效,那麼他可以再通過賄賂的手段誘使巴巴羅薩背棄蘇丹,轉而為皇帝效忠;或者安排人暗殺巴巴羅薩。

    結果,巴巴羅薩發現了這套計劃,這名熱那亞間諜為此喪了命。

     于是,必須有所行動的查理五世從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各個港口糾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其中包括由安德裡亞·多利亞率領的400艘船隻,以及由西班牙人、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組成的帝國軍隊。

    1535年夏天,他們在靠近迦太基遺址的地方登陸。

    在奪取突尼斯城之前,他們必須先拿下扼守&ldquo海流咽喉&rdquo的拉格萊塔堡壘的雙塔,然後才能抵達突尼斯港。

    他們圍攻了24天,在土耳其人的激烈抵抗下付出了慘重的損失。

    守軍由一位來自士麥那的能幹的猶太人海盜頭目指揮,他們用船隻從湖港運來火炮,組織了有效的防禦。

    不過,這座要塞最終還是陷落了,主要因為聖約翰騎士團的一艘蓋倫帆船上的火炮在牆上打出了一個缺口。

    這艘船有八層甲闆,體積驚人,很可能是當時裝備最為精良的戰鬥船隻。

     于是,通往突尼斯城的道路在帝國軍隊的面前打開了。

    帝國軍隊進入了内湖,俘獲了巴巴羅薩大部分的船隻。

    不過,對可能的失敗有所準備的巴巴羅薩已經提前将他的體積最大、裝備最精良的槳帆船作為預備隊派到了位于突尼斯城和阿爾及爾之間的博恩(Bône)。

    接着,查理五世的陸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