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1520年,蘇萊曼登基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此時也恰逢歐洲文明的曆史轉折點。
封建制度奄奄一息,中世紀晚期的黑暗正逐漸被文藝複興的璀璨光芒所取代。
在擁有傑出個人能力的年輕君主的帶領下,更加成熟而文明的國家正在崛起。
16世紀屬于查理五世(CharlesV)和哈布斯堡王朝[1]、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I)和法國的瓦盧瓦王朝(Valois)、亨利八世和英格蘭的都铎王朝。
現在,這三位強大的君主又有了一位可以與他們匹敵的同侪&mdash&mdash被譽為&ldquo所羅門第二&rdquo[2]的26歲的蘇萊曼蘇丹。
在西方世界,蘇萊曼将成為基督教世界權力制衡中的重要一環;在東方的伊斯蘭世界,他将獲得巨大的榮耀。
在穆斯林的眼中,&ldquo十&rdquo是個得到祝福的數字:人有十根手指、十根腳趾和十種感官,《古蘭經》分為十個部分,《五書》(Pentateuch)[3]中有十誡,先知穆罕默德有十個門徒,伊斯蘭教的天堂裡有十重天,由十位天使守護其中。
而蘇萊曼正好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他的統治又開始于伊斯蘭教曆(Hegira)[4]中第十個世紀的開端。
東方世界傳統上認為,每個世紀之初時都會崛起一位偉人,而蘇萊曼就是這樣一位偉人,他是&ldquo完美數字的完美之人&rdquo,是天堂來的天使。
由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穆罕默德二世發動的後續征服戰,西方國家不得不認真對待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攻勢。
它們意識到,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不是暫時的,它們必須同時動用軍事和外交兩種手段來加以應對。
對意大利的各個國家來說,奧斯曼人的潛在威脅和有關與奧斯曼人的秘密聯盟的謠言成了十分有用的外交武器。
在這個宗教狂熱的時代,有很多人相信土耳其人的入侵将是對歐洲人罪孽的神聖審判。
有些地方會每天敲響&ldquo土耳其鐘&rdquo,提醒虔誠的人們到了忏悔和祈禱的時間。
十字軍的種種傳說預言道,土耳其人将會一直打到聖城科隆(Cologne),但他們會在那裡被一位基督徒皇帝&mdash&mdash而不是教皇&mdash&mdash擊敗,并且一直被趕到比耶路撒冷更遙遠的地方。
當查理五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很多人聲稱他就是這位傳說中的基督教世界的英雄。
由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聯姻和恰逢其時的死亡事件,查理五世的帝國疆域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蓋了尼德蘭、德意志、奧地利和西班牙。
它還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國、西西裡王國以及位于墨西哥和秘魯的據點。
查理五世繼承的奧地利領土與土耳其人的威脅隻隔了一道阿爾卑斯山;而在蘇萊曼的統治下,土耳其人的威脅将與日俱增。
盡管查理五世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了土耳其人的威脅,他眼下卻有一個更為直接的敵人: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
他正是在競争中擊敗了弗朗索瓦一世,才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
就在蘇萊曼剛剛登基不久,查理五世就與弗朗索瓦一世公然開戰。
查理五世的野心是把西方的基督教世界都統一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之下,而法國是這一夢想的一大障礙。
它隔開了查理五世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領地,威脅到了對他的軍事安全和貿易繁榮而言都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
此外,法國還打亂了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安排。
在這裡,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一直就邊界問題争吵不休。
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基督教世界的兩大強權相互對立。
這樣一來,穆斯林就并不總是基督教國家共同的敵人,反而經常成為潛在的受到歡迎的盟友。
此時的弗朗索瓦一世發現了這個道理。
盡管他曾經鼓吹由教皇組織針對土耳其人的十字軍東征,弗朗索瓦一世很快就開始尋求土耳其人的支持。
這是因為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敵人&mdash&mdash哈布斯堡王朝。
基于雙方的政治利益,他秘密地促成了這個&ldquo亵渎神明的百合花與新月的同盟&rdquo。
他一開始十分奸詐地企圖不讓基督教世界發現這一同盟。
可是,盡管有中斷和波折,這個同盟最終竟然延續了300多年。
蘇萊曼多次資助弗朗索瓦一世,曾在1533年為他提供了10萬枚達克特金币的援助,幫助他聯合英格蘭和德意志貴族一同反對查理五世。
兩年之後,弗朗索瓦一世又要了100萬枚達克特金币的資助。
他曾經向威尼斯的使者坦承,他認為奧斯曼帝國是唯一能夠讓歐洲諸國在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威脅下存活下來的力量。
每當查理五世指責弗朗索瓦一世的親穆斯林态度時,弗朗索瓦一世都會公開許諾加入
封建制度奄奄一息,中世紀晚期的黑暗正逐漸被文藝複興的璀璨光芒所取代。
在擁有傑出個人能力的年輕君主的帶領下,更加成熟而文明的國家正在崛起。
16世紀屬于查理五世(CharlesV)和哈布斯堡王朝[1]、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I)和法國的瓦盧瓦王朝(Valois)、亨利八世和英格蘭的都铎王朝。
現在,這三位強大的君主又有了一位可以與他們匹敵的同侪&mdash&mdash被譽為&ldquo所羅門第二&rdquo[2]的26歲的蘇萊曼蘇丹。
在西方世界,蘇萊曼将成為基督教世界權力制衡中的重要一環;在東方的伊斯蘭世界,他将獲得巨大的榮耀。
在穆斯林的眼中,&ldquo十&rdquo是個得到祝福的數字:人有十根手指、十根腳趾和十種感官,《古蘭經》分為十個部分,《五書》(Pentateuch)[3]中有十誡,先知穆罕默德有十個門徒,伊斯蘭教的天堂裡有十重天,由十位天使守護其中。
而蘇萊曼正好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他的統治又開始于伊斯蘭教曆(Hegira)[4]中第十個世紀的開端。
東方世界傳統上認為,每個世紀之初時都會崛起一位偉人,而蘇萊曼就是這樣一位偉人,他是&ldquo完美數字的完美之人&rdquo,是天堂來的天使。
由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穆罕默德二世發動的後續征服戰,西方國家不得不認真對待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攻勢。
它們意識到,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不是暫時的,它們必須同時動用軍事和外交兩種手段來加以應對。
對意大利的各個國家來說,奧斯曼人的潛在威脅和有關與奧斯曼人的秘密聯盟的謠言成了十分有用的外交武器。
在這個宗教狂熱的時代,有很多人相信土耳其人的入侵将是對歐洲人罪孽的神聖審判。
有些地方會每天敲響&ldquo土耳其鐘&rdquo,提醒虔誠的人們到了忏悔和祈禱的時間。
十字軍的種種傳說預言道,土耳其人将會一直打到聖城科隆(Cologne),但他們會在那裡被一位基督徒皇帝&mdash&mdash而不是教皇&mdash&mdash擊敗,并且一直被趕到比耶路撒冷更遙遠的地方。
當查理五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很多人聲稱他就是這位傳說中的基督教世界的英雄。
由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聯姻和恰逢其時的死亡事件,查理五世的帝國疆域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蓋了尼德蘭、德意志、奧地利和西班牙。
它還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國、西西裡王國以及位于墨西哥和秘魯的據點。
查理五世繼承的奧地利領土與土耳其人的威脅隻隔了一道阿爾卑斯山;而在蘇萊曼的統治下,土耳其人的威脅将與日俱增。
盡管查理五世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了土耳其人的威脅,他眼下卻有一個更為直接的敵人: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
他正是在競争中擊敗了弗朗索瓦一世,才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
就在蘇萊曼剛剛登基不久,查理五世就與弗朗索瓦一世公然開戰。
查理五世的野心是把西方的基督教世界都統一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之下,而法國是這一夢想的一大障礙。
它隔開了查理五世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領地,威脅到了對他的軍事安全和貿易繁榮而言都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
此外,法國還打亂了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安排。
在這裡,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一直就邊界問題争吵不休。
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基督教世界的兩大強權相互對立。
這樣一來,穆斯林就并不總是基督教國家共同的敵人,反而經常成為潛在的受到歡迎的盟友。
此時的弗朗索瓦一世發現了這個道理。
盡管他曾經鼓吹由教皇組織針對土耳其人的十字軍東征,弗朗索瓦一世很快就開始尋求土耳其人的支持。
這是因為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敵人&mdash&mdash哈布斯堡王朝。
基于雙方的政治利益,他秘密地促成了這個&ldquo亵渎神明的百合花與新月的同盟&rdquo。
他一開始十分奸詐地企圖不讓基督教世界發現這一同盟。
可是,盡管有中斷和波折,這個同盟最終竟然延續了300多年。
蘇萊曼多次資助弗朗索瓦一世,曾在1533年為他提供了10萬枚達克特金币的援助,幫助他聯合英格蘭和德意志貴族一同反對查理五世。
兩年之後,弗朗索瓦一世又要了100萬枚達克特金币的資助。
他曾經向威尼斯的使者坦承,他認為奧斯曼帝國是唯一能夠讓歐洲諸國在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威脅下存活下來的力量。
每當查理五世指責弗朗索瓦一世的親穆斯林态度時,弗朗索瓦一世都會公開許諾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