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最終完成征服君士坦丁堡這一偉業的征服者穆罕默德,是穆罕默德一世的孫子、穆拉德二世的兒子。
他的父親穆拉德二世是一位開明的君主,統治國家30年,以崇尚榮譽和公正著稱。
他真誠而質樸,關心人民的疾苦,因而也赢得了奧斯曼帝國臣民的愛戴和尊敬。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
然而,戰争和戰争的威脅卻一直籠罩着他。
他渴望和平,因為在他的父親結束了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之後,奧斯曼帝國需要時間來恢複内部的秩序和安定。
他渴求和平,也有他個人的因素,因為他喜歡閑适而恬靜的生活。
他不僅追求感官上的快樂,同時也享受精神和心靈上的愉悅。
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追求,他曾經兩次宣布将大位讓給他年輕的兒子,隻不過每一次都被迫收回成命。
從穆拉德二世即位伊始,他的和平夢想就不斷被歐洲和亞洲的敵人打破。
敵人的威脅迫使他采取行動,并且激發出他與生俱來的戰鬥熱情和軍事天賦。
不過,他也盡可能避免将他的士兵置于危險之中,在與對手磋商談判時務實公正,在履行和約時誠實守信。
他先是在近衛軍和烏理瑪的支持下挫敗了一次叛亂。
叛亂的領導者曾在其父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時于拜占庭皇帝的羽翼下避難,此時卻想要與他争奪蘇丹的大位。
挫敗叛亂後,穆拉德二世對君士坦丁堡展開了圍攻,第一次動用了可以轟擊城牆的火炮和可以移動的攻城塔。
不過,據說希臘人目睹了聖母瑪利亞現身的神奇景象,在守城時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與此同時,穆拉德又因為亞洲的事務分心,隻好解除了圍困。
從此以後,一直到穆拉德的兒子即位,君士坦丁堡有一代人的時間都沒有遭到奧斯曼人的圍攻。
此時,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已死,穆拉德便與曼努埃爾的繼任者約翰八世簽署了和約。
這一和約延緩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但也讓拜占庭帝國距離被徹底征服又近了一步&mdash&mdash在君士坦丁堡城牆之外,這個帝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土地了。
穆拉德率軍進入安納托利亞,前去鎮壓又一場叛亂。
他的弟弟穆斯塔法(Mustafa)公然反對他,當地的王公貴族也都起來作亂。
盡管穆斯塔法有卡拉曼尼亞人的支持,但他還是被穆拉德迅速擊敗,随即被絞死。
穆斯塔法叛亂的幕後主使是&ldquo偉大的卡拉曼&rdquo,一個難以駕馭、總是試圖與&ldquo偉大的土耳其人&rdquo[1]掰掰手腕的附庸。
後來,他又策動了兩次叛亂,也都遭遇了失敗,但每次穆拉德都寬仁地允許卡拉曼尼亞維持其附屬國的地位,沒有将其領土并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穆拉德把安納托利亞西部剩下的各個公國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此時,匈牙利人和威尼斯人在歐洲與奧斯曼人為敵,他們試圖把拜占庭帝國之前丢掉的土地奪到自己的手中。
匈牙利人夢想打造一個包含君士坦丁堡在内的泛斯拉夫帝國,而威尼斯人則想取得海上的霸權。
就在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将薩洛尼卡&mdash&mdash這座重要的港口一直是奧斯曼人和希臘人争奪的焦點&mdash&mdash賣給威尼斯共和國之後,穆拉德被迫采取了行動。
1430年,他攻占了這座城市,并将該城連同周邊的地區都并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對于威尼斯人來說,這是一場慘痛的失敗。
穆拉德禁止士兵屠殺當地的居民,他還在和約中允許威尼斯人在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内自由通行,從事海上貿易,并且承諾奧斯曼人不去襲擾飄揚着聖馬可旗幟[2]的島嶼和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城堡。
匈牙利人染指巴爾幹地區的熱情則随着西吉斯蒙德國王之死而重燃。
1437年西吉斯蒙德駕崩,沒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導緻國家陷入持續的動蕩。
穆拉德為了确保多瑙河以南的領土安全,加強奧斯曼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控制,在第二年出兵占領了塞曼德裡亞(Semendria),并趕走了塞爾維亞大公[3]焦爾吉·布蘭科維奇(GeorgeBrankovitch)[4]。
穆拉德原本允許塞爾維亞人在多瑙河河畔興建這座堅固的城堡,但是随着焦爾吉·布蘭科維奇實力的增強,穆拉德對他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而塞爾維亞大公也的确試圖與匈牙利人結盟并争取他們的援助。
穆拉德圍攻貝爾格萊德數月,沒能攻占這座核心城市。
不過,随着西吉斯蒙德的去世,穆拉德還是得以鞏固自己對瓦拉幾亞的控制。
同時奧斯曼劫掠者又恢複了渡過多瑙河進入匈牙利境内劫掠的活動。
此時,苦于内亂的匈牙利人急需一個統治者,最終決定邀請波蘭國王做他們的君主。
就這樣,波蘭國王瓦迪斯拉夫三世(W?adys?awIII)成了波蘭和匈牙利兩國的共主。
他的麾下湧現出一位匈牙利民族英雄&mdash&mdash匈雅提(Hunyadi),這位軍事領袖将在未來的20年中成為土耳其人的夢魇。
匈雅提也被稱作亞諾什·科爾維努斯·匈雅提(JohnCorvinusHuniades),土耳其人還給他取了個綽号叫&ldquo揚科&rdquo(Yanko)。
匈雅提出身于羅馬尼亞貴族世家,其家世十分神秘。
瓦迪斯拉夫國王很高興地委托他管理特蘭西瓦尼亞的一大片領土,後來又讓他負責掌管匈牙利。
對匈牙利人和塞爾維亞人來說,匈雅提就是具有浪漫色彩的&ldquo白衣騎士&rdquo,總是穿着閃亮的銀色盔甲,率領手下的騎兵發動沖鋒。
憑借戰場上的功績,他如同及時雨一般給基督教世界東部的人們帶去了希望
他的父親穆拉德二世是一位開明的君主,統治國家30年,以崇尚榮譽和公正著稱。
他真誠而質樸,關心人民的疾苦,因而也赢得了奧斯曼帝國臣民的愛戴和尊敬。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
然而,戰争和戰争的威脅卻一直籠罩着他。
他渴望和平,因為在他的父親結束了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之後,奧斯曼帝國需要時間來恢複内部的秩序和安定。
他渴求和平,也有他個人的因素,因為他喜歡閑适而恬靜的生活。
他不僅追求感官上的快樂,同時也享受精神和心靈上的愉悅。
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追求,他曾經兩次宣布将大位讓給他年輕的兒子,隻不過每一次都被迫收回成命。
從穆拉德二世即位伊始,他的和平夢想就不斷被歐洲和亞洲的敵人打破。
敵人的威脅迫使他采取行動,并且激發出他與生俱來的戰鬥熱情和軍事天賦。
不過,他也盡可能避免将他的士兵置于危險之中,在與對手磋商談判時務實公正,在履行和約時誠實守信。
他先是在近衛軍和烏理瑪的支持下挫敗了一次叛亂。
叛亂的領導者曾在其父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時于拜占庭皇帝的羽翼下避難,此時卻想要與他争奪蘇丹的大位。
挫敗叛亂後,穆拉德二世對君士坦丁堡展開了圍攻,第一次動用了可以轟擊城牆的火炮和可以移動的攻城塔。
不過,據說希臘人目睹了聖母瑪利亞現身的神奇景象,在守城時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與此同時,穆拉德又因為亞洲的事務分心,隻好解除了圍困。
從此以後,一直到穆拉德的兒子即位,君士坦丁堡有一代人的時間都沒有遭到奧斯曼人的圍攻。
此時,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已死,穆拉德便與曼努埃爾的繼任者約翰八世簽署了和約。
這一和約延緩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但也讓拜占庭帝國距離被徹底征服又近了一步&mdash&mdash在君士坦丁堡城牆之外,這個帝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土地了。
穆拉德率軍進入安納托利亞,前去鎮壓又一場叛亂。
他的弟弟穆斯塔法(Mustafa)公然反對他,當地的王公貴族也都起來作亂。
盡管穆斯塔法有卡拉曼尼亞人的支持,但他還是被穆拉德迅速擊敗,随即被絞死。
穆斯塔法叛亂的幕後主使是&ldquo偉大的卡拉曼&rdquo,一個難以駕馭、總是試圖與&ldquo偉大的土耳其人&rdquo[1]掰掰手腕的附庸。
後來,他又策動了兩次叛亂,也都遭遇了失敗,但每次穆拉德都寬仁地允許卡拉曼尼亞維持其附屬國的地位,沒有将其領土并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穆拉德把安納托利亞西部剩下的各個公國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此時,匈牙利人和威尼斯人在歐洲與奧斯曼人為敵,他們試圖把拜占庭帝國之前丢掉的土地奪到自己的手中。
匈牙利人夢想打造一個包含君士坦丁堡在内的泛斯拉夫帝國,而威尼斯人則想取得海上的霸權。
就在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将薩洛尼卡&mdash&mdash這座重要的港口一直是奧斯曼人和希臘人争奪的焦點&mdash&mdash賣給威尼斯共和國之後,穆拉德被迫采取了行動。
1430年,他攻占了這座城市,并将該城連同周邊的地區都并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對于威尼斯人來說,這是一場慘痛的失敗。
穆拉德禁止士兵屠殺當地的居民,他還在和約中允許威尼斯人在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内自由通行,從事海上貿易,并且承諾奧斯曼人不去襲擾飄揚着聖馬可旗幟[2]的島嶼和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城堡。
匈牙利人染指巴爾幹地區的熱情則随着西吉斯蒙德國王之死而重燃。
1437年西吉斯蒙德駕崩,沒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導緻國家陷入持續的動蕩。
穆拉德為了确保多瑙河以南的領土安全,加強奧斯曼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控制,在第二年出兵占領了塞曼德裡亞(Semendria),并趕走了塞爾維亞大公[3]焦爾吉·布蘭科維奇(GeorgeBrankovitch)[4]。
穆拉德原本允許塞爾維亞人在多瑙河河畔興建這座堅固的城堡,但是随着焦爾吉·布蘭科維奇實力的增強,穆拉德對他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而塞爾維亞大公也的确試圖與匈牙利人結盟并争取他們的援助。
穆拉德圍攻貝爾格萊德數月,沒能攻占這座核心城市。
不過,随着西吉斯蒙德的去世,穆拉德還是得以鞏固自己對瓦拉幾亞的控制。
同時奧斯曼劫掠者又恢複了渡過多瑙河進入匈牙利境内劫掠的活動。
此時,苦于内亂的匈牙利人急需一個統治者,最終決定邀請波蘭國王做他們的君主。
就這樣,波蘭國王瓦迪斯拉夫三世(W?adys?awIII)成了波蘭和匈牙利兩國的共主。
他的麾下湧現出一位匈牙利民族英雄&mdash&mdash匈雅提(Hunyadi),這位軍事領袖将在未來的20年中成為土耳其人的夢魇。
匈雅提也被稱作亞諾什·科爾維努斯·匈雅提(JohnCorvinusHuniades),土耳其人還給他取了個綽号叫&ldquo揚科&rdquo(Yanko)。
匈雅提出身于羅馬尼亞貴族世家,其家世十分神秘。
瓦迪斯拉夫國王很高興地委托他管理特蘭西瓦尼亞的一大片領土,後來又讓他負責掌管匈牙利。
對匈牙利人和塞爾維亞人來說,匈雅提就是具有浪漫色彩的&ldquo白衣騎士&rdquo,總是穿着閃亮的銀色盔甲,率領手下的騎兵發動沖鋒。
憑借戰場上的功績,他如同及時雨一般給基督教世界東部的人們帶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