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複仇

關燈
大多數男人均是這個情形。

    為此,他感到深受亵渎。

    他知道,大多數男人均是這個情形。

    他感到被出賣了,他知道大多數男人都有同感。

     他現在無所用心,隻想釋放他心中那地獄般的怒火。

    要擺脫它,隻有釋放它,因為它是無法化解的。

    三年來他一直為化解這怒火而努力,在地球上遊蕩着,以旅遊、新的體驗和自然美景來安慰自己。

    他現在知道這一切的代價了。

    一旦人的靈魂中出現那種迸裂,且是在強迫下因着屈辱而緻,體内組織就會破裂,液體火就會漸漸滲入他的血液中,對此,什麼都無濟于事。

    人内心深處的熔岩火會增生出更多的熔岩火,愈來愈烈,直至爆發。

    在熔岩火積郁之時,這人會變得愈來愈肆無忌憚。

    直到他肆無忌憚到毫無人性之時,熔岩的頂蓋就會砰然彈開,從而造成新的火山噴發。

    否則,他們就會變為死寂的岩石。

     理查德感到他正在接近火山的頂點。

    事實上他已經到達了。

    于是,他意識到,戰争期間俄國人一定到達過這一頂點;愛爾蘭人到達過;印度人曾接近過它;整個世界正漸漸走向這頂峰,整個世界。

    這正如同夏天到來一樣不可避免,遲早會來的,不可避免。

    否則,等來的就隻能是布滿死亡之石的荒野。

     可這是為什麼,為什麼?難道人的生命偏偏要與人的理性作對嗎?協約國非赢這場戰争不可,因為讓德國赢絕無任何好處。

    否則,就會有一場震撼人心的巨大災難。

    這也未必。

    一切都要順其自然才好。

     這,難道就是托瑪斯·哈代的“盲目命運’嗎?不,洛瓦特自言自語道。

    ——命運女神領引順其者前進,拖曳逆其者後退。

     命運女神?什麼樣的命運女神?這需要一個順從她們的男人來回答。

    男人不是境遇的産物,不是多少年來因果的結果,也不是進化的産物。

    他不是活上帝,不是宇宙精神的一部分。

    他也不是由力和化學品及器官組成的複雜體。

    他也不是愛的終結。

    他并非僅僅是上帝意志的工具。

    這一切,他都不是。

     男人按照他理想的自我活着。

    當境遇與他理想的自己相左時,他便詛咒境遇。

    如果這種對立堅持下去,他會詛咒事物的本質。

    再堅持下去,他就會成為一個宿命論者。

    宿命論者或機會主義者,諸如此類的人。

     這到底是誰之過?命運嗎?并不盡然。

    人堅持要有固定的理想自我,錯就錯在這上頭。

     可是,作為被意識所羁絆的動物,人注定要賦予自己某個理想的自我。

    他注定要這樣,而那些号稱沒有的人則比别人的理想更根深蒂固。

     人一定要有理想的自我。

    他注定是要依此做人,竭盡全力實現其理想的自我。

     但是這種理想是易于毀滅的,你就是說出大天來,任何理想都是易于毀滅的,甚至關于上帝、愛情。

    人類或自由的理想,甚至最偉大的理想也有其壽終正寝并毀滅的那一天。

    任何公式化的宗教歸根結底隻是個偉大的理想而已。

    一旦這理想得到了明确的表述,他的末日就到了。

    可是我們又非有理想不可。

     當一個男人被一個嶄新、活生生的理想所激勵并追随其真谛時,他就是。

    心甘情願被命運女神領引向前的人,如聖·保羅、希爾德布蘭德教皇、馬丁·路德、克倫威爾或亞伯拉罕·林肯那樣的人。

    可是,當這理想已死,可人還要堅持追求之,他就成了一個被動的人,命運女神就會毀滅他,如凱撒·威爾海姆、威爾遜總統或言而廣之,今日這世界。

     這是因為,将愛、自我犧牲和人類融入愛、博愛與和平的理想,這一切都死了,毫無疑問,死了。

    這偉大的理想死了。

     你何以知道的?摒棄精神的幻想,聆聽我們自己的靈魂即可。

     那麼,為什麼人們決不原諒這場戰争及其由這些好戰的權威們造成的屈辱?那是因為人們是被迫為一個已死的理想服役的。

    或許,不是為别的,僅僅是因為受到強迫,才使他們意識到這理想是死亡之理想。

    可是,所有那些留守國内的龌龊小官員們和海岸邊搞監督的人,還有那些在這場折磨的第一階段折磨人的下流醫生們,這些人從靈魂深處相信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對的嗎?不。

    他們壓根兒就沒有靈魂。

    他們有的隻是野獸般的意志,以此來欺辱别人。

    憑着這種意志,他們決意要為一個已死的理想而奮鬥并迫使别人就範。

    其最初的動機是欺壓人。

    人們要麼就範了,還有的人心裡是反戰的,但他們還是接受了這個死了的理想,不過濫竿其中,找個保護傘而已。

     所有的男人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