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旅語
關燈
小
中
大
dquo破海寇其策有三,防其源,困其進,間其黨也。
沿海出舡海口,查其家,注之冊,誘其親屬,俟寇回,谕其降以自新,不罪。
又嚴禁不使招引下舡,則在海者日減而無增,此防之策也。
海寇食必須米,飲必須泉,截其掠米汲泉之路可也。
可泊之處悉立鐵尖撞樁,隐于水面,礙其來舡可也。
調其聚泊,束刍灌油桴筏,随之順風縱火可也。
此困之策也。
或取重囚許釋其罪,持檄往喻,能殺大舡寇首來降者賞以爵,能殺小舡寇首來降者賞以金,登岸對陣,投戈自降者不罪,或用木牌朱漆書寫,順流浮至海舡聚處,寇必取視,自相猜疑而黨不固矣,此間之策也。
夫用間者,自古長勝之策,不特可消海寇而已也。
&rdquo 鳳岡趙子黃金謂奇峰楊子春芳曰:&ldquo學貴變化氣質,氣質變化甚難。
&rdquo奇峰子曰:&ldquo然躁者少容,雅者易随,虛者輕諾,察者太險,詐者多匿,怯者能忍。
躁斯直,雅斯親,虛斯誕,察斯鑿,詐斯罔,怯斯止,非學曷矯哉?&rdquo 霖川陳子鯉,易學也,與奇峰子論乾坤二象。
奇峰子曰:&ldquo孔子象乾之剛健以馬,象坤之順承以牛。
文王以龍象乾,周公以馬象坤。
是可見文王之為君也,周公之為相也,孔子之為師也。
&rdquo霖川子曰:&ldquo象者,象志乎?&rdquo 仰樗虞子志高問曰:&ldquo《易》、《詩》、《書》、《禮》、《春秋》,皆經也。
惟詩學不絕,何也?&rdquo奇峰子曰:&ldquo易聖學之淵也,強之下學則拂。
書淳世之務也,施之末俗則窒。
禮民情之恒也,律之君極則浕。
春秋衰國之事也,稽之盛王則陋。
詩者播上下,達貴賤,齊隐顯,觸憂樂,通治亂,其天地元聲乎?故三百篇後作者不可勝紀。
或悼時幽憤,或經世唣谟,今時人文盛矣,觀風者盍亦采之陳治哉?&rdquo 熙台劉子炌與奇峰子論夷狄盛衰,奇峰子曰:&ldquo夷狄盛衰系中國,國治昌明,夷狄雖盛亦衰;國治微闇,夷狄雖衰亦盛。
靖康,夷狄其盛之盛乎?熙甯,夷狄其衰之盛乎?&rdquo 《中庸》五達道,有曰朋友之交也。
仰崖子歎曰:&ldquo交之義大矣哉!心孚道合之謂交,非特朋友、君臣、父子、夫婦、昆弟皆然,是以君臣之交見于唐虞,父子之交見于文武,夫媍之交見于梁孟,昆弟之交見于祥覽。
籲!下此亦鮮矣。
故阿衡之不惠,其君非不明也。
孝已之見逐于父非不仁也,會稽之妻請去其夫非不貞也。
薛氏之弟有訟其兄非不友也,其如心之未孚,道之未合,何哉?故君子明白以啟發之,誠恻以感動之。
不見人之非,不見我之是,所以積久而待交也。
交義合而國家之務成矣。
或謂子之言交信大矣,聖人奚獨系之于朋友哉?曰朋友人倫之紀綱也,系之朋友而四倫可推也,人特未之察也。
&rdquo 仰崖子曰:&ldquo萬物從虛中來,故人心本虛,虛故靈,靈故與天地合德。
今人讀《中庸》稍知誠之為貴,而不知虛之為先。
未有心之不虛而能誠者,故虛者物之始也,誠者物之成也,虛者善之入也,誠者善之實也。
&rdquo 仰崖子曰:&ldquo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孔子言人心素有也。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
孟子言吾心素有也,以吾心素有而通,人心素有其性,一也,此萬物皆備于我之征也。
故朱子曰:&lsquo天下無性外之物。
&rsquo&rdquo
沿海出舡海口,查其家,注之冊,誘其親屬,俟寇回,谕其降以自新,不罪。
又嚴禁不使招引下舡,則在海者日減而無增,此防之策也。
海寇食必須米,飲必須泉,截其掠米汲泉之路可也。
可泊之處悉立鐵尖撞樁,隐于水面,礙其來舡可也。
調其聚泊,束刍灌油桴筏,随之順風縱火可也。
此困之策也。
或取重囚許釋其罪,持檄往喻,能殺大舡寇首來降者賞以爵,能殺小舡寇首來降者賞以金,登岸對陣,投戈自降者不罪,或用木牌朱漆書寫,順流浮至海舡聚處,寇必取視,自相猜疑而黨不固矣,此間之策也。
夫用間者,自古長勝之策,不特可消海寇而已也。
&rdquo 鳳岡趙子黃金謂奇峰楊子春芳曰:&ldquo學貴變化氣質,氣質變化甚難。
&rdquo奇峰子曰:&ldquo然躁者少容,雅者易随,虛者輕諾,察者太險,詐者多匿,怯者能忍。
躁斯直,雅斯親,虛斯誕,察斯鑿,詐斯罔,怯斯止,非學曷矯哉?&rdquo 霖川陳子鯉,易學也,與奇峰子論乾坤二象。
奇峰子曰:&ldquo孔子象乾之剛健以馬,象坤之順承以牛。
文王以龍象乾,周公以馬象坤。
是可見文王之為君也,周公之為相也,孔子之為師也。
&rdquo霖川子曰:&ldquo象者,象志乎?&rdquo 仰樗虞子志高問曰:&ldquo《易》、《詩》、《書》、《禮》、《春秋》,皆經也。
惟詩學不絕,何也?&rdquo奇峰子曰:&ldquo易聖學之淵也,強之下學則拂。
書淳世之務也,施之末俗則窒。
禮民情之恒也,律之君極則浕。
春秋衰國之事也,稽之盛王則陋。
詩者播上下,達貴賤,齊隐顯,觸憂樂,通治亂,其天地元聲乎?故三百篇後作者不可勝紀。
或悼時幽憤,或經世唣谟,今時人文盛矣,觀風者盍亦采之陳治哉?&rdquo 熙台劉子炌與奇峰子論夷狄盛衰,奇峰子曰:&ldquo夷狄盛衰系中國,國治昌明,夷狄雖盛亦衰;國治微闇,夷狄雖衰亦盛。
靖康,夷狄其盛之盛乎?熙甯,夷狄其衰之盛乎?&rdquo 《中庸》五達道,有曰朋友之交也。
仰崖子歎曰:&ldquo交之義大矣哉!心孚道合之謂交,非特朋友、君臣、父子、夫婦、昆弟皆然,是以君臣之交見于唐虞,父子之交見于文武,夫媍之交見于梁孟,昆弟之交見于祥覽。
籲!下此亦鮮矣。
故阿衡之不惠,其君非不明也。
孝已之見逐于父非不仁也,會稽之妻請去其夫非不貞也。
薛氏之弟有訟其兄非不友也,其如心之未孚,道之未合,何哉?故君子明白以啟發之,誠恻以感動之。
不見人之非,不見我之是,所以積久而待交也。
交義合而國家之務成矣。
或謂子之言交信大矣,聖人奚獨系之于朋友哉?曰朋友人倫之紀綱也,系之朋友而四倫可推也,人特未之察也。
&rdquo 仰崖子曰:&ldquo萬物從虛中來,故人心本虛,虛故靈,靈故與天地合德。
今人讀《中庸》稍知誠之為貴,而不知虛之為先。
未有心之不虛而能誠者,故虛者物之始也,誠者物之成也,虛者善之入也,誠者善之實也。
&rdquo 仰崖子曰:&ldquo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孔子言人心素有也。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
孟子言吾心素有也,以吾心素有而通,人心素有其性,一也,此萬物皆備于我之征也。
故朱子曰:&lsquo天下無性外之物。
&rsquo&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