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旅語

關燈
傳曰:&ldquo古者于旅也語。

    夫旅衆也,衆聚不容無語,相成也。

    法兌麗澤。

    &rdquo嘉靖戊申季冬朔,廣呂約會文昌祠,凡十有一人。

    衆矣聚而語,語而紀,紀而成秩,題曰《文昌旅語》。

    姓名見語中,沂陽王文祿秉筆紀之,乃僭引雲。

     兩山徐子楩曰:&ldquo秋間,子遊張公洞,勝概,請悉言之。

    &rdquo沂陽王子文祿曰:&ldquo山半一竅,秉火入,穹窿敞豁,由暗達明,如重窯,石白如玉,其底石闆棱層如斧鑿下,其上有石膏流結為柱,為人掌、人形。

    北上一竅,由山頂出,天光照雲。

    &rdquo兩山子曰:&ldquo山阜厚也,曷奇巧如斯?&rdquo謙謙仇子俊卿曰:&ldquo開辟初,土石相擁而成山,洪流蕩激,沙土汩去,如癰腫既潰,惟石窿然,獨存仰崖。

    &rdquo胡子憲仲曰:&ldquo花瓣之齊,色香之備,皆化工之巧。

    &rdquo沂陽子曰:&ldquo山譬人骨,土譬人肉,骨中皆空。

    則凡山皆空,特無竅可入見,其阜厚耳。

    石膏鐘乳不猶骨髓乎?&rdquo 謙謙子曰:&ldquo嘉靖初年,漁人于苕溪中網得一石,圓大如鵝,子内铿然有聲,擊碎之有銅牌一方,上刻&lsquo宣聖&rsquo二字。

    東沙劉子熠曰:&lsquo其殆前次開辟有此牌。

    &rsquo渾沌之時灰砂滾而包裹之者乎?&rdquo 少豐顧子蓂曰:&ldquo客有自雲中來者,雲威遠有一男子,嘗習飛狀,遂飛去不複返。

    陽和有一女子,年可十六七,忽化為男,此何異也?&rdquo兩山子曰:&ldquo此陰陽失調所緻也,男陽道也而能飛陽失節也。

    女陰質也而化男,陰氣縱也。

    陽失節故佚而不甯,陰氣縱故變而為幻,氣化不得,其樂理固然耳。

    &rdquo少豐子曰:&ldquo然則冀北之山坼地震,冬月而龍見雷鳴,亦陰陽失調之故與?&rdquo兩山子曰:&ldquo山與地皆靜物也,理宜貞以安,而坼且震焉,是陰精不固。

    龍與雷皆動象也,冬宜閉以蟄而且鳴焉,是陽精不藏。

    陽陰之精不固不藏,是發天地之房。

    &rdquo 謙謙子曰:&ldquo近日海寇剽掠為患,倏來忽去,備之無餘力,攻之無定形,問以保東南民社而安室家也。

    &rdquo東沙子曰:&ldquo聞諸洪武、永樂間,倭夷數犯而莫禦。

    今惟漳寇耳,且敕巡撫嚴督之,是以激而變生。

    欲弭之請考前之無寇者,何謹微以防漸,不必過嚴不治,治之而寇息矣。

    &rdquo少豐子曰:&ldquo禦海寇與山寇不同,故禦山寇利用攻,禦海寇利用守,攻貴神速,守貴招降。

    是以憲臣廣投檄文以誘其從,将臣勤加巡望以嚴其備,則海寇得生而居民無擾也。

    &rdquo沂陽子曰:&ldquo禦寇無難在得人,在據險,在利器,在足饷,在令嚴。

    夫統率纨绮,士卒尪羸,人匪得也。

    南藍田以及興福東龍王以膺琴台、北武場以至楊村,疏而且曠,險弗據也。

    戈矛幹脆而鐵繡,甲胄線穿而紙糊,器不利也。

    歲久不支,包侵為弊,枵腹稱貸,妻子啼饑,饷不足也。

    守而敵者無功,退而逃者不罪,令匪嚴也。

    必總戎者身先行伍,内守者勤加策應。

    伏兵以絕汲,道窎遠,居民則徙之入城,此保海鹽一隅之策。

    若欲海寇悉平,必須憲臣奏請,沿海凡泊船處所多設市舶司,有貨稅貨,無貨稅舡,舡出地方,給以票證,人皆好生而嗜利,化寇而為善良,且因以裕國用矣。

    &rdquo仰崖子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