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贊

關燈
之言,能無從乎"!二人可謂法語,江陵果不丁憂,可謂能從矣,何處尋優場也? 十七王安石 王安石向蘇東坡言:"楊子雲大賢,其仕王莽校書投閣之事,必後人所誣枉,劇秦美新亦好事者所為。

    "東坡說:"正是,我也有些疑心,隻怕漢朝原沒個楊子雲。

    " 贊曰:世之好辯者說的天方地圓,無有了期。

    東坡猶是戲言。

    有說文中子隋朝無此人者,使人心中恍忽,恐宋朝亦沒個王安石也。

     十八端公 北方男子跳神,叫做端公。

    有一端公教着個徒弟,一日端公出外,有人來請跳神,這徒弟剛會打鼓唱歌,未傳真決,就去跳神。

    到了中間不見神來附體,沒奈何信口扯了個神靈,亂說一篇,得了錢米回家。

    見他師傅,說道:"好苦。

    "把他跳神之事說與師傅。

    師傅大驚,"徒弟你怎麼知道?我原來就是如此。

    " 贊曰:此端公過于忠厚。

    徒弟問他,何不說跳神極是難事,妙訣不可輕傳,恐瀉天機,鬼神責譴,須是三年五載,方可傳授。

    你既行的去,且将就應付。

    可惜輕易說了實話,所謂"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也。

     十九蔔者子 蔔者子不習本業,父譴怒之。

    子曰:"此甚易耳。

    "次日有從風雨中求蔔者,父命子試為之,子即問曰:"汝東北方來乎?"曰:"然。

    "曰:"汝姓張乎?"曰"然。

    "複問:"汝為尊正蔔乎?"亦曰:"然。

    "其人蔔畢而去。

    父驚問曰:"爾何前知如此?"子答雲:"今日乃東北風,其人面西而來,肩背盡濕,是以知之。

    傘柄明刻清河郡,非張姓而何?且風雨如是,不為妻誰肯為父母出來?"贊曰:蔔者子甚是聰明,可惜不曾讀《孟子》。

    若讀了《孟子》時,便知人性皆善,豈有視父母反輕于妻之理? 二零楊衡 楊衡初隐廬山,有盜其文登第者。

    衡因詣阙,亦登第,見其人怒曰:"'-一鶴聲飛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衡曰:"猶可恕也。

    " 贊曰:此賊還是識貨,"-一鶴聲飛上天",原不消偷,隻是不知他偷的如何? 二一高洋 高洋有一美人薛氏,素所鐘愛。

    偶因小過支解之,以其股為琵琶,每彈之辄歎曰;"佳人難再得。

    "贊曰:元人雲:"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孰有磔之而琶其股者乎①?情之所鐘,盡在高洋矣。

    注釋①磔:古代分裂肢體的酷刑。

     二二趙孟頫 趙魏公孟頫有一私印曰"水晶宮道人",周草窗以"瑪瑙寺行者"對之,趙遂不用此印。

    後見草窗同郡崔進之藥肆懸一牌曰"養生主藥室",趙以"敢死軍醫人"對之,崔亦不複設此牌。

    趙語人曰:"我今日方為水晶宮吐氣。

    " 贊曰:曾見一巡撫,其兄被一親王打死,他做巡撫,盡力摧折各王府,以緻棍徒将王墳樹木都砍了,還問王府官罪名,隻是要吐氣也。

     二三三教 一人尊奉三教,塑像先孔子,次老君,次釋迦。

    道士見之,即移老君于中。

    僧來,又移釋迦于中。

    士來,仍移孔子于中。

    三聖自相謂曰:"我們自好好的,卻被人搬來搬去,搬得我們壞了。

    "贊曰:三個聖人都有徒弟,各尊其師,誰肯相讓?原來一處坐不的。

    孔子有個徒弟姓管,卻抵死要讓釋迦首坐,與他人師弟之情迥别。

     二四豈有此理 一人習學言語,聽人說"豈有此理",心甚愛之,時時溫習。

    偶因過河忙亂,忽然忘記,繞船尋覓,船家問他失落何物?曰:"是句話。

    "船家說道:"話也失落的,豈有此理。

    "其人說:"你拾著何不早說?" 贊曰:凡事用心專一,縱然遺失,自有撞遇處,觀此人可知矣。

    "豈有此理"卻有許多變化,有說"豈有此說"者,有說"焉有此理"者,有說"豈有是理"者,又有隻用"豈有"二字者,說與此人,即不敢複上船矣。

     二五手本 天順中,吏部某郎中行手本于翰林,簽名字畫甚大。

    劉文安公定之戲書其後曰:"諸葛大名垂宇宙,君今名大欲如何?縱于事體全無礙,隻恐臨池費墨多。

    " 贊曰:前輩名字原不甚大,想是劉公名字太小耳。

    所貴于作官者,全在得寫大字。

    縱大似拳頭,一生消的幾錠墨?劉公可謂不知大體者也。

     二六南風詩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一有司誦此詩,作"追吾民之财兮",所謂詩言志也。

     贊曰:《南風》之詩,便是盛夏時候,二(以下十三字原闆爛蝕未能辨識)此真賢父母也,他人一味追财,那管百姓死活。

     二七草書 張丞相好草書,一日書滿紙,令其侄錄之。

    侄不識,問之丞相,亦自不識,曰:"何不早問?緻吾忘之。

    " 贊曰:字到妙處,原不可識。

    近年一文人好奇,人多不解,問他,他也不解,曰:"此必謄寫之差。

    "及取出原稿,卻又不差。

    看來原不消問,不知不問,玄之又玄。

     二八佛印 東坡與佛印說:"古人常以僧對鳥,如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雲:'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

    "'佛印日:"今日老僧卻與相公對。

    " 贊曰:宋孝武帝言:"人好嘲谑,未有不遇其敵者。

    "東坡之谑原拙,非佛印之巧也。

    "僧敲月下門",是說所見,至于聞啄木鳥,疑僧叩門,不知别樣人叩門之聲與僧何所分辨? 二九認鞋 有人暮夜歸家叩門,其妻與人同宿,慌忙起來,其人從窗中逃走,遺下鞋在床下。

    其妻開門,夫見鞋佯為不見,欲到明日查考。

    其妻待夫熟睡,将鞋隐藏。

    次日,夫起,細看其鞋,說道:"原來就是我的鞋,幾乎虧了人。

    " 贊曰:此人見而示之不見,亦有權術;而不免為妻所欺,隻是火性太少也。

     三零吃豬肚 一監司講學人也,每日要吃豬肚,因遇天旱,祈禱斷屠,仍要豬肚。

    屠戶禀稱斷屠,監司說道:"那管斷屠不斷屠,我隻要豬肚便了。

    " 贊曰:斷屠隻是張挂告示,與吃肚原不相妨。

    縱使一人不吃肚,他人吃肉者多,如何斷得?終是講學人見的透。

     三一高綽 高綽為冀州刺史,暴橫不法,齊後主聞之,诏鎖詣行在,至而赦之。

    問在州何者最樂,對曰:"多取蠍及狙置一處,極樂。

    "後主即令索蠍,得三升,置大浴盆内,使人裸卧其中,宛轉号哭。

    帝與綽臨視,喜笑不已,謂綽曰:"如此樂事,何不馳驿奏聞?"贊曰:後主系高綽而随釋之,問以州中樂事,綽以蠍螫狙,而後主以人代之,可謂告往知來,又恨其知之不早,其灑落之契,千載可想也。

     三二邵箎 宋朝某官邵箎上殿洩氣,降為知州。

    邵胡須上卷,時人稱為洩氣獅子。

     贊曰:邵箎流風餘韻,他無所聞,以上殿洩氣,至今傳之,不然,幾與草木同腐矣。

     三三象太小 安南國使臣進象,招路人看。

    一人說:"這象大小。

    "使臣說:"怎見得象小?"其人說:"我家許多象,都比這象大。

    "使臣說:"朝廷家方才有象,你家如何養象?我就上本。

    "此人跪下說:"我家原來沒象,隻是說句大話兒。

    " 贊曰:莊子說:"鲲化為鵬。

    "鲲是尋常有的,他卻說是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