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贊

關燈
《笑贊》題詞 書傳之所紀,目前之所見,不乏可笑者,世所傳笑談乃其影子耳。

    時或憶及,為之解頤,此孤居無悶之一助也。

    然亦可以談名理,可以通世故,染翰舒文者能知其解,其為機鋒之助良非淺鮮。

    漫錄七十二則,各為之贊,名《笑贊》雲。

     一太行山 一儒生以"太行山"作"代形山"。

    一儒生曰:"乃'泰杭'耳。

    "其人曰:"我親到山下,見其碑也。

    "相争不決,曰:"我二人賭一東道,某學究識字多,試往問之。

    "及見學究問之,學究曰:"是'代形'也。

    "輸東道者怨之。

    學究曰:"你雖輸一東道,卻教他念一生别字。

    "贊曰:學究之存心忍矣哉,使人終身不知"太行山",又謂天下人皆不識字。

    雖然,與之言必不信也,蓋彼已見其碑矣。

     二推官 嘉靖中,一進士初仕推官,性極執拗,嘗以賈島"推敲"之字作"吹敲"。

    或告之曰;"此是頹字音。

    "進士曰:"這等說,我做的是頹官。

    "贊曰:此進士現做推官,無怪乎其不更讀也。

    鄭三娘不識四字,豈容有散字音乎?大抵一字止可一音,一物止可一名,何須諧聲假借,惑亂後學,此亦古人之過也。

     三僧與士人 有士人入寺中,衆僧皆起,一僧獨坐。

    士人曰:"何以不起?"僧曰:"起是不起,不起是起。

    "士人以禅杖打其頭。

    僧曰:"何以打我?"士人曰:"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贊曰:此僧之論,其于禅機深矣,而不能忍禅杖之痛。

    近日士子作文,皆拾此僧之唾,以為文章之三味,主司皆宜黜之。

    告以黜是不黜,不黜是黜也。

     四賊說話 兩賊剜牆既透,入房摸索。

    一賊被蠍子螫了一下,不覺失聲說:"好疼。

    "那一賊恐怕主人聽的,将這賊扭了一把,這賊就打一拳,兩人一遞一拳,砰叭有聲,把主人聒醒,登時線住。

    (賊人以捆人為線。

    )這蠍子螫的賊埋怨那賊說道:"吃了你的虧,有話不說,緣何就扭我一把?"那賊說:"死賊,你還不省,那裡有做賊的還要說話?" 贊曰:杜子美詩"無人覺來往"。

    大是竊盜之術。

    水浒寨中時遷先做竊盜極精,号為鼓上蚤,言其跳鼓上而無聲也。

    往時裡中惡少年數人,初劫人家,火把忽滅,有陳清者叫道:"焦回子點火來。

    "焦回子大怒說道:"這是何處?你呼人姓名,你非陳清乎?"主人默記告官,當被捉搦。

    由是觀之,強盜亦不得亂說也。

     五歐陽修 宋歐陽修做考試官,得舉子劉[火軍]卷雲:"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

    "歐陽修以朱筆橫抹之。

    士子增作四句曰:"試官刷。

    "贊曰:俗雲"文章中試官",非虛言也。

    劉輝之卷,如遇愛者,即古今之奇作也。

    近時一貴人批韓文雲:"退之不甚讀書①,作文亦欠用心。

    "以其無軋茁語也。

    愛瘿瘤者以細頸為醜,文章何常之有。

    雖然,永叔名人②,其所刷者或亦有見也。

    注釋①退之:韓愈的字。

    ②永叔:歐陽修的字。

     六屁頌文章 一秀才數盡,去見閻王。

    閻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獻頌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寶氣,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蘭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

    "閻王大喜,增壽十年,即時放回陽間。

    十年限滿,再見閻王,這秀才志氣舒展,望森羅殿搖擺而上。

    閻王問是何人,小鬼說道:"是那做屁文章的秀才。

    " 贊曰:此秀才聞屁獻谄,苟延性命,亦無恥之甚矣!猶勝唐朝郭霸,以嘗糞而求富貴,所謂遺臭萬年者也。

     七醫生 醫者至人家,為病人診脈時,天大雨。

    醫者曰:"一家都了不得。

    "有問者曰:"如何診一人脈,說一家都了不得?"醫者日:"這等大雨,淹壞田苗,一家如何了得。

    " 贊曰;"此醫甚苦,本不知脈,而既為醫,不得不診脈,其實無心診脈也。

    如不遇雨,就是一個王叔和,世人不知而欺人者,大都類此。

     八仆人城 村居者命其仆曰:"使你入城。

    "未及說了,其仆飛往城中。

    行至縣門前,縣官正追錢糧,裡長十人,一人未到,九人就央此仆頂名查點,縣官各責十闆。

    回至村中,主人問曰;"你至城中何幹?"其仆學說縣官打了十闆之事。

    主人笑曰:"呆子。

    "仆曰:"難道那九個都是呆子?"贊曰:此仆與九人者受責之數同,而獨以為呆,宜其不服也。

    世事皆有比例,俏的呆的,個個比例,那肯服人。

     九仙女 董水行孝,天使仙女嫁之。

    衆仙女餞行,皆囑付曰:"此去下方訪有行孝者,寄個信來。

    " 贊曰:董永之事定是妄傳,老天必不如此錯做。

    男女人之大欲,行孝者自當保佑,若使仙女下嫁,則天人皆起邪心,訪求孝子還是門面話也。

     一零和尚 一和尚犯罪,一人解之,夜宿旅店。

    和尚沽酒勸其人爛醉,乃削其發而逃。

    其人酒醒,繞屋尋和尚不得,摩其頭則無發矣,乃大叫曰:"和尚倒在,我卻何處去了?"贊曰;世間人大率悠悠忽忽,忘卻自己是誰,這解和尚的就是一個。

    其飲酒時更不必言矣,及至頭上無發,剛才知是自己,卻又成了和尚。

    行屍走肉,絕無本性,當人深可憐憫。

     十一僧竊布 衆僧為人誦經既畢,一僧竊其鋪壇之布而去。

    主人追及,搜而得之。

    乃向衆僧曰;"列位看這是我幹的好事。

    " 贊曰;僧雖竊布,而能自以為過,若他僧則必怨搜者,又疑衆人告之,結為冤仇,一事而貪嗔癡畢具矣。

    相形而論,此僧乃高僧也。

     十二者也 遼東一武職素不識字,被論。

    使人念劾本,至"所當革任回衛者也",痛哭曰:"革任回衛,也罷了,這'者也'兩個字怎麼當的起?" 贊曰:至公至明,乃可以劾人,不然,"者也"二字斷送了多少好人,真是難當也。

     十三鐘馗 鐘馗專好吃鬼。

    其妹與他做生日,寫禮帖雲:"酒一尊,鬼兩個,送與哥哥做點剁,哥哥著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

    "鐘馗看畢,命人将三個鬼俱送庖人烹之。

    擔上鬼看挑擔者日:"我們死是本等,你如何挑這個擔子。

    " 贊曰:挑擔者不聞鐘馗之所好耶,而自投鼎俎。

    此文種韓信之流也,若少伯子房,可謂智鬼矣。

     十四妙姓 有好奉承人者,見一人問其姓。

    曰:"姓張。

    "其人曰:"妙姓。

    " 贊曰:上蔡雷禮部曾聞此言曰:"誠然,姓張者與姓王姓李自是不同。

    "《離騷經》曰:"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椒蘭類姓張者。

    _ 十五懼内 一人被其妻採打,無奈鑽在床下。

    其妻曰:"快出來。

    "其人曰:"大丈夫說不出去,定不出去。

    " 贊曰:每聞懼内者望見婦人,骨解形銷,如蛇聞鶴叫,軟做一條,此人仍能鑽入床下,又敢于不出,豈不誠大丈夫然哉。

     十六張江陵 張江陵不肯丁憂,科道陳三谟等留之,翰林部屬艾熙老等劾之。

    侍郎李幼滋往見,江陵曰:"我今要去不得去,小人又不諒我,我不如死了罷。

    "幼滋曰:"死倒死的,去卻去不的。

    "稍間,禦史朱琏至,江陵又告之。

    朱琏乃其門生,大聲言曰:"老師受國家厚恩,那裡好去,門生就上本參老師,顧不的師弟之情。

    "昂昂而出。

     贊曰:孔子謂"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