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好
關燈
小
中
大
。
&rdquo贊曰:妙得介世哉,難得一門都姓張!&rdquo要學蘇州人說話,才發笑 謙得無謂,贊得更無謂,的是對手。
麻雀請宴 麻雀一日請翠鳥大鷹飲宴。
雀對翠鳥曰:你穿這樣好鮮明衣服的,自然要請在上席坐。
&rdquo對鷹曰:你雖然大些,卻穿這樣壞衣服,隻好屈你在下席坐。
&rdquo鷹怒曰:你這小人奴才,如何這樣勢利。
&rdquo雀曰:世上那一個不知道我是心腸小、眼眶淺的麼。
&rdquo 敬衣不敬人,遍地皆是,可見都是麻雀變來的。
狗咬 有人問乞丐曰:狗子為何看見你們就要咬呢?&rdquo乞丐曰:我若有了好衣帽穿戴,這業障也敬重我了。
&rdquo 肚(音飒,塞隙之木也。
) 一主人自己吃飽了飯,隻将些少飯與仆吃個半飽,叫他跟随遠出。
仆曰:我路上倘若餓了,那裡去尋飯吃?&rdquo主人聽說,取繩一條,木一個,對仆曰:有了這兩件,就是你吃飯家夥了。
但隻是路上行走的人多,你若是說出肚裡餓來,旁人聽見,豈不笑話?你隻對我說肚裡有些了,我就知道,好來代你作法。
你也不必多問,包人不餓便了。
&rdquo吩咐完,就叫跟随出門。
其仆無奈,隻得依從。
行了半日的路,奴喊主人曰:小人肚裡有些了。
&rdquo主人恐路上人聽見,就連連答曰:&ldquo我曉得,我曉得。
&rdquo随用繩子将仆人的肚子緊緊束起,對仆曰:如此束緊,自然不餓了。
&rdquo走不多遠,仆又高喊曰:肚裡又有些了。
&rdquo主人又連連答曰:我曉得,我曉得。
&rdquo乃将木一個塞于繩内,拾起路上的磚塊向上敲入,曰:這樣緊切,難道肚裡還要餓起來不成?&rdquo又走不多遠,仆人又高喊曰:我肚裡又有些不好得很了。
&rdquo主人大怒,将繩解下曰:你這餓鬼奴才,快些到别家去罷。
我既然有了這一付好家夥,不愁沒得人用。
&rdquo末幾句,要怒聲說,才發笑 隻管衣服 有人到一家廳上會話,見一仆人捧茶出來,渾身竟無衣服,隻有瓦二片,用繩束于腰胯,将下身前後遮蓋。
主人怒曰:有客在堂,這奴才為何将這粗厚衣服穿出來,成何體面?快去換輕軟衣服來,好見客。
&rdquo仆人答應去了。
少刻,仆人将瓦解去,又将荷葉兩塊束在下身出來。
客見而謂主人曰:尊府的用度太奢華了,恐非居家所宜。
&rdquo主人曰:舍下并不奢華。
&rdquo客曰:不要說别的事,隻是你家的小夥,又有粗厚衣服,又有輕軟衣服,何況别的事麼?&rdquo主人曰:這小夥,當日到我家來的時候,說過在先,是他自己家去吃飯,我隻管他的衣服?若再不肯與他穿一套換一套,怎的存留得他住。
&rdquo 喝風屙煙(喝音合,口吸也。
) 一富翁不用奴仆,凡家中大小事務,都是自己親為,勞苦不堪因有幾個朋友,勸他雇一奴仆使喚,可以安逸。
翁曰:我豈不知用個奴仆甚好,但隻怕他要我的工錢,又怕他吃我的飯,我所以甯可自己勞苦,不肯雇人。
&rdquo旁有一人知其意,假說曰:我家有一仆,并不要工錢,又不吃飯,且是小心勤力,我送與老翁白白服侍,還肯收用否?&rdquo翁曰:若不吃飯,豈不餓死?&rdquo人曰:我這仆,因幼時曾遇着神仙,傳他一個喝風屙煙的法子,所以終日不餓。
&rdquo翁聽罷,想了一會,搖頭曰:我也不要。
&rdquo人問:因何又不要。
&rdquo翁曰:你說這仆能喝風屙煙,但我尋一個人,就要一個人的大糞灌田,既是屙煙,自然少一個人的糞灌田,我所以也算計不來。
&rdquo 不吃飯,又屙屎,其屙的屎,不但可灌田,還要此老吃得,才是如意。
狗吃屎 或問:狗子因何能吃骨頭?&rdquo答曰:因他肚裡有化骨丹,所以能吃骨頭。
&rdquo又問:狗子因何好吃屎?&rdquo答曰:因他肚裡不明理,所以好吃屎。
&rdquo 昧着良心做事的必變吃屎之狗。
折錢買餅 有一富人極吝,欲請師教子,又舍不得供膳,欲得先生不吃酒肉飯食者方可。
後有一先生,喜甘淡泊,每日惟吃粥三餐,有人薦來。
翁聞而沉思半晌,對先生曰:且莫造次,隻這煮粥也費事,到不如每頓粥,我情願折錢二文,與先生買兩個燒餅吃,若是先生食量小的,還可以省下一文錢來上腰,豈不兩便?&rdquo 教詩 師怒主人不請,俟學生到館,悻然急口而教其書曰:春遊芳草地。
&rdquo徒含淚強讀,然已解師意,讀過乃雲:父親&mdash&mdash&mdash。
&rdquo師曰:父親怎麼?&rdquo徒曰:買肉。
&rdquo複略緩教第二句曰:夏賞綠荷池。
&rdquo徒猶不能随讀。
又問:汝父買肉做甚?&rdquo徒曰:說請先生。
&rdquo師怒少霁,遂緩教第三句曰:&ldquo秋飲黃花酒。
&rdquo又問:幾時請我?&rdquo徒曰:就在今日。
&rdquo師乃大喜,緩緩明白教第四句曰:冬吟白雪詩。
&rdquo 老虎詩 一人向衆誇說:我見一首虎詩,做得極好極妙,隻得四句詩,便描寫已盡。
&rdquo旁人請問。
其人曰:頭一句是甚的甚的虎,第二句是甚的甚的苦。
&rdquo旁人又曰:既是上二句忘了,可說下二句罷。
&rdquo其人仰頭想了又想,乃曰:第三句其實忘了,還虧第四句記得明白,是狠得狠的意思。
&rdquo尾一句,要咬牙搖頭的說,才發笑 古人說得好:甯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
&rdquo若有學問,不妨講說如或有頭無尾,不如不說。
人參湯 有富貴公子,早晨出門,見一窮人挑擔子,卧地不起,問人曰:此人因何卧倒?&rdquo旁人答曰:&ldquo這人沒得飯吃,肚餓了,倒在地上歇氣的。
&rdquo公子曰:既不曾吃飯,因何不吃一盞人參湯出門?也飽得好大半日。
&rdquo 晉惠帝禦宴,方食肉脯,東撫奏旱荒,饑民多餓死。
帝曰:饑民無谷食,便食這肉脯,也可充腹,何緻餓死?&rdquo與此即同。
四時不正 一富翁冬月暖閣重裘,圍爐聚飲,酒半汗出,解衣去帽,大聲曰:今年冬月如此甚暖,乃四時之不正也。
&rdquo門外仆人寒戰,答曰:主人在内說四時不正,我等門外衣單腹餓,寒風入骨,天時正得很呢!&rdquo 案此條又見《雪濤諧史》。
答令尊 父教子曰:凡人說話放活脫些,不可一句說煞。
&rdquo子問:如何叫做活脫?&rdquo此時适鄰家有借幾件器物的,父指謂曰:假如這家來借物件,不可竟說多有,不可竟說多無,隻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這話就活脫了,凡事俱可類推。
&rdquo子記之。
他日有客到門,問:令尊翁在家麼?&rdquo子答曰: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rdquo 說官 一官惱悶,旁有衙役向同伴作歇後語曰:這個遢頭判兒狗頭狗呢。
&rdquo蓋說官惱二字也。
官聞怒曰:你何不說吏部天兒珍珠瑪呢?&rdquo 長生藥 一醫生自病将死,在枕上喊曰:若有好醫師,能代我把病救好了,我現有長生丹藥謝他,叫他吃了,好過上幾百歲。
&rdquo 或問:既有此藥,何不自服?&rdquo答曰:盧醫不自醫。
&rdquo 驅鬼符 一道士被鬼迷住,竟将滋泥塗滿身面,道士高喊救命。
旁人聞知,忙來啐臉救活。
道士感激曰:貧道承救命大恩,今有驅鬼符一道奉謝。
&rdquo 或問:既有此符,何不自救?&rdquo答曰:我是顧人不顧己的。
&rdquo 秀才斷事 一鄉愚言志:我願有百畝田稻足矣。
&rdquo鄰人忌之曰:你若有百畝田,我養一萬隻鴨,吃盡你的稻。
&rdquo二人相争不已,訴于官,不識衙門,經過儒學,見紅牆大門,遂扭而進一秀才步于明倫堂,以為官也,各訴其情。
秀才曰:你去買起田來,他去養起鴨來,待我做起官來,才好代你們審這件事。
&rdquo 莫砍虎皮 一人被虎銜去,其子要救父,因拿刀趕去殺虎,這人在虎口裡高喊說:我的兒,我的兒,你要砍隻砍虎腳,不可砍壞了虎皮,才賣得銀子多。
&rdquo 死在頃刻,尚顧銀子,世人每多如此,但不自知耳。
皇帝衣帽 一乞丐從北京回來,自誇曾看見皇帝,或問:皇帝如何妝束?&rdquo丐曰:頭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黃金打成的袍服。
&rdquo人問:金子打的袍服,穿了如何作揖?&rdquo丐啐曰:你真是個不知世事的,既做了皇帝,還同那個作揖。
&rdquo 皇帝深居九重,誠不易見,金玉妝束,想當然也。
皇帝世家 又一乞丐從京回,自誇:曾看見皇帝晚上出宮行走,隻是那前邊照路燈籠上四個字,就出奇了。
&rdquo人問:是四個什麼字?&rdquo丐曰:皇帝世家。
&rdquo 此四字無人敢同,說謊哄人,說得到家。
攘羊 一婦攘鄰家羊一隻,藏匿床下,囑其子勿言。
已而鄰人沿街叫罵,其子曰:我娘并不會偷你的羊。
&rdquo婦惡其惹事,因以目睨之,子指其母謂鄰人曰:你看我娘這隻眼睛,活像床底下這隻羊眼。
&rdquo 攘羊子證,不意果應,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外人好看 有一富翁請酒,桌上列的食物果點,俱用木雕彩妝,或問:雖然好看,如何吃得?&rdquo翁答曰:&ldquo我隻圖外人好看,那裡還管實在受用呢!&rdquo 此翁因圖飾觀,乃用木雕食物,還算多費若不顧臉面,隻用空桌請客,何等更省。
生豆腐 一人極富極啬,每日三餐,俱不設肴,隻用鹽些須,以箸少蘸鹹味下飯。
傍人謂曰:你如此省儉,令郎在外大嫖大賭。
&rdquo翁曰:今後每頓,我也買一塊生豆腐受用受用。
&rdquo 笑得好二集揚州石成金天基撰集 剔燈棒(笑騙人的,改潘遊龍語。
) 一人晚向寺中借宿,雲:我有個世世用不盡的物件,送與寶寺。
&rdquo寺僧喜而留之,且加恭敬,至次早,請問世世用不盡的,是什麼物件?其人指佛前一樹破簾子雲:将此物作剔燈棒兒,生生世世那裡用得盡。
&rdquo 瞎子墜橋(笑不放下自苦的,改劉元卿語。
) 有瞎眼人過一沒水的溪橋,失足墜下,因兩手攀住橋上螲木,兢兢的握着,心中自想:倘若失手,必落深淵,性命休矣。
有過往明眼人,向瞎子說:你不要害怕,但放下手,即是實地,并不妨事,何必自讨苦惱?&rdquo瞎子不信好言,隻以為旁人哄他,仍然緊攀,高聲悲喊,許多時候,喊得口幹,握得力敗,忽然失手墜地,果是幹實地,因自大笑曰:啐,早知即是實地,何久自苦耶?&rdquo 案此條見劉元卿《應諧錄》盲苦條。
滅火性(笑易動怒的。
) 有人虔誠要見觀世音菩薩,問法于大和尚,教雲:須持齋,戒急性,念念在菩薩,久之自應。
&rdquo其人恐不記得,因自編三句雲:吃長齋,滅火性,一心要見觀世音。
&rdquo時常口中念誦,如此日久,感動菩薩,試其誠否,化為道人至門求乞,見此人口念三句,道人曰:你再念一遍我聽。
&rdquo其人又念又問,如此三次,念人大怒曰:我已念過幾遍,還來瑣碎重問。
&rdquo道人笑曰:我才問得幾遍,你就動怒,可見火性不曾滅,菩薩如何得見!&rdquo 不戒急性,徒自害耳,豈惟不能見菩薩耶! 磕睡法(笑懶讀書的。
) 有一乳母饣甫養小兒,因兒啼哭不肯安睡,乳母無奈,蓦然叫官人快拿本書來,官人問其何用,應曰:我每常間見官人一看書便睡着了。
&rdquo 開天窗(笑斂分金瞞昧的。
) 有一人專讨便宜,凡親朋有事,動辄為頭斂分飲酒,其自己一分,屢常瞞昧不出,且剩餘資入腰。
閻王恨他立心暗昧,拘至陰間,命監在黑牢裡受罪。
其人一進牢門,即高喊曰:此屋黑暗得緊,現有幾個人在這裡,急急斂個分子開個天窗,也好明亮明亮。
&rdquo 案明郎瑛《七修類槁》卷四十九奇谑類寫道:今之斂人财,而為首者鮨減其物,諺謂&lsquo開天窗&rsquo。
&rdquo 拳頭好得很(笑誇嘴的。
) 有一人往北京回家,一言一動,無不誇說北京之好。
一晚偶于月下與父同行,路有一人曰:&ldquo今夜好月。
&rdquo誇嘴者說:這月有何好,不知北京的月好得更很。
&rdquo其父怒罵曰:天下總是一個月,何以北京的月獨好?&rdquo照臉一拳打去。
其子被打,帶哭聲喊曰:希罕你這拳頭,不知那北京的拳頭好得更很。
&rdquo要帶哭苦聲說,才發笑 知文者尊文,知武者耀武,不知皆是此人之徒。
搬老君佛像(笑搬弄人的。
) 一廟中塑一老君像在左,塑一佛像在右。
有和尚看見曰:我佛法廣大,如何居老君之右。
&rdquo因将佛搬在老君之左。
又有道士看見曰:我道教極尊,如何居佛之右。
&rdquo因将老君又搬在佛之左。
彼此搬之不已,不覺把兩座泥像都搬碎了。
老君笑與佛說:我和你兩個本是好好的,都被那兩個小人搬弄壞了。
&rdquo 案此條又見《笑贊》。
粗月(笑假謙的。
) 有一人每與人比論,無不以粗
&rdquo贊曰:妙得介世哉,難得一門都姓張!&rdquo要學蘇州人說話,才發笑 謙得無謂,贊得更無謂,的是對手。
麻雀請宴 麻雀一日請翠鳥大鷹飲宴。
雀對翠鳥曰:你穿這樣好鮮明衣服的,自然要請在上席坐。
&rdquo對鷹曰:你雖然大些,卻穿這樣壞衣服,隻好屈你在下席坐。
&rdquo鷹怒曰:你這小人奴才,如何這樣勢利。
&rdquo雀曰:世上那一個不知道我是心腸小、眼眶淺的麼。
&rdquo 敬衣不敬人,遍地皆是,可見都是麻雀變來的。
狗咬 有人問乞丐曰:狗子為何看見你們就要咬呢?&rdquo乞丐曰:我若有了好衣帽穿戴,這業障也敬重我了。
&rdquo 肚(音飒,塞隙之木也。
) 一主人自己吃飽了飯,隻将些少飯與仆吃個半飽,叫他跟随遠出。
仆曰:我路上倘若餓了,那裡去尋飯吃?&rdquo主人聽說,取繩一條,木一個,對仆曰:有了這兩件,就是你吃飯家夥了。
但隻是路上行走的人多,你若是說出肚裡餓來,旁人聽見,豈不笑話?你隻對我說肚裡有些了,我就知道,好來代你作法。
你也不必多問,包人不餓便了。
&rdquo吩咐完,就叫跟随出門。
其仆無奈,隻得依從。
行了半日的路,奴喊主人曰:小人肚裡有些了。
&rdquo主人恐路上人聽見,就連連答曰:&ldquo我曉得,我曉得。
&rdquo随用繩子将仆人的肚子緊緊束起,對仆曰:如此束緊,自然不餓了。
&rdquo走不多遠,仆又高喊曰:肚裡又有些了。
&rdquo主人又連連答曰:我曉得,我曉得。
&rdquo乃将木一個塞于繩内,拾起路上的磚塊向上敲入,曰:這樣緊切,難道肚裡還要餓起來不成?&rdquo又走不多遠,仆人又高喊曰:我肚裡又有些不好得很了。
&rdquo主人大怒,将繩解下曰:你這餓鬼奴才,快些到别家去罷。
我既然有了這一付好家夥,不愁沒得人用。
&rdquo末幾句,要怒聲說,才發笑 隻管衣服 有人到一家廳上會話,見一仆人捧茶出來,渾身竟無衣服,隻有瓦二片,用繩束于腰胯,将下身前後遮蓋。
主人怒曰:有客在堂,這奴才為何将這粗厚衣服穿出來,成何體面?快去換輕軟衣服來,好見客。
&rdquo仆人答應去了。
少刻,仆人将瓦解去,又将荷葉兩塊束在下身出來。
客見而謂主人曰:尊府的用度太奢華了,恐非居家所宜。
&rdquo主人曰:舍下并不奢華。
&rdquo客曰:不要說别的事,隻是你家的小夥,又有粗厚衣服,又有輕軟衣服,何況别的事麼?&rdquo主人曰:這小夥,當日到我家來的時候,說過在先,是他自己家去吃飯,我隻管他的衣服?若再不肯與他穿一套換一套,怎的存留得他住。
&rdquo 喝風屙煙(喝音合,口吸也。
) 一富翁不用奴仆,凡家中大小事務,都是自己親為,勞苦不堪因有幾個朋友,勸他雇一奴仆使喚,可以安逸。
翁曰:我豈不知用個奴仆甚好,但隻怕他要我的工錢,又怕他吃我的飯,我所以甯可自己勞苦,不肯雇人。
&rdquo旁有一人知其意,假說曰:我家有一仆,并不要工錢,又不吃飯,且是小心勤力,我送與老翁白白服侍,還肯收用否?&rdquo翁曰:若不吃飯,豈不餓死?&rdquo人曰:我這仆,因幼時曾遇着神仙,傳他一個喝風屙煙的法子,所以終日不餓。
&rdquo翁聽罷,想了一會,搖頭曰:我也不要。
&rdquo人問:因何又不要。
&rdquo翁曰:你說這仆能喝風屙煙,但我尋一個人,就要一個人的大糞灌田,既是屙煙,自然少一個人的糞灌田,我所以也算計不來。
&rdquo 不吃飯,又屙屎,其屙的屎,不但可灌田,還要此老吃得,才是如意。
狗吃屎 或問:狗子因何能吃骨頭?&rdquo答曰:因他肚裡有化骨丹,所以能吃骨頭。
&rdquo又問:狗子因何好吃屎?&rdquo答曰:因他肚裡不明理,所以好吃屎。
&rdquo 昧着良心做事的必變吃屎之狗。
折錢買餅 有一富人極吝,欲請師教子,又舍不得供膳,欲得先生不吃酒肉飯食者方可。
後有一先生,喜甘淡泊,每日惟吃粥三餐,有人薦來。
翁聞而沉思半晌,對先生曰:且莫造次,隻這煮粥也費事,到不如每頓粥,我情願折錢二文,與先生買兩個燒餅吃,若是先生食量小的,還可以省下一文錢來上腰,豈不兩便?&rdquo 教詩 師怒主人不請,俟學生到館,悻然急口而教其書曰:春遊芳草地。
&rdquo徒含淚強讀,然已解師意,讀過乃雲:父親&mdash&mdash&mdash。
&rdquo師曰:父親怎麼?&rdquo徒曰:買肉。
&rdquo複略緩教第二句曰:夏賞綠荷池。
&rdquo徒猶不能随讀。
又問:汝父買肉做甚?&rdquo徒曰:說請先生。
&rdquo師怒少霁,遂緩教第三句曰:&ldquo秋飲黃花酒。
&rdquo又問:幾時請我?&rdquo徒曰:就在今日。
&rdquo師乃大喜,緩緩明白教第四句曰:冬吟白雪詩。
&rdquo 老虎詩 一人向衆誇說:我見一首虎詩,做得極好極妙,隻得四句詩,便描寫已盡。
&rdquo旁人請問。
其人曰:頭一句是甚的甚的虎,第二句是甚的甚的苦。
&rdquo旁人又曰:既是上二句忘了,可說下二句罷。
&rdquo其人仰頭想了又想,乃曰:第三句其實忘了,還虧第四句記得明白,是狠得狠的意思。
&rdquo尾一句,要咬牙搖頭的說,才發笑 古人說得好:甯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
&rdquo若有學問,不妨講說如或有頭無尾,不如不說。
人參湯 有富貴公子,早晨出門,見一窮人挑擔子,卧地不起,問人曰:此人因何卧倒?&rdquo旁人答曰:&ldquo這人沒得飯吃,肚餓了,倒在地上歇氣的。
&rdquo公子曰:既不曾吃飯,因何不吃一盞人參湯出門?也飽得好大半日。
&rdquo 晉惠帝禦宴,方食肉脯,東撫奏旱荒,饑民多餓死。
帝曰:饑民無谷食,便食這肉脯,也可充腹,何緻餓死?&rdquo與此即同。
四時不正 一富翁冬月暖閣重裘,圍爐聚飲,酒半汗出,解衣去帽,大聲曰:今年冬月如此甚暖,乃四時之不正也。
&rdquo門外仆人寒戰,答曰:主人在内說四時不正,我等門外衣單腹餓,寒風入骨,天時正得很呢!&rdquo 案此條又見《雪濤諧史》。
答令尊 父教子曰:凡人說話放活脫些,不可一句說煞。
&rdquo子問:如何叫做活脫?&rdquo此時适鄰家有借幾件器物的,父指謂曰:假如這家來借物件,不可竟說多有,不可竟說多無,隻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這話就活脫了,凡事俱可類推。
&rdquo子記之。
他日有客到門,問:令尊翁在家麼?&rdquo子答曰: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rdquo 說官 一官惱悶,旁有衙役向同伴作歇後語曰:這個遢頭判兒狗頭狗呢。
&rdquo蓋說官惱二字也。
官聞怒曰:你何不說吏部天兒珍珠瑪呢?&rdquo 長生藥 一醫生自病将死,在枕上喊曰:若有好醫師,能代我把病救好了,我現有長生丹藥謝他,叫他吃了,好過上幾百歲。
&rdquo 或問:既有此藥,何不自服?&rdquo答曰:盧醫不自醫。
&rdquo 驅鬼符 一道士被鬼迷住,竟将滋泥塗滿身面,道士高喊救命。
旁人聞知,忙來啐臉救活。
道士感激曰:貧道承救命大恩,今有驅鬼符一道奉謝。
&rdquo 或問:既有此符,何不自救?&rdquo答曰:我是顧人不顧己的。
&rdquo 秀才斷事 一鄉愚言志:我願有百畝田稻足矣。
&rdquo鄰人忌之曰:你若有百畝田,我養一萬隻鴨,吃盡你的稻。
&rdquo二人相争不已,訴于官,不識衙門,經過儒學,見紅牆大門,遂扭而進一秀才步于明倫堂,以為官也,各訴其情。
秀才曰:你去買起田來,他去養起鴨來,待我做起官來,才好代你們審這件事。
&rdquo 莫砍虎皮 一人被虎銜去,其子要救父,因拿刀趕去殺虎,這人在虎口裡高喊說:我的兒,我的兒,你要砍隻砍虎腳,不可砍壞了虎皮,才賣得銀子多。
&rdquo 死在頃刻,尚顧銀子,世人每多如此,但不自知耳。
皇帝衣帽 一乞丐從北京回來,自誇曾看見皇帝,或問:皇帝如何妝束?&rdquo丐曰:頭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黃金打成的袍服。
&rdquo人問:金子打的袍服,穿了如何作揖?&rdquo丐啐曰:你真是個不知世事的,既做了皇帝,還同那個作揖。
&rdquo 皇帝深居九重,誠不易見,金玉妝束,想當然也。
皇帝世家 又一乞丐從京回,自誇:曾看見皇帝晚上出宮行走,隻是那前邊照路燈籠上四個字,就出奇了。
&rdquo人問:是四個什麼字?&rdquo丐曰:皇帝世家。
&rdquo 此四字無人敢同,說謊哄人,說得到家。
攘羊 一婦攘鄰家羊一隻,藏匿床下,囑其子勿言。
已而鄰人沿街叫罵,其子曰:我娘并不會偷你的羊。
&rdquo婦惡其惹事,因以目睨之,子指其母謂鄰人曰:你看我娘這隻眼睛,活像床底下這隻羊眼。
&rdquo 攘羊子證,不意果應,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外人好看 有一富翁請酒,桌上列的食物果點,俱用木雕彩妝,或問:雖然好看,如何吃得?&rdquo翁答曰:&ldquo我隻圖外人好看,那裡還管實在受用呢!&rdquo 此翁因圖飾觀,乃用木雕食物,還算多費若不顧臉面,隻用空桌請客,何等更省。
生豆腐 一人極富極啬,每日三餐,俱不設肴,隻用鹽些須,以箸少蘸鹹味下飯。
傍人謂曰:你如此省儉,令郎在外大嫖大賭。
&rdquo翁曰:今後每頓,我也買一塊生豆腐受用受用。
&rdquo 笑得好二集揚州石成金天基撰集 剔燈棒(笑騙人的,改潘遊龍語。
) 一人晚向寺中借宿,雲:我有個世世用不盡的物件,送與寶寺。
&rdquo寺僧喜而留之,且加恭敬,至次早,請問世世用不盡的,是什麼物件?其人指佛前一樹破簾子雲:将此物作剔燈棒兒,生生世世那裡用得盡。
&rdquo 瞎子墜橋(笑不放下自苦的,改劉元卿語。
) 有瞎眼人過一沒水的溪橋,失足墜下,因兩手攀住橋上螲木,兢兢的握着,心中自想:倘若失手,必落深淵,性命休矣。
有過往明眼人,向瞎子說:你不要害怕,但放下手,即是實地,并不妨事,何必自讨苦惱?&rdquo瞎子不信好言,隻以為旁人哄他,仍然緊攀,高聲悲喊,許多時候,喊得口幹,握得力敗,忽然失手墜地,果是幹實地,因自大笑曰:啐,早知即是實地,何久自苦耶?&rdquo 案此條見劉元卿《應諧錄》盲苦條。
滅火性(笑易動怒的。
) 有人虔誠要見觀世音菩薩,問法于大和尚,教雲:須持齋,戒急性,念念在菩薩,久之自應。
&rdquo其人恐不記得,因自編三句雲:吃長齋,滅火性,一心要見觀世音。
&rdquo時常口中念誦,如此日久,感動菩薩,試其誠否,化為道人至門求乞,見此人口念三句,道人曰:你再念一遍我聽。
&rdquo其人又念又問,如此三次,念人大怒曰:我已念過幾遍,還來瑣碎重問。
&rdquo道人笑曰:我才問得幾遍,你就動怒,可見火性不曾滅,菩薩如何得見!&rdquo 不戒急性,徒自害耳,豈惟不能見菩薩耶! 磕睡法(笑懶讀書的。
) 有一乳母饣甫養小兒,因兒啼哭不肯安睡,乳母無奈,蓦然叫官人快拿本書來,官人問其何用,應曰:我每常間見官人一看書便睡着了。
&rdquo 開天窗(笑斂分金瞞昧的。
) 有一人專讨便宜,凡親朋有事,動辄為頭斂分飲酒,其自己一分,屢常瞞昧不出,且剩餘資入腰。
閻王恨他立心暗昧,拘至陰間,命監在黑牢裡受罪。
其人一進牢門,即高喊曰:此屋黑暗得緊,現有幾個人在這裡,急急斂個分子開個天窗,也好明亮明亮。
&rdquo 案明郎瑛《七修類槁》卷四十九奇谑類寫道:今之斂人财,而為首者鮨減其物,諺謂&lsquo開天窗&rsquo。
&rdquo 拳頭好得很(笑誇嘴的。
) 有一人往北京回家,一言一動,無不誇說北京之好。
一晚偶于月下與父同行,路有一人曰:&ldquo今夜好月。
&rdquo誇嘴者說:這月有何好,不知北京的月好得更很。
&rdquo其父怒罵曰:天下總是一個月,何以北京的月獨好?&rdquo照臉一拳打去。
其子被打,帶哭聲喊曰:希罕你這拳頭,不知那北京的拳頭好得更很。
&rdquo要帶哭苦聲說,才發笑 知文者尊文,知武者耀武,不知皆是此人之徒。
搬老君佛像(笑搬弄人的。
) 一廟中塑一老君像在左,塑一佛像在右。
有和尚看見曰:我佛法廣大,如何居老君之右。
&rdquo因将佛搬在老君之左。
又有道士看見曰:我道教極尊,如何居佛之右。
&rdquo因将老君又搬在佛之左。
彼此搬之不已,不覺把兩座泥像都搬碎了。
老君笑與佛說:我和你兩個本是好好的,都被那兩個小人搬弄壞了。
&rdquo 案此條又見《笑贊》。
粗月(笑假謙的。
) 有一人每與人比論,無不以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