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金銮報捷美團圓
關燈
小
中
大
如衡,已為學臣薦舉,朕又有旨徵召,為何辭而不赴,卻更改姓名去勾挑山黛?此中實有情弊,可實說免朕加罪。
” 二人連連叩頭奏道:“微臣二人本一介書生,幸負雕蟲小技,為學臣薦舉,又蒙聖恩徵召,此不世之遭際也,即當趨赴。
但聞聖上搜求之意,原因山黛女子有才,而思及男子中,豈無有高才過於山黛者乎故有是命。
臣恐負徵召之虛名至京而考,實不及山黛,豈不羞士子而辱朝廷。
故改易姓名為趙縱、錢橫潛至京師,以就山黛量才之考。
不期赴考時,山黛不出,而先命二青衣出與臣等比試。
張寅所呈十四詩,即臣與二青衣比試之詞也。
臣因見二青衣尚足與臣等抗衡何況山黛,遂未見山黛而逃歸。
途遇學臣再三勸駕,臣等自慚不及山黛,故以小疏上陳願歸就制科以藏短也。
又幸蒙聖恩,拔置榜首及第六,實實感恩之無已也。
然曆思從前,改名實為就考,就考實為徵召。
辭徵召而就制科,實恐才短而辱朝廷。
途雖錯出而黼黻皇猷之心實無二也。
若謂勾挑,臣等實未見山黛亦祇勾挑二青衣也。
伏乞聖恩鑒察。
” 天子聽說出許多委屈,滿心歡喜道:“汝二人才美如此而又虛心如此,可謂不驕不吝矣!這也罷了,祇是你二人既中元、魁為何不早進來會試?朕已敕學臣,一到即要召見,因甚直到此時方來?”燕、平二人又奏道:“臣等聞,才為天下公器最忌夤緣。
二臣幸遇聖明為學臣所薦,陛下所知。
今又僥幸南闱,若早入京未免招搖耳目。
倘聖恩召見而後就試,即叨一第,天下必疑主司之迎合。
臣因遲遲其行,僅及場期而後入。
中與不中不獨臣等無愧,适足彰皇上至公無私之化矣!” 天子聽了,龍顔大悅道:“汝二人避嫌絕私情,情實可嘉。
朕若非面審。
幾誤加罪於汝。
”因命張吏部責谕道:“衡文雖聖朝雅化,亦須自量。
山黛之才已久着國門,即燕白颔、平如衡為學臣特薦如此尚不敢明試,而假名以觀其深淺。
卿子既無出類之才乃公然求婚,且擅登玉尺樓,妄加調戲,何無忌憚至此!及受辱而歸,理宜自悔,乃複唆卿渎奏以國報複,暴戾何深!本當重罪,念卿铨務勤勞,姑免究。
”張吏部忙叩頭謝罪謝恩。
天子還要召山顯仁,谕以擇婿之事,忽天門放榜,主考已先獻進會試題名錄來。
天子展開一看,祇見第一名會元就是燕白颔,第二名會魁就是平如衡,龍顔大悅。
此時,燕白颔、平如衡尚囚首俯伏於地。
天子因命平身,就叫近侍将會試錄遞與二人看。
二人被系入朝,又為張寅識破姓名,心下惶惶,懼有不測之禍,誰還想到會試中與不中。
今見天子和容審問絕不苛求﹔燕白颔忽又見自家中了會元,平如衡忽又看見自己中了第二名會魁,明明一個鬼,忽然變了仙,怎不快活!慌忙頓首於地,稱謝道:“皇恩浩蕩,直捐頂踵不足以上報萬一。
” 天子道:“汝二人不依不附,卓立之志,可謂竟成矣。
”又說道:“今日且完制科之事,異日還要召汝與山黛禦前比試,以完薦舉之案。
暫且退出,赴瓊林宴,以光大典。
”二人謝恩而退,走出文華殿門,早有許多執事員役,拿中式衣冠與他換了,簇擁而去。
天子然後召山顯仁面谕道:“燕白颔、平如衡二人俱少年英才,殿試後朕當於二人中,為汝擇一佳婿,方不負汝女才名。
”山顯仁方叩頭謝恩而出,遂回府與山黛細細說知從前許多委曲之事。
山黛方知趙縱,錢橫果是燕白颔、平如衡。
因與冷绛雪說道:“燕、平二人既春闱得意,聖上面許擇婚,則平自歸姊,燕自屬妹。
平郎與姐姐,可謂天從人願矣!燕郎與平郎互相伯仲,得結絲蘿,未嘗非淑人君子。
但有閣下一段機緣,終不能去懷。
若是前日尋訪不着,也還可解。
不料我以題壁之詩訪他,他即以和韻詩懷我,才情緊緊相對,安能使人釋然?但許場後即來相訪,不知為何至今竟又不來?” 冷绛雪道:“許場後來,則必場前有事。
若場前既有事,則場中或得或失,場後羁遲,未為爽約。
小陰須寬心俟之,定有好音。
倒是賤妾之事,尚屬未安。
”山小姐道:“此是為何?”冷绛雪道:“天下事最難意料,妾雖知平郎得意,平郎卻未必知妾在此。
他少年得俊,誰不羨慕!倘有先我而得之者,為之奈何?”山小姐道:“這個不難,待小妹與父親說知,明日就叫一個官媒婆去議親,便萬無可慮矣。
”冷绛雪道:“如此方妙。
” 山小姐遂與山顯仁說知,山顯仁随叫官媒婆去議親。
那官媒婆去議了來,回複道:“平爺說蒙太師爺垂愛,許結朱陳,是夙昔所仰望而不得者,誠生平之願。
但恨緣悭,前過揚州,偶有所遇,已納採於人矣。
方命之罪,容殿試後踵門荊請。
”山顯仁聽了,說與冷绛雪。
把一個冷绛雪獃得啞口無言,手足俱軟,默默不勝憤恨。
正是: 慢道幽閑盡性成,須知才美性之情。
美到有才才到美,誰能禁性不情生? 且不說冷绛雪在閨中幽悶,卻說燕白颔與平如衡中後,蒙聖恩放出赴宴。
宴罷瓊林,歸到寓所十分
” 二人連連叩頭奏道:“微臣二人本一介書生,幸負雕蟲小技,為學臣薦舉,又蒙聖恩徵召,此不世之遭際也,即當趨赴。
但聞聖上搜求之意,原因山黛女子有才,而思及男子中,豈無有高才過於山黛者乎故有是命。
臣恐負徵召之虛名至京而考,實不及山黛,豈不羞士子而辱朝廷。
故改易姓名為趙縱、錢橫潛至京師,以就山黛量才之考。
不期赴考時,山黛不出,而先命二青衣出與臣等比試。
張寅所呈十四詩,即臣與二青衣比試之詞也。
臣因見二青衣尚足與臣等抗衡何況山黛,遂未見山黛而逃歸。
途遇學臣再三勸駕,臣等自慚不及山黛,故以小疏上陳願歸就制科以藏短也。
又幸蒙聖恩,拔置榜首及第六,實實感恩之無已也。
然曆思從前,改名實為就考,就考實為徵召。
辭徵召而就制科,實恐才短而辱朝廷。
途雖錯出而黼黻皇猷之心實無二也。
若謂勾挑,臣等實未見山黛亦祇勾挑二青衣也。
伏乞聖恩鑒察。
” 天子聽說出許多委屈,滿心歡喜道:“汝二人才美如此而又虛心如此,可謂不驕不吝矣!這也罷了,祇是你二人既中元、魁為何不早進來會試?朕已敕學臣,一到即要召見,因甚直到此時方來?”燕、平二人又奏道:“臣等聞,才為天下公器最忌夤緣。
二臣幸遇聖明為學臣所薦,陛下所知。
今又僥幸南闱,若早入京未免招搖耳目。
倘聖恩召見而後就試,即叨一第,天下必疑主司之迎合。
臣因遲遲其行,僅及場期而後入。
中與不中不獨臣等無愧,适足彰皇上至公無私之化矣!” 天子聽了,龍顔大悅道:“汝二人避嫌絕私情,情實可嘉。
朕若非面審。
幾誤加罪於汝。
”因命張吏部責谕道:“衡文雖聖朝雅化,亦須自量。
山黛之才已久着國門,即燕白颔、平如衡為學臣特薦如此尚不敢明試,而假名以觀其深淺。
卿子既無出類之才乃公然求婚,且擅登玉尺樓,妄加調戲,何無忌憚至此!及受辱而歸,理宜自悔,乃複唆卿渎奏以國報複,暴戾何深!本當重罪,念卿铨務勤勞,姑免究。
”張吏部忙叩頭謝罪謝恩。
天子還要召山顯仁,谕以擇婿之事,忽天門放榜,主考已先獻進會試題名錄來。
天子展開一看,祇見第一名會元就是燕白颔,第二名會魁就是平如衡,龍顔大悅。
此時,燕白颔、平如衡尚囚首俯伏於地。
天子因命平身,就叫近侍将會試錄遞與二人看。
二人被系入朝,又為張寅識破姓名,心下惶惶,懼有不測之禍,誰還想到會試中與不中。
今見天子和容審問絕不苛求﹔燕白颔忽又見自家中了會元,平如衡忽又看見自己中了第二名會魁,明明一個鬼,忽然變了仙,怎不快活!慌忙頓首於地,稱謝道:“皇恩浩蕩,直捐頂踵不足以上報萬一。
” 天子道:“汝二人不依不附,卓立之志,可謂竟成矣。
”又說道:“今日且完制科之事,異日還要召汝與山黛禦前比試,以完薦舉之案。
暫且退出,赴瓊林宴,以光大典。
”二人謝恩而退,走出文華殿門,早有許多執事員役,拿中式衣冠與他換了,簇擁而去。
天子然後召山顯仁面谕道:“燕白颔、平如衡二人俱少年英才,殿試後朕當於二人中,為汝擇一佳婿,方不負汝女才名。
”山顯仁方叩頭謝恩而出,遂回府與山黛細細說知從前許多委曲之事。
山黛方知趙縱,錢橫果是燕白颔、平如衡。
因與冷绛雪說道:“燕、平二人既春闱得意,聖上面許擇婚,則平自歸姊,燕自屬妹。
平郎與姐姐,可謂天從人願矣!燕郎與平郎互相伯仲,得結絲蘿,未嘗非淑人君子。
但有閣下一段機緣,終不能去懷。
若是前日尋訪不着,也還可解。
不料我以題壁之詩訪他,他即以和韻詩懷我,才情緊緊相對,安能使人釋然?但許場後即來相訪,不知為何至今竟又不來?” 冷绛雪道:“許場後來,則必場前有事。
若場前既有事,則場中或得或失,場後羁遲,未為爽約。
小陰須寬心俟之,定有好音。
倒是賤妾之事,尚屬未安。
”山小姐道:“此是為何?”冷绛雪道:“天下事最難意料,妾雖知平郎得意,平郎卻未必知妾在此。
他少年得俊,誰不羨慕!倘有先我而得之者,為之奈何?”山小姐道:“這個不難,待小妹與父親說知,明日就叫一個官媒婆去議親,便萬無可慮矣。
”冷绛雪道:“如此方妙。
” 山小姐遂與山顯仁說知,山顯仁随叫官媒婆去議親。
那官媒婆去議了來,回複道:“平爺說蒙太師爺垂愛,許結朱陳,是夙昔所仰望而不得者,誠生平之願。
但恨緣悭,前過揚州,偶有所遇,已納採於人矣。
方命之罪,容殿試後踵門荊請。
”山顯仁聽了,說與冷绛雪。
把一個冷绛雪獃得啞口無言,手足俱軟,默默不勝憤恨。
正是: 慢道幽閑盡性成,須知才美性之情。
美到有才才到美,誰能禁性不情生? 且不說冷绛雪在閨中幽悶,卻說燕白颔與平如衡中後,蒙聖恩放出赴宴。
宴罷瓊林,歸到寓所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