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扮青衣巧壓才人
關燈
小
中
大
侍妾一看,祇見滿面容光,飛舞不定,恍與閣上美人不相上下。
心中又想道:“山小姐雖說才高,顔色或者轉不及此。
莫管她侍妾不侍妾,如此美人,便同拈筆硯,也是僥幸。
況侍妾之才,料也有限,祇消一首詩打發她去了,便可與小姐相見。
”心下主意定了,因說道:“既是這等,考也無妨,祇是如何考起?”青衣女子道:“聽憑先生起韻,賤妾奉和。
”燕白颔笑一笑:“既蒙尊命,學生僭了。
”遂磨墨舒紙,信筆題詩一首道: 祇畫娥眉便可憐,塗鴉識字豈能傳。
須知才子淩雲氣,吐出蓬萊五色蓮。
燕白颔寫完,早有侍妾取餅去與青衣女子看。
那女子看了微笑一笑道:“詩雖好,祇是太自譽了些。
”因拈起筆來,全不思索,就和了一首,叫侍兒送了過來。
燕白颔展開一看,祇見上寫着: 一時才調一時憐,千古文章千古傳。
慢道文章男子事,而今已屬女青蓮。
燕白颔看了不覺吐舌道:“好美才,好美才!怎這等敏捷。
”因立起身來,重新深深作一個揖道:“我學生失敬了。
”那青衣女子也起身還禮道:“先生請尊重。
俚句應酬,何足垂譽。
請問先生還有佳作賜教麼?”燕白颔道:“既蒙不鄙,還要獻醜,以抒鄙懷。
”因又題詩一首道: 爨下風光天下憐,心中情事眼中傳。
河洲若許操舟往,願剖華峰千丈蓮。
燕白颔寫完,侍妾又取去與青衣女子看。
那女子看了又笑一笑道:“先生何反淺而言深!”因又和了一首,叫侍兒仍送到燕白颔面前。
燕白颔再展開一看,祇見上寫道: 思雲想月總虛憐,天上人間信怎傳? 欲為玄霜求玉杵,須從禦座撤金蓮。
燕白颔看了不勝大異道:“芳姝如此仙才,自是金屋娉婷,怎麼沉埋於朱門記室,吾所不解。
”那青衣女子道:“先生既以才人自負,要來與小姐争衡。
理宜千言不屈,萬言不休。
怎見了賤妾兩首微詞,便大驚小敝?何江淹才盡之易,而子建七步之外,無餘地也!”燕白颔道:“美人見哂固當,但學生來見小姐之意,原為景仰小姐之才,非慕富貴高名者也。
今見捉刀,英雄不識,必欲叙魏公雅望,此無目者也。
學生雖微才,不足比數。
然沉酣時藝,亦已深矣!未聞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滄海之餘複有滄海。
才美至於記室,亦才美中之泰山滄海矣,豈更有過者?乃即所傳小姐才美高名,或比記室才美之高也!”因又題詩一首道: 非是才窮甘乞憐,美人詞調果堪傳。
既能根底成佳藕,何不枝頭常見蓮。
燕白颔寫完,又有侍妾取去。
那青衣女子看了又看,因說道:“先生佳作末語,寓意委婉,用情深切,實東坡、太白一流人。
自須尊重,不要差了念頭。
”因又和了一首,叫侍兒送過來。
燕白颔接在手中一看,祇見上寫: 春光到眼便生憐,那得東風日夜傳。
一朵桃花一朵杏,須知不是并頭蓮。
燕白颔看了,默然半晌,忽歎息道:“天祇生人情便了,情長情短有誰憐?”那女子隐隐聽見,問道:“此先生所吟麼?”燕白颔道:“非吟也,偶有所思耳!”那女子又不好問,祇說道:“妾奉小姐之命請教,不知還有甚麼見教麼?”燕白颔道:“記室之美已僥幸睹矣,記室之才已得教矣,記室之嚴亦已聞命矣,再以浮詞相請,未免獲罪。
”青衣女子道:“先生既無所命,賤妾告辭。
敢再申一言,以代小姐之請。
”因又拈筆舒紙,題詩一首,叫侍兒送與燕白颔。
因就起身道:“先生請慢看,賤妾要複小姐之命,不敢久留矣!”遂帶了侍妾一鬨而去。
燕白颔看了,恍然如有所失。
獃了半晌,再将那詩一看,祇見又寫着: 才為人瑞要人憐,莫诋花枝倩蝶傳。
脂粉雖然污顔色,何曾污及墨池蓮。
燕白颔看完,因連聲歎息道:“天地既以山川秀氣盡岸美人,卻又生我輩男子何用!前日題庵壁詩說『脂粉無端污墨池』,她今日畢竟題詩表白。
我想她慧心之靈,文章之利,針鋒相對,絕不放半分之空,真足使人愛殺。
”又想道:“小姐既有病,不肯輕易見我,決沒個又見老平之理。
難道又有一個記室如方纔美人的與他對考?若遇着一個無才的記室,便是她的造化。
” 祇管坐在亭上癡癡獃想,早有引他進來的兩個家人說道:“相公坐在此沒甚事了,請出去罷,祇怕老爺還在廳上候着哩!”燕白颔聽見說老爺還在廳上候着,心下獃了一獃道:“進來時何等興頭,連小姐還思量壓倒。
如今一個侍妾記室也奈何她不得,有甚臉嘴出去見人。
”祇管沉吟不走,當不得兩個家人催促,祇得随他出來。
正是: 眼闊眉揚滿面春,頭垂肩嚲便無神。
祇思漫索花枝笑,不料花枝反笑人。
按下燕白颔随着兩個家人出來不題。
且說平如衡随着兩個家人到西花園來,将到亭子邊,早望見亭子上許多侍妾,圍繞着一個十五六歲女子,花枝般的據了一張書案坐在裡面。
平如衡祇認做小姐,因聞得普惠和尚說她為人厲害,便不敢十分仰視。
因低着頭走進亭子中,朝着那女人深深一揖道:“學生錢橫,洛陽人氏,久聞小姐芳名,如春雷滿耳。
今幸有緣,得拜谒庭下,願竭菲才,求小姐賜教。
”一面說,一面祇管低頭作揖不起。
那女子含笑道:
心中又想道:“山小姐雖說才高,顔色或者轉不及此。
莫管她侍妾不侍妾,如此美人,便同拈筆硯,也是僥幸。
況侍妾之才,料也有限,祇消一首詩打發她去了,便可與小姐相見。
”心下主意定了,因說道:“既是這等,考也無妨,祇是如何考起?”青衣女子道:“聽憑先生起韻,賤妾奉和。
”燕白颔笑一笑:“既蒙尊命,學生僭了。
”遂磨墨舒紙,信筆題詩一首道: 祇畫娥眉便可憐,塗鴉識字豈能傳。
須知才子淩雲氣,吐出蓬萊五色蓮。
燕白颔寫完,早有侍妾取餅去與青衣女子看。
那女子看了微笑一笑道:“詩雖好,祇是太自譽了些。
”因拈起筆來,全不思索,就和了一首,叫侍兒送了過來。
燕白颔展開一看,祇見上寫着: 一時才調一時憐,千古文章千古傳。
慢道文章男子事,而今已屬女青蓮。
燕白颔看了不覺吐舌道:“好美才,好美才!怎這等敏捷。
”因立起身來,重新深深作一個揖道:“我學生失敬了。
”那青衣女子也起身還禮道:“先生請尊重。
俚句應酬,何足垂譽。
請問先生還有佳作賜教麼?”燕白颔道:“既蒙不鄙,還要獻醜,以抒鄙懷。
”因又題詩一首道: 爨下風光天下憐,心中情事眼中傳。
河洲若許操舟往,願剖華峰千丈蓮。
燕白颔寫完,侍妾又取去與青衣女子看。
那女子看了又笑一笑道:“先生何反淺而言深!”因又和了一首,叫侍兒仍送到燕白颔面前。
燕白颔再展開一看,祇見上寫道: 思雲想月總虛憐,天上人間信怎傳? 欲為玄霜求玉杵,須從禦座撤金蓮。
燕白颔看了不勝大異道:“芳姝如此仙才,自是金屋娉婷,怎麼沉埋於朱門記室,吾所不解。
”那青衣女子道:“先生既以才人自負,要來與小姐争衡。
理宜千言不屈,萬言不休。
怎見了賤妾兩首微詞,便大驚小敝?何江淹才盡之易,而子建七步之外,無餘地也!”燕白颔道:“美人見哂固當,但學生來見小姐之意,原為景仰小姐之才,非慕富貴高名者也。
今見捉刀,英雄不識,必欲叙魏公雅望,此無目者也。
學生雖微才,不足比數。
然沉酣時藝,亦已深矣!未聞泰山之上更有泰山,滄海之餘複有滄海。
才美至於記室,亦才美中之泰山滄海矣,豈更有過者?乃即所傳小姐才美高名,或比記室才美之高也!”因又題詩一首道: 非是才窮甘乞憐,美人詞調果堪傳。
既能根底成佳藕,何不枝頭常見蓮。
燕白颔寫完,又有侍妾取去。
那青衣女子看了又看,因說道:“先生佳作末語,寓意委婉,用情深切,實東坡、太白一流人。
自須尊重,不要差了念頭。
”因又和了一首,叫侍兒送過來。
燕白颔接在手中一看,祇見上寫: 春光到眼便生憐,那得東風日夜傳。
一朵桃花一朵杏,須知不是并頭蓮。
燕白颔看了,默然半晌,忽歎息道:“天祇生人情便了,情長情短有誰憐?”那女子隐隐聽見,問道:“此先生所吟麼?”燕白颔道:“非吟也,偶有所思耳!”那女子又不好問,祇說道:“妾奉小姐之命請教,不知還有甚麼見教麼?”燕白颔道:“記室之美已僥幸睹矣,記室之才已得教矣,記室之嚴亦已聞命矣,再以浮詞相請,未免獲罪。
”青衣女子道:“先生既無所命,賤妾告辭。
敢再申一言,以代小姐之請。
”因又拈筆舒紙,題詩一首,叫侍兒送與燕白颔。
因就起身道:“先生請慢看,賤妾要複小姐之命,不敢久留矣!”遂帶了侍妾一鬨而去。
燕白颔看了,恍然如有所失。
獃了半晌,再将那詩一看,祇見又寫着: 才為人瑞要人憐,莫诋花枝倩蝶傳。
脂粉雖然污顔色,何曾污及墨池蓮。
燕白颔看完,因連聲歎息道:“天地既以山川秀氣盡岸美人,卻又生我輩男子何用!前日題庵壁詩說『脂粉無端污墨池』,她今日畢竟題詩表白。
我想她慧心之靈,文章之利,針鋒相對,絕不放半分之空,真足使人愛殺。
”又想道:“小姐既有病,不肯輕易見我,決沒個又見老平之理。
難道又有一個記室如方纔美人的與他對考?若遇着一個無才的記室,便是她的造化。
” 祇管坐在亭上癡癡獃想,早有引他進來的兩個家人說道:“相公坐在此沒甚事了,請出去罷,祇怕老爺還在廳上候着哩!”燕白颔聽見說老爺還在廳上候着,心下獃了一獃道:“進來時何等興頭,連小姐還思量壓倒。
如今一個侍妾記室也奈何她不得,有甚臉嘴出去見人。
”祇管沉吟不走,當不得兩個家人催促,祇得随他出來。
正是: 眼闊眉揚滿面春,頭垂肩嚲便無神。
祇思漫索花枝笑,不料花枝反笑人。
按下燕白颔随着兩個家人出來不題。
且說平如衡随着兩個家人到西花園來,将到亭子邊,早望見亭子上許多侍妾,圍繞着一個十五六歲女子,花枝般的據了一張書案坐在裡面。
平如衡祇認做小姐,因聞得普惠和尚說她為人厲害,便不敢十分仰視。
因低着頭走進亭子中,朝着那女人深深一揖道:“學生錢橫,洛陽人氏,久聞小姐芳名,如春雷滿耳。
今幸有緣,得拜谒庭下,願竭菲才,求小姐賜教。
”一面說,一面祇管低頭作揖不起。
那女子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