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誤相逢才傲張寅

關燈
名,便欺侮我不是才子嗎?”怎就過門不入。

    二兄既不枉顧,小弟怎好強邀。

    但二兄若說足倦,何不進去少息,拜奉一茶何如?”袁隐道:“平兄久慕高才,極欲奉拜,但未及先容,不敢造次。

    今幸有緣相遇,若不嫌殘步,便當登堂晉谒。

    ” 張寅見袁隐應承,便拱揖遜行。

    平如衡尚立住不肯道:“素昧平生,怎好唐突。

    ”袁隐道:“總是斯文一脈,有甚唐突。

    ”便攜了入去。

    到了廳上,施禮畢,張寅不遜坐,便又邀了進去道:“此處不便,小園尚可略坐。

    ”袁隐道:“極妙。

    ”遂同到園中。

     你道張寅為何這等殷勤?原來他倚着父親的腳力,要打點考一個案首。

    不期被燕白颔佔了,心下已十分不忿。

    及迎了出來,又見人祇讚燕白颔,都又笑他。

    他不怪自家無才,轉怪燕白颔以才欺壓他,思量要尋一個出格的奇才來做幫手。

    他松江遍搜,哪裡再有一個。

    因素與平教官往來,偶然露出此意。

    平教官道:“若求奇才,我舍侄如衡倒也算得一人。

    祇是他性氣高傲,等閑招緻不來。

    ”今日無心中恰恰相遇,正中張寅之意,故加意奉承。

     這日邀到園中,一面留茶,一面就備出酒來。

    平如衡雖看張寅的相貌不象個文人,卻見他舉動豪爽,便也酒至不辭,歡然而飲。

    袁隐又時時稱讚他的才名,與燕白颔數一數二,平如衡信以為真。

    飲到半酣,詩興發作,因對張寅說道:“小弟與兄既以才子自負,安可有酒而無詩?”張寅祇認做他自家高興做詩,便慨然道:“知己對飲,若無詩以紀之,便算不得才子了。

    ”因叫家僮取文房四寶來。

    又說道:“寸牋尺幅不足盡興,到是壁上好。

    ”平如衡道:“壁上最妙。

    但你我分題,未免任情潦草。

    不如與兄聯句,彼此互相照應,更覺有情。

    如遲慢不工,罰依金谷酒數,不知以為何如?” 張寅聽見叫他聯詩,心下着忙。

    卻又不好推辭,祇得勉強答應道:“好是好,祇是詩随興發,子持兄且請起句,小弟臨時看興,若是興發時便不打緊。

    ”平如衡道:“如此僭了。

    ”随提起筆來,蘸飽墨,先将詩題寫在壁上道: 春日城東訪友,忽值伯恭兄留飲,偶爾聯句。

     寫完題目便題一句道: 不記花溪與柳溪, 便将筆遞與張寅道:“該兄了。

    ”張寅推辭道:“起語須一貫而下,若兩手便詞意參差。

    待到中聯,小弟續罷了。

    ”如衡道:“這也使得。

    ”又寫二句道: 城東訪友忽城西。

    酒逢大量何容小, 寫罷,仍遞筆與張寅道:“這卻該兄對了。

    ”張寅接了筆祇管思想。

    平如衡催促道:“太遲了,該罰。

    ”張寅聽見罰字,便說道:“若是花鳥山水之句,便容易對。

    這『大小』二字,要對實難。

    小弟情願罰一杯吧。

    ”平如衡道:“該罰三杯。

    ”張寅道:“便是三杯,看兄怎樣對?”平如衡取回筆,又寫兩句道: 才遇高人不敢低。

    客筆似花争起舞, 張寅看完,不待平如衡開口,便先讚說道:“對得妙,對得妙。

    小弟想了半晌,想不出,真奇才也。

    ”平如衡笑道:“偶爾适情之句,有甚麼奇處。

    兄方纔說花鳥之句便容易對,這一聯便是花了,且請對來。

    ”張寅道:“花便是花,卻有『客筆』二字在上面,乃是個假借之花,越發難了。

    倒不如照舊還是三杯,平兄一發完了吧。

    ”平如衡道:“既要小弟完,老袁也該罰三杯。

    ”袁隐笑道:“怎麼罰起小弟來?”平如衡道:“罰三杯還便宜了你,快快喫。

    若詩完不乾,還要罰。

    ”袁隐笑一笑,祇得舉杯而飲。

    平如衡乃提起筆續完三句道: 主情如鳥倦於啼。

    三章有約聯成詠, 依舊詩人獨自題。

     平如衡題罷大笑,投筆而起道:“多擾了!”遂往外走。

    張寅苦留道:“天色尚早,主人詩雖不足,酒尚有餘,何不再為少留。

    ”平如衡道:“張兄既不以杜陵詩人自居,小弟又安敢以高陽酒徒自恃。

    ”袁隐道:“主人情重,将奈之何?”平如衡道:“歸興甚濃,實不得已。

    ”将手一拱,往外徑走。

    張寅見留不住,趕到門前,平如衡已遠去了。

    祇因這一去,有分教: 斑山流水彈出知音,牝牡骊黃相成識者。

     不知平如衡此去還肯來見燕白颔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