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道路上美還遇美
關燈
小
中
大
就青衣之列。
還求公祖老爺扶持名教,開一面之網,勿趨奉權門,聽信讒言,以緻燒琴煮鶴。
” 窦知府聽了拍案大怒道:“甚麼權門,甚麼讒言?你一個青衿,在我公堂之上這等放肆!他堂堂宰相,用聘财讨一女子,也不為過。
叫庫吏在庫上支三百兩聘金,同差人交付冷新,限三日内送冷绛雪到府。
如若抗違,帶冷新來回話。
再有生員來纏擾,重責四十。
将鄭生員逐出去。
” 鄭秀才還要争論,當不得皂隸、押首亂推亂攘,直趕出二門,連衣巾都扯破了。
鄭秀才氣狠狠大嚷說道:“這裡任你作得威福!明日到軍門、按院、三司各上台,少不得要講出理來。
那有個為民公祖,強買民間子女之事。
”遂一徑回家,與冷大戶說知府尊強買之事。
就要約三學秀才,同動公呈,到南京都察院去告。
此時冷绛雪已聞知此事,因請了父親與母舅進去,說道:“此事若說宋信借勢陷人,窦知府買良獻媚,與他到各上司理論,也理論得他過。
但孩兒自思,蒙父親、母舅教養,有些才美,斷不肯明珠暗投,輕适於人。
孩兒已曾對父親說過,必才美過於孩兒者,方許結絲蘿。
你想此窮鄉下邑,那有才美之人。
孩兒想京師天子之都,才人輻辏之地,每思一遊,苦於無因。
今既有此便,正中孩兒之意,何不将錯就錯,前往一遊,以為立身揚名之地。
”冷大戶道:“我兒,你差了。
若是自家去遊,東西南北便由得你我。
此行若受了他三百兩聘金,就是賣與他了。
到了京師,送入山府,就如籠中之鳥,為婢為妾,聽他所為,豈得由你作主!他深深相府,莫說選才擇婿萬萬不能,恐怕就要見父親一面,也是難的。
”一面說一面就掉下淚來。
冷绛雪笑道:“父親不必悲傷。
不是孩兒在父親面前誇口,孩兒既有如此才學,就是面見天子,也不緻相慢。
甚麼宰相敢以我為妾,以我為婢!”冷大戶道:“我兒這個大話難說。
俗語說得好,鐵怕落爐,人怕落套。
從古英雄豪傑,到了落難之時,皆受人之制。
況你一十二歲的小女子,到他相府之中,閨閣之内,縱有潑天本事,恐也不能跳出。
”冷绛雪道:“若是跳不出,便算不得英雄好漢了。
父親請放心,試看孩兒的作用,斷不至玷辱家門。
”冷大戶道:“就是如你所言,萬無一失,教我怎生放心得下。
”冷绛雪道:“父親若不放心,可央母舅送我到京,便知端的。
”冷大戶道:“自母親亡後,你在膝下頃刻不離。
今此一去,知到何日再見?”冷绛雪道:“孩兒此去,多則十年,少則五年,定當衣錦還鄉,如男子與父親争氣。
然後謝輕抛父親之罪。
”鄭秀才道:“甥女若有大志,即自具車馬,我同你一往,能費幾何?何必借山家之便?”冷绛雪道:“母舅有所不知,甥女久聞山家有一小才女,詩文秀美,為天子所重。
甥女不信天下女子更有勝於冷绛雪的,意欲與她一較。
我若自至京師,她宰相閨閣,安能易遇?今借山家之車馬以往山家,豈不甚便!”鄭秀才道:“甥女怎麼這等算的定,倘行到其間,又有變頭,則将如之何?”冷绛雪道:“任他有變,吾才足以應之。
父親與母舅但請放心,不必過慮。
”冷大戶見女兒堅意要去,沒奈何祇得聽從。
鄭秀才因同了出來,對差人道:“這等沒理之事,本當到上司與他講明。
不期我甥女轉情願自去,倒叫我沒法。
”差人道:“既是冷姑娘願去,這是絕美之事了。
”庫吏随将三百兩交上道:“請冷老爹收下,我們好回複官府。
”冷大戶道:“去是去,聘金尚收不得,且寄在庫上。
”庫吏道:“冷姑娘既肯去,為何不收聘金?”冷大戶道:“此去不知果是山家之人否?”庫吏笑道:“既是山家要去,怎麼不是山家之人?”冷大戶道:“這也未必。
你拿去禀老爺,且寄在庫上,候京中信出來,再受也不遲。
”差人道:“這個使得。
但冷姑娘幾時可去?”冷大戶道:“這個聽憑窦老爺擇日便了。
”差人得了口信,便同庫吏回複窦知府。
窦知府聽見肯去,滿心大喜。
又與宋信商量起來獻婢的文書。
又叫宋信寫一封書,内叙感恩謝罪并獻媚望昇之意。
又差出四個的當人役,一路護送。
又讨兩個小丫頭服侍。
又做了許多衣服。
又拿一隻大浪船,直送至張家灣。
擇了吉日,叫轎迎冷绛雪到府,親送起身。
卻說冷家親親眷眷,聞知冷绛雪賣與山府,俱走來攔住道:“冷老爹也忒沒主意,你家又不少柴少米,為甚把如花似玉、親生女兒,遠迢迢賣到京中去?冷姑娘有這等才學,怕沒有大人家娶去。
就嫁個門當戶對的農莊人家,也強似離鄉背井去喫苦。
”又有的說道:“冷姑娘年紀小,不知世事,看得來去就如兒戲。
明日到了其中,
還求公祖老爺扶持名教,開一面之網,勿趨奉權門,聽信讒言,以緻燒琴煮鶴。
” 窦知府聽了拍案大怒道:“甚麼權門,甚麼讒言?你一個青衿,在我公堂之上這等放肆!他堂堂宰相,用聘财讨一女子,也不為過。
叫庫吏在庫上支三百兩聘金,同差人交付冷新,限三日内送冷绛雪到府。
如若抗違,帶冷新來回話。
再有生員來纏擾,重責四十。
将鄭生員逐出去。
” 鄭秀才還要争論,當不得皂隸、押首亂推亂攘,直趕出二門,連衣巾都扯破了。
鄭秀才氣狠狠大嚷說道:“這裡任你作得威福!明日到軍門、按院、三司各上台,少不得要講出理來。
那有個為民公祖,強買民間子女之事。
”遂一徑回家,與冷大戶說知府尊強買之事。
就要約三學秀才,同動公呈,到南京都察院去告。
此時冷绛雪已聞知此事,因請了父親與母舅進去,說道:“此事若說宋信借勢陷人,窦知府買良獻媚,與他到各上司理論,也理論得他過。
但孩兒自思,蒙父親、母舅教養,有些才美,斷不肯明珠暗投,輕适於人。
孩兒已曾對父親說過,必才美過於孩兒者,方許結絲蘿。
你想此窮鄉下邑,那有才美之人。
孩兒想京師天子之都,才人輻辏之地,每思一遊,苦於無因。
今既有此便,正中孩兒之意,何不将錯就錯,前往一遊,以為立身揚名之地。
”冷大戶道:“我兒,你差了。
若是自家去遊,東西南北便由得你我。
此行若受了他三百兩聘金,就是賣與他了。
到了京師,送入山府,就如籠中之鳥,為婢為妾,聽他所為,豈得由你作主!他深深相府,莫說選才擇婿萬萬不能,恐怕就要見父親一面,也是難的。
”一面說一面就掉下淚來。
冷绛雪笑道:“父親不必悲傷。
不是孩兒在父親面前誇口,孩兒既有如此才學,就是面見天子,也不緻相慢。
甚麼宰相敢以我為妾,以我為婢!”冷大戶道:“我兒這個大話難說。
俗語說得好,鐵怕落爐,人怕落套。
從古英雄豪傑,到了落難之時,皆受人之制。
況你一十二歲的小女子,到他相府之中,閨閣之内,縱有潑天本事,恐也不能跳出。
”冷绛雪道:“若是跳不出,便算不得英雄好漢了。
父親請放心,試看孩兒的作用,斷不至玷辱家門。
”冷大戶道:“就是如你所言,萬無一失,教我怎生放心得下。
”冷绛雪道:“父親若不放心,可央母舅送我到京,便知端的。
”冷大戶道:“自母親亡後,你在膝下頃刻不離。
今此一去,知到何日再見?”冷绛雪道:“孩兒此去,多則十年,少則五年,定當衣錦還鄉,如男子與父親争氣。
然後謝輕抛父親之罪。
”鄭秀才道:“甥女若有大志,即自具車馬,我同你一往,能費幾何?何必借山家之便?”冷绛雪道:“母舅有所不知,甥女久聞山家有一小才女,詩文秀美,為天子所重。
甥女不信天下女子更有勝於冷绛雪的,意欲與她一較。
我若自至京師,她宰相閨閣,安能易遇?今借山家之車馬以往山家,豈不甚便!”鄭秀才道:“甥女怎麼這等算的定,倘行到其間,又有變頭,則将如之何?”冷绛雪道:“任他有變,吾才足以應之。
父親與母舅但請放心,不必過慮。
”冷大戶見女兒堅意要去,沒奈何祇得聽從。
鄭秀才因同了出來,對差人道:“這等沒理之事,本當到上司與他講明。
不期我甥女轉情願自去,倒叫我沒法。
”差人道:“既是冷姑娘願去,這是絕美之事了。
”庫吏随将三百兩交上道:“請冷老爹收下,我們好回複官府。
”冷大戶道:“去是去,聘金尚收不得,且寄在庫上。
”庫吏道:“冷姑娘既肯去,為何不收聘金?”冷大戶道:“此去不知果是山家之人否?”庫吏笑道:“既是山家要去,怎麼不是山家之人?”冷大戶道:“這也未必。
你拿去禀老爺,且寄在庫上,候京中信出來,再受也不遲。
”差人道:“這個使得。
但冷姑娘幾時可去?”冷大戶道:“這個聽憑窦老爺擇日便了。
”差人得了口信,便同庫吏回複窦知府。
窦知府聽見肯去,滿心大喜。
又與宋信商量起來獻婢的文書。
又叫宋信寫一封書,内叙感恩謝罪并獻媚望昇之意。
又差出四個的當人役,一路護送。
又讨兩個小丫頭服侍。
又做了許多衣服。
又拿一隻大浪船,直送至張家灣。
擇了吉日,叫轎迎冷绛雪到府,親送起身。
卻說冷家親親眷眷,聞知冷绛雪賣與山府,俱走來攔住道:“冷老爹也忒沒主意,你家又不少柴少米,為甚把如花似玉、親生女兒,遠迢迢賣到京中去?冷姑娘有這等才學,怕沒有大人家娶去。
就嫁個門當戶對的農莊人家,也強似離鄉背井去喫苦。
”又有的說道:“冷姑娘年紀小,不知世事,看得來去就如兒戲。
明日到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