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山人臉一抹便轉
關燈
小
中
大
。
山顯仁快活不過,祇是哈哈大笑。
窦國一見山黛才真無疑,回奏自然有罪,因向山顯仁再三請罪道:“此一舉,原非我晚學生敢狂妄上疏,實系舍親晏知府求詩,為令嫒所譏,哭訴不平。
我晚學生一時不明故有此舉,今知罪矣。
倘面聖時,聖怒不測,尚求老太師與小姐寬庇。
”山顯仁笑道:“此事自在聖主,我學生但免得以假亂真,有傷國體與關通天子之罪,便是萬幸了。
其餘焉能專主!”趙公公道:“不必說閑話,且去回奏天子,再作區處。
”大家遂一哄而出。
此時,天子正在文華殿與幾個翰林賞鑒山黛的詩賦。
忽趙公公領了衆官來回旨,因将第五題呈上。
天子看見山黛條寫一人一事不差,滿心歡喜。
因問周公夢六人道:“你六人與山黛考較詩文,還是如何?”周公夢等齊對道:“臣等奉旨與山黛考較詩文,非不竭才。
但山黛雖一少年女子,然學系天成,才由天縱,落筆疑有鬼神輔助,非臣等庸腐之才所能及。
謹甘心待罪,伏乞聖明原諒。
”天子大悅道:“汝等既甘心認罪,則山黛非假才,而朕之賜書、賜尺不為過矣。
”此時正交新秋,天子正食瓜果而美,因命近侍撤一盤,飛馬賜與山黛。
近侍領旨而去。
天子因問窦國一道:“爾何所見而妄奏?”窦國一奏道:“臣侍罪谏垣,因人言有疑,故敢入告。
今親見其揮灑如神,始信天生以佐文明之治。
臣妄言有罪,乞聖恩寬宥。
”天子聞奏,倒也釋然。
祇見山顯仁奏道:“窦國一謂臣女以假為真,其事小;其論臣以才色獻媚,又論臣關通天子,此事關臣一生品行,不可不究。
”天子變色道:“怎麼叫做關通天子?”山顯仁道:“臣不敢言,祇問糾察司禮監臣即知。
”天子目視趙公公,趙公公因跪奏道:“方纔衆臣考較完,欲同入朝回旨。
窦國一攔住道:“『事有可疑,從未見小小女子敏捷如此,必是聖上寵愛山黛,閣臣有力關通,先知了題目,夙構詩文,故能信筆抒寫如此。
』衆臣便都疑惑起來。
”天子問道:“衆臣既疑,為何又同來認罪?”趙公公奏道:“因山黛說道,『聖上寵愛與閣臣關通,一時難辨,祇須窦科臣自出一題考較,真假便立見了。
』窦國一尚不欲出題,是山人宋信撺掇出一個絕對與山黛對,山黛飛筆就對了。
衆臣無詞,故同來回旨認罪。
” 天子聞奏大怒道:“窦國一說山顯仁關通,已是毀謗大臣,怎麼說朕寵愛,先事傳題。
難道朕一個穆穆天子,為此詭秘之事!蔑聖污君,當得何罪!着錦衣衛拿付法司究問。
周公夢、夏之忠、蔔其通、穆禮、顔貴五人,俱系窦國一薦考,原非有意,既認罪,俱姑免不究。
宋信以麼麼山人,一詩不成,辄敢廝名紳列同考,以辱朝廷,定系窦國一播弄起釁之私人。
着錦衣衛拿至午門外,打四十禦棍,遞解還鄉,山黛賜金花表劄,以旌其才。
”聖旨一下,早有錦衣衛官,已将窦國一、宋信鷹拿雁捉的拖了出來。
周公夢等五臣默默伏在丹下,叩頭請罪。
天子又問趙公公:“山黛所作何對。
”趙公公口奏,天子禦筆寫在案上觀看,不勝大喜。
因敕周公夢五臣平身,并召拟題幾個翰林至龍案前觀看。
因道:“小小女子,有如此異才,怎教朕不愛!”衆翰林奏道:“此女實系才星下降,非尋常可比。
陛下愛之,正文明之所啟也。
”還說不了,祇見送賜瓜果的近侍回旨,附上山黛謝表一通。
天子親覽,祇見上寫: 大學士禮部尚書山顯仁女、臣妾山黛奏為謝恩事: 蒙恩欽賜瓜果一器,感激聖恩。
謹望阙謝恩祗受外,聞科臣窦國一蔑聖污君,拿付法司;山人宋信播弄起釁,賜打四十禦棍,二臣罪固應爾。
但念事由妾起,妾雖蒙恩隆重,謬謂賢才,然不過十歲一女子耳,得失何足重輕。
窦國一雖過為诋毀,實朝廷耳目之臣;山人宋信雖不無起釁,然士也賞罰皆關典禮。
若為臣妾一小女,而缧绁廷臣,搒撻下士,是為詩文小愛而傷國家之大體也,實非聖明朝之所宜有者也。
故敢冒死谏言,望皇上展如天之度,寬赦之。
國體幸甚;臣妾幸甚!倉卒幹冒,不勝惶懼待命之至。
天子見表,龍顔大悅道:“山黛不獨有才,德性度量又過人矣。
”因将本付與山顯仁道:“卿以為何如?”山顯仁見拿下窦國一與宋信,滿心歡喜,還打帳囑託法司重處,卻見女兒上疏反為解救。
一時沒法,祇得奏道:“恩威俱聽聖裁,微臣何敢仰參。
”天子笑道:“論法原不該宥,朕但要全卿女之德,故屈法宥之耳。
”因批本道:“準奏。
窦國一免付法司,吏部議處;宋信饒打,限一月解回。
該部知道。
”旨意一下,天子駕起還宮,各官退出。
與窦國
山顯仁快活不過,祇是哈哈大笑。
窦國一見山黛才真無疑,回奏自然有罪,因向山顯仁再三請罪道:“此一舉,原非我晚學生敢狂妄上疏,實系舍親晏知府求詩,為令嫒所譏,哭訴不平。
我晚學生一時不明故有此舉,今知罪矣。
倘面聖時,聖怒不測,尚求老太師與小姐寬庇。
”山顯仁笑道:“此事自在聖主,我學生但免得以假亂真,有傷國體與關通天子之罪,便是萬幸了。
其餘焉能專主!”趙公公道:“不必說閑話,且去回奏天子,再作區處。
”大家遂一哄而出。
此時,天子正在文華殿與幾個翰林賞鑒山黛的詩賦。
忽趙公公領了衆官來回旨,因将第五題呈上。
天子看見山黛條寫一人一事不差,滿心歡喜。
因問周公夢六人道:“你六人與山黛考較詩文,還是如何?”周公夢等齊對道:“臣等奉旨與山黛考較詩文,非不竭才。
但山黛雖一少年女子,然學系天成,才由天縱,落筆疑有鬼神輔助,非臣等庸腐之才所能及。
謹甘心待罪,伏乞聖明原諒。
”天子大悅道:“汝等既甘心認罪,則山黛非假才,而朕之賜書、賜尺不為過矣。
”此時正交新秋,天子正食瓜果而美,因命近侍撤一盤,飛馬賜與山黛。
近侍領旨而去。
天子因問窦國一道:“爾何所見而妄奏?”窦國一奏道:“臣侍罪谏垣,因人言有疑,故敢入告。
今親見其揮灑如神,始信天生以佐文明之治。
臣妄言有罪,乞聖恩寬宥。
”天子聞奏,倒也釋然。
祇見山顯仁奏道:“窦國一謂臣女以假為真,其事小;其論臣以才色獻媚,又論臣關通天子,此事關臣一生品行,不可不究。
”天子變色道:“怎麼叫做關通天子?”山顯仁道:“臣不敢言,祇問糾察司禮監臣即知。
”天子目視趙公公,趙公公因跪奏道:“方纔衆臣考較完,欲同入朝回旨。
窦國一攔住道:“『事有可疑,從未見小小女子敏捷如此,必是聖上寵愛山黛,閣臣有力關通,先知了題目,夙構詩文,故能信筆抒寫如此。
』衆臣便都疑惑起來。
”天子問道:“衆臣既疑,為何又同來認罪?”趙公公奏道:“因山黛說道,『聖上寵愛與閣臣關通,一時難辨,祇須窦科臣自出一題考較,真假便立見了。
』窦國一尚不欲出題,是山人宋信撺掇出一個絕對與山黛對,山黛飛筆就對了。
衆臣無詞,故同來回旨認罪。
” 天子聞奏大怒道:“窦國一說山顯仁關通,已是毀謗大臣,怎麼說朕寵愛,先事傳題。
難道朕一個穆穆天子,為此詭秘之事!蔑聖污君,當得何罪!着錦衣衛拿付法司究問。
周公夢、夏之忠、蔔其通、穆禮、顔貴五人,俱系窦國一薦考,原非有意,既認罪,俱姑免不究。
宋信以麼麼山人,一詩不成,辄敢廝名紳列同考,以辱朝廷,定系窦國一播弄起釁之私人。
着錦衣衛拿至午門外,打四十禦棍,遞解還鄉,山黛賜金花表劄,以旌其才。
”聖旨一下,早有錦衣衛官,已将窦國一、宋信鷹拿雁捉的拖了出來。
周公夢等五臣默默伏在丹下,叩頭請罪。
天子又問趙公公:“山黛所作何對。
”趙公公口奏,天子禦筆寫在案上觀看,不勝大喜。
因敕周公夢五臣平身,并召拟題幾個翰林至龍案前觀看。
因道:“小小女子,有如此異才,怎教朕不愛!”衆翰林奏道:“此女實系才星下降,非尋常可比。
陛下愛之,正文明之所啟也。
”還說不了,祇見送賜瓜果的近侍回旨,附上山黛謝表一通。
天子親覽,祇見上寫: 大學士禮部尚書山顯仁女、臣妾山黛奏為謝恩事: 蒙恩欽賜瓜果一器,感激聖恩。
謹望阙謝恩祗受外,聞科臣窦國一蔑聖污君,拿付法司;山人宋信播弄起釁,賜打四十禦棍,二臣罪固應爾。
但念事由妾起,妾雖蒙恩隆重,謬謂賢才,然不過十歲一女子耳,得失何足重輕。
窦國一雖過為诋毀,實朝廷耳目之臣;山人宋信雖不無起釁,然士也賞罰皆關典禮。
若為臣妾一小女,而缧绁廷臣,搒撻下士,是為詩文小愛而傷國家之大體也,實非聖明朝之所宜有者也。
故敢冒死谏言,望皇上展如天之度,寬赦之。
國體幸甚;臣妾幸甚!倉卒幹冒,不勝惶懼待命之至。
天子見表,龍顔大悅道:“山黛不獨有才,德性度量又過人矣。
”因将本付與山顯仁道:“卿以為何如?”山顯仁見拿下窦國一與宋信,滿心歡喜,還打帳囑託法司重處,卻見女兒上疏反為解救。
一時沒法,祇得奏道:“恩威俱聽聖裁,微臣何敢仰參。
”天子笑道:“論法原不該宥,朕但要全卿女之德,故屈法宥之耳。
”因批本道:“準奏。
窦國一免付法司,吏部議處;宋信饒打,限一月解回。
該部知道。
”旨意一下,天子駕起還宮,各官退出。
與窦國